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量创10年新低,海外PE们也开始焦虑了
zhonghua @ 2024年01月04日 财经风云
退出量创10年新低,海外PE们也开始焦虑了 赵颖 为了达成交易,PE开始寻求各种新策略,复杂的"结构性交易"兴起。 未动用的现金数量创历史新高,大量"长期未成交的交易"待出售,步入2024年私募股权(PE)依旧面临挑战。 周二,据媒体报道,标普全球市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15日,海外PE可用于收购和其他投资的现金达到创纪录的2.59万亿美元。 其中近四分之一由业内最大的25家集团持有,包括Apollo Global、Blackstone、KKR、CVC Capital和Advent International。 此外,随着IPO市场遇冷,上季度PE退出交易数量接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面临重重考验,PE在寻求新机会的同时探索出售大型投资的方法。 IPO市场遇冷 PE难赚钱 咨询公司Bain&Co数据显示,由于IPO市场尚未回暖,全球交易缓慢,上季度私募股权退出交易数量接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未售出投资达到创纪录的2.8万亿美元。 这种情况令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感到沮丧,他们通常随着PE出售有利可图的投资,定期获得现金流。 而在过去五年中,尽管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来资助新的收购交易,但只收到了少量资金。一位资深并购银行家表示: 我们从私募股权所有者那里看到很多焦虑,因为目前还不清楚"资产出售"形势将会如何演变。 展望今年,银行家预计各集团将在未来几个月投入现金,同时达成出售旧投资的协议,尤其是随着美国利率在经历数十年来最大幅度上涨后已见顶的乐观情绪日益增强。摩根大通欧洲、中东和非洲并购联席主管Carsten Woehrn表示,上半年有很多交易正在进行中,预计其中很多交易将按计划进行。 复杂结构性交易、分拆兴起 为了达成交易,PE开始寻求各种新策略。 许多PE采用了"金融工程策略",以弥合买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卖家期望价格之间的差距。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的全球私募股权联席主管Charles Hayes指出,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结构性交易",即利用具有类似债务特征的股权交易。 业内消息人士指出,PE之间出售交易时越来越多地采用复杂的交易结构,包括基于业绩的附加支付,即如果企业表现超出预期,会向卖方支付额外现金,以及其他工具,比如买方的递延付款和卖方的大量展期投资,以促成交易达成。 银行家和PE们也对分拆企业也越来越感兴趣,即PE从大型企业购买一个业务部门。2023年最大的私募股权交易是GTCR以180亿美元的估值从FIS手中剥离支付公司Worldpay,FIS放弃将Worldpay拆分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计划,而是以117亿美元现金的价格将该业务55%的股份出售给了GTCR。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伊朗向以色列发射数百枚导弹,外长称行动已结束,..
- 外围市场连续下挫 超六成私募对A股信心满满..
- 央地支持分类防控疫情 企业加快推进复工复产 ..
- 13856美元!比特币涨疯了!摩根大通也“改口”,..
- 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余波未了:股东香港被砍伤 有律..
- 他们的理论指导了宏大的货币实践——2022年诺贝尔..
- 因伊朗或恢复石油出口和利率上升,油价跌超2%..
- 一微博大V被罚没近亿元!涉操纵三夫户外股票、非..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房住不炒
- 央行为中小银行补血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能要来..
- 油价再次重挫: 沙特调价引爆需求担忧..
- 十大券商策略:轮动慢涨期进入下半场 A股有望打破..
- 拉美多国持续加息 大宗商品价格回落 经济不确定性..
- 日股翻身!高盛喊出“十年一遇大牛市”,外资大军..
- 没了“有力”,多了“有效”!关注央行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