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变态扭曲,家庭充满敌意”:情感类短视频何以引发家庭矛盾

kenan @ 2024年02月19日 乐活

来源:南方周末

"想象中的受害者"显然就是老人本身。在这些粗制滥造、摆拍痕迹明显的短视频中,尽管儿女不孝、儿媳虐婆、兄弟反目无人管娘的情节台词做作,转折唐突,甚至匪夷所思,而且场景与浏览者的实际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差异巨大,但依然能精准命中一部分老人内心中最深处的恐惧,从而引发亲情焦虑。



刘鹤

责任编辑 | 陈斌


铁路管理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首日(1月26日)全国铁路即发送旅客超过1000万人次,整个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4.8亿人次,日均1200万人次,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这一系列数据意味着,有相当大一部分中国人回到了家乡,和亲人团聚在了一起,这期间当然少不了亲亲之爱的其乐融融,但也有一些不那么和谐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一、困在短视频里的老人

 

春节期间,多位网友表示,回家后发现家中老人沉溺情感类短视频,对某些摆拍段子的偏听和盲信甚至到了引发家庭矛盾的地步,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一种具有相当普遍性的现象,只是因为大批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才被较多地观察到。

实际上如果长时间和年迈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内认真观察过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浏览偏好,会发现各种以"家庭矛盾"为主题的摆拍段子不仅榜上有名,而且日趋占据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的主要情感生活空间,这些段子虽然五花八门,有亲子矛盾、婆媳矛盾等等,但内核都是同一个:

"亲情变态扭曲,家庭充满敌意"。

而"想象中的受害者"显然就是老人本身。在这些粗制滥造、摆拍痕迹明显的短视频中,尽管儿女不孝、儿媳虐婆、兄弟反目无人管娘的情节台词做作,转折唐突,甚至匪夷所思,而且场景与浏览者的实际生活环境、家庭氛围、差异巨大,但依然能精准命中一部分老人内心中最深处的恐惧,从而引发亲情焦虑。

在通常情况下,儿女通过向父母解释"摆拍""流量""段子"等网络概念,指出相关视频中反逻辑、反常识的问题,同时积极安抚老人情绪,在生活方面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注,可以部分缓解这种焦虑。但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无论子女如何努力地解释和"尽孝",也无法缓解父母的焦虑,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笔者曾亲眼见过老人在互相聊天中将短视频中的家庭矛盾段子当作真事向其他老人诉说,进而引发更广泛的群体焦虑。更有甚者,有网友反映,家里老人(有轻微阿尔茨海默病)在儿女非常孝顺的情况下,在外声称儿女不孝,其所叙述的情节从未发生在自己的家庭中,反而更像是短视频段子,网友苦恼地吐槽称,父母似乎被这些打着"宣扬孝道"的幌子,实际上胡编乱造家庭矛盾、煽动老人情绪的短视频搞得"六亲不认"了。

 

二、对亲情的普遍焦虑

 

造成这种令人困惑又苦恼的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短视频既抓住整个社会的焦虑点,又抓住了老年人本身的焦虑点,可以说根本就是为了老人而量身定做的。当前,家庭矛盾已成为经久不衰的舆论热点,这是上一阶段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社会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以及现阶段的一些社会矛盾叠加之后,将压力传导至构成社会的最基层共同体——家庭的结果,对独生子女求学、就业、婚配的过度关注,以及对自身晚年生活的过度担忧,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而这种普遍的社会焦虑,恰恰就是家庭矛盾类短视频的共情基础,也是此类视频制造、传播者的流量财富密码,他们敏锐地捕捉到这种焦虑,然后按照中国传统戏曲中"苦情戏"的标准桥段设置起承转合的情节,批量制造此类短视频,投放平台获取流量,同时,他们投放的短视频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社会焦虑,为他们的下一步投入和产出拓宽了市场空间。

同时,对老人自身来说,随着身体的衰老、思维和判断能力的下降,对家庭的掌控力越来越低,也容易唤起内生的焦虑,进而盲目相信此类短视频。尤其是对一些壮年时性格较为强势,对家庭控制力较强,同时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好面子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如果子女经济独立,同时工作、生活的所在地距离老人较远,也许还能在大体上保证相安无事,相反,如果成年子女尚不能完全独立,依然与老人共同生活且仍在经济上部分依赖老人,那么极易引发家庭矛盾,进而诱发种种悲剧。

儿女当然可以向父母证明这种视频是摆拍或者干脆通过"尽孝"来打消父母的疑虑,但这些方法并不能真正触及产生这种焦虑情绪的根源,因此在春节假期结束,儿女返回工作岗位之后,精准的大数据算法往往让老人又回到此类短视频的海洋之中,在铺天盖地的算法轰炸中,视觉表象开始不断挤占客观真实的世界,自由意志开始为渔利者篡夺和主导,老人被困在幻想构成的网络孤岛中不能自拔,逐渐丧失对现实情感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最终"六亲不认",陷入了自我构建的永久孤独。

 

三、无法幸免的年轻人

 

而这种普遍的社会焦虑当然不可能仅仅对老年人产生影响,2024年春节期间,"除夕被父母骂哭""初一被赶出家门""初二被亲戚家熊孩子毁掉模型""初三和全家闹翻被打伤"一类的小作文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尽管眼尖的网友很快就发现,雷同内容在2023年春节期间就已经出现过一次,这次只不过是换壳上市,但仍然不妨碍其引发大量网友的"共情评论",更有个别网友重新提出"父母皆祸害""亲戚即仇寇"等极端观点。

实际上这些仿佛从地里钻出来的小作文,本质上和年轻人嗤之以鼻的那些煽动婆媳矛盾的乡村短视频没什么两样,也是"量身定制"的,只不过目标变成了年轻人。对成年人来说,家庭矛盾当然可能存在,但道理其实很简单,"我是经济独立的成年人——那你还愣着干嘛","我还想住在他们的房子里问他们要钱但是又不想听他们的——那你活该",正是因为很多人想不清或者不愿意想清这个问题,所以这种段子才有市场,编这种段子才能带来流量和钱。因此,自以为对网络世界了如指掌的年轻人,并不一定能逃脱这种量身定制的亲情困局,而那些一边对被短视频骗得忧心忡忡的老人嗤之以鼻,一边热衷于这种东西的年轻人,其实连老人也不如,老人是因为糊涂而盲信,而很多年轻人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老人通常光浏览,传播能力有限,而年轻人不但浏览还传播,不但传播搞不好还跟风编造。短视频至少还需要"摆拍",而小作文根本连剧本都不需要。

无论是困在短视频里的老人,还是被小作文所包围的年轻人,都证明了在消费异化之下,鲜少有人能逃脱量身定制的亲情困局,究竟是技术的异化让我们"六亲不认"了,还是"六亲不认"的我们让技术异化了,恐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