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金融行业关系户相当严重,而且是明目张胆,正大光明的
@一玶海岸:一、欧美金融业这么发达,一定也是关系户遍地? 对的,外资金融行业关系户相当严重,而且是明目张胆,正大光明的。 很多外资金融机构都有 internal refer 或者类似的项目。本机构非人力岗位的员工给人力部门推荐简历,如果最终成功入职,是可以拿奖励的。 因为如果是猎头推荐,需要支付的费用更高,内部推荐反而可以给公司省钱。 但是! 不能推荐自己的亲属,或者利益相关人。 你推荐朋友前同事可以,自己孩子和客户孩子不行。 但是,上一条只是理论上的要求,没法落实。 你只需要签署一个声明,说明自己和推荐人不存在亲属关系以及没有利益冲突,就可以了。 事前没有审查(在特别重视个人隐私权的境外,公司 hr 根本没法核实),但事后如果爆出来会有处理。 记得几年之前,某外资投行的高层给权二代们安排实习岗位,被举报到美国总部,最后黯然离职,就属于事后处理。 事前管不住,也没法管。 二、关系户这么多,后果和解决方法是什么? 首先…… 没有后果。 金融行业,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这种地方,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行业。 人心也特别活跃,薪酬和跳槽都非常市场化,开除人也简单。 人才流动性极高。 很多人是靠着离职跳槽来实现涨薪的。 关系户推荐的那些人,过两年就在离职和跳槽的大洪流里卷走了。 也同样因为如此,也不需要什么解决方案。 超高流动性的市场化,根本不怕这些关系户。 还有,金融是一个层次丰富的行业,富二代红二代 N 二代都能物尽其用,哪怕是废物也有废物的用处。 您不是二代么,拉存款找资源啊。 富二代找存款,权二代找贷款。 就算真有服不上墙的烂泥二代,不合格开了就行,他自己受不了离职也很容易。 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又能物尽其用,废物利用,根本就不在乎关系户这种事啊! 当然,上述这些情况不适用于所有行业。 一定是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市场环境,才有不怕关系户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