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两位疼痛和温度感知研究先驱 mRNA技术意外落选
taiyang @ 2021年10月05日 财经风云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授予两位疼痛和温度感知研究先驱 mRNA技术意外落选 作者: 潘凌飞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日揭晓,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获奖,以表彰他们在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的机制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两名科学家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36万元)奖金。 获奖的两位生物学家都来自美国。Ardem Patapoutian为美国Scripps研究所教授。David Julius为加州旧金山大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教授。 在过去15年开拓性的研究中,两位科学家和他们的同事发现了人类感知疼痛和温度的机制,揭示了那些隐藏在疼痛过敏现象背后的机理。他们的研究工作让我们了解触觉的基础机制,更为设计针对慢性痛症的药物开启了大门。 诺奖评委会在颁奖词中写道,能感受到冷热和触觉的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关键,也是我们与周围世界产生互动的基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这些感觉视为理所当然。神经脉冲的启动如何能使我们感知到温度和压力,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David Julius利用辣椒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有反应的传感器,辣椒素是一种来自辣椒的刺激性化合物,能引起烧灼感。另一位获奖者Ardem Patapoutian利用压力敏感细胞发现了一类新型传感器,可以对皮肤和内脏的机械刺激做出反应。这些突破性的发现大大增加了我们对神经系统如何感知热、冷和机械刺激的理解,发现了我们理解感官和环境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关键缺失环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根据已故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目的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界做出卓越发现的人。该奖奖章图案是拿着一本打开书的医学之神,正在从岩石中收集泉水,为生病的少女解渴。奖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译为: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 mRNA意外落选 之前的大热门——mRNA相关技术并未获得该奖。 作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风向标,今年的拉斯克奖和突破奖生命科学奖都授予了为mRNA疫苗研发做出突出贡献的两名科学家,他们是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公司的科学家Katalin Karikó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疫苗研究教授Drew Weissman。 两人合作开发的mRNA技术为目前广泛使用的新冠核酸疫苗提供了基础。mRNA技术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大放异彩,这也让该技术成为此次诺贝尔将的最大热门候选。 不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落选并不能掩盖这个领域的研究为人类带来的价值。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普京:我们即将面对二战后“最危险且最重要”的十..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二十届三中全会权威辅导材料谈资本市场改革:过去..
- 欧美主要股指进入熊市 桥水百亿美元做空37家欧洲..
- 壹传媒暴涨推手曝光:获利逾3870万港元 15人被捕..
- 运价暴涨!红海危机冲击海运,多家航运公司决定绕..
- 中国12月新增社融2.86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990..
- 800天,地产大佬沉浮录
- 全球投资巨头持仓调整!巴菲特、桥水大幅减持苹果..
- 关于货币化安置、“白名单”增资、商品房收储、保..
- 央行潘功胜: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了五项整..
- 一旦调入沪深300,有多少资金会增配宁德时代?..
- 日本央行震惊投资者 大量资金逃离美国国债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