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51】不要呼唤一只巨手把它打死

dasheng @ 2019年03月20日  浮世汇

 

【1】@陈生大王:宫斗剧又被遭禁播了,仔细想想咱们这几年封了多少剧,禁了多少故事类型。

上面对我们的管理,从来都是父母式的。
由他来告诉你,哪些可以看,哪些不能看,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有害的,并且禁止质疑。
但这次上面搞错了,他们把结果当成了原因。不是电视剧教坏了大家,而是电视剧反应出了这个社会的人心。
艺术作品只是镜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就必然会诞生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无论是夸张、歌颂、讽刺,还是鞭挞,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你想想看,哪一个人的心思深沉是宫斗剧培训出来的?
哪一家的家庭矛盾是因为婆媳剧引起的?
《蜗居》禁播之后,住房矛盾和小三现象缓解了吗?
热血沸腾的少男少女,每一段恋曲都是心跳回忆。
那些青春悸动的男孩,你在纸上画一对()号,他们都能立刻银枪直挺地冲上去。
结果上面一干预,现在的国产剧里,主人公永远拒绝早恋,拒绝婚前*行为,拒绝断背恋,人均住房100平,反正要多圣洁就有多圣洁,要有多假就有多假,连坨💩都要给你抛个光。
其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真正可怕的东西,都不在电视剧里面,而是电视剧外面。
禁的剧越多,我就越羡慕其他国家。同样是亚洲,日本韩国的剧作水品、故事类型、思想深度早就远远把我们甩在身后。
他们敞开大门,可以合法看到全世界的连续剧,Netflix也为他们制作播出原创内容。今年的韩国僵尸悬疑剧《王国》,日本的真人show《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都是话题之作。
这是他们艺术交流的机会,也是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文化的机会。
Netfilx甚至在2016年就为巴西制作过原创剧集,却至今没有创作过任何中国题材内容。
因为我们不是他们的播放区,因为我们的禁止,不仅是对内的,也是对外的。 

 

【2】@汪海林:宫斗戏下架了,这一段时期全是宫斗戏,观众就算爱看也会看吐了。为什么这么多管制?警匪剧好的时候,各个平台都在播警匪,生生把这个类型搞得不许播了,反腐剧也是,十几年不让拍,人民的民义属于强行突破。我国是这样,哪个类型火了于是大家一窝蜂拍,首先自己把市场做毁了,其次监管就来了,因为一窝蜂的结果就是越拍越离谱。我们的电视剧市场极不成熟。我们看到美剧几乎没有相同的,所有制作人都在求新,探索开辟新类型,以模仿为耻,其实不光行业风气鼓励创新,市场也不容忍相似类型,对于跟风的作品,直接就没有生存空间。我们的市场和制作人都不以跟风为耻,一是职业能力低下,二是没有廉耻和自尊,内心不以作品为骄傲,就是赚取肮脏的利润而已。在机制上,在关键岗位上,是没有文化没有梦想没有羞耻的人在掌握权力。

 

【3】@管鑫Sam :我不喜欢宫斗剧,但远不及我对于(疑似)禁播和禁播的支持者们的厌恶。就如同我不喜欢某类艺人,但那些动辄就要跳出来喊“封杀”的人,才更令人毛骨悚然。心理的角度来说,如果某种在你熟知和舒适的范围以外的东西大行其道,一定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感,但是能抑制这种反感到一个合理的程度,就是正常人:那就是,管好遥控器和手机,自己不看;或者再极端点,你的极端反感是因为这个流行事物与你的价值观相冲突,你也可以批评、指责,甚至不和喜欢这类事物的人交友。但是,不要呼唤一只巨手把它打死。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站在了另一些人的对面,他们也想召唤那只手。

 

【4】@祝佳音:昨天说贫困户家里钢琴的事儿,我就又想到了好些人津津乐道于和|的 “救济粮里掺沙子” 。如果你没听过我可以简单叙述一下,就是帝国大洪灾,无数灾民流离失所,纪晓岚(是他吧?)发现和|给灾民的救济粮里掺了一半沙子,怒而斥责。和|则像一个真正的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公务员向还在大学里任教的同学普及真实世界那样平静地予以反驳。理由如下:

1. 真正的灾民都要饿死了,他们不会在乎米里掺了沙子。相反,米里掺了沙子可以屏蔽饿不死的人去要粮;

2. 发放粮食的一整套官僚体系需要喂饱,否则就回消极怠工、会中饱私囊、会吃里扒外、悄悄和英国人勾连或者向宇宙发出信号。

纪晓岚听罢就像一个被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同学教育了人间疾苦的大学讲师一样哑口无言。

你现在去查还能看到无数人转发这个故事以表达自己“了解社会”,但我总觉得这是个诡计。这句话暗含的意思就是中央政府已经完全丧失了对基层的控制。以至于需要用祸害掉东西的方法完成救灾投放。如果你也觉得这很正常,觉得 “卧槽好像有点道理” 我的想法是你可能就上套了。

说白了就是既然完全无法控制,只能把东西毁了让人看不上。反过来灾民嘛,人看不上的东西就能轮到他们吃了。

自己拿了米换钱,还要说这是自己世事洞明,这事儿干的和拼多多买假电视然后说老乡们就要用这个消费升级差不多了。现在金税三期上了之后每个人隐私都快没了,还搞 “廉租房如果有厕所就会因为像人住的地方而有无数不贫困的人去申请(而我们无法分辨)” 的策略,我觉得这就是推卸相关部门管理和监督的责任啦。为什么还有人认为这是古老东方智慧呢?难道假冒来领粮的人和各级中饱私囊的官员是无法得到一定控制(完全避免不可能)的天灾么? 

当然我不否认这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高效”的方法。但大家也不要忘了,这个高效是建立在有一个自行运转无法监督无法优化的由上至下无官不贪的官僚体系上的,而这个体系并不是与生俱来和至高无上的。你可以接受这个方法,但要清楚灾民只能得到掺了沙子的米是坏事。不要因此就赞叹和大人的智慧,也不要附和这种想法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了解了复杂世界的清醒的人儿,想想那些灾民。

 

【5】@五岳散人:吴秀波被雪豹演员表除名的事儿,倒是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说起过署名权的问题。

理论上说,演员的署名权(经网友提醒,这个应该叫做“表演者权”)不经同意也不能给删掉或者遮挡吧?哪怕是吴秀波判刑了,该是他的作品还是他的作品,要不您把他镜头全剪了也算个事儿。
这事儿可怕在哪儿呢?就是因为道德上的原因,就可以侵犯一个人未经法律剥夺的基本权利,而且很多人并不觉得这事儿有多严重,甚至觉得应该,至少也是吴秀波“因小失大”。
这种思维模式盛行,才叫做“因小失大”。 

 

【6】@老杜找乐儿:《纽约时报》这篇文章挺有意思的。作者介绍/采访了罗德岛女州长Gina Raimondo。Raimondo现在是民主党州长协会的主席,教育背景是哈佛/罗德学者/耶鲁法学院,年龄只有47岁。在过去几年中,罗德岛这个全美最小的州在她的治理下经济大有起色。2020大选在即,民主党18路反王64烟尘有实力没实力的都跃跃欲试要选总统,Raimondo有这样好的背景却没有张罗出来挑战川普。文章说一个明显原因是她政治立场上属于温和派,现在在党内不是主流,不吃香。

Raimondo说现在美国政坛,选择作一个温和派需要很大勇气。“It takes a lot of spine to be a centrist in America today. You get whacked from the left and whacked from the right. That’s my life. I get whacked.”
她同许多民主党一样也认为目前贫富分化加剧、老百姓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是很大的问题,但是Raimondo反对把大公司作为敌人,反对妖魔化资本主义。所以她鼓励公司到罗德岛来做生意,同时也提议对那些让雇员自己申请政府低收入医保的公司收取额外的人头税。
Raimondo对目前民主党极左思潮占上风很担忧,认为现在党内有轻敌思想,她觉得如果提名一个极左候选人挑战川普可能会是一个错误。“I don’t think the lefties can win a general election。”
作者在文章最后指出,别忘了真正帮民主党攻城拔寨从共和党里夺下议院席位的还是那些温和派,而美国大部分美国人政治立场也并不极端。

 

【7】@游识猷:the atlantic上发了一篇讲委内瑞拉科学家Alejandra Melfo的故事,简直是……又惨又燃。O网页链接


首先这个科学家Melfo是个难民,她11岁时从乌拉圭逃到委内瑞拉。惨。

努力学习奋斗,在委内瑞拉当上了物理教授,任教25年后光荣退休。燃。

然后委内瑞拉经济崩溃政治危机了。大学周围都是犯罪和暴力,师生们纷纷逃离。惨。

因为通货膨胀,教授每月只能挣到差不多3美元的工资。惨。

因为气候变暖,委内瑞拉的冰川在渐渐消失。1910年还有10平方千米的冰川,到了2008年只剩0.32平方千米。到了2020年可能就要全没了。惨。

教授觉得,冰川消失,会让生存在冰川的一些独特微生物从此消失。以前研究超对称理论的她,在退休后,国家基本不拨研究基金的情况下,决定开始研究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保留冰川里的微生物。燃。

剩余的冰川在高山上,为了抵达那里,今年五十几岁的教授和专业攀岩者一起训练了好几个月。后来去冰川探险的路上,还帮助同行的另一个科学家度过了一场危及生命的高山反应。燃。

从冰川带了600多种微生物出来,已经鉴定出30%,很多菌株在此前都无人知晓。比如说有种可以溶解磷的细菌,可以在低温下促进植物生长,未来可用于低温区和高山区的农业。燃。

菌株冻在实验室冰箱里。然而实验室三天两头停电。惨。

研究团队里有且只有一个微生物学家。到了去年十月,这个微生物学家受不了也跑去阿根廷了,跑前跟Melfo拥抱告别,留了些登山设备给她,希望她有机会的话再重返冰川。惨。

Melfo继续留在空空荡荡的实验室里,写博客――“M离开了实验室,A、W、J也都走了。工作台干干净净。试管在架子上。培养皿在无菌袋里。菌株在冰箱里冻着。J走前没有擦黑板,黑板上还有方程式。A带走了他孩子的照片,但实验室里仍然有点‘家’的感觉。当培养箱的钱到账时,M快乐的笑声似乎依然在回荡。W当时也笑个不停,他的打火机还在他最后放下的地方。”惨。

因为老停电,也缺乏资源,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做不下去了。惨。

于是Melfo决定改作生态学研究,监测气候变化对高海拔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打印机没墨,就用手写记录数据。橡胶靴坏了。帐篷、手套围巾都是借来的。去野外考察的食物靠众筹,有人捐点油,有人捐点米,凑够了就出发。燃。

Melfo去年还出了本书,《冰川正在消融》(Se Van Los Glaciares ),希望为委内瑞拉的冰川研究筹集国际资金与支持。现在,教授依然坚守在实验室里。燃。

 

【8】@南京先锋书店:贪污下岗职工安置款意味着什么呢,贾行家和班宇写了很多东北下岗职工的生活细节,不过有的过于隐晦和含蓄,没有吴晓波调查期间听到的两个真实故事来得更直白更深刻:

一户家庭,夫妻下岗,有一天,儿子告诉父母,学校要召开运动会,他得穿一双运动鞋,可是家里就连买一双鞋的钱也凑不出。吃饭时,妻子不断抱怨下岗的丈夫没本事。丈夫埋头吃饭,沉默不语,最终在长长的抱怨声中放下碗筷,走向阳台,一跃而下。
当时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岗,生活无着,妻子被迫去洗浴场所做皮肉生意。傍晚时分,丈夫用破旧的自行车载着妻子至门外,妻子入内,十几位大老爷们儿就在外面吸闷烟,午夜下班,再用车默默驮回,当地人称这些男人叫忍者神龟。

或者,一张图可以说明一切,城市人口自杀率,只有在1999~2003和2007~2011是上升趋势……

 

【9】@祝佳音:我今天特意看了一眼《流浪地球》的小说,我以为自己没看过,但是看到小说的第一句我就想起来了,我的确看过。看过至少十几年了。

现在再看,《流浪地球》几乎是《三体》的缩微版,不知道当时为什么选择了这部小说拍电影。虽然短,但看起来真的很合适,刘慈欣精华都有,包括:“巨大的人类力量和智慧之造物(行星发动机)” “压抑而危险的残酷自然” “傻逼人类愚民”。

我现在觉得,刘慈欣的很多小说本质上就是《活着》,无非披了科幻的外皮,内核仍然是人类在各种苦难面前坚持着活下去并延续后代。这样的小说我们已经看到过无数本,《活着》也好,《白鹿原》也好,本质上都是这样的故事。拆开所有的科学,你说这是一个陕北或河南的家族迁徙的故事,也再合适不过了。

什么他妈爱情,什么他妈道德,什么他妈关怀!先他妈活下去!你看邻村儿,入冬前不存粮食,傻逼了吧!还有隔壁屯儿,大雪封山之前不走,七嘴八舌没有主心骨,由着年轻人闹腾,犹豫!现在完了吧!全他妈饿死。还有老张家,逃难路上媳妇恶疾,一家人舍不得抛下她,这下好,拖累了3天,土匪把他们围住了,一家都死了!

当然这样的故事很戳我们的内心,因为毕竟就算是现在我们也有至少8亿人没有坐过飞机。另一点,刘慈欣今年56岁,1963出生在河南罗山,他的少年时代正是建国后最混乱资源最匮乏的时候。文革时他的家庭被下放到山西阳泉,那里“每天都武斗,闹得很厉害”。家长又把他送回到罗山农村。1970年,罗山遭遇洪灾,附近58座水坝决堤(考虑到当时情况,估计都是土水坝),附近乡民流离失所。我觉得可能这段日子给他造成了持久的影响。他没有那种 “活着是理所当然的” 的劲头,活着从来都是要付出代价。

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把人(或人类)扔到极限困境,但想一想,也无非就是扔到1970年。然后人类在困境下不停地重复故事,包括惊慌失措的被煽动的人群,和虽然掌握终极真理(或知识)但不被理解被狂热民众放逐的精英。

他擅长设置一个极端环境(太阳爆了!),在这个极端环境下人放弃权利、艺术和感情就显得有足够的理由。仿佛一切都是对自己或自己见过的人放弃那些东西的解释。他成长的年代还是一个疯狂时代,所有的困惑和思索都是介于这个阶段的。你说这是他的爱好,我觉得不如说是他的创伤。

而且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世事无常!别看你现在岁月静好,明天太阳就要爆炸或者智子就来了。不居安思危就会在澳大利亚失去一切。我觉得这也是能够找到对应经历的。

所以在他的一些小说里,终极胜利就是 “活下来了!” 宇宙虐我千百遍,我待明天如初恋。一切英雄主义都因此而生。但其他一些作家,比如说现在的美国人就没这种感受,没什么生存焦虑,啥玩意儿活着还要代价?活着要什么代价?人不就天生该有无限续杯的可乐吗?然后就剩下满溢的人文关怀了。讲道理,距离我们国家里大多数人的生活还很远。就连我看一些获奖的小说都觉得有些难以融入。(以及刘慈欣的小说里一般会给这种人安排一个凄惨结局,就和村里老人给年轻人讲述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最后饿死一样)。

我真的很怀疑他的少年时代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不管怎么说,《流浪地球》真的就是缩微版的《三体》。选这个本子拍电影真聪明啊,我也一定会去看看电影。

 

【10】@楚襄ing:2016年,《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去美国旧金山谈合作,美国人问:“你们的想法很奇怪,为什么当地球出现大危机的时候,你们跑路都得带着家?带着地球跑。”郭帆对此称:“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我们刚买了房子,房价贵啦,我得带着房子离开,哈哈。”

郭帆说,其实这体现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西方文化很久以来就是海洋文明,不断往外走,面朝大海,仰望星空的。而中国人不是,几千年来我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我们对土地有深厚的情感,土地每一寸都不能让出去,我们甚至可以为了土地而拼命。”

//@阑夕: 这个我记得原著设定就有说,过小的空间(飞船)维持不了长远的生态系统,而又没有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所以把地球当成母舰本身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当然导演这么解释也有他的思路在里面,西方科幻是有殖民路径的,比如携带受精卵胚胎这种,但这在东亚文化看来这就不亚于亡国亡种了。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