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纽约时报》:哪些人天生不会感染新冠?
taiyang @ 2022年12月22日 财经风云
美《纽约时报》:哪些人天生不会感染新冠? 环球时报 科学家们认为,存在天生就对新冠病毒免疫的人,而他们的基因则可能包含着治疗新冠的线索,但需要注意无症状和免疫是两回事。 2022年年末,外界所预期的季节性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增长开始出现,美国7天平均新增死亡病例比两周前增长了65%。然而,围绕疫情最令人感到困惑的地方依然存在:有人从来不感染新冠。 抵御病毒的重要方式 虽然有许多人可能是通过采取预防措施或简单的运气使其避免了感染,但科学家们认为,的确存在从来不感染新冠的人,他们天生就对新冠病毒免疫,而他们的基因则可能包含着治疗新冠的线索。有人天生对一些病毒免疫。最明显的例子便是艾滋病,某种基因突变会使一些人免于感染艾滋病,这是少数艾滋病患者被治愈的关键。 而那些从来不得新冠的人体内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现在还不确认。人体抵御病毒的方式之一是基因突变。例如,冠状病毒需要同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才能入侵细胞。如果你的ACE2受体存在突变,病毒就无法入侵你的细胞,也就无法感染你。但这种突变可能很罕见。 基因也会影响人们患病的严重程度。有人先天免疫系统存在突变,它就像是你免疫系统的第一响应者。更具体的反应,如针对特定病毒的抗体,会在感染后出现。第一响应者系统存在突变的人们似乎病症会很严重。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突变能让一些人免于感染。 以不会感染的人为研究对象 那些无症状的人同样也感染了病毒。病毒存在于他们体内,他们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但这与那些根本不会感染的人不是一回事。不过,研究人员很难追踪这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因为很多人现在已经感染了。 许多人可能会想:"哦,我对病毒免疫了。我还没有感染,科学家应该对我进行研究。"一些研究人员的确开始对那些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进行研究。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很快出现,几乎每个人都被感染了。一些科学家感到很受挫折,他们必须从头来过。研究过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因为科学家必须以那些真正不会感染的人为研究对象。一些科学家正在对那些本应感染却未感染的医护工作者和看护者进行研究,希望从中可以找出治疗新冠肺炎的办法。 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有多少人永远不会感染新冠病毒,因为存在太多未知因素。我们不知道,那些说自己从未感染的人是否真的没有感染过,或者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防护措施很严格,导致病毒没有机会传染。再加上,疫苗起到了一些针对感染的免疫作用。真正完全免于新冠病毒感染的人们的数量或许非常少。 他们为何避免感染 我们向人们询问到目前为止是如何避免感染新冠病毒的,收到超过1万份回复。比如,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杰西卡说:"疫情期间,我一直在照顾一位患癌症的朋友,一直避免见任何人,以让他感到安全。他今年2月去世,我也开始出门见朋友,但我现在还没有感染。我要么是免疫于新冠病毒,要么就是他变成了我的'守护天使'。" 来自加州的凯瑟琳说:"健康体质至关重要。疫情之前,我很少感冒,再加上采取了预防措施,戴口罩,注射疫苗和加强针,居家办公,加上一些运气。两年半来,我甚至没有流过鼻涕。我们现在已经抛开口罩,开始堂食,社交和定期举办派对。" 来自日本冲绳的吉莉安说:"我想,我和丈夫没有感染新冠病毒主要是运气使然。我们没有孩子,社交圈子很小,大家对如何安然度过疫情的观点都很一致。我们在疫情开始时住在怀俄明州,那里人口不密集。后来,我们搬到冲绳,融入到公共卫生健康大于个体自由的文化中。这里的人都戴口罩,我们也更容易地保持了这一习惯,这让我们在过去3年中一直保持安全和健康。" 来自德国埃森市的茱莉亚说:"我免疫功能低下,知道自己必须尽一切可能不要感染。疫情第一年,我几乎都生活在隔离状态中。之后,我一直戴着FFP2防护口罩工作,从不坐公交车或火车,也从来不会不戴口罩进入超市,一直避免去那些高感染风险的地方。我完成了全程疫苗接种。即便现在,我在公共场合也经常戴口罩。周围的人也一直努力让我保持安全,在来看我之前会自我检测。我很感谢他们。"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原文标题:《美《纽约时报》:哪些人天生不会感染新冠?》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GDP增长目标5%左右,CPI涨幅..
- 国家统计局:2024年GDP为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
- ChatGPT模型大更新!全新大、小文本嵌入模型,AP..
- 500亿量化帝国“幕后推手”:龙头券商财富业务“..
- 上证报:从股债利差看,当下市场或已经处在相对底..
- 理财人的至暗时刻:资产荒的资产荒,钱荒的钱荒..
- 细看各地两会报告,化债、债务调配……..
- 跳水40美元!金价跌至疫情以来新低..
- 央行行长最新发声,证监会、交易所出招!美国加大..
- 历史性一刻!顶级域名ai.com重定向到DeepSeek官网..
- 中芯国际18天闪电过会 拟募资200亿创科创板之最..
- 标普纳指刷新逾一年最高,特斯拉13日连涨,欧美国..
- 还会再次降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