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787】探路之役
【1】@不神经的神经科医生 现在的做父母真的太难了。 最近一个同事的儿子在家自杀了,高二,原因未知,我们医院120出诊的,现场非常惨烈,同事是崩溃了,已经很久没来上班了,快五十岁了,又是个独子,说不伤心是假话。 现在改造父母怎么办啊? 不管娃,大概率就是分流到职高,年纪混大了,在社会上打零工无所事事,或者在家啃老不肯出去。 管娃,一会抑郁症,一会恨父母,一会要离家出走,搞不好就自杀给你看。 都说娃娃压力大,那我们做父母的压力就不大吗? 我要体谅父母,给父母养老,父母生病住院还得跑前跑后,像我们农村的父母大部分没什么积蓄,也没退休金,身体还差,三天两头不舒服,一不舒服就打电话让送去医院,去医院自己一个人又搞不定,请护工又没那么多钱支撑。 再说小孩,为了让他自己以后有口饭吃,在中国只能卷学历,我也没有资源和财富给他继承,所以买学区房,送私立,送培训班,几乎可以消耗掉家里大部分钱财,老师隔三差五又来通报孩子成绩下降,让家校共育,让加强家庭辅导,我tm不上班,我不挣钱吃饭吗?我有那个能力辅导吗?一辅导作业,小孩就哭,烦死了真的,你对孩子的好换来的情绪价值也非常低,大多数时候还会被她发脾气牵着走 就自己来说,钱挣不到几个,在单位受各种气,收入不行,花销还大,身体状态也大不如前,凭啥到了我这里就要对上面的父母负责,对下面的孩子负责,谁tm对我负责?真是倒霉透顶的一代人。 我和媳妇身边的亲戚朋友,孩子的成材率都比较低,一大半没有上高中,都在职高混日子,学的什么电子商务,幼师,护理啥的,已经毕业的也是在家啃老,在社会上东游西荡,父母出钱给供着,就算考上大学的也做着螺丝钉工作,挣的钱还不够自己花,父母还要花钱给他娶媳妇,甚至还要养活第三代,这是到了什么霉。 有时候真的想两腿一蹬,啥都不管算了,以后孩子养不活他自己是他自己的事,父母老年没依靠是他自己年轻的时候积累不够,凭啥这些压力都要我来扛,我生下来活着的意义就是抗这些吗?我的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呢? 如果回到当初,在让我生孩子。我可能会犹豫和动摇了。 【2】探路之役 【3】1837 年,一位名叫托马斯·萨维兰 (Thomas Saverland) 的英国男子起诉卡罗琳·牛顿小姐 (Caroline Newton),理由是他在一次聚会上试图强行亲吻卡罗琳·牛顿 (Caroline Newton) 小姐,结果咬掉了自己的鼻子。监督法官裁定,"当一个男人违背女人的意愿亲吻她时,如果她愿意,她完全有权咬掉他的鼻子。"1837 年 4 月 30 日,《贝尔新每周信使》提供了有关此案的更多细节。申诉人的脸上有无可争议的严重伤害证据,左鼻孔的肉质部分完全消失,申诉人表示,第二天圣诞节那天,他在一间酒吧里,被告和她的妹妹都在场。妹妹笑着提到,她把她的年轻人留在了伯明翰,并答应他,在她不在的时候,任何男人都不能亲吻她。申诉人将此视为一种挑战,尤其是考虑到假期,他抓住了她并亲吻了她。她最初认为这是一个玩笑,但被告生气了,并表示她不想参与这种乐趣。申诉人告诉她,如果她生气,他也会吻她,并试图这样做。随后发生扭打,两人双双倒地。他们起身后,申诉人走到火边,被告跟着殴打他。他再次试图亲吻她,在随后的扭打中,有人听到他喊道:"她把我的鼻子塞进了她的嘴里。"当他们分开时,他的鼻子大量流血,被告咬掉的一部分流血从她的嘴里吐到了地上。绘画:奥托·弗里德里希·西奥多·冯·默勒的《吻》(1840) 【4】这幅 1939 年 CYMA 手表的广告以美丽的陈玛丽(曼丽)小姐为主角。 20世纪30年代末,她是中国上海派拉蒙舞厅最受欢迎的舞女主持人。令人震惊的是,这张照片发布后仅仅几个月,陈小姐就躺在著名夜总会的舞池里,被一名身份不明的枪手开枪打死。有人说她是出于嫉妒而被中国情人杀害,也有人说是因为她拒绝与日本军官跳舞。此案从未侦破,但当地人坚持认为,陈小姐的鬼魂至今仍困扰着派拉蒙,派拉蒙现已重新开放,成为夜间场所。她独自缓慢地跳舞,伸出手与毫无戒心的顾客共舞…… 【5】@小清30年 说起来啊,东亚国家的教育搞来搞去就是三个方向 中庸方向代表就是我们的香港。既有东亚卷的基调,也有英美放羊的特色。补课天王也有,但香港的义务教育负担在东亚地区算得上较轻的。就问你东亚地区哪个地区的中学能让课余时间你去学裁缝(某港大毕业生的亲身经历) 两头不讨好的方向,代表就是韩国,什么叫做学校减负越减越重,什么叫做进补习班补习是为了上精英补习班补习,看看韩国就行,明明录取率不过是中部地区考个211,能折腾出衡中考清北强度。 从小开始卷,把分流贯彻到底的方向。代表就是新加坡,实行了40年的分流制度,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分流一次、小升初分流一次、中考分流一次,小孩基本可以分为人上人——去牛剑和藤校,中产精英——去新国立和南洋理工,中产小白领——新加坡理工啥的,混口饭吃——各类技校。总结就是不装了,学校给足大家资源,从小开始卷。 虽然三大方向各有区别,但卷的基调是不变的,可见儒家文化圈喜欢读书当人上人,真难改变。 【6】美国癌症医生张玉蛟教授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吃早餐?
【7】子陵在听歌 今天Nature的重磅研究论文,引起了广泛讨论。这篇文章指出阻滞β1-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可以抑制T细胞耗竭(exhaustion)。说得通俗点,这项研究算是用生物医学研究论证了"压力促癌"这个民间认知。
【8】@苦丁山 一个帮助敌国公民的美国人 图一是年轻时的弗莱彻。来源:维基百科。 图二是他99岁的时候,来源:Randal Benton/Sacramento Bee
「1972年,在医学院苦读了两年之后,我几乎要退学了。我的课业让我感到压抑,我无法决定选哪个专业,因为它们对我都没有吸引力。我喜欢和病人待在一起。他们的痛苦触动了我,我发现自己天生喜欢去安抚他们,减轻他们的忧虑。但是,在一个高科技医学的时代,花时间与病人交谈并减轻他们的焦虑被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人们认为,那只是和病人握了握手,医生就应该从事艰苦的工作,英勇地与死亡搏斗。我当时就处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困境,以至于得了慢性胃病。 我的导师是教导主任,他安排我参加了位于堪萨斯州托皮卡市的门宁格精神病学教育与研究基金会的一个项目。这让我有机会进入一个压力较小的环境,可以好好思考我想做什么。我得到的收获比我想要的多得多。在精神科病房待了几个星期,和无数病人交谈之后,我第一次想到要专攻精神病学。这项工作对我来说很容易,很自然。但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抗拒这么做。 在我看来,工作不应该是一件让你享受的事情,而应该是一件你忍受着去做的事。如果工作的过程不艰难,那就是不合理的。 我把这一切都告诉了我的导师。他认为答案很简单:成为一名精神科医师。 "但这是一条简单的出路。"我拒绝道。 他的回答改变了我的一生:"有时候,简单的出路就是正确的出路。" 这段经历不仅影响了我对职业的选择,也影响了我后来从事这项职业的方式。它让我清楚地意识到自我挫败行为的力量。我差点以两种方式打败自己,这两种方式即:过早放弃,以及认为艰难的道路就是正确的道路。我被一个关心我的人拯救了,他睿智的话语立即对我产生了影响,并在我遇到困难时继续指引我。"有时候,简单的出路就是正确的出路",这就是我所说的可用的洞察:一句令人难忘的话,不仅阐明了问题,还激发了建设性的行动。」 by马克·郭士顿 菲利普·戈德堡《我们为什么做出不利于自己的行为》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 |
- 【浮世汇895】我们老中的应届生身份搞的跟贞操一..
- 【浮世汇894】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
- 【浮世汇896】怎么不可能呢
- 【浮世汇893】很多进口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浮世汇891】某音改变汉语
- 【浮世汇358】大人,时代变了
- 【浮世汇886】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 【浮世汇892】“美国罕见致命病毒”到底有多可怕..
- 【浮世汇750】盘一盘房奴的钱都被用去了哪里..
- 【浮世汇879】這裏不管什麼朝代都不能革命..
- 【浮世汇302】人可以厚脸皮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 【浮世汇778】他们为什么要打你
- 【浮世汇765】现在干什么都要牌照了..
- 【浮世汇876】还有一个在刽子手动手时打滚的..
- 【浮世汇775】不可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