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的吃鸭宇宙,藏着一万种做鸭方式!

dalao @ 2025年05月10日 美食

春江水暖鸭 "鲜" 吃

中国真正的吃鸭王者,不在北京,也不在南京,而是在东南沿海的福建!

在这里,鸭子的 "搭档" 多得惊人 —— 有老姜作配,就诞生了大名鼎鼎的 "姜母鸭",辛辣、甘甜有焦香;与红糟为伴,就是 "红糟鸭",皮弹肉嫩带酒香;与本地优秀的芋头相逢最精彩,既能做出汤汁浓郁、味道厚重的槟榔芋烧鸭,又能做出 "可盐可甜"、酥香可爱的芋泥香酥鸭。

福建人爱鸭子爱到一天三顿离不开。从早上开始,就有几百种方法对鸭子开刀:冬粉鸭、鸭肉粥、鸭仔面、鸭汤粉丝、鸭露拌面线。正餐的吃法更丰富,卤鸭下酒,熏鸭待客,鸭米血糕煮火锅,各式大菜轮流登场,还总要配上一碗一年四季喝不腻的番鸭汤。

八宝酿鸭、福州鸭露、武夷山熏鸭、腌笃鸭……

哪一款鸭鸭才是你的最爱?

摄影 / 上海去哪吃(meishi388)、大伟

—— 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

还是来一趟福建吧,看一看闽南、闽北、闽西、闽东、闽中,不同地方对一只鸭子的料理方式。炖、卤、烤、煮、炒、蒸、煎、糟、拌、熏,制出烧鸭、填鸭、板鸭、卤鸭、卜鸭、白切鸭、鸭露、鸭面、鸭粉、鸭粥…… 天差地别的丰富口味,绝对刷新你的想象力上限。

 

 

没有一只鸭子能游出闽南!

闽南吃鸭子是很出名的。这里的人们,特别讲究吃 "番鸭"。

既然叫 "番鸭",自然有海外血统 —— 三百多年前,它们从南美洲跋山涉水而来,因为嘴基部和眼圈有红色肉瘤,又可叫作 "瘤头鸭"。这种鸭子特别肥壮,轻轻松松就能长到十来斤。在福建人,特别是闽南人眼里,它们不是活蹦乱跳的鸭子,而是一道道美味佳肴。

能吃会长的番鸭,嘎嘎!

图 / 视觉中国

一只好番鸭,最完美的归宿莫过于用来炖汤。

对于闽南的小孩来说,鸭汤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也是每天放学最大的渴盼。那鸭汤黄灿灿、香喷喷的,盛在不锈钢的大盆里,大块的番鸭肉从汤中浮起,粉红的肉挣破了紧绷的皮,一丝一丝地渗出金黄的鸭油来。鸭汤最忠实的配料是老姜,此外,还要加入熟地黄、当归、白芍与川穹,是为 "四物番鸭汤",是闽南孩子从小喝到大的滋补美味。还想要千变万化的口味,则可以加入不同的配料:茶树菇、冬瓜、萝卜,各有各的甘润鲜香。如果鸭汤里能加入一只油炸过的、粉沙沙的芋头,那可真是 "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番鸭汤,可以喝遍一年四季。

摄影 / 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说到芋头,倒不妨顺便吃一吃厦门著名的网红美食 "芋泥香酥鸭"。菜如其名,香甜的芋泥包裹着咸鲜的鸭肉,还有绵密的蛋黄,表面油炸得香香酥酥,一口下去,外酥里嫩,咸甜相宜。

 

 

"罪恶感" 满满的芋泥香酥鸭。

摄影 / 小阿圆

闽南最大名鼎鼎的鸭子菜,还是要数泉州姜母鸭。

姜母鸭正确断句为 "姜母・鸭"。所谓姜母就是老姜,锅底铺上一层,香油煎出满满的辛香味,然后把杀好洗净的整只番鸭入锅,只加料汁不加水。接下来,就是美妙的等待过程 —— 鸭子和浓郁的汤汁水乳交融,渐渐发出幸福的咕嘟声,鸭肉在高温中散发出一缕缕的焦香,又吸饱了汤汁的辛辣和甘甜,多汁又鲜嫩,而且骨酥肉烂,叫人食之上瘾。干煲之外,也可以汤煲,浓郁滋润,又是不一样的风味。

 

 

软烂的鸭肉配以焦香甘辛的味道,

真的很温暖!

摄影 / 杨天鑫

漳州人则大爱沙茶鸭。甜甜微辣、鲜香扑鼻的沙茶酱焖出软烂多汁的鸭肉块,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南国风味。本地人还由此衍生出堪称小吃极品的沙茶鸭仔面 —— 汤底带着诱人的金红色光泽,鸭肉肥厚,在微辛的沙茶汤中更显醇鲜本色。

鸭子与碳水的组合不止于此。比如厦门的冬粉鸭,将鸭胗、鸭肠、鸭血、粉丝煮熟,在高汤中浸泡,放入喜欢的配料,一碗出锅,鸭肉嫩而不腻,汤汁鲜美,粉丝可口。还有将油条撕小块泡入番鸭汤、鸭汤粉丝、鸭肉粥的,油条饱吸汤汁,外表酥脆,是当地人早餐或下午茶的最爱。

汤鲜肉香的冬粉鸭,吸溜!

摄影 / 大伟

还有一种最特别的搭配:街头小吃鸭米血糕。它的材料是新鲜的鸭血和糯米,加入一些盐和其他调料,蒸熟了便凝固成块,口感比一般的糯米糕硬一点。鸭米血怎么做都好吃,蒸、煮、炒、炸,放进姜母鸭中一同炖着吃最好,米香里浸润了饱满的姜香,口感又弹又糯又扎实。

 

 

东西南北中

还有多少吃鸭花样?

闽南人爱吃鸭,福建其他地区的同胞也不甘落后。各地对吃鸭的研究各有各的花样和特色,到福建走一圈根本吃不重样。

槟榔芋烧鸭,难得一见的美味。

图 / 阿富日常

福建人是很爱吃芋头的,前面已经说过了芋头番鸭汤、芋泥香酥鸭,但真正吃芋头的行家还是在闽东北,毕竟福鼎市盛产大名鼎鼎的槟榔芋。这种芋头圆圆胖胖,好像一个个 "小钢炮",剖开来看,里面的纹路呈槟榔状,所以被称作 "槟榔芋"。槟榔芋的淀粉含量特别高,吃到嘴里粉粉沙沙,说不出的香甜诱人。人们用这样的芋头配鸭子,做出经典的槟榔芋烧鸭,让槟榔芋在翻炒、焖烧的过程充分发挥优势,与汤汁交融在一起,化作绵密的泥,在这个过程中还吸附了油脂、免得鸭子太过腻人,方便干饭。

闽北南平人则独爱板鸭。建瓯市的板鸭,早在南宋时就被列为 "汉席珍品",如今也名列中国四大板鸭之一,素有 "八闽佳肴" 的美称。

福建沙县板鸭飘香四方。

图 / 视觉中国

建瓯板鸭,要用即将下蛋而尚未下蛋的母鸭来制,这样才能拿捏住肥而不老的分寸。板鸭不用加太多佐料,只用盐就能调出极致的鲜美。上盐要用手搓,精准掌控不同部位的用盐分量,一天一夜后擦去盐渍,用竹片把鸭子撑开成 "板" 状,一排一排风干,场面极是壮观。

地处闽中尤溪县的卜鸭,把鸭子架在大铁锅上,以大米和茶叶来熏,熏制出来的鸭子有板鸭的干香味道,却更加有层次感。在武夷山,人们则更爱吃熏鸭,味道是八闽大地上难得一见的火辣,吃到嘴里简直有烟火缭绕的感觉,但只要一吃就再难忘情。

熏鸭,只要咬上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摄影 / 阿游

不过,闽中流传最广的小吃还得是卤鸭,毕竟,它早就已经伴随着 "沙县小吃" 的步伐走向全球。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吃过沙县小吃就一定吃过它下饭又下酒的卤鸭腿、卤鸭胗、卤鸭翅、卤鸭掌…… 沙县卤鸭用的是当地特有的腌制香料,香香甜甜的腌料把鸭肉渗透个彻底,再文火慢煮,既保留了鸭肉本身的鲜美,又融入了卤汁的浓郁风味。

鸭腿下饭又下酒。

图 / 视觉中国

在福建省会福州,有着一道比如比四物番鸭汤更为滋补的的美味 —— 鸭露。整只番鸭,上锅干蒸,蒸出油水和汤汁,浓缩成小小的一碗。这样的鸭露,最好是拿来拌面线,极鲜极美,味道非常醇厚,让人吃得根本停不下来,只恨自己没有两个胃。

鸭露,浓缩了一整只鸭子的精华!

摄影 / 大伟

鸭子在福建实在太重要了,连和鸭相关的俗语都多得记不完,"鸭肉补虚、鱼肉补脑"、"鸭肉炖汤,胜过参汤"、"七月半鸭,八月半芋"、"鸭肉配姜,胜过良方"…… 可见在这里吃鸭的花样是多得只有你吃不下,没有他们做不到。

 

 

吃鸭,就要从年头吃到年尾!

在福建人眼里,鸭子不仅是美味佳肴,还能 "压" 制邪气,是美满与团圆的象征。各个节日要吃鸭,各个节气也要吃鸭,既是为了取个好意头,也是要多给食材几个恰如其分的登场时间,辅以层出不穷的烹饪手段,势必要将最令人满意的鸭肉呈现在餐桌之上。

鸭肉粥,通常佐以鸭血和白斩鸭。

摄影 / 刘艳晖

春天,小鸭苗进了家门,好吃好喝地养上两个月,到了春夏之交,正是吃鸭的好时节。此时的餐桌上正缺一抹清淡的味道,至鲜至甜的鸭肉粥便是最好的选择。挑选新鸭做粥,肉质鲜嫩、脂肪适中。

端午节,天气已经火热得多。对于土生土长的闽清人来说,此时不仅要吃粽子、赛龙舟,香糟鸭更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抹火红。糟是红糟,色汁火红,香气四溢,自带一股子香甜的酒香,与滑嫩细腻的鸭子肉是天生的良配,吃起来可谓是口口生香、一秒入魂。

滑嫩味美,酒香扑鼻的香糟鸭。

摄影 / 大伟

立秋后不久的处暑,短期的回热,这时就需要来一道白切鸭拼盘,选择本地草鸭,所谓 "七分熟透三分汁",就是这鸭肉肉质紧实不柴,还略带肉汁。除此之外不同地区还自有不同的蘸料讲究,漳州龙海喜欢配点沙茶酱、蒜蓉酱油,甚至花生酱,三明尤溪会在辣椒酱油花生碎中加点酸柑汁提香,南平建瓯又会加点红糟,闽西会用薄荷调味…… 热腾腾的暑气中来上这么一份,皮爽肉嫩,味甘清凉。

清鲜可口的白切鸭。

图 / 视觉中国

在福建,中元节是一定要吃姜母鸭的,这个季节的番鸭也正直肥美,肉质紧实,脂肪较少,味道鲜美,适合长时间炖煮。到了中秋团圆家宴,餐桌上定有一份卤鸭搭配,本地麻鸭体型适中,脂肪均匀,不瘦不油才能入味又不烂,结实有嚼劲。再到重阳节做一份药材蒸鸭,是象征健康和长寿。冬至是福建人重要的节气,民间有 "冬至大如年" 的说法,这一天家人团聚,吃滋补的食物以御寒,那来一锅番鸭汤是必不可少了。

秋冬季,吃姜母鸭最是滋补。

摄影 / 李艺爽

一年到头最重要的春节,一定要有一道 "重大场合大菜",石榴填鸭堪此大任。这里的石榴可不是水果,而是漳浦的一个镇。这里的人们掌握着一手上好的 "填鸭" 技巧:选择健康、瘦、年轻的雄性菜鸭子,每天用米糠拌地瓜捏成团手工填饱鸭子,二三十天之后,方能得到 "定向培育" 的香而不油、肥而不腻、脆而不韧的好鸭,然后以白水烧煮,盐巴、五香面调味,既有北京烤鸭一样的肥嫩,又有闽南咸水鸭的特色。只有这样的鸭子,才配得上这个日子的隆重。

石榴填鸭,工序复杂,味道也很精细。

图 / 耶叔来了

在福建人的记忆里,鸭,从来不止是餐桌上的美味。它是儿时和玩伴同享一只鸭腿的快乐,是走遍世界后仍惦念着家中一排排壮观板鸭的乡愁,是一锅炖鸭里家人围坐的团圆和热闹,是 "拜拜" 的案桌上一碟白切鸭中寄托的期望…… 每一道鸭味,都裹着时光的酱汁、家的温度、还有那说不尽的风土人情。福建人吃鸭,那一口熟悉的滋味能穿过季节、穿过回忆,把人悄悄拉回故乡的烟火中。

长汀县濯田镇美溪村为迎接黄倖三仙举行百鸭祭

来源:地道风物

打赏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