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夸老外自己动手能力强,说白了就是因为人工贵
@Margelatu:产业工人群体的消失,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是极大也极深刻的,只不过因为没有人讨论,所以大家就都当他不存在。互联网上嘲笑东北人生活方式算是由来已久,殊不知实际上很多被人看不惯的东北人的生活习惯,都是产业工人的日常而已。这种对东北人的嘲笑,其实背后是很深刻的社会变革的结果。 说身边的例子吧,我现在很多时候确实看不惯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明明农村进城的大学生,家里什么东西坏了第一反应是打电话找人来,你说你真赚了那些钱也行,实际上没几个钱,可家里马桶坏了找人修,灯坏了找人修,什么坏了都是花钱找人修。三十几岁大小伙子让他修下水管子 "不会,太脏了"。 这种东西背后,其实都是求知欲的缺失,对不了解的东西完全没兴趣。我在天津的 70 后一辈人里算手笨的了,很多东西我也不会修,坏了先找说明书看看,琢磨一两天,大体上也就鼓捣好了。我爱人是上海人,刚结婚的时候,我们俩经常为这类事情吵架:家里什么东西坏了,她的反应是必须第一时间找人来修,我本能的反映是找说明书出来,我先琢磨一两天看看能不能自己修。她总觉得我办事拖拉,不能立即解决问题;我总觉得她是太缺乏求知欲,太爱乱花钱。也是逐渐才明白,她从小在复旦家属院长大,对我的生活方式,她完全不理解。 @sven_shi:这东西是个发展阶段。我们国家现在人力还不算贵,而且越是大城市越能有极致的规模效应。随着少子化发展到欧洲这一段大家又都开始自己干活了,因为人力太贵了。别说修电器了,连墙都能自己刷。 |
- 80 后与 70 后人口对比
- 一周打赏 20 万,各个品牌为做 “榜一大哥” 正在..
- 人与人之间,最无法跨越的,是观念上的鸿沟..
- 在你没注意的角落,拼多多把微商们都拿下了..
- 和欧洲人去比收入没啥大意义,因为人家主要是福利..
- 一年倒闭 15 万家!中国人,喝不动奶茶了..
- 水电免费无押金,年轻人放弃租房,盯上长住酒店..
- 结婚率下降很多,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
- “新能源车省的油钱,全被它割了韭菜”..
- DeepSeek 日入 409 万,但 “大厂平替” 们仍深陷..
- 没想到义乌的租金涨得那么厉害
- 一个县城中介眼中的房市十年沉浮,从疯狂到冷静..
- 第一批回老家的人,已经后悔县城有房了..
- 雷军登顶中国首富
- 2024 年结婚 611 万对,已经腰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