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比拼”中考成绩,北京5校首试点普通高中“登记入学”
laodang @ 2022年03月24日 财经风云
| 无须"比拼"中考成绩,北京5校首试点普通高中"登记入学" 来源: 财经杂志 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生可凭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获得高中录取,而无须再"比拼"中考成绩。这一试点在全国尚属首例。 3月22日,北京市西城区、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发布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工作的通知,两区将分别拿出3校260学位、2校160学位参与试点,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生可凭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获得高中录取,而无须再"比拼"中考成绩。这一试点在全国尚属首例。 北京市教委3月19日公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下称"中招意见")指出,此举目的是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 根据东城区、西城区教委通知,东城区的2所试点学校分别为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和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西城区的3所试点学校分别为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 《财经》记者梳理发现,除了西城职业学校附设高中班的登记入学计划100人,其余四校的登记入学计划皆为80人。按照试点要求,若报名学生小于或等于计划,全部予以录取,大于则严格按照计划人数。 从报名资格来看,申报登记入学的应届初中生需具备所在区、校连续三年学籍,并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按照北京新中考模式,地理、生物已于初二下学期末考完,用作录取分数门槛,要求申请者的两科卷面成绩不得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获得录取后,申请者参加中考仅有合格/不合格标识,作为初中毕业证的发放凭依,无法再被录取至其他高中;申请未通过则可继续参加中考,不影响其他批次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与普通中考录取办法不同,本次试点学校依据《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进行录取。据了解,该报告册分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个性发展六个方面的评价内容,设A、B、C、D四个等级。 西城区一所试点学校招生工作相关人士透露,按照该区教委要求,统一报名时间为4月16日,目前正在筹备中,若报名人数大于录取计划,学校将择优录取,具体将参考报告册中的班主任评语,可能还会组织面试。 北京市教委在中考中招政策解读相关问答中称,2022年普高招生规模7.4万人左右,中职招生规模3.3万人左右,继续维持约7∶3的普职比,可见北京市的普高升学率仍然较高。此外,中招意见还提到,今年北京还将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试点,不过目前暂未公布具体试点办法。 在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淡化分数筛选功能、寻求多元化发展是今后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登记入学试点契合这一大方向,与此同时,在"双减"政策下,能够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对于考试分数不高,但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机会。" 本文作者:金贻龙,来源:财经杂志,原文标题:《无须"比拼"中考成绩,北京5校首试点普通高中"登记入学"》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不降息!央行开展182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维持..
- 美联储褐皮书:消费者“捂钱包”,经济放缓,未来..
- 人造肉也疯狂,一天65%股涨停!撒豆成肉暗藏什么..
- 集体跳水,集运市场要变天?
- 孟晚舟被戴手铐脚镣,中方密集发声..
- 春节前3000亿解禁潮来袭 顺丰、银河证券占半壁江..
- 大模型赛道正“热”:卷场景、卷芯片、卷人才..
- 时隔5个多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为何再破“7”,后续..
- 历次触及-2X标准差后,市场是如何反弹的?..
- “央妈”货币政策收紧最后一调?债市半月跌回一季..
- 高盛:大宗商品仍会是2023年表现最好的资产之一 ..
- 第四批混改即将落地: 中介押注国资证券化机会..
- 中俄农产品能源贸易火热 俄媒:2年内可达2000亿美..
- 首届世界5G大会今起在京举行
- 外交部驳"中国强大靠的是美国的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