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33】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不过是彷徨

chuntian @ 2019年11月18日  浮世汇

【1】@希波大神 

总结一下孙杨的听证会:
1、去年到孙杨家进行赛场外兴奋剂突击检查的是三人,分别是WADA的检验官DCO、负责抽血的BCA,负责监督尿液留样过程的DCA。
2、关于这三人的资质:DCO有一份授权书,BCA有护士证,DCA有身份证。孙杨一方质疑授权书没有DCO的名字与运动员的名字,负责抽血的BCA的护士证不能在上海地区抽血,DCA光有身份证不够。听证会请来的法律专家说这三人的证件符合标准,事实上2018年有上万次赛场外检验,都是这个证件标准,只有孙杨一人有异议。孙杨律师改口说,BCA护士证不能在上海地区使用,如果抽血可能违法,她可能需要拿出合法的证件原件,总之他也不是很清楚。而DCA在孙杨留尿的过程中,用手机拍照,拍照本身符合规定,留尿液过程就是需要拍照留证,至于能不能用手机拍,并无强制性规定。而且DCA也不是中国霉体说的,是前一分钟临时找的,而是一个有经验的尿样监督员,已经监督过很多运动员留尿样。
3、这三人都没有来参加听证会,说是因为“受到威胁”。
4、孙杨当时联系了队医巴震(一个2014-2015年两次被处罚的医生,2014年提供给孙杨违禁药物,导致孙杨被禁赛),巴震联系了他的老师HAN(某中心官员)。这个HAN在电话里威胁DCO,给她提一个“友好的建议”,叫她不要说“拒绝”这个词,否则会有被解雇的危险。这通对话后,DCO被迫把血样交给孙杨一方。HAN在听证会上改口供,说他没威胁过DCO。
5、孙杨在之前的证词说他把血样瓶拿过来,递给保安,保安用铁锤摧毁血样瓶。听证会上改证词,说是巴震拿过血样瓶,递给保安的。巴震真打算2014年后再次为孙杨背锅?但巴震否认孙杨的证词,说是DCO把血样瓶给孙杨的。法官问孙杨是不是想推卸责任给队医巴震?孙杨不回答。
6、听证会上孙杨多次回避问题。巴震则有明显的面部抽搐,非常紧张。
具体参考:O网页链接 
至于最后审判结果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觉得正义会迟到,但不会不来,真相只有一个,总有人在撒谎。

 

【2】@河森堡 

“啧啧,这社会真是疯了,要我说啊,咱这地方就是因为没信仰,所以才有这么多没底线的事。” 傍晚学校食堂,小伙子一边用筷子挑面一边用手机刷着社会新闻感慨,“要是一个人有宗教约束着,就不会做那么多坏事。”

对面教授看了小伙子一眼,没说话,低头吃饭。

小伙子捕捉到了教授一闪而过的神情,放下手机笑问:“怎么?您不同意?现在这社会这么堕落,您还一天天地在课堂上告诉我们要热爱这里,我问您,您自己热爱这吗?”

教授听出小伙子语气中的挑战,抬起头看向他,平静地说:“我热爱啊。”

“噗,煽情永远是廉价的,您不妨具体说说,这片土地您到底热爱哪?”

教授放下筷子,扶了扶眼镜:“好,就从你刚才提到的宗教来说吧,我热爱这里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片世俗的土地。”

“哦?” 年轻人插起腰发出质疑和不逊的声音。

教授:“年轻人,你知道什么状态下的人会更倾向于拥抱宗教吗?”

小伙子摇了摇头。

“生活中充满不确定性的人会拥抱宗教,当一个人被各种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左右时,人就会去宗教里寻找庇护,从神仙那里去寻找一个笃定的答案。你就好比说,咱国家某个沿海城市,经济发达,思想开放,曾经引领潮流之先,但求神拜佛的风气很盛,知道为什么吗?” 教授说到这,探过身子压低嗓音。

“不知道...”

“因为这个城市没什么实业,立足之本是金融,而金融很容易被不确定性因素左右,很多当地金融精英挣了大钱,但却没有安全感,因此他们格外在意宗教,这些占据大量资源和话语权的精英一旦热衷于求神拜佛,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就被影响了。” 教授说这些的时候始终盯着小伙子看。

小伙子抬手做了一个请继续的手势。

“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除此之外,一个人对宗教的态度会受到遗传的影响。”

小伙子一愣:“什么?这也能遗传?!”

教授点了点头:“是的,有研究表明,遗传对于一个人看待宗教的态度有很大影响,有时甚至是最主要的因素。”

“这......”

见小伙子气势已经弱下来,教授继续跟进:“你知道为什么中国是个世俗国家吗?”

小伙子也探过身去:“不知道...”

教授低沉道:“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给你一个我的猜测,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农耕传统。”

“您又来了,讲个道理先绕出八百里去,行,您讲吧,我听着。” 小伙子无奈地咧开嘴。

“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上有三种生产方式比较常见,分别是农耕、游牧、渔猎,虽然我们总说过去的传统农业靠天吃饭,但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来说,农耕是最强的,最弱的是渔猎。” 教授用筷子指着自己碗里的米饭说,“如果生活中的不确定越多人就越倾向于拥抱宗教的话,那生产方式最稳定的农耕就是最世俗的,当然,这是相对而言。”

小伙子看着教授不说话。

教授:“刚才我提到说人对宗教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由遗传决定,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推论,一个民族长久以来的生产方式会通过历史的筛选效应影响这个民族的宗教取向。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农耕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民间虽然有各种信仰,但世俗力量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在相对稳定的农耕文明中,劳动力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被内卷化的精耕细作瓜分干净,在这种情况下,把精力和资源过度投入到宗教里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这与农耕这一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是相悖的。”

小伙子眯起眼:“我咋觉得您说的这么玄乎呢?”

教授:“你看过《齐民要术》吗?你要是看过就会发现贾思勰那农书里记载着大量农业精耕技术,当时的农民在仔细摸索各种轮作方式,还有播种密度和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南北朝时期也正是中国的精耕技术逐渐成熟的阶段,但你别忘了,《齐民要术》的时代也正是中国世俗力量和宗教势力殊死搏斗的一个时代。”

小伙子猛然一惊:“对啊!三武灭佛...”

教授更低沉了:“所谓的灭佛战争,其实从逻辑的底层来看,根本就是世俗政权和宗教团体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源的争夺,年轻人,你要庆幸中国的世俗力量取得了胜利,否则,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中国是否会变成一个超大号的复活节岛也犹未可知。”

听到这,小伙子冷汗都下来了:“我看过戴蒙德教授的《崩溃》,波利尼西亚人因为宗教狂热,最后把自己的家园变成了......”

教授的语气低沉地仿佛是在讲恐怖故事:“是的,变成了一个食人乐园。”

小伙子沉默了。

教授缓缓吐出一口气:“华夏之所以是个世俗民族,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建立在历史悠久的农耕传统之上,勤劳务实的基因在这里传承扩散,崇奉鬼神的血脉则处于边缘,这就是为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会被历代中央帝国推崇备至。”

小伙子:“可是很多中国人都拜鬼神啊,比如说......”

教授举手打断:“当然是有的,但那只是主流世俗之外的杂音,中国历史中真正完全陷于宗教的中央政权只有一个,就是上古时代的殷商。” 说到这,教授拿出手机给小伙子看一张照片。

小伙子吓一跳:“这是...?!” 照片里,一个青铜器里装着一颗人头。

“这是一种叫甗的炊具,殷墟出土...这个残暴的王朝必须毁灭,否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将长久地被宗教所束缚,颤抖着匍匐在鬼神的脚下。” 教授举着手机意味深长地说:“牧野之战后,中国人逐渐摆脱了对鬼神的疯狂崇拜,转而用礼制去构建一个世俗社会,在之后3000多年的时间里,世俗力量一直死死地压制着宗教势力,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政教合一的全国性政权,这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深厚的世俗传统,在封建王朝倒台后大大扫清了科学传播的阻力,赛先生也没有辜负我们这个民族的信任,生产力的爆发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便是赛先生给这片世俗土地的回报。”

小伙子不再说话。

教授收拾起碗筷,一边起身一边说:“至于你之前说的道德和宗教之间的话题,我觉得两者之间未必有什么直接关系,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不在于是否信仰宗教,更多地在于其自身的选择。年轻人,你知道在我看来什么是最大的道德吗?”

小伙子摇头:“不知道。”

 

“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幸福,就是最大的道德。” 说到这教授指着小伙子的碗:“我看你就是吃的太多。”

 

【3】欧洲贵族一直都那么重视教育吗?


事实上,一直到16世纪早期,欧洲多数地方的贵族都粗野无知,连最基础的识字教育也不能保证。

整个 16 世纪,除了意大利等少数地方,欧洲贵族群体都处于文化生活的边缘,很少有人受过拉丁语教育,更无从参与当时蓬勃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

尽管如此,这些文盲贵族还是高度自信,时时口出狂言。

当时的一位法国贵族曾扬言:「我宁愿我的儿子被绞死也不要学习字母」;另一位英国贵族也表达了相似看法:「乡巴佬的儿子才识字」。

此种风气之下,两国的「高等文盲」难免成群结队。

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1525 年,在德意志农民战争中,有 58 个贵族家庭不幸覆灭。事后人们翻找遗物,发现只有 6 个家庭拥有书本。

贵族们敢于无知得如此自信,当然也自有其道理。

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各国的中央政府很少能垄断武力,直到 1550 年前后,大贵族仍能轻松调集人马,与国王匹敌。由于现实条件各种不便,地方贵族之间出现利益纠纷,通常也不寻求国王仲裁。

因此,贵族每有冲突,最体面、有效的选择就是彼此武斗,以暴力解决问题。

由于天下动辄大乱,君主也只好默许贵族「私战」的合法性。

1318 年,法国国王为了在弗兰德斯发动战争,不得不恳求手下封臣们暂停「私战」,以便一致行动。一海之隔的英国,14-15 世纪竟有 46% 的公爵死于国内武斗。

西班牙北部则更为夸张,直到 17 世纪早期,当地贵族在纵情武斗之余,还热衷扮演土匪,甚至假戏真做,大肆拦路绑票大户阔少以榨取赎金。

据当时一位马德里的居民描述,「没有大批人员的保护,城市公子没人敢走出城门」。

日常生活如此暴力,文化修养自然有些多余。学好「骑术、跳舞、作战、跳跃」,把「诗琴」往后放,才是一个贵族应有的修养。

然而,事情很快起了变化。

16 世纪中期开始,国家权力日益集中到国王手中,王室和地方贵族的武力逐渐拉开了差距。

随着军事技术特别是火药、军事工程学的进步,武器、堡垒和军队变得日益昂贵,连最有势力的大贵族也无力维持。

技术革新也扩大了欧洲战争的规模,新战争形势迫使各国政府完善自身组织建设,以便对社会资源进行更为细致、严密的汲取和管理。

以法国为例,随着王权的扩大,国王断然取缔了贵族私斗的合法性。此后 100 年间,法国各地法院的数量扩张了 50 倍,社会运转步入法治正轨。

诉讼取代了武斗,成为解决利益纠纷的主要途径。贵族们不得不收起刀枪棍棒,转而与先前轻视的法学学究频繁往来。

此外,随着法院和行政机构的日益扩大,公务员队伍扩招,大量受过大学教育,熟悉法律、修辞、数学等专业知识的平民子弟被吸纳进来,跻身权贵阶层,逐渐形成文官集团。

贵族开始面临重大的竞争压力:若不能使子弟受到合适的教育,他们将失去对社会中下阶层的优势。

当时法国勃艮第的一位中等贵族让·德·拉努瓦,这样告诫自己的儿子:「我从来没有被送去上学,因此,我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懂不了……我没有一天不为此后悔,尤其是当我发现,自己进入国王或勃艮第公爵的枢密院时,我没法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16 世纪末的一位德国贵族同样认为:「学习是贵族的必需品,忽视它们意味着衰落」。

凭借雄厚的财力,贵族子弟只要态度端正,文化水平的提高速度令平民望尘莫及。他们能聘请到当时最好的老师,进最好的学校。

这样,在极短的时间里,贵族才整体完成了扫盲任务。

原作者:姚白莞

 

 

【4】菜菜_dr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随手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是上周在Neuron杂志上发表的,一个关于嗅觉的意外发现(图1)。

哺乳动物的嗅觉呢,是先由鼻子里的嗅觉受体神经元把气味转化成神经信号,沿着这些神经元的轴突,穿过颅骨,进入大脑一个叫做“嗅球”(olfactory bulbs,图2来自维基)的区域,再把这些气味信息传送到大脑的其他区域,引起各种感受和反应。
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这个叫做“嗅球”的区域,也不是人人都有的,有一小部分人就没有。

比如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四个人(图3),核磁共振显示,只有位于第四象限的A君有嗅球,BCD君都没有嗅球。

以前,科学家认为,没有嗅球的人,是闻不到味道的。
现在,以色列的科学家发现,没有嗅球的人,和有嗅球的人,对气味的感受,其实是差不多的:研究人员给一组参试者提供了包括玫瑰、孜然、草莓在内的十种气味,让他们描述感受,有嗅球的人和没有嗅球的人,都给出了差不多的描述。
然后,研究人员又分析了1113个人(其中606名女性)的大脑扫描数据及气味测试结果,发现有4名女性(0.6%)没有嗅球、但嗅觉正常。在这些数据中,没有发现缺失嗅球的男性。
目前还不知道这些女性是如何识别气味的,不过研究人员推测,她们的嗅觉神经元可能是通过大脑的其他区域联入了嗅觉网络的。

 

【5】@严锋 

像“自卑”“焦虑”“内向”“密恐”这样的词,一旦被发明和使用,也会进一步诱发或刺激人的心理。不是说没有这个词之前就没有这种心理,而是说,词语有聚焦、强化、提醒等作用。比如当你安慰别人说:你千万别自卑啊。潜台词就是:你完了,你好自卑哦。这就是符号对实体的作用。

 

【6】阑夕  

尼尔森做了一份「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调查报告」,划重点如下:

* 年轻人的定义是18岁到29岁之间的中国公民

- 86.6%的年轻人都在使用信贷产品,其中实际负债——也就是无法在当月还清贷款——的人有44.5%;

- 年轻人的平均债务收入比为41.75%,也就是负债者的月均欠款占到了月均收入的四成以上;

- 拥有房贷的年轻人占比只有12%,绝大部分的贷款都集中在消费金融方面;

- 在年轻人中,互联网分期消费产品的渗透率达到60.9%,而信用卡只有45.5%;

- 蚂蚁花呗是唯一一个使用率超过55%的分期消费品牌,京东白条的使用率次之,为28%,第三名及之后都低于3%;

- 只有32%的年轻人表示自己有着明确的存款计划。

 

 

【7】知书少年果麦麦 

卡夫卡丧言杀人实录。扛不住了

1. 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不过是彷徨。

2. 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

3. 生命的徒劳:我们不过是在挖掘一个个洞穴,然后把泥土重新填进去罢了。

4. 你是作业,举目不见学生。

5. 人们憎恨旧的牢房,请求转入一个新的牢房。在那里人们将开始学会憎恨这新的牢房。

6. 神经质的雨,总是落在我的头上。我现在想做什么事,但过了一会儿,又不想做了。

7. 我最擅长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8. 他们能够这么自信只是因为愚蠢。

9. 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10. 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11. 我们唯一能够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

12. 我试着整理自己一直以来和朋友的关系,发现这根本是一段枉然的助跑。

13. 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14. 我没有任何面对人生必备的能力,只有人性的软弱。

15.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16. 只是散步而已,便让我疲惫到,整整三天几乎做不了任何事。

17. 纵使我想努力,也无法努力。

18. 有足够的希望,无穷无尽的希望……
只不过不属于我们。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