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结婚人数雪崩
根据民政部发布的 2024 年 3 季度民政统计数据, 今年 1-3 季度,结婚登记 474.7 万对,同比下降 16.57%, 2023 年 1-3 季度,结婚登记 569.0 万对,去年全年是 768.2 万对。 年轻人都不想结婚了 这张图是我国历年登记结婚人数, 2013 年达到高峰 1347 万对,随之是骤然的下降,2023 年 768 万对,接近腰斩。 结婚人数下降,我们可以得出对未来的几个基本判断,或者说推论: 对未来的基本判断 1:人口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持续下降 人口是结婚人数的 N 期滞后因子,结婚人数下降,生育率必然下降。目前人口增长率已经是负数了,未来几年内时间内,人口还会继续下降。 对未来的基本判断 2:以人口为基础的行业会面临长期下坡 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 过去 10 年,结婚高峰与房价高峰一前一后,结婚就要买房似乎是一条铁律,一般将其称为刚需。 刚需,多么讽刺的一个名词,房子再烂,也能高价卖给刚需,还能让刚需背上 30 年的房贷。 90 后用其亲身经历展示了结婚、买房、生娃这几个词凑齐了,人生会变得多么暗淡无光, 后面的 00 后,10 后看了之后,肯定都不愿意再重蹈覆辙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各种刺激生育的政策都效果甚微的原因。再好的政策不如一个实例来得鲜活。 基本判断 3:养老问题从 80 后退休时开始显现 低结婚率、低生育率导致的长期问题就是抚养比出现倒挂。 理想的人口结构应该是纺锤形,中青年多,老幼少;出力的多,需要抚养的少,这样大家干活都不累,抚养压力也不大。 估计 20 年之后,我们人口结构可能是木楔形的,劳动力少,年轻人少,老年人多,抚养比高的可怕,养老金从哪里来呢? 昨天去医院,聊到医保,护士跟我说,咱们这一代应该没有养老金了吧,我苦笑了一下,回答是的。 基本判断 4:低杠杆是个人最优策略 在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包括企业和个人,最优的策略都是降低杠杆。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抵御风险。 但是如果微观层面所有人都这样做,宏观层面就会变成通缩,并且是循环往复,螺旋通缩。 每一个人都做了正确理智的行为,但是整个经济体合在一起就变成 "合成谬误"。 但是对于个人,降低杠杆,保证自己锅里有米,是最优策略。 来源:Yuichi 的宏观金融笔记 |
- 80 后与 70 后人口对比
- 雷军登顶中国首富
- 一周打赏 20 万,各个品牌为做 “榜一大哥” 正在..
- 人与人之间,最无法跨越的,是观念上的鸿沟..
- 结婚率下降很多,是一件意料之中的事..
- 第一批回老家的人,已经后悔县城有房了..
- 2025 年重点行业利润水平推测
- 一年倒闭 15 万家!中国人,喝不动奶茶了..
- DeepSeek 日入 409 万,但 “大厂平替” 们仍深陷..
- 水电免费无押金,年轻人放弃租房,盯上长住酒店..
- “忙得分裂”,大学 “青椒” 宁赔 10 万也要辞职..
- 在你没注意的角落,拼多多把微商们都拿下了..
- 没想到义乌的租金涨得那么厉害
- “软饭男” 勇闯短视频,30 天涨粉 104 万..
- “新能源车省的油钱,全被它割了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