2024年美股还能冲吗?高盛“自信”:至少涨7% 小摩“冷笑”:起码跌10%
taiyang @ 2023年12月27日 财经风云
2024年美股还能冲吗?高盛"自信":至少涨7% 小摩"冷笑":起码跌10% 葛佳明 关于美股2024年的走势,华尔街投行日趋分化,这边摩根大通警告投资者谨慎,将标普500明年年底的目标价设为4200点,那边美国银行、德银、高盛和花旗则高呼涨超5000点。 或许站在2022年的年末,多数投行都没想到,2023年美股在加息的"炮火"中高歌猛进。截至12月22日收盘,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今年迄今涨逾24%和54%。 数据显示,今年标普500的涨幅主要由科技股"七巨头"——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以及最新进入这一团体的英伟达和特斯拉推动。抛开"七巨头",近三分之一的标普成分股今年以来仍然下跌。同时,有72%的标普成分股表现逊于该指数,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3年具有弹性的美国经济、温和的通货膨胀和或许已经触顶的利率正推动投资者克服对衰退的担忧。 那么2024年美国经济"软着陆"能否实现?美国大选又将如何影响美股?美股是否会在2024年逆转涨势? 为此,华尔街见闻整理了十大华尔街投行对2024年美股以及美国经济的最新预测,从看空、中立以及看多三大角度剖析2024年美股走势。 其中,看空阵营主要为摩根大通,中立阵营为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和巴克莱,看多派则包括美国银行、高盛、加拿大皇家银行(RBC)、汇丰、花旗和德银。 看空——摩根大通:标普500指数2024年目标值为4200点 摩根大通首席市场策略师Marko Kolanovic坚持看空,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预计,标普500指数2024年目标值为4200点,每股收益225美元。 Kolanovic认为,美国明年经济增长将逐渐放缓(到2024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2.8%降至0.7%),美联储似乎不太可能迅速降息,2024年投资者应该更青睐现金,而非股票: 投资者过于相信经济衰退将在2024年避免,叠加股票高估值、高波动的事实,现在不是大举买入股票的时候。 Kolanovic在报告中指出,过去18个月的高利率对经济的冲击存在滞后性,将在2024年对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居民过剩储蓄正在耗尽,消费增速即将放缓: 消费将进一步放缓,地缘政治冲突犹在,股票的上行空间有限,我们对股票以及美国的宏观前景保持谨慎。 货币政策的逆风以及财政刺激的减少,都应该导致2024年经济增长超预期放缓。 与此同时,Kolanovic并不认为美联储将在2024年大幅降息,通胀依旧顽固,很难从目前的3%降至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他表示,只有劳动力市场走软才能使通胀回到2%,这意味着美联储在2024年的降息幅度可能低于预期。 在上述因素下,小摩认为2024年市场预计每股收益大幅增长的共识是不现实的,企业的悲观情绪应该是明年初大幅下调预期的催化剂。 中立派——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瑞银和巴克莱 华尔街知名空头之一Mike Wilson在内的的大摩策略师们预计,标普500指数2024年将收于4500点,每股收益为229美元,公司将迎来全年盈利将复苏。 Wilson在报告中直言,美联储的政策转向"对股市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美联储开始更多地关注经济上涨,而不是担心通胀下降是否可以持续,那么软着陆的可能性就会上升,这将带动小盘股等在今年表现弱于大盘的板块迎来补涨行情。 如果通胀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小盘股/周期股/低质量股票可能成为受益者。当然,在通胀统计数据仍高于目标值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微妙的界限。如果这些数据开始回升,美联储可能会扭转方向。 如果美国经济软着陆,同时又不引发通胀重新加速,那么对利率和经济前景变化往往更为敏感的小盘股可能会在11月大幅反弹基础上继续走高。 大摩分析师认为,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标普500成分股明年的每股收益(EPS)将增长7%,营收增长4-5%,利润率将"适度"增长,预计明年年底的预期市盈率为17倍。 富国银行分析师们预计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值为4625点,每股收益235美元。在波动率指数较低、信贷息差收紧、股市反弹、资金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美股涨势是时候放缓了。预计2024年标普500指数将出现波动,与今年年底几乎持平,高估值限制了上行空间,而利率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下行风险。 巴克莱股票策略师Venu Krishna领导的团队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将标普500指数2024年的目标价上调了300点,至4800点。报告中指出,明年美股的回报率为个位数,反映出虽然通胀缓解,但经济增速将逐步放缓。 基于对公司盈利前景的乐观态度,巴克莱将明年的标普500指数每股收益预期从223美元上调了至233美元,然而即使是调整后的预期,仍比市场普遍预期低了13美元。 报告认为,随着明年全球经济活动开始减速,当前市场对2024年每股收益达到两位数增长的共识过于乐观,大盘股的表现将优于小盘股,且更看重价值和质量因素而非成长性: 持续抗通胀、工业产出疲软以及除美国以外地区的增长放缓将给美股市场带来压力。 预计标普500指数年终目标值为4700点,每股收益237美元。高盛对明年的基本假设是,美国经济继续以温和的速度扩张,避免衰退,标普500估值等于18倍,接近当前的市盈率水平。 瑞银则认为,当前美股的强势与经济预期的疲软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很可能让投资者陷入两难: 建议在2024年美国经济数据公布前保持谨慎的立场,重点关注劳动力市场状况、信贷表现和企业盈利预期这三方面。 乐观派——美银、花旗、汇丰、高盛和德银 美银认为2024年美股或先跌后涨,到2024年年底,标普500指数将达到5000点,在美股大幅上涨之前,会经历一个市场的"恐慌"阶段: 只有在信用风险、原油价格和消费显著下降等严重经济放缓或信用风险事件发生后,才会带来美股牛市,这将包括股市恐慌、企业利润下降和对美联储政策的担忧。 三个关键因素——3P:超级看跌的市场情绪、企业利润衰退和宽松的政策。这三者的组合被认为是股市转向全面看涨的信号。预计短期内风险资产会下跌,美国国债收益率和股价之间的相关性将降低。 汇丰银行股票策略主管Nicole Inui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预计,标准普尔500在2024年底可能达到5000点,如果美国可以避免经济衰退,标普500甚至可能更高。 Inui认为,未来一年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是美股的顺风,而美国经济超预期放缓以及明年11月的总统大选则可能成为美股上涨的逆风: 如果美联储能够在不使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让通胀回到目标位,从而实现经济软着陆,那么5000点可能仍稍显保守,以史为鉴,在避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标普500指数在加息周期结束后的六个月间平均回报率达到了22%。 高盛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在2024年不再是股市上涨路上的"拦路虎",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的影响下,将标普500指数的预测值从4700点上调至5100点,通胀放缓和美联储放松政策将保持实际收益率低位,支持美股市盈率超过19倍: 推动2024年股市上涨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收益率开始下降。 第二点则在于,基于当前的经济增长情况和对未来盈利增长的预期,标普500成分股公司的盈利能力或持续强劲。 德银并不认为美股当前估值过高,在最新的报告中,德银指出,即使美国经历温和衰退,但企业盈利仍将保持弹性,预计标普500指数到明年底有望再涨7%,收于5100点: 如果美国经济出现温和且短暂的衰退,企业利润将增长10%。如果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2%,则料利润将增长19%。明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将出现"温和"衰退,这将促使美联储将政策利率下调175个基点。预测明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仅为0.6%。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商品旗手”高盛:三大驱动力刺激,铜或迎来新一..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泽连斯基与北约动态交织,A股军工股掀涨..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国家统计局:2024年GDP为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历史上的“货币化安置”,拉动了多少投资?..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美国量化基金知多少?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
- A股荒唐一幕!前三季度收入仅1.85亿元 总市值却超..
- 比特币暴跌,发生了什么?
- 人民币为何走弱?如何理解央行“稳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