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贷款报价利率维持不变 央行货币政策定力十足
| 10月贷款报价利率维持不变 央行货币政策定力十足
10月21日,10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品种报4.20%,上次为4.20%,5年期以上品种报4.85%,上次为4.85%,两档报价都维持不变。此前,市场普遍预计,LPR大概率将下降10bp左右,主要由于三季度GDP增速6%,且预计四季度仍有下行压力,同时全球降息潮仍在持续。 受此影响,10月开始就不断震荡下行的10年期国债再度下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举突破3.2%,创近3个月来新高。上周,第一财经就曾报道,多位中外资基金经理仍然认为近期收益率上行的可能性大于下行。例如,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基金经理单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8月,收益率一度降至3.05%,但此后就很难下行,短端利率不动,于是收益率就开始掉头向上,目前的上行可能性大于下行。”不过,机构也认为,在利空出尽后仍将伺机加仓,配置盘可维持“边跌边买”的思路。 21日,交通银行金融市场运营中心高级分析师杨一成对记者表示:“本次一年期报价利率维持显示了当前降低银行负债端利率的必要性。上周五银保监会发布实施通知规范结构性存款,也显示出当前监管引导银行存款和市场利率回到合理水平的决心。展望四季度,考虑到目前的内外部因素,边际上货币数量不会紧张,但货币政策能否有一定放松还是受到较多因素影响,整体来说,央行目前定力十足。10年期国债可能在3.2%~3.3%寻找均衡。” LPR仍有下行空间 这是1年期LPR连续两次小幅走低后的首次持平。“作为LPR报价的基础,10月16日央行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利率也持平于3.3%。这意味着本次LPR报价过程中,商业银行未下调加点幅度——商业银行加点主要考虑银行资金成本、风险溢价水平和信贷市场供需状况。”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 尽管三季度GDP低于预期,不过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弱于预期,且部分指标有所复苏。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记者表示,近两个月,PMI就业指数回升,稳就业出现初步效果,制造业企业用工状况得以改善。因此,三季度略低市场预期的GDP增速暂不会对政策形成较大影响,货币财政政策的灵活性和操作空间也因此得以提高,四季度的政策重心不在于“加码”新政而在于“发力”落实既有政策,充分释放前期政策红利,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此外,8月新LPR推出以来,主要作为企业信贷参考的1年期品种比原基准利率共下调15bp,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主要作为房贷款参考的5年期以上品种仅下调5个基点,且从第二次LPR报价开始持续保持稳定,意在维护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的连续性。 另外,伴随LPR的推广使用,此前的企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也在打破。根据央行数据,截至9月末,已有占比达8%的银行贷款利率比LPR低50bp以上。王青表示,这就意味着这部分贷款利率低于同期LPR至少11.9%,从而打破了原来贷款基准利率0.9倍的隐性下限(即在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幅度不超过10%),企业“融资贵”问题得到进一步破解。 在王青看来,在政策利率保持稳定的背景下,未来LPR报价利率逐步下行,可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同时,保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这样做有助于稳定物价预期,维护宏观经济综合平衡。鉴于近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显现,逆周期调节需求上升,未来为推动LPR持续下行,央行将继续实施降准,加大“宽货币”操作力度,也不排除年底前后适时下调MLF操作利率的可能。 债市在3.2%~3.3%寻找新平衡 近两个月,中国债市的走势颇为纠结。截至上周16日收盘,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报3.19%,较3.2%仅一步之遥。本周一上午,国债收益率随着新报价的出炉一举突破3.2%。 “多数机构目前对利率债仍持获利了结的观点,由于目前货币政策持稳,资金利率难以大幅下行,且短期CPI趋于上行。”单坤称。但多数机构称将等待加仓时机,且“债牛”未尽的主要判断依据在于资金面仍然维持适度宽松的水平。 未来,交易员认为利率债可能处于震荡格局。杨一成对记者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利率面临的利空因素要多于利多因素,长期利率中枢下行、需求力量强劲与短期扰动增多矛盾下,市场有压力,但整体调整空间有限,10年期国债可能在3.2%~3.3%寻找均衡。” 四季度仍需看数据 尽管目前众多中外资机构预计四季度或出现降准、降息,但不乏观点认为,仍需观察数据以及外部环境变化。 杨一成对记者提及,考虑到目前的内外部因素,四季度边际上货币数量不会紧张,但货币政策能否有一定放松还是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包括通胀、四季度经济数据以及贸易进程等。整体来说,央行目前还是“以我为主”,保持稳健,为未来的经济下行预留政策空间。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则对记者表示,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通缩风险大于通胀,货币政策方向上仍有边际小幅放松空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记者提及,预计明年初可能进一步降准,目前上一次降准还未完全落地。此外,积极因素在于,中国的逆周期调节政策(货币、财政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且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连平分析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所缓解,或减轻四季度的经济压力,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构成利好。 |
-
暂无...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 不降息!央行开展1820亿元1年期MLF操作,利率维持..
- 美联储褐皮书:消费者“捂钱包”,经济放缓,未来..
- 人造肉也疯狂,一天65%股涨停!撒豆成肉暗藏什么..
- 集体跳水,集运市场要变天?
- 春节前3000亿解禁潮来袭 顺丰、银河证券占半壁江..
- 孟晚舟被戴手铐脚镣,中方密集发声..
- 大模型赛道正“热”:卷场景、卷芯片、卷人才..
- 时隔5个多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为何再破“7”,后续..
- 历次触及-2X标准差后,市场是如何反弹的?..
- “央妈”货币政策收紧最后一调?债市半月跌回一季..
- 中信:6月可能“降息”
- 第四批混改即将落地: 中介押注国资证券化机会..
- 外交部驳"中国强大靠的是美国的钱":中..
- 高盛:大宗商品仍会是2023年表现最好的资产之一 ..
- 中俄农产品能源贸易火热 俄媒:2年内可达2000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