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型”基金不香了?机构占比缩水,资金扎堆涌向这里
laodang @ 2023年09月08日 财经风云
"稳健型"基金不香了?机构占比缩水,资金扎堆涌向这里 券商中国 微信号 市场持续震荡,机构资金扎堆涌向被动型基金。 近期,公募基金2023年半年报数据披露完毕,机构投资者青睐的爆款基金以及总体仓位变动得以曝光。机构投资者往往资金实力雄厚,有专业投研团队支持,收益预期和风险把控也有较为严格的流程管理,因此其操作动向被称为市场风向标。 整体而言,今年机构资金持有"收益稳健"的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比例缩水,在权益基金方面,减持主动型基金,增持被动型基金。 机构持有"稳健型"基金比例缩水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下降幅度最大。 伴随国内利率水平走低,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逐步走低,机构投资者对货币市场基金的青睐程度逐年下降。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持有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已经从1年前的41.8%降至最新的33.61%,降幅比例高达8.2个百分点,相比2022年底,降幅比例达到2.31个百分点,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是各类型基金中降幅比例最大的。 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尽管相比1年前有所提升,而机构投资者期间却净赎回5676亿份货币市场基金。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计有11只货币市场基金的份额被净赎回100亿份以上。货币市场基金被机构投资者大幅赎回,主要原因还是其越来越低的收益率。截至9月6日的数据显示,上述被机构投资者大额赎回的基金年内至今收益率均不足1.5%,总体来看,Wind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年初至今收益率仅为1.29%。 同为收益"稳健型"的债券型基金近年来规模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相比个人投资者大幅涌入债券型基金,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却并不那么积极。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仍净买入债券型基金,不过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从去年底的89.08%降至最新的87.38%,下降2.3个百分点。 主要原因来看,相比持续走低的货币市场基金和赚钱效应较差的权益类基金,今年迎来债券牛市的债券型基金吸引大量个人投资者涌入。 大手笔加仓ETF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持续震荡,权益类基金赚钱效应不佳,机构投资者对于被动型投资基金和主动权益型基金的态度发生扭转,从主动权益型基金中净流出,净买入被动型基金产品。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持有混合型基金份额的比例从16.21%降至15.71%,净赎回533.49亿份,是赎回规模最大的基金类型。 整体来看,机构投资者今年上半年大幅增持股票型基金,其中主要由被动股票型基金贡献。今年上半年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型基金的持有占比由2022年底的30.07%提升至33.15%,提升3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创业板ETF和鹏华中证酒ETF等ETF成为机构资金净买入的主要产品,上半年机构资金净申购金额均超50亿份。 公募基金机构投资者中,除了券商、银行、保险之外,还有社保、私募、外资等机构。一些上市基金(包括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上市型开放式基金)披露的持有人数据则透露出一些知名机构对ETF的偏好。 如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最新规模突破百亿元,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逐年提升,从2021年的27.95%增至最新的94.74%,险资、外资、年金、FOF均出现在其十大持有人名单中,并获得不断增持。 近年来,越来越多机构资金加大ETF的配置力度。一方面,随着市场有效性持续提升,主动权益基金的超额收益有降低趋势,而通过布局ETF追求板块贝塔收益,逐渐成为机构大类资产配置的主流趋势。此外,在市场下跌过程中ETF常常呈现"越跌越买"现象,成为投资者抄底和配置的工具型产品。如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如包括运舟资本在内的不少大型私募基金买入ETF产品。 近期,A股市场处于震荡筑底阶段,不少ETF的份额持续走高,获得投资者大量申购。博时基金表示,连续不断的政策组合拳,减税让利,提振房地产需求,改善市场的资金结构,一方面令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有了显著的改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监管对市场的呵护。当前政策底部已经明确,市场估值也处于底部区域,从股债性价比,历史估值分位数等指标观察,权益类资产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在市场下跌及反弹过程中,投资者通过宽基指数和部分成长板块ETF抄底和参与反弹,份额持续增长。随着利好政策落地,市场震荡走好,投资者信心有望加速修复,也将给ETF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 绩优主动权益基金较为稀缺 相比被动型基金,机构投资者对主动权益型基金的热情有所冷却。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仅有23只主动权益型基金获机构投资者净申购10亿份以上。 机构上半年青睐的主动权益型基金今年业绩表现突出,如工银创新动力、华夏智胜先锋A、国金量化精选A、工银精选平衡和华商优势行业今年回报均超10%。 机构今年加大了对量化基金的配置比例,如孙蒙的华夏智胜先锋A和马芳的国金量化精选A机构持有比例相比去年底分别提升27.34个百分点和6.96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直被机构投资者忽视的主题基金在今年一跃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对象,如华商未来、长城创新驱动A、广发电子信息传媒产业精选A、鹏华医药科技A、华夏数字经济龙头A、易方达科技创新、景顺长城价值边际A、大成竞争优势A和广发趋势动力A去年底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均不足5%,最新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则均超过60%。 整体而言,随着近年主动权益基金赚钱效应的下降,机构投资者对其审视的标准越来越高,部分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今年被机构投资者大量赎回,其中不乏由明星基金经理挂帅的基金产品。
|
相关内容
-
暂无...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90年代日本应届生职场启示录:一步踏空,步步落后..
- 大摩看印股今年涨18%的三大理由:经济、盈利、散..
- 多股涨停,国产GPU回春?国产GPU集体奔赴A股,25..
- 中国险资试点投黄金,怎么看?
- 刷新纪录!认购1万获配12.29元,近1300亿资金疯抢..
- 蜜雪冰城“杀”疯了!总市值超千亿港元,32倍奈雪..
- 美国量化基金知多少?
- 融资余额刷新2015年历史峰值,连续三日破1.9万亿..
- 如何看AH和美股科技回调——美股七巨头牛市调整复..
- 大宗商品强势上冲!铜铝带头上涨 豆粕与A股猪产业..
- 量化私募迎来“至暗时刻”:巨头“刀口舔血”被罚..
- 莫迪的“经济大饼”:印度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
- ASIC火爆,科技巨头角逐3纳米项目!大摩:台积电..
- 美国大选“赛点”的A股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