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耗尽之前,OpenAI能否做出GPT-5?Altman暴露7万亿帝国野心,但投资人犹豫了
gangqin @ 2024年03月06日 财经风云
现金流耗尽之前,OpenAI能否做出GPT-5?Altman暴露7万亿帝国野心,但投资人犹豫了 新智元 OpenAI这家AI初创公司,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但它商业模式的长期可行性,仍然存在疑问。烧光现金流之前,OpenAI能交出怎样答卷? 作为一家AI初创公司,OpenAI已经荣膺史上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不过,它的商业模型可以长期持续吗? 外媒ft给出了这样一篇长文分析。 被赶下台的CEO 去年11月18日上午,日本科技巨头乐天乐天的首席数据官Ting Cai忽然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Sam Altman被董事会踢出了OpenAI。 这个消息让Ting Cai措手不及。就在几天前,他刚和Altman及其团队见了一面,因为乐天正在和OpenAI合作开发一个新的AI业务平台。 不过,OpenAI的高管很快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他们向他保证,Altman没有不当行为,让他对合作放心。 果然三天后,Altman复职。「这对他们来说是艰难的时刻,但现在我们的纽带更为牢固了,」Ting Cai说。 而乐天,并不是唯一一个在Altman的困境中,坚定支持OpenAI业务的公司。 ChatGPT诞生后,OpenAI成史上增长最快科技公司 去年12月,OpenAI的年收入超过了20亿美元,成为史上增长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 自2002年底推出病毒式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来,OpenAI建立了一项业务,这项业务预计在成立后的十年内收入达到10亿美元。 其他参与这些业务的,还有谷歌、Meta等公司。 2023年,乐天和OpenAI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OpenAI帮前者构建AI 工具,为客户提供营销、销售、客户支持、运营、战略规划和工程方面的支持。 OpenAI认为,到2025年,它可以将年运行率提高一倍以上,这个指标是最近一个月的月收入乘以12。 现在,OpenAI的企业工具已经被摩根士丹利、阿克塞尔·斯普林格集团、Salesforce和乐天等金融、媒体和技术巨头收购。 Altman提供的数据显示,92%的500强公司都会使用的OpenAI 产品,其中包括ChatGPT及其底层模型GPT-4。 ChatGPT的周用户量,已经达到1亿。 同时,OpenAI的估值也从去年4月的约290亿美元,成倍增长到了10月的860亿美元,因为人们无比看好它的赚钱潜力。 投资者押注:消费者和企业对生成式AI的兴趣将去未来一年内持续攀升。 OpenAI最大的支持者纳德拉在上个月表示,「我们所处的,就是一个关于智能的时代,专业知识触手可及。2024年,就是这一切将扩大规模的一年。」 所以,生成式AI的商业模式是? 然而,虽然OpenAI进入了快速增长的一年,但它商业模式的长期可行性问题仍然存在。 尽管Altman和纳德拉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相信生成式AI将显著加速全球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并且在此过程中广泛积累财富。 Altman的最终目标,就是AGI,它将取代人类的智慧能力,改变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不过,许多公司尚未弄清的问题是:生成式AI将如何集成到自己的工作流中?它能带来什么样的成本和生产力优势? 并且,即使需求增长,随着谷歌和Meta等巨头的拼命追赶,OpenAI作为先行者的优势也在缩小。 沃顿商学院教授Ethan Mollick分析,OpenAI现在就是把一大堆产品甩出来,看看哪个能脱颖而出。 在他看来,OpenAI面临着典型的创业者危机—— 一方面,他们可以发展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降低研发成本,改进产品。 或者,他们也可以继续大胆的创新计划,来改变全世界。 但与此同时,训练和运行GPT-4的成本高得令人瞠目结舌。 而且Altman表示,因为训练模型所需基础设施和数据的原因,开发AGI的成本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 不过,目前投资者和分析师们关心的是更紧迫的问题:投资回报来自哪里?OpenAI能否在支出远超销售的情况下保持长期增长? 换句话说,OpenAI能否在现金耗尽之前,创造出有价值的超级智能呢? OpenAI收入来源:ChatGPT和GPT-4 成立于2015年的OpenAI,宗旨是一家非营利研究实验室。当时它的使命是创造造福全人类的超级AI。 但如今,在Altman的领导下,OpenAI已经变成了一家快速增长的企业。 作为硅谷创业加速器Y Combinator的前总裁,Altman被AI投资者们公认为「典型的风险投资家」——他非常善于及早发现势头,并加以利用。 在首席运营官Brad Lightcap的领导下,OpenAI围绕两个主要产品建立了收入来源:代表着OpenAI名片的ChatGPT和基础模型GPT-4。 OpenAI能靠这些创收多少呢? 目前,企业可以通过ChatGPT Team支付ChatGPT 的订阅费用,每位用户每月的费用在25-30美元之间,可供较小的团队使用。 ChatGPT Enterprise针对的是150人以上的团队,具有更强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只能通过年度订阅购买。 如今,ChatGPT Enterprise已经拥有300多个付费客户。 Lightcap表示,它将成为「未来几年我们增长的巨大驱动力」。 并且,使用了该产品的用户回馈说:生产力增长是呈指数级的,而不是简单的百分比。 另外,OpenAI还可以向公司收取费用,让他们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或API访问GPT-4。 并且,最近向订阅者推出的GPT Store,可以在让他们在OpenAI的软件之上构建应用程序,就像苹果的iOS App Store一样——尽管目前订阅者还无法从中赚钱。 Lightcap表示,过去一整年都是觉醒之年,这些模型真的非常强大。「我们的许多工作都是为人们提供企业级工具,然后给他们方法,让他们在此基础上构建定制化工具。」 这个过程中,OpenAI不遗余力地扩大了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削减开发人员成本。 因为竞争对手已经环伺四周,比如谷歌这类成熟的对手,还有Mistral这样的开源新秀。 谷歌、Anthropic和Meta等等,已经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来开发自己的模型,并正专注于如何从这些软件中创造出清晰的商业模式。 近期,谷歌宣布了一项每月20美元的高级订阅计划,提供的是自家最强大模型——Gemini Ultra。 一些已经体验上的用户甚至表示,Gemini Ultra与OpenAI的GPT-4毫无区别。 Evans说:「OpenAI如今已经不再遥遥领先于其他所有人,只能说是处于第一梯队。」 当然,的确有一些公司表示,AI模型对他们的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提升。 例如,技术巨头Salesforce表示,其客户在客户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Salesforce AI的首席执行官Clara Shih表示,客户发现使用Einstein——公司最初与OpenAI合作为商业客户开发的工具——不仅显著缩短了平均通话处理时间,并且还大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现在,该工具还支持接入其他AI公司的模型。 在线法律服务平台DoNotPay利用OpenAI的工具开发了一款聊天机器人,帮助客户处理罚款问题,如停车罚单或银行费用。 创始人Joshua Browder表示,OpenAI降价对于像他们这样的To C公司来说是「革命性的」。现在,DoNotPay在AI服务上的支出已经超过了网站和数据的云托管费用。 然而,尽管AI在短期内受到了热烈追捧,但许多企业领导者仍然对这项技术如何提升他们的收益持保留态度,无论是通过降低成本还是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前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投资人、现任独立技术分析师本Benedict Evans表示,「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究竟会如何改变你的工作方式?』」 Lightcap团队的一位成员也持相同观点:「大多数企业对OpenAI的产品仍处于试验阶段,他们还在评估这些产品可能带来的价值,然后再决定是否在整个组织中推广使用。」 即便如此,OpenAI的竞争对手们已经开始行动。 前后夹击 对于OpenAI来说,下一代模型的表现将决定它在竞争中的地位。 「一切都取决于GPT-5。如果他们无法保持技术领先,那么竞争优势就会大打折扣,」Mollick 表示。 不过OpenAI首先需要面对的,是更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微软,后者有权从其盈利子公司中获得49%的利润。 目前,微软已经在包括Word、PowerPoint和Excel等办公软件中加入了AI生产力助手Copilot,收费标准为每月30美元。 Copilot基于OpenAI的技术,这家初创公司与其投资者就通过其平台完成的所有销售达成了分成协议。客户既可以直接从OpenAI购买软件,也可以通过微软及其Azure平台进行购买。 尽管微软没有公布Copilot的销售或用户数据,但公司在10月份表示,有18,000名客户通过Azure平台购买了OpenAI的软件。 根据The Information的报道,OpenAI的部分收入是通过微软的产品销售获得的,但直接销售的收入份额更大。 那些选择通过微软使用OpenAI工具的客户表示,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安全,且他们的内部软件已与微软的产品实现了集成。 相比之下,直接与OpenAI合作的企业则认为,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客户,更像是共同开发者。 乐天的Cai表示,这种合作关系包含了「互惠互利的经济机会」,双方团队通过Slack进行沟通,并共同探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创意」。 除了微软这个直接的竞争对手外,OpenAI还必须面对一大批同是初创公司的挑战——它们正竞相在现有AI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专业应用程序。 对此,分析师Evans认为,客户将会更加倾向于购买这些面向企业的、定制化的产品,而不是将通用AI软件如ChatGPT作为解决方案。 实际上,企业的需求与OpenAI的终极目标之间,是完全不匹配的。 「不是每个企业都需要一辆法拉利……它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这个工具赚钱,不是拥有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的实体,」一位投资了OpenAI竞争对手的AI投资者说。 「很明显,企业的目标与通用人工智能的追求是不一致的。」 资金需求量巨大,但投资回报尚不明确 尽管从客户那里获得的收入不太可能显著减轻OpenAI面临的巨大资本需求,因为公司正准备推出下一代模型GPT-5,并以创造AGI为长期目标。 Altman等人预计,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成本将在未来几年内高达数千亿至7万亿美元。无论具体数字如何,对资金的迫切需求,都将促使OpenAI寻求来自像微软这样的现有合作伙伴,以及更多财力雄厚的新投资者的支持。 随着OpenAI的估值达到近1000亿美元,那些专注于对初创公司进行早期投资的传统风险投资者,几乎被挤出市场。 OpenAI主要支持者之一的兴盛资本合伙人Vince Hankes表示,团队之所以在去年向OpenAI投入了超过1亿美元,是因为他们坚信ChatGPT将在这个「赢者通吃」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获得新资金,主权财富基金和国家支持的投资者是一个潜在的途径。 目前,Altman已经与中东的投资者,包括阿布扎比最富有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Nahyan,就一个新项目进行了讨论,目的是确保OpenAI的半导体供应链。 这可能大大降低公司成本,并减少对芯片设计巨头英伟达的依赖。 短期内,OpenAI还需要从小处着手,争取让投资者和客户看到更广阔的前景。Lightcap表示,他们团队的重点不仅在于将产品销售给企业,还包括针对企业内部发展的挑战开发自己的微型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Altman的长期目标是让消费者和企业相信并最终支持他构建超级智能AI的宏大愿景。 Altman表示:「我认为,超大规模且广泛可用的智能将给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带来前所未有的提升,我们有道德义务去实现这一点。」 不过,投资这种私人AI公司最终是否能带来实际的回报,摩根士丹利的欧洲专题研究负责人Edward Stanley深表质疑。 本文来源:新智元,原文标题:《现金流耗尽之前,OpenAI能否做出GPT-5?Altman暴露7万亿帝国野心,但投资人犹豫了》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如何看待这波“人形机器人”行情?..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外盘贵金属大跌!黄金期货跌超3%,近期受到两大因..
- 过亿糖尿病患者迎新药,全球首个超长效胰岛素在华..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增长最快!大摩:美团剑指300港..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
- 反转?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AI反对者”,曾表示人..
- Cliff Asness:这是一封写在2035年的十年资产配置..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A股进入“分红实施季”,高股息个股名单来了..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股市应该每年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