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14】我们从来都不是现代的

dasheng @ 2022年10月12日  浮世汇

【1】阿司匹林42195米 

对新冠后遗症最详细的全球数据分析
关于长新冠(新冠后遗症),大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到底有多大比例的新冠患者会有长期症状?
今天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10月10日,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了疫情以来对长新冠最全面、最详实的分析。
这个分析和其他长新冠的研究比,有三个特点:
1,数据最全。
这是一个由世卫组织牵头、全世界专家合作的项目,包括了来自22个国家的120万新冠患者的数据。数据来自:
- 44篇已发表的研究论文,
- 10项各国的协作研究(奥地利、法罗群岛、德国、伊朗、意大利、荷兰、俄罗斯、瑞典、瑞士、美国),
- 2个美国电子病历数据库。
其中一个病历数据库是大家在媒体上常见的美国老兵系统,这个系统数据全面,但患者多为老年白人男性,不太具有代表性。Ziyad Al-Aly博士的团队发表了很多老兵长新冠研究,他也是JAMA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
2,统一定义长新冠。
研究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长新冠定义:得了新冠3个月后还有症状,持续最少2个月。注意这些长新冠症状都是病人自报的,因为现在没有一个客观的诊断标准。还有,分析的是2020-2021年、奥密克戎之前的、有症状的新冠病人,本研究不包括无症状的阳性病人。
3,将长新冠症状归类。
被报道的长新冠症状有几百种。这项研究把长新冠症状分为三类,这样简化后可以更好地对比以前的各项研究:
- 持续疲劳伴身体疼痛或情绪波动(包括抑郁);
- 认知问题(包括容易忘事、注意力不集中等);
- 持续呼吸系统问题(包括能走长距离和爬楼梯但有咳嗽或重体力活动后呼吸急促)。
结果详细分析之后,论文的主要结论有三个:
1,有6.2%(95%区间,2.4%-13.3%)的新冠病人自报有至少一类长新冠症状。
其中女性多于男性。15.1%的长新冠患者在12个月时仍有症状,这个数字比较高,可能和数据里包括不少疫情早期住院甚至住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有关。3.2%疲劳,3.7%呼吸问题,2.2%认知问题。这些研究的平均年龄为4-66岁,包含的人群相当全面了。
2,住院病人长新冠的比例高多了。进ICU的43.1%有长新冠,住院病人27.5%,都远高于非住院病人的比例5.7%。
3,长期症状并不代表永久存在。住院病人长新冠症状平均持续9个月,不住院的4个月(等于诊断后一个月就好了)。
在讨论中,作者提到两点:
1,长新冠症状不是新冠独有的,其他病毒和细菌感染后也会出现类似症状,比如埃博拉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Q热、莱姆病等。近代历史上的大流行,比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2003年非典和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之后,也都出现了感染后疲劳综合症。
2,感染奥密克戎病毒株有长新冠的可能性是德尔塔病毒株24-50%。所以在目前奥密克戎的世界里,长新冠的比例很可能比这篇研究的数字要低不少。


@子陵在听歌:JAMA的Long COVID文章总结:1. 有6.2%(95%区间,2.4%-13.3%)的新冠病人自报有至少一种长新冠症状。2. 住院病人长新冠的比例高。3. 长新冠症状不是新冠独有的,其他病毒和细菌感染后也会出现类似症状。4. 奥密克戎病毒株有长新冠的可能性是德尔塔病毒株24-50%。


【2】@桶丢了吗 

上海又开始封小区,不幸的乌克兰dude被封在外面,在我家睡两天了。他说两天前封楼的时候,最后5分钟他才收到消息,回去找保安,用互相不能识别的语言周旋了半天,最后来了个会说一点英语的人说,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找地方住,二是我们拉你去quarantine hostel。然后他背着包到处走,流连于酒吧和便利店,电脑被锁在家里,他用手机完成工作,手上总是拿着一罐啤酒,白天时常躺在中山公园的草地上睡觉。晚上他打车过来,我们坐在路边,我看见他忧郁的眼袋,他给我看了一首乌克兰民谣歌手СЕРГЕЙ БАБКИН抱着吉他弹唱的歌,我问他歌词是什么意思,他说是一首反战歌曲,副歌一直在重复,我是个士兵,而第一句歌词的意思大概是,我是个士兵,已经五年没有睡觉了。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内容主要包括战争和covid,苏州和杭州的一些地方,jack ma和刘慈欣,他多数时候沮丧,偶尔谈论起克里米亚大桥被炸的新闻有一点兴奋,在喝得踉跄的时候,他说起他想要回kharkov的家战斗的计划,他说买不到机票,即使买的到他也没有三万块钱人民币,当然我不能确定是不是玩笑,尽管他的语气总是严肃的,他的话时常像一阵晨雾,一方面因为含糊的口音,一方面因为我并没有太见过他完全清醒的状态。第二天他再次尝试回家未果,我又见到他给他开门,我看到他拿下帽子后头发稀疏的头顶(此前他从未有不戴帽子的时候),然后我离开,他的眼睛很红,因为疲惫或者悲伤,让我想到了那首歌里的说的五年没有睡觉的士兵。今天他终于回到了家,开心地发来消息haha at home,我说finally,拍了拍他的微信头像。他的微信名称底下有一个设置的状态,行万里路四个字,左边是一个披着披风的小人在走路。


【3】我是蔡风 

今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
"我很理解你们的辛苦,也很支持防疫工作。但是希望你记住,不要以为穿上这身防护服,就可以随意凌驾于普通公民之上。公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够以防疫的理由随意侵犯。"


【4】。




【5】@屠龙的胭脂井 

网易新闻上说北理工事件,到文章的结尾,快把我笑死了,说这个女博后可能是敌对势力,来毁我们的老专家(请看图2)[开学季][开学季][开学季][跪了][跪了][单身狗] 



【6】@马伯庸 

一篇好的专题论文,会感觉像在阅读一部精彩的悬疑推理小说。作者带着我们从一个小线头出发,一步步抽丝剥茧,无数碎片逐渐拼接完全,真相徐徐浮出水面。最近我看了本书,叫《追谥杜甫与元明时代政治文化研究》,看名字很枯燥,但阅读体验极佳,堪为典范。
这篇论文的开题,是从一件极不起眼的小事发端。作者在做杜甫研究时发现,元顺帝时,曾经给杜甫发了一个谥号"文贞",这是诗圣第一次获得官方谥号。但奇怪的是,明人似乎对这件事完全失忆,《元史》里只简单记载了一句,两百多年间极少谈及,一直到了王世贞才顺口提了一句,当成一桩冷知识来宣扬。
以明人对杜甫的推崇程度,何以出现这种情况?作者带着好奇,开始了探寻之旅。先利用元代的各种诗歌、文集、地方志,还原了元廷追谥杜甫的前因后果,挖掘出了当时一次大规模书籍入蜀的重要文化事件。当然,作者并没止步于此,而是将这起文化事件放在元代蜀中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讨论,乃至折射到整个元廷的中原政策检讨和明初"废胡俗、复汉制"的文学运动思潮。整个论证过程穷搜冥讨,层层推进,视野逐步扩宽抬升,最后展现出的,是一段诗人杜甫在元明清三代的文化形象变迁——
所以整本书讲的不是杜甫,也不是杜甫的诗,而是后世对杜甫的观感与记忆。观感时而迁移,记忆间或改变,这种变化勾连着大环境,也构成了文学史的一部分。这本书最让人沉醉的地方,正在这种见微知著、犀利缜密的方法论。正如此书序言所说:"文学史的研究,既是对过去文学的传承,也是对过去文学的记忆,有传承和记忆,才构成文学的历史。当然,传承和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这就是为甚么我们经常说文学史讲的是过去,也是现在。"
读罢此文,追古思今,对于时下一些关于杜甫的蝇粪点玉,也就平常心以待了。
顺便一说,看完全文我才发现作者翟墨是个九零后。我读论文读了这么多年,总下意识觉得作者都是前辈长辈,这几年发现,令我击节赞叹的论文,作者往往都是八零后,现在居然连九零后都有了。这说明史学界不断在换代交接,而我也确实老之将至矣。



【7】@陈彼得期货室 

刷到这个老太太惊呆了,吴士宏,很早是个护士,后来奋发图强,逆天操作成了微软中国的总裁,一二十年前写了一本书,逆风飞扬,是很多写字楼高级女白领的最爱。在巅峰期离开微软去了TCL搞互联网,那个时候马云在杭州天天开传销大会。 TCL互联网搞砸了,又去创业,欠下一屁股的债,刚刚把债还完,现在是个慈祥的老太太。
整个人生是个抛物线。
前半段快速上升,后半段快速下落。
有些人站得很高,其实是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离开了巨人的肩膀,其实什么都不是。
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平台的成功而已,离开了平台自己什么都不是。
人关键是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8】@医学界网站 


【Nature子刊:北大清华等团队发现,读完大学,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学术技能全面下降】近日,一项发布在《Nature》子刊《自然人类行为》杂志的一项研究引起广泛关注。这项名为Supertest的测试由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莫斯科国立高等经济学院(HSE University Moscow)、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以及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印度的合作大学共同发起。
在这项针对俄罗斯、中国、印度和美国工科学生学业表现的大规模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跟踪统计了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在物理、数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并比较4个国家的研究结果。
最后研究人员发现:中国学生在经过大学学习后,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技能水平均出现了下降。更详细的数据还揭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中国无论是精英大学还是普通大学,大学四年,学生能力都出现了明显下降,两者的区别仅是下降速度快慢而已。ONature子刊:北大清华等团队发现,读完大学,... 


 

@罗祎明医生:我在国内的基础教育和本科,从来没有讲过什么是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怎样基于严谨的逻辑,寻找论据支持观点,和反驳对方的观点),是后来读国外教材知道的


【9】@米格战斗飞机联合体 

由于俄罗斯的所谓精确制导有时并不那么精确,也"误炸"了德国驻乌克兰大使馆签证处,根据《维也纳公约》这可是德国的"领土",只是德国作何反应还未可知,估计,这事俄罗斯的麻烦不会小。甚至有一枚巡航导弹落到了距离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只有1—2km的地方。乌克兰的海马斯打击的都是俄军的弹药库、运输线、指挥所等高价值军事目标,而俄罗斯的上百枚精确制导导弹却用来轰炸基础民用设施,用来炸混凝土、街道、民用汽车以及无辜的平民。这几轮轰炸,更加坚定了乌克兰人民抵抗侵略的决心,在地铁里躲避导弹的人们不是惊慌失措,而是齐声高唱《荣耀属于乌克兰》。
同时,这几轮轰炸也受到了世界上更多国家的谴责,也刺激了更多国家把更大量的武器运往乌克兰,也许,该会有远程武器了。
这几轮轰炸后,乌克兰会不会轰炸莫斯科不好说,但大概率会攻击更多的俄罗斯本土,以及再次轰炸克里米亚大桥。
"我打你可以,但你不能反抗。如果反抗,就是恐怖袭击,我就会更狠地打你!



【10】@十相自在灵生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47具棺木,现场太震撼,香消玉殒。图5是不同形制的棺木,图6是保存完好的发髻。图7是形状犹存的脑组织。图8是人骨上长出的绿色晶体。图9是专家检测骨龄为女性年龄在15-25岁之间。

@于赓哲:所有女子都是服用了毒药而死


于赓哲:人殉在中国历史上基本没有消失过。先秦这很盛行,汉代此风气日衰,唐宋偶有殉葬现象,但并非制度性的。把这个重新制度化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明英宗时候废止。




【11】@刷电影老太太 

《龙之家族》第八集,戴蒙捡王冠的名场面是临场发挥的,原本剧本里没有。太绝了![苦涩]
导演说第一天排练的时候,王冠不小心从韦一的饰演者Paddy头上掉下来了,戴蒙饰演者Matt就捡了起来,然后一切很自然地继续下去,拍摄也没有停。
大家都感觉到这个点很妙,标志着人物关系的转变,在故事的开始,戴蒙想要这个王冠,但是在最后,他亲手把王冠戴在了哥哥头上。
一个意外成就了经典镜头。
另外韦一艰难前行那一幕,有一个细节也是特意设计的:雷妮拉刚好站在最中间,他不是走向铁王座,而是走向雷妮拉。[苦涩]



【12】艺能界研究中心 

最近影视圈一个热门话题是陈可辛要拍电视剧了。在釜山电影节陈可辛公布了新公司Changin' Pictures以及未来的制作计划,模式大概是这样:陈可辛公司筹集资金,请来亚洲优质团队制作,然后把剧集卖给奈飞等流媒体平台。目前已经定了约20个项目,首批剧集分别由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和泰国团队制作,其中包括韩国漫改剧《2班李喜舒》《one》,陈可辛将亲自执导《酱园弄杀夫案》(这部作品筹备已久,原来准备拍电影,现在可能拍成5集左右的迷你剧,也可能是两部电影【6小时】,由章子怡主演,明年开拍)。另外还有一部功夫奇幻剧《败北之人,隐藏大师》将由甄子丹担任制片及主演。
陈可辛年近60,从影多年,在香港、内地、好莱坞都拍过片,早年也成立过国际化制作公司,所以在跨地区协作方面没什么问题,现有的模式也很清晰,关键看接下来执行效果如何,剧集的质量如何。
一直拍电影的陈可辛为什么转去做剧呢?看了去年和最近的几个采访,他讲的很清楚了:
1、一个像样的电影剧本,如果要完整呈现的话可以拍到4个小时,但经过种种妥协,最终上映的时候大都被剪成90-120分钟,尤其是商业片,为了满足大众欣赏习惯,基本只保留了一条直线,所有好看的枝节都被剪掉了,但其实创作者的印记都在那些被剪掉的地方。与其被动阉割,不如把剧本拍成像HBO那种5-6集的迷你剧,可以保留完整的细节与表达。"电影化"的剧集是呈现作品的最佳载体。
2、由于影院运营成本非常高,院线电影面临极大回本压力,辛苦几年的电影,如果头两天票房不佳可能就没有排片了,尤其在香港这么小的地方,院线发行不足以支撑整个工业,加上疫情等因素,不确定性更强了。所以他开始转向流媒体,准备制作更适合流媒体、更不受限制的"长电影"——也就是用电影手法拍摄的剧集。
3、陈可辛之前拍的大都是大众向的商业片,年龄大了之后也想过要拍一些个人向的影展电影,不过在家陪女儿看剧的过程中,他的想法有了改变。他的女儿现在16岁,在她12岁的时候,父女俩就一起追美剧《老爸老妈的浪漫史》,之后又一起看了《实习医生格蕾》,本来看剧只是陪伴女儿、与女儿沟通的一种方式,但看完之后陈可辛大受震撼,他很喜欢《实习医生格蕾》,并被其中医者仁心的精神所打动,他说如果年轻一点自己真的会去当医生。他还说,用影像讲故事的最高境界就是《格蕾》这种剧,内容丰富,容量巨大,人生、情感、社会、科技无所不包,不仅可以吸引最大公约数的观众,其中的一些人生道理,还可以启迪成长、影响人生观,也许这才是他真正想做的作品。所以未来除了更像电影的迷你剧,陈可辛可能还会开发这种长篇的季播剧。
4、陈可辛盛赞美剧,但他认为不是全世界的人都只看英文剧,韩剧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而韩剧现在的市场就是当年鼎盛时期港片的市场,所以他认为韩剧能做到的,中文剧也能做到。他要做全世界都爱看的中文剧。


【13】@ByebyePlanet 

福柯喜得子。当然了福柯应该不少那种"叫爸爸"的"儿子"



【14】布鲁诺·拉图尔去世了... RIP 


周日 Latour 去世了。
对每个接触过 Latour 的著作的人来说,第一次阅读他都是一次洗礼。不管你是不是服膺他的理论——我在一开始非常不服气,后来也始终带着疑虑——你都不能不承认他在根本上动摇了你以为你已经作为不言自明的真理所接受下来的那些关于科学研究的观念。
简单地说,Latour 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提醒人们:科学研究是一种人类实践。并且,像一切别的人类实践一样,它可以被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但关于科学研究的实践本身的研究则可以也应当成为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对象。
Latour 最著名的早期工作之一是他在美国著名的 Salk 研究所的田野调查。Salk 研究所是美国生物医学研究重镇,里面的研究人员高居科研殿堂的顶峰,宛如古罗马身着白袍的元老。而 Latour 对这里的科研活动的描述则完全是一部民族志,把科学工作者在视角中降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丛林里的土著的地位。他一遍遍地问:在什么意义上,「科学研究」——或者它具体而微的版本:移液、培养、记录、整理数据、发表选择性的报告、说服同行、申请基金、获取声誉——是「科学」的?它和别的人类活动甚至别的灵长类动物的活动的区别在哪里?一个西方的人类学家在非洲可以津津乐道地研究部落中的巫术,但当他们回到纽约后,却只会研究地铁隧道墙上的涂鸦。Latour 精辟地问:你为什么不去研究地铁的调度室?是不是仅仅因为它在技术上更高级,就获得了审视上的某种豁免?
最终,他做出了著名的断言:实验室里的科学研究,和别的所有人类文化现象一样,只不过是一个社会建构的产物。
你很容易想到科学界对此的愤怒和不屑。在一场著名的论战里,同时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 Alan Sokal 阴阳怪气地说:如果 Latour 觉得物理学只是一种「社会习俗」,他咋不从21层楼的窗户上跳出去试试呢?
事实上 Latour 并不是一个反科学主义者。恰恰相反,他后半生始终在不懈地回答如何让社会更好地接纳科学理论的问题。他不断试图解释:你只有把科学研究祛魅,把科学实践还原到人类朴素的知识建构体系之中,把科学家的工作方式透明化,你才能更有力地说服大众。——问题在于,这是两面不讨好的事。大部分科学家并不关心如此 meta 的问题,他们有自己研究中的日常困难需要全力以赴去对付。而那些真正相信地球是平的或者从21层的窗户上跳下去也没事的人也不会觉得阅读 Latour 对自己有任何帮助。你告诉他们科学是神圣完美的,他们固然不会信服,你告诉他们科学研究的背后充满着争议、妥协和政治,他们只会更加觉得自己是对的。
但 Latour 的工作,或者说他开辟的道路,仍然是有意义的,而且在今天尤其如此。
我不止一次在读到 Latour 的时候想,针对科学研究的民族志调查不是太过分了,而是太匮乏了。科学共同体诚然是小众的象牙塔,但内部纷繁复杂壁垒森严,生化环材和数学物理之间的隔绝犹如天堑,更不用说一日千里的现代计算领域。一旦你接受了「科学研究本身是一种人类社会活动」这个认知,你就会立刻意识到,所有这些万花筒一般的科学实践是多大的一个宝藏。数学里范畴论和构造主义的兴起,物理学中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诞生,人工智能领域里符号计算学派和神经网络学派的争斗,它们都不是简单的仿佛吹去尘土露出珍珠一般的「新的科学发现」,它们是最好的例子,说明科学进程中人的视角,或者用 Latour 的话说,作为信仰、口头传统和文化的实践的重要性。
遗憾在于,这里面有些故事在学术界以外被讲述过,大部分并没有。一个人类学家可以饶有兴味地观察灵长类如何生火,但理解为什么哈密尔顿作用量如此重要并不是一个社会学家可以轻而易举完成的任务。
三十年前,Latour 断言说:我们从来都不是现代的。他的意思是说:人们自以为进入现代,其标志是人们把社会与自然分开,就像把文科和理科分开一样。但两者从未真正分离过。
三十年后,一方面,社会议题和技术问题的彼此交织更深刻了,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人为划分都显得更加徒劳。另一方面,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知识壁垒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人人都知道芯片在社会层面有多重要(并且人人都忍不住就此发言),但即使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群体中也没有多少人真的理解芯片究竟如何工作,芯片工业又如何运转,它远远超出了人类日常理性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的公共讨论就算不是虚伪的,也通常是浮光掠影隔靴搔痒。别的正在每个层面上深刻影响世界的领域——气候变化、疫苗、人工智能、自媒体和基于隐私的数据挖掘——也是如此。
Latour 生前写的最后一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疫情中的 lockdown。仿佛是命运有意的安排,让他在临终前看到了关乎他一生学术视野的如此切题的一个案例。
他逝世了,但他提出的问题恰逢其时。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