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时利和:正常人有必要打白蛋白或丙球吗?

laomao @ 2024年04月23日 健康生活

作者:@庄时利和


正常人有必要打白蛋白或丙球吗?


这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比如之前有媒体说「原本球蛋白全国三分之一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尤其是广东的潮汕地区」,这个数字是否属实无法确认,但是确实在国内一些地方有滥用白蛋白和丙球的习惯。

1. 先说一下什么是人血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这些蛋白质主要是来源于人血的,准确的说是血浆。我们的血液在经过离心机离心后会分层,下层是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上层就是血浆,血浆中含有各种蛋白质,最主要的(占比约60%)是白蛋白(albumin,也叫清蛋白),其次是球蛋白,其中抗体主要存在于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中,也叫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

为啥是「γ」?这是蛋白电泳的位置决定的,图1是蛋白电泳凝胶示意图,按照在泳道上的位置分别是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而抗体就主要存在于γ球蛋白中。

因此,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抗体,又因为γ是第三个希腊字母,对于汉字的「丙」,所以也γ球蛋白被称为丙球。

2. 这些血浆蛋白,在人体中都是有特定作用的。

简单来说,白蛋白由肝脏合成,作用是维持血容量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并且有一些转运功能,而丙球由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合成,主要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所以这些蛋白质的功能直接决定了它们的临床用途。

白蛋白主要用途是:
-严重失血、创伤或烧伤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
-脑水肿、颅脑创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
-肝硬化引起的水肿;
-新生儿高胆血红素症;
-低蛋白血症等

丙球的主要用途:
-重症感染或新生儿败血症等部分感染性疾病;
-部分严重免疫缺陷人群;
-川崎病(Kawazaki Disease)、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等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果按照FDA的批准适应症,还要窄得多。这边多说几句,为啥丙球能治疗川崎病和ITP这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川崎病为例,输入的丙球可以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降低炎症反应,所以早期输入丙球可以降低川崎病冠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只有几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静脉输注丙球是有证实的临床获益的,并非全部。

3. 所以,无论白蛋白还是丙球,都有严格的临床运用指征。

从白蛋白的功能可以看出,它和免疫调节基本无关。对于轻度白蛋白下降(30~35g/L)的患者,一般更推荐通过食物补充,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打多少白蛋白都是没用的。

同样的还有丙球,丙球的适应症只有上面提到的几类,正常人以及不是这些疾病的患者,打丙球并没有什么用。

也许有人想,万一打丙球能「提高免疫力」呢?

这里就必须提醒一下,一般人群打丙球,不仅无法提高免疫力,还可能有血栓风险。

根据一些研究,继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接受丙球静脉输注治疗后第1天,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提高3倍;在接受丙球静脉输注治疗1年的患者中,严重血栓栓塞事件的绝对风险估计增加约1%。

关于丙球增加血栓风险的原因有几种假说,有的认为静脉输注丙球会显著增加血液年度,促进红细胞聚集,可能导致局部血栓形成,也有的认为是促进血小板活化和动脉血管痉挛导致血栓形成。

在2013年,FDA要求在丙球制剂在说明书中增加黑框警告(图2),提醒输注丙球后有血栓产生的风险。

(黑框警告是美国FDA对上市药物采取的一种最严重的警告形式)

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对于特定几种疾病,静脉输注白蛋白或丙球是有帮助的,但是不应该滥用。而对于普通人输注这些不仅没有好处,「提高免疫力」只是一种妄想,并且可能还有小概率的血栓风险。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