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63】我就不举报了

huoying @ 2020年04月12日  浮世汇

【1】财新记者萧辉: 

武大中南医院是我在武汉一线报道八十天遇到的宝藏医院,我接触了武汉十多家医院,只有武大中南医院独树一帜,一股清流。别的大医院连门都不让我们进,中南医院对所有记者敞开大门,我采访的从院长到医生护士十多人,每一个人都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把实际情况告诉我。

他们也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在一群精英医生的带领下,中南医院于遭遇战及早预警,在1月3日就启动了战时动员,按照SARS最高防护级别建立了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在相持战阶段接管了定点医院七医院和最大的方仓医院武汉客厅,在决战阶段主持雷神山医院,以专业精神从头打到尾,现在还坚守在雷神山医院,救治最后的数十病人。体量在武汉医院中只能排到中等的中南医院,承担了最重的救治任务,高峰时为新冠病人提供了5400张床位。

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尤其特立独行,他是国内顶级泌尿科专家,刚获得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王行环院长2003年在广州一线抗击非典,对SARS记忆尤深,他的电脑里保存了一份SARS大事记。1月10日,他感觉事态严重后,他不断提醒官员,并给多位省市领导转发SARS大事记,提醒他们莫忘SARS惨痛教训。遗憾的是,事情最终还是朝着他预想的最坏的方向发展。

在封城之前,中南医院不停向卫健委上报疑似病例,多次被批评“政治觉悟不高”。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安排考察中南医院,1月19日,湖北省、武汉市卫健委领导来中南医院考察安排接待WHO专家一事,卫健委领导要中南医院“注意政治影响和说话方式”。王行环院长拍案而起,直接把领导怼回去:“我一定会实话实说。你们难道忘记了SARS教训了吗?救人命是最大的政治,实事求是是最大的政治。”

当天晚上一位和王院长相熟的省领导给他打电话,依然要他注意政治影响,王行环院长很果断地说:你们过去总是批评我们中南医院不讲政治,现在我把这句话送还回去。只站在部门利益考虑,而不考虑人民的利益,才是不讲政治。真正的政治站位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党中央的全局高度立场上。”省领导沉默了。

在采访中,我问王行环院长,直接顶撞顶头上司,不怕被穿小鞋么。王院长光明磊落地回答,“作为一个学者专家,就是应该讲真话。大不了,我这个院长不当了。我还是泌尿外科的一把刀。”

王院长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大学生,小时候家里穷,我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我知道底层人生活的艰辛。大学填报志愿,选了医学专业,就是希望当医生能为老百姓做实事。我作为医院院长,看到老百姓病重住不进院,我心里很痛,如果我不把真实情况说出来,我会心中内疚。我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若要我说假话,才能生存,那我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还不如回家种田去。”王院长要我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不加改动发表了。这也是让我肃然起敬的地方。

在采访中,王院长抛给我两个问题,“事情何以至此?如果再来一次,我们能否防得住?”他特意强调:“我所说的不针对任何特定人,处理个别的特定人并不会对事情有本质改变。悲剧发生了,死了那么多人,那么多医护人员感染了,我们应该反思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哪些地方可以改进的。若再有下一次病毒侵袭,希望我们能防得住,别让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发生。”

在武汉期间,我也反复琢磨这个问题:新冠疫情何以至此,若再来一次,我们是否防得住?老实说,在武汉与行政部门和其他医院打交道的诸多不愉快经历,我很难乐观起来。直到我深入了解了中南医院这群医术精湛、勇敢诚实的医生,他们给我了我信心,如果更多医院和医生像他们一样实事求是、勇敢冲锋,若再来一次灾难,我们应该防得住。感谢中南医院的医生,让我有了信心,毕竟还有他们在。

4月7日最后一次探访雷神山医院,下午六点多从ICU隔离病房走出来,ICU主任彭志勇医生为我们送别。我们走得很远了,回头看,彭主任依然站在门廊边朝我们挥手。那天的夕阳特别美,一层金色的光洒在他身上,他在金色的光芒里一直朝我们挥手,定格了我们在武汉采访的最后一幕。

感谢中南医院和中南医院的医生们,他们就是金子呀。这是我和丁刚每次采访中南医院都要发出的感慨,感动到词穷了,直接就说金光闪闪了。

BY the way,中南医院被很多媒体采过,我们为何如此挖出独家呢。感谢一位神秘人物给我指点。我直接给中南医院宣传部长高翔部长和王行环院长说:中南医院在早期实事求是、敢于讲真话,又承担了最重的救治任务,能打硬战,啃得了硬骨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财新和中南医院的气质最相投呀,你可要接受财新采访呀。于是有了这篇封面报道,作为财新前方报道团队的收尾,也作为致敬中南医院和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

 

 

【2】@吴向宏_投资无国界 

关于“中美脱钩”,先澄清一个流言,再提示我国政府几句。
在粉丝群里看到有人贴这条消息:
“库德洛9日向全美呼吁,所有在中国的美国公司,全部撤离中国。美国政府将支付搬家费用。“对于美国企业从中国迁回美国的所有支出,美国政府给予100%直接报销,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所有费用”。1小时后,日本也宣布将支付搬家费给所有撤出中国的公司。”
这条新闻是典型的中文新闻:猛一看说的都是事实,仔细一看,和原始新闻相比,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学好英文啊!!!
首先,Kudlow是美国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这个职务是个虚衔。我想了一想,它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Kudlow大致就相当于我们的的王微所长。
其次,因为这个原因,Kudlow这番话,不但不是政策宣布,甚至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政策建议。大致相当于我们王微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一高兴,就“.....巴拉巴拉”....这么一个意思。当然,外界不懂的普通人,一听,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发言了,那过两天总理就该出政策了吧?那我们可以跟着买入股票了吧?。。。你看,韭菜就是这么产生的。
Kudlow的原话,说的是“should"。Should翻译成中文是“应该”,但在英文中它实际不是“应该”,而是“我觉得应该”的意思。比如说,"你should多看书”。表达的是一种良好愿望。这个如果是上级对下级、父母对子女,意愿其实就有很大的强制力。但在Kudlow这个位置上,他说“应该"之后,会不会应该。那就看你怎么解读了。
顺便说一下Kudlow的背景:他既不是职业公务员,也不是政客。他此前是一个电视评论员,再之前是某华尔街知名大投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川普政府因为大老板脾气不好,有能力的人都不太愿意和川普干活,所以很多位置的人一换再换。而Kudlow就是因为他的前任被川普炒了,然后从电视台抓过来顶这个职位的。迄今上任才两年。
所以Kudlow的话,不但没有政策强制力,甚至都不大可能有什么政策影响力。因为在美国,这种政策必须通过国会。而Kudlow在国会议员那边应该是没有任何根基。
至于那条新闻后段说的日本的政策。首先日本出台那个政策是在美国Kudlow发言之前,不是“1小时之后”。Kudlow的意思是美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其次。日本那个政策,并不是政府给钱,而是政府给贷款。。。。“贷款”和“给钱”之间的差别,那可是生与死的距离。
当然,日语我不太懂,所以日本的情况,还是请对日本比较精通的朋友们补充。我就不多说了。
以上算是辟谣。下面,我想借这个机会,敲打敲打一下中国政府。
Kudlow虽然不是实权人物,但他这个位置的人公开在电视上说这种话,可见反映了一种思潮。那就是最近几年暗流涌动的“逆全球化思潮”,本来只是一种另类的、不成气候的思想,但是在新冠疫情造成全球交通瘫痪之后,忽然似乎有了可行性。成了一个严肃的政策选项。
完全的“去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局部来一点去全球化,是完全可能的。
过去30年,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谁呢?从经济增长相对速度来看,这个最大的受益者,毫无争议是中国。如果有人不服气,请举出任何一个在过去30年里,经济发展比中国更快的国家来(不算那些只有几万人口的岛国)。
中国因为全球化而变得强大。强大之后呢,当然就要有几个自信。有了几个自信之后呢,当然就要怼天怼地。本来应该是以维护良好国际发展环境为己任的外交部,变成了对外输出我们政治理念的怼人部。
中国过去发展30年,两个最大的成功因素:第一就是国内政治的稳定,第二就是外部环境的良好。这前一个成功因素,政府一直有清醒认识,在严格维护。但对于第二个成功因素,很多人就完全没有清醒认识,不但不去维护,反而特别想破坏它一下。
作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就像是动画片中那只猫。靠着大树,自己爬到那么高了,然后坐在树枝梢头,拿一把锯子开始锯大树。
应该说,前几年,全球化势头仍猛的时候,你怼天怼地,口头一时爽,事后也没大后果。就像树长得那么快,你锯几下也断不了。我们以前总是说,“中X关系,斗而不破”。为啥斗来斗去还不破?因为全球化的力量太强大了。利益所在,人家看你再不爽,也依旧想和你做生意。
但,一旦“逆全球化”思潮付出水面,你还整天和别人斗?呵呵,这就像一个人有恃无恐,天天与伴侣吵架,真以为别人就永远不会和你离婚?
所以,假若让我给国家出点主意,我的建议就是:把那些什么“鹰派”统统换下来,一批“鸽派”给我统统上去。
鹰派不一定错鸽派也不一定对。但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样的人,国家应该心里有个数。如果这个时候还是心里没数,那就大事不妙了。

 

 

【3】@侯安扬-上善若水资产 

我认识个开工厂的,接的是国外订单,欧美为主。欧美疫情刚爆发时,天天在群里庆祝欧美疫情爆发。
我当时也没好意思跟他说,你客户都要死要活了,你干嘛还庆祝啊?
最近,他的欧美订单被取消了。我看他低沉了好多,有认识的人跟我说他可能要撑不下去了。

 

 

【4】罗新PKU  

刚刚收到一封信,是我近日收到的质疑或批评中最平和最干净的了,但中心思想很有代表性。不管他们对我的微博发言理解得是不是准确,他们的观念和思维方法是表达得很清楚了。所以我把这封信和我的回信转在这里,并隐去他的个人信息。
————————————
【回信】
您好(因为尊函不署名,恕我无礼,直接称“您”),
谢谢来信。我觉得你在对我的话进行自己的解读,并表达你自己的意见。这很好,尽管我要说你的理解与我的原意并不吻合。为了表示我绝不回避任何批评与质疑,我把尊函发到微博上。不过我不打算争论、讨论。每个人说自己想说的,用学校里老师教给我们的文明语言,如阁下这样,就很好了。
罗新
-------------------------------
-----原始邮件-----
发件人:
发送时间:2020-04-11 13:31:50 (星期六)
主题: 和罗老师商榷
罗老师在微博上的宏论网友都看到了,也有一些评价和一些指责谩骂。在这里试问罗老师两个基本问题:
其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是否实行了真正的“群体免疫”?
答案是否定的。不仅英国的主要政府官员在舆论压力下自食其言改口,并开始进行更大规模的检测与收治,同时参照中国做法紧急建设专门传染病医院。而且英国实际上一开始就没有实行他们一开始所号称的“群体免疫”。众所周知,在英国疫情防控的早期,屁民是没有资格做核酸检测的,而资本家、名流和贵族凡是有疑似症状都做了核酸检测,确诊的都得到医学干预,这媒体都报道了,舆论哗然,罗老师看不见。
意大利在全力控制疫情,目前形势已经有所好转。德、法都在极力控制疫情,并取得了比意大利更好的效果。美正在发挥科技优势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每日确诊达3万人以上。这些主要西方国家都在努力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检测,并尽可能收治患者,降低病死率。如果真是要群体免疫,何必隔离重症患者,并要求轻症患者居家隔离?让病毒自由传播不就好了吗?很可惜,罗老师看不见这些事实。
其二,“文明程度、社会发育程度、政治权力分配的合理程度”使“越来越人性化的集体免疫成为可能”?
罗老师想要表达什么?想表达的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众所周知,人性化的集体免疫靠的是疫苗。罗老师却罔顾这一事实,说欧美各国正在经历痛苦的过程,集体免疫不可能没有损失。罗尔斯的说法大家都很熟悉,罗老师能否把自己放在无知之幕下设身处地思考一下,如果被群体免疫的是你的亲人,你还会发表这样的高见吗?许多媒体、专家、网友都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如果中国敢有谁说群体免疫这种话,一定是全国共讨之。罗老师看不见。如果说群体免疫是好事,那武汉和湖北初期抗疫不利岂不是也是好事?这不是间接地推动了群体免疫吗?罗老师当时有没有骂过武汉的人道主义危机呢?如果罗老师当时没有对武汉和湖北的防控提出批评,那我承认罗老师的逻辑理路。如果罗老师一边批评武汉和湖北,一边赞扬群体免疫,那我就觉得罗老师按网络语言是“精分”,翻译一下就是精神分裂。武汉死了三千多人,可能还有一些没被确诊的人死了没算进去,全网舆情沸腾,国外媒体极力渲染。死这么多人当然不人道。但是现在西方主要国家死了多少人?死人这么多,人道吗?这就是罗老师嘴里的“越来越人性化的集体免疫”?罗老师的论点、论据、论证呢?钟、李为代表的中国顶级专家反复说不依靠疫苗的群体免疫是不负责任的,罗老师听不见,觉得医学专家的话是无用的,自己作为一个历史学专家的观点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其可怪也欤!
罗老师不是党员领导干部,说的这个话也没有很激进,我就不举报了。实际上举报了也没有什么用,无非最多恶心一下被举报者。现在正高职称的专家都是宝贝,你这个学校不要其他学校抢着要,只要不是性骚扰、骂了主席这样的大问题,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5】@卢诗翰 

性侵未成年幼女这个事情,我并没怎么提
因为我的观点可能和大家不太一样
我个人,不太适应目前这种,姐姐哥哥给你打气的支持画风。
啊,你好惨啊太可怜了我们一定要帮你伸张正义
NO,我不太喜欢这种描述,包括类似的,给寒门学子捐款,老喜欢强调他们多惨条件多差。
仿佛不卖惨正当性就不成立一样。
强调受害者的悲惨,会激发大家对犯罪分子的恨,但也会伤害到这个年轻的女孩,不要一直感叹受害者“一辈子就毁了”。
她一辈子没有毁掉。但你这么强调,可能会让其他受害者觉得自己一辈子被毁了而失去站出来的勇气。
要我说,你们应该说,妹妹你牛毕的,你是斗士,你勇敢的站出来了,怼他,怼死他
看看老回维权时怎么怼三星的,“老子把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
我听着都神往啊,热血沸腾恨不得跟他一起去
他们是勇敢的斗士,不论你支持不支持,人家早都上战场了。
不是她的一辈子毁了,而是,他的一辈子马上要毁了!
这才有威慑力啊
对受害者的同情只会等来下一个受害者,对反抗者的崇拜才会让对方害怕
具体理论,可以看看倪博士的诠释,我觉得很有建设性。

 

 

【6】@小兔子尹月 

我再次推荐大家去看《难以置信》这部电视剧(基于真实事件,还原度很高)。女孩玛丽·阿德勒报警说自己被一名闯入者强奸,但几名男性警员认定她撒谎,玛丽在威压下被迫撤销报案。身边所有人都认为她编造谎言,玛丽绝望之下一度试图自杀。然而她的确是被一名连环强奸犯侵犯了。犯人归案后,玛丽以渎职将市政府和警方告上法庭,并获得15万美元赔偿。最初接手案件的警官与玛丽见面,玛丽说:“你知道我从来没得到的是什么吗?一个道歉。连我都知道,你犯错就要道歉。如果你犯下弥天大错,你的愚蠢错误毁了另一个人的人生,你就得加倍道歉。”警官道歉,玛丽说:“下次做得好一点。”她又给将犯人抓获的女警官打电话(这段看得暴哭):“这件事发生后,我变得更难相信这世界真有美好的一面。我想这是整件事里最痛苦的部分。每天醒来只觉得绝望。这时我听说在很远的地方,有两个陌生人(指两名女警官)关心我,为我伸张正义,那比其他事都重要。比犯人被关起来,比我拿到钱,都更重要。现在我醒来,能想象有美好的事会发生。这都是因为你。谢谢你。”
全剧停留在玛丽微笑驾车前行的画面。没有人应该经历她和许许多多女孩经历的不公和屈辱。

 

 

【7】刘大可先生 

啥叫文化输出呢?
就是人家年轻人为了看你的电影,看你的电视剧,唱你的流行歌,读你的畅销书,玩你的电子游戏,
而学你的语言,学你的文字,学你的俚语,学你的典故,学你的思考方式,
然后来喜欢你的明星,消费你的产品,品尝你的食物,参观你的名胜,申请你的大学,
等这代外国年轻人长大了,就会了解你的历史,了解你的文化,信任你的言论,认可你的制度,甚至携家带口移民过来。

而不是倒过来。

 

 

【8】@静静的顿猴 

我觉得普法真的非常重要。如今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告知人民群众他们生产生活、经济活动等领域内哪些行为违法、如何避免违法。例如交通违法、偷税漏税。也就是说,是警慑型的知识普及教育。并且,普法目前主要是由公检法机构完成的,是公检法对人民的教育。

普通人更了解实体法,比如,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不太了解的,是流程、程序(以刑事案为例),
1)当自己成为受害人时,能找哪些部门(包括派出所,包括打110时如何有效迅速及时说明问题,也包括派出所之外的权益保护机构,如妇联);
2)嫌疑人的权利,受害人的权利,各部门应在什么时间内给出什么回复,需要哪些具体文件,如本案中的告知书;
3)公检法的工作流程。例如对嫌疑人的传唤、刑拘、批捕这些过程,其间关系,预计什么时间会发生什么事,以什么条件,障碍在哪里。
4)寻找法律援助及其他帮助资源的方式。

从留存证据、报案开始,派出所的管辖权问题。然后,如何立案?得到立案回执才算正式立案。之后就“等消息”吗?谁该在什么时间内给出什么形式的反馈?如果打电话,办案警官就是不接,或者不值班,自己还能怎么办?嫌疑人被刑拘后,为什么能取保候审?他被刑拘了,那之后他是被正式批捕了,还是释放了?他是用高血压办的取保吗?取保办成了,就意味着多半会缓刑。以什么理由撤案的?到法院了吗?又退侦了吗?

流程、权利、文件、条件、资源。换句话说,普法需要让人们了解到公检法部门的义务。人们才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应当要求什么,什么时候是系统出了差错,什么时候自己不应签哪个字,自己如何能不被打发走。

大多数人碰到刑事案件,都是平生第一次,两眼一抹黑,人生中没有自己会遭遇刑法的准备。立案、侦查又有时间限制,人未必来得及、未必有资源广泛寻求支援,尤其一些涉及到隐私或当事人有心理创伤或被孤立的特殊案件。

这样是把普通人不仅当做可能的嫌疑人,也当做可能的受害者。让普通人不那么容易被“结案了”“撤案了”“没上班”“你再打电话吧”“不知道”,被这些官僚作风和腐败,糊弄过去。这样是把公检法系统也当做对人民有义务、需要完成义务、需要按章程办事的机构。

资本主义社会,媒体逐利,报道罪案多,读者关心案子,有些国家有陪审团制,普通人和法律之间的距离很近(美国则是独特的“好讼”)。案件具体办理过程、法庭工作过程、案件回顾披露的曝光率都高,普通人光是一辈子看电视,受媒体教育,都能比较熟悉流程。

国内,在相关教育缺失、普通人有时受到一些阻挠,难以在公检法系统中“自然”地获得正义的情况下,个人努力去了解相关知识很重要。这样不是把办案的责任、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转嫁到受害者身上,和让女性出门多穿点儿不一样。而是让普通人能有一定的必要知识,增强其推动案件,有与公检法系统去沟通、谈判、推进的能力。

在必须与公检法系统打交道的情况下,知识是一种赋权。

我们真的应该“自我普法”。我也希望更多法律工作者、NGONPO工作人员、公检法工作人员、媒体工作者能专业或业余地做这项工作。

也很重要的是对政府工作人员、政法系统内部人员的普法。不少公检法一线工作人员并不懂法,懂的是长期的工作习惯和处理方式,对新修订的法律也不一定很清楚,也受自身文化、性别、民族等性质的限制。这不是系统无法改变的黑暗,像《家暴法》推出后,一线工作人员是逐渐将其融入日常工作、开始重视家暴的。各地法院也做妇女儿童权益普法宣传,有时干警下乡普法,逐渐地,普通家庭和一线工作人员都能更把家暴当回事。但这没那么快,也需要一些关键案件作为推动节点。案件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呼吁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9】@沙皮买 

“警察先生,我要报案。我的男友斯捷潘,他昨天强 暴了我。”
“哦我亲爱的阿加塔同志,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样光辉的大地上是不会出现强 暴这样的事情的。”
“他在强 暴我的时候还在侮辱勃列日涅夫同志!”
“他住在哪里?”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