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的隐秘增量或有4万亿
rainbow @ 2024年11月15日 财经风云
房地产政策的隐秘增量或有4万亿 华创证券张瑜 华创证券测算,2020~2024年城投超常规拿地占用资金近4万亿,土储专项债或以"类化债"逻辑,大额释放这部分流动性。 11月13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降低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的公告》(下统称《公告》);1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下称《通知》)。 主要观点 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上,蓝部长将"叠加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专项资金、税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列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的第三条(仅次于化债、特别国债注资大行);副部长廖岷展开介绍了财政部的三方面考虑:第一,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第二,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第三,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11月8日,蓝部长在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11月11日~13日,《通知》、《公告》相继发布,财政支持地产政策落地兑现。 一、《公告》:显性的增量,契税、土地增值税超预期支持居民、企业 《公告》调整了哪些税?可分两部分:一是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税收政策(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符合预期,属于"四个取消"、赋予地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已由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在10月17日住建部发布会上阐述(详见《地产转向新特征或已明确》);二是针对居民和企业的税收政策(契税和土地增值税),超预期,结合有关部委负责人介绍: 契税的增量点在哪?针对居民,超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购房不超140平米,契税降至1%(无论唯一住房、二套房); 2、购房140平米以上,唯一住房契税减按1.5%,二套房契税按2%; 3、不再区别对待北上广深二套房(面积不超过140平米,契税1%;140平米以上,契税2%)。 土地增值税的增量点在哪?针对企业(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超预期缓解房地产企业财务困难(随着地产市场持续调整,部分地产项目增值率降幅较大,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过高,或导致企业持续多缴税、累积资金压力):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即东部下限为1.5%,中部和东北下限为1%,西部下限为0.5%。 二、《通知》:隐秘的增量,土储专项债支持地方政府,或有4万亿 《通知》虽由自然资源部发布,但内容对应廖副部长10月12日介绍的"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方面考虑之首,预计土储专项债有望成为4万亿级别的增量政策,资本市场当前对其重视程度仍不足。 为何政策量级或有4万亿?提供一个参考视角:疫情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卖地不畅,让城投托底土地市场,对其形成较大资金占用;我们测算2020~2024年城投超常规拿地占用资金近4万亿,土储专项债或以"类化债"逻辑,大额释放这部分流动性(具体土储专项债是否全部、何种节奏支持城投,尚不清楚,仅从支持地方政府角度,提示一个支持该工具放量的视角)。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若明年土储专项债重启发行,当地又有符合中央战略要求或当地民生、实体经济需要的项目,当年或就能形成进入经济循环的增量(仍属地方合理发展权,详见《好饭不怕晚,空间在路上———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点评》)。《通知》明确"收回收购的土地原则上当年不再供应用于房地产开发",但"收回收购土地用于民生领域和实体经济项目的,不受上述限制",城投长期以来作为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本身优势就不在房地产开发、而在民生领域和实体经济项目建设,符合《通知》要求。 三、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好饭不怕晚,空间在路上 重申明年两会之前,预计财政政策随时仍有增量可能,几乎没有明确证伪的风险,风险偏好上行概率料将显著大于下行,是珍贵的、确定性较高的活跃窗口(详见《好饭不怕晚,空间在路上———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点评》)。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公告》:显性的增量,契税、土地增值税超预期支持居民、企业 《公告》调整了哪些税?可分两部分:一是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税收政策(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符合预期,属于"四个取消"、赋予地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已由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在10月17日住建部发布会上阐述(详见《地产转向新特征或已明确》);二是针对居民和企业的税收政策(契税和土地增值税),超预期,结合有关部委负责人介绍: 契税增量点在哪?针对居民,超预期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购房不超140平米契税降至1%(无论唯一住房、二套房); 2、购房140平米以上,唯一住房契税减按1.5%、二套房契税按2%; 3、不再区别对待北上广深二套房(面积不超过140平米,契税1%;140平米以上,契税2%)。 土地增值税增量点在哪?针对企业(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超预期缓解房地产企业财务困难(随着地产市场持续调整,部分地产项目增值率降幅较大,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过高,或导致企业持续多缴税、累积资金压力):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即东部下限为1.5%,中部和东北下限为1%,西部下限为0.5%(注:为保障土地增值税收入及时均衡入库,土地增值税实行预征制度,即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在项目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按一定比例预征土地增值税,待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再进行清算,多退少补;税务总局于2010年发文明确了各地区预征率下限,其中:东部为2%,中部和东北为1.5%,西部为1%)。 二、《通知》:隐秘的增量,土储专项债支持地方政府,或有4万亿 《通知》虽由自然资源部发布,但内容对应廖副部长10月12日介绍的"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方面考虑之首,预计土储专项债有望成为4万亿级别的增量政策,资本市场当前对其重视程度仍不足。 为何政策量级或有4万亿?提供一个参考视角:疫情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卖地不畅,让城投托底土地市场,对其形成较大资金占用;我们测算2020~2024年城投超常规拿地占用资金近4万亿,土储专项债或以"类化债"逻辑,大额释放这部分流动性(具体土储专项债是否全部、何种节奏支持城投,尚不清楚,仅从支持地方政府角度,提示一个支持该工具放量的视角)。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若明年土储专项债重启发行,当地又有符合中央战略要求或当地民生、实体经济需要的项目,当年或就能形成进入经济循环的增量(仍属地方合理发展权,详见《好饭不怕晚,空间在路上———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点评》)。《通知》明确"收回收购的土地原则上当年不再供应用于房地产开发",但"收回收购土地用于民生领域和实体经济项目的,不受上述限制",城投长期以来作为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本身优势就不在房地产开发、而在民生领域和实体经济项目建设,符合《通知》要求。 三、对资本市场意味着什么:好饭不怕晚,空间在路上 重申明年两会之前,预计财政政策随时仍有增量可能,几乎没有明确证伪的风险,风险偏好上行概率料将显著大于下行,是珍贵的、确定性较高的活跃窗口。 本文作者:张瑜 S0360518090001,来源:一瑜中的,原文标题:《隐秘的增量——财政支持地产政策点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AI驱动商业化加速,2025智驾拐点正在到来..
- 摩根大通:中国股票还能涨!5月加仓,然后耐心等..
- 比特币暴跌,发生了什么?
- 国新办将于明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潘功胜、李云泽、..
- 南下资金疯狂,跨境ETF份额大涨
- 商务部重拳制裁基因测序巨头,国产基因测序迎黄金..
- 中国主导身体,英伟达要做大脑,特斯拉“做整合”..
- 疑遭遇封杀,中国“AI教父”李一舟翻车!AI课程被..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2025年要全面深化建筑..
- 年化超4%!春节最强理财攻略请收好..
- 意外!哈马斯声称击退了以色列短暂的地面入侵,以..
- 苏宁张氏父子,退无可退
- 黄金热席卷各国!全球Q1实物黄金消费大幅增长5%..
- 白银为何如此强势?德银:即便考虑黄金和铜,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