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1】哎哎, 不是说了要理性了嘛
【1】@Silk_River_Research :【中美贸易战中方之七大反击策略】 在中国网民或者义愤填膺跳脚痛骂美帝,或聚集美使馆区排队跪地乞求带路的同时;其实很多欧美机构和个人,其实正在纷纷为中国想辙呐。零对冲汇总了6大反击策略。 我们看看。 1. 中国可以采取措施减少它和美国在服务业上的逆差(没错我们对美有服务逆差),中国人旅游,到美国上学,贡献给美国的顺差是380亿美元(2016年)。 这会影响到美国的教育机构,地方旅游业和娱乐业。就是嘛, 大家能不能两年不到美国来上学,三年不到美国outlet廉价名牌处理mall买衣服回国呢? 2. 可以以宽松金融环境的方式对经济进行补贴来减少贸易损耗。德银就建议放松三线城市对房地产行业的限制 (好吧,刚才我博里已经说了,哈哈), 并且今年把存款准备金率继续降低两次来抵消贸易损失。而且亦牵涉到人民币适度贬值。 3. 中国可施行对地方企业的的差别对待,政府只要不再施行市场进入自由化的政策就行了。这对美国企业有巨大负面影响。 还可以采取对美在华企业(比如苹果)施行更严厉的检查。 阻滞美国产品(汽车)通关,或者对美国的科技企业(比如Micron)提出反托拉斯和反垄断指控。 4. 中国还可以实施外交报复,比如让鑫同学跟美国翻车, 告诉大家美朝高峰会谈之所以能成, 不过是北京的作用而已。 5. 中国可以采用更激烈的手段,大幅度而不是和缓地让人民币贬值来增强贸易竞争力。, 而讽刺的是,这恰恰是老川政权对中国敌意的心病。 为了实现这个策略,可以放松在过去两年里为了维持人民币地位而采取的资本管制。这样,将会出现大规模需求外流, 推高金属商品和比特币价格,美国也会祭出货币操纵者标签给中国贴上。(这必须说说,从人民币浮动以后,已经升值了多少?这等于自残多少呢? 当然, 升值保值自残,不仅是取悦外人,也是服务于挟资本外逃的国内相关利益方,余永定说过) 6, 最后,中国还有核选项 - 逐渐或者突然出清其所持美债。 市场对中国所持1.2万亿美债一直非常担忧。彭博报道过这个曾经被外汇管理局否认。不过,最近俄国突然将所持美债减少一半,北京可以拿来当作预演 7,最后,加上一个非常规选项。 对任何有垄断性定价能力,没有短期替代选择的输美产品,其实都是可以课征出口关税,比如稀土,比如沃尔玛亚马逊costco采购的大量家用消费品比如电器类,这些产品虽然没有科技含量,但是不像衬衫裤衩,哪怕是个电风扇,没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业也是做不出来的。越南孟加拉都不行。 虽然现在出口关税在当代非常罕见,但是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杯10%出口关税苦酒我们先干为敬,钱我们也收了。你们家关税要不要再加10%,随便啦。 如果酒壮怂人胆的话,“既然这样,”酒杯一摔,“操,干了。” “哎哎, 不是说了要理性了嘛。”
【2】@安普若-外号安校长: 《广场协议》(英语:Plaza Accord)是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及西德5个工业发达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于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秘密会晤后,在1985年9月22日签署的协议。目的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及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性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
【3】@游识猷:读到一个60年前的日本猴子研究。 1952年,研究者开始给日本高崎山那一带的日本猕猴提供一些新奇的食物,看看猴子们会不会接受这些食物?如果接受了,这种食物习惯变化又是如何传播开的? 提供的食物里,猴子比较喜欢天然食物,比如红薯、小麦、李子之类很快就被接受了;对加工食品比较无动于衷,比如米饭、面包、饼干和糖果就花了五年左右还不太被猴子接受。 研究里还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花絮。 研究者是把红薯抛在沙滩上,让猴子自己去捡来吃。因此,红薯不可避免地沾了许多沙子。猴子们喜欢红薯,但吃到硌嘴的沙子时还是很不爽。 然后猴群里出现了一个小天才,一只1岁半的未成年小母猴发现,只要吃之前把红薯拿去海水里洗一洗,就可以吃到没有沙子的美味红薯了。于是,这只小母猴就开始养成吃红薯前用海水洗的习惯。 第二个也开始洗红薯的猴子,是这只小母猴的妈妈。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妈妈密切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所以很快发现了自己这个孩子“怪异举动”的好处所在,于是也跟着洗~ 再接下来学会洗红薯的猴子,是这只小母猴的兄弟姐妹。研究者认为,这些兄弟姐妹们注意到妈妈的行动改变,于是很快模仿学会了。 再再接下来,跟兄弟姐妹们有血缘关系的其他猴子、以及平常会玩在一起的猴子,也慢慢都学会了洗红薯。 到最后,整个猴群都开始洗红薯,只除了13只猴子。 那是十三只身强力壮、在猴群里地位最高的成年公猴。 研究者仔细考察后认为,不是这些公猴太笨学不会,也不是这些公猴喜欢沙子的口感,而是因为,这些公猴地位太高,所以它们压根没注意过其他猴子在干啥,也就无从学到“洗红薯”这个技巧。 于是,当其他猴子都吃着美味无沙的红薯时,这十三只公猴就骄傲地、高冷地、昂首挺胸地,继续啃沙子…… ![]() Bernhard, J. G. (1988). Primates in the classro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children's education.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Itani, J. (1958). On the acquisition and propagation of a new food habit in the natural group of the Japanese monkey at Takasaki-Yama. Primates, 1(2), 84-98.
【4】@咱说:本来我对社会心理学也挺失望的,但眼看着社心都要被打成伪科学了,那还是郑重推荐几本书吧,都是社心大神阿伦森的,社心最著名也是最普遍存在于人心的真理“认知失调”现象的发现者(跟他的导师费斯廷格一起),老人家眼睛已经失明了,还一直在笔耕不辍。 首先,他的自传《绝非偶然》很好看,带有鲜明的犹太知识人风格。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社会底层的小屁孩成长为社会心理学家,进而凭着社会心理学家的身份,去研究和改善那些与歧视和仇恨相关的社会现象。 然后,是他的科普名著《社会性动物》,相当于社心入门读物,很多人都是读着这本书走上正经心理学之路的。如果想更系统和充分地了解社心,则推荐这本书的升级版,面向大学一年级生的导论教材《社会心理学》,被誉为社会心理学的圣经。 以上三本都有中文版。另外,还有更高阶的,他和G. Lindzey一起主编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不过这属于纯学术范畴了,是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葵花宝典。 诚然,社会心理学正在遭遇着造假和可重复性危机,但是,这属于学术界自我检讨的议题,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社心整座大厦,更不至于影响到大众生活。相反,如果哗众取宠式地把社心给说成臭狗屎,实际受损的必然是大众福祉。我相信,通过阅读这些书,你能获得的有价值的心理学知识,能改善你脑子里固有的各种谬误,能促进自己更有效地理解这个社会,要远远远远大于你可能从书中获取的谬误。
【5】@唐晖roni:我觉得现在都把冰岛宣传成一个业余球队创造奇迹的故事,显然是错误的,首先冰岛足球的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很职业,甚至是目前世界足坛最职业的国家,5岁以上的孩子都是由至少欧洲B级教练资格的人在教,他们明白他们足球人口基数有限,必须每个人都走精品路线,才能确保产出的球员整体质量有所保证。关于球员教练以前的工作,只是一种人家的宣传手段,23人大名单只有3人在本国效力,“做导演的门将”这些都是在类似丹麦、英格兰、德国这样的职业俱乐部效力,没人给你时间和机会业余玩其他的东西。主教练也就是在双教练时代他辅助拉德贝克时,还能一周看一两个病人,成为单独的冰岛主帅,足协给的要求就是必须全职。中国在目前足球人口不多的情况下,很应该学习冰岛的方式,因为我觉得要扩大足球基数是很难很长的工程,需要慢慢来,但是增加优秀的职业教练,提高教练素质相对容易一些。
【6】@五岳散人:其实有件事想想很有趣。 冰岛、丹麦啥的大致属于当年维京人建立的国家,维京人大概当年不算好鸟,属于业余时间种点儿庄稼打点儿鱼、射个把野猪啥的,主业是当强盗。 现在北欧这几个几乎是全世界文明程度最高的社会了。 就连瑞士如此中立和平的国家,当年那也是战斗力爆棚,拎着长戟的瑞士山民是欧洲最好的雇佣军。 这要不看书真不知道如此祥和安定的社会、彬彬有礼的人民,当年是狂战士的故土。 而且现在这血脉应该也还在,芬兰以蕞尔小邦在二战硬扛苏联,以苏联的体量与战斗民族之名,被芬兰打得满地找牙,最后算是惨胜。 说起来中国也有这样的地方。 吴越之地在中原文明兴起的时候还是断发文身的蛮夷之地,后来变成山温水暖的烟雨江南,中国文人的精神故乡。 结果到了宋元、明清鼎革,就属江南反抗激烈与持续,仿佛当年吴越祖先精血还在。 冥冥中的传承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7】@刘大朦:冰岛人的名字是这样,是维京人古老的父系姓制,不是说孩子跟父亲姓,而是孩子的姓=父亲的名字(first name)加上一个后缀,如果是儿子,就加上sson(儿子),女儿则是加sdóttir(女儿)。 也就是比如我是个男的,我叫汤姆・迪克松,是因为我爸叫迪克・xxx松,我的儿子可以叫xxxx・汤姆松。以此类推。 去冰岛的时候还听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最初来到冰岛生活的维京人只有大概两万人还是多少人,后来也没有特别多的移民过来,繁衍着繁衍着就好多近亲出现了。如果都是本地人,在酒吧啥的想勾搭之前有个app可以查一下你俩祖宗三五带有没有联系,没联系的话再开始勾搭才不算浪费感情。也是非常搞笑的一件事儿了。所以直到现在冰岛人民还是超级欢迎新鲜血液,冰岛有着超级发达的资本主义福利体系,工作的人大部分是因为爱好,因为不工作也完全饿不死。有机会跟冰岛人结婚的话生孩子基本不花钱甚至还可以赚钱呢。
【8】@长-离:我小时候,父母一同出门工作,可他们回家后,父亲就能跷脚看电视看报纸下围棋,而母亲就要系上围裙做饭洗衣服忙里忙外,年幼的我总是看不明白――我上学很累所以放学回家做了作业就可以休息,爸爸上班很累所以下班回家也可以休息,妈妈也上班但是下班回家后……她就不会累吗? 当我渐渐长大,虽然没有接触“女权主义”“家务劳动价值”这些概念,也知道家中存在极大的不公――父亲的劳累是有补偿的(工作之余可以享受休闲时光),而母亲要承担父亲两倍的劳动量(社会劳动+家务劳动)却没有经济和精神上的任何补偿。 于是我开始“怂恿”母亲罢做家务,以抗议父亲从不分担家务,坐享其成而毫不羞愧的行为。母亲却这样教训我:“你要是真的觉得我累心疼我,就该帮我做一些啊,人家xxx的女儿多孝顺,抢着做家务”。在她的意识里,女人天然要做家务,女儿如果乖巧孝顺也该帮母亲做家务,而丈夫不做家务则没什么可指责的。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孩子小的时候她做家务,孩子大了她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不论是她劳累还是她和她的孩子一同劳累,她的丈夫始终都处于“被伺候”的地位,而这个地位,这种“甩手掌柜”的特权,到底是谁赋予的呢? 再后来,他们为琐事争吵时,母亲终于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委屈,诉说自己既要工作又要包揽家务的辛苦,而父亲这样回应:“不就是煮煮饭洗洗衣服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以为你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 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刻母亲流下的眼泪,我完全能够体会到她心中的悲凉――她的丈夫有休息时间,她的孩子有休息时间,这个家里唯独她没有休息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她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啊转,而这一切她以为是“为家庭无私奉献”的行为,在她丈夫的眼里,一钱不值。 在她明白这个残酷的事实之后,终于开始一点点的接受我的建议,只做饭不洗碗,只洗衣服不晾衣服,只扫地不拖地……而父亲,也终于明白,用过的碗筷不会自己变得干干净净,脏衣服也不会自己洗好晾好然后自己叠起来跳进衣柜里。终于,这个“不会做家务”的男人也开始动手做家务,从只做一点点开始,渐渐变为和妻子分担家务,有时心情好还多做一些。 没有什么是改变不了的,就看想不想改变,以及有没有足够的压力去令该改变的人改变。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方方面面去呼吁并带动施加这样的压力,从而改善不合理的现状。 任何改变,都从“相信可以改变”开始。
【9】@张洲:小时候我老爸可没少揍过我,但如今想起来还没有哪一顿是不该打的。其实一直到老他的脾气都不怎么好。小时候只能挨着,大点再打我我就跑,反正他也追不上我,我年岁不小的时候他居然还在打我,可我跑都不敢跑了,万一他追我的时候摔着呢? 他那个年代,猪肉才5毛钱一斤,他都是买一两做给我吃,每次放学回家的时候总是看见他光着膀子在厨房炒菜,那个背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厚实又安全。他是工程师,挣得也多,一个月工资138元,全家人因为他的勤劳早早地有了自行车和电视机,这些如今看起来不难,在当年那真是光耀门楣的事。这么省吃俭用的一个人,有一回我惹了事在公安局被罚2万,他眉头也没皱一下交了钱把我领回来了,据说那次不交钱就把我“送上山”了。那次他没打我,只是说:‘我把你扶上马,送一程,你可得自己注意了,再来一回,我也没钱送你,这辈子,就攒了这么多’ 有一回我生日,他颤颤巍巍给我一个手抄本,现在我还留着呢,是他借得别人的一本书,叫《古言今译》,他整本都抄了下来把书还了回去,他说这是你的礼物,我熬了半年的夜抄的,并称:“内容很好啊,真的啊,很好的” 他一辈子没出去旅游过,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炒菜炒菜炒菜,特别香的菜。 今天是父亲节了,他在天堂,而我,却活在泥淖。人都说,死的时候会有过世的亲属来接,我想到了我那一天,是他接我的话,我会很快乐,很无惧。珍惜你炒菜的爸爸吧,他可能打过你,但他爱你
【10】伯林的微博:直到现在大多数国人潜意识里还是有一个“中央之国”的梦想,仍然以“天下”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虽然目前他们接受中国并非世界第一强国的事实,但他们决不甘于这种地位,所以他们始终把美国当作中国最大的敌人,反美情绪一点就燃。他们决不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因为根据“天下主义”的世界观,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居于世界文明的中心,理应教化万国,怎能反过来接受蛮夷教诲?这种传统的天下观曾在西方工业文明和自由民主观念的冲击下变得岌岌可危,但如今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变大而又沉滓泛起,且新的形式卷土重来,但都表现在顽固的抗拒和其它文明的真正交流,并拒绝承认中国只是一个应该尊重国际秩序的普通国家。
来源:新浪微博 由 喷嚏网 综合整理 |
- 【浮世汇912】高潮针其实就是富血小板血浆..
- 【浮世汇911】人类从来没有真正追求幸福..
- 【浮世汇910】审讯他的人要他记住,永远不要第一..
- 【浮世汇909】互联网当初第一句是hello world..
- 【浮世汇908】水果含糖量和热量排行榜..
- 【浮世汇907】究竟是谁杀死了恐龙?..
- 【浮世汇906】原研药一览
- 【浮世汇905】未老先登
- 【浮世汇904】老登电影
- 【浮世汇903】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
- 【浮世汇902】韩江是一位“能把细节用到尽头”的..
- 【浮世汇901】“普信男”说的并不是一个群体,而..
- 【浮世汇900】天天黑眼圈灰头土脸,还没人家扭屁..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
- 【浮世汇898】希望为这场盛宴买单的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