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72】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不会听的

dasheng @ 2020年05月05日  浮世汇

【1】@吴忠全 

18年的时候,我有笔钱在p2p爆雷了,我去上海经侦处报了个警,门都没让我进,就在门口填了个表,递了个资料。看那态度也知道钱没啥希望追回来,我也就当自己倒霉了。

可是没想到这次报警,竟让我以后每次去北京都有点麻烦,只要我订了去北京的票,无论出发地在哪,都会收到我老家派出所的电话,一顿盘问,去北京干嘛?住在北京做什么之类的。(但态度很好,甚至还有点谦卑)

后来我听明白了,这话里话外都在套我是不是要去上访。我说我认倒霉了,不上访,也从来没想过上访,可下次还是会来电话,说是上级要求的,我的订票信息也是大数据传给他们的,最严重时一个下午给我打了四个电话,弄得我以为自己一落地北京就要被逮捕了。

昨天电话又打来了,那时我在开会,语气不是很好,我说我都把票退了,你们没收到大数据吗?再说以后能不能给我的名字备注一下,就写不上访三个字,你们和我都能轻松点。也不知道这次沟通能不能变成有效沟通。(我也知道有些基层的民警同志也很为难)

今天后浪这个词很热,我就想说,做为一名后浪,渐渐被生活磨平的我,对于这件事,我都懒得去上升到体制或是个人隐私这个层面上去,我就是觉得烦。

真他妈烦!
ps:我只是讲讲这件事,没有其他诉求。

 

 

【2】@陈生大王 

《后浪》我看了,感觉有一些不适,犹豫该不该说两句,毕竟不少人很欣赏这部片子。

首先《后浪》不是演讲,是广告。任何广告的核心都是支配和控制观看者。赞美和激励只是诓骗,不要轻信,更不要当作事实和真理。

片中一些观点,我也确实无法认同。

1,“弱小的人,才习惯讽刺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这是很下流的一种价值观,彻底否定了批评的意义,甚至试图羞辱批判者。赞歌和服从推动不了社会,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是以抗争开始。

不要忘记,这才是五四青年节的意义。

2,“你们可以自由学习一门语言,欣赏一部电影”

——包不包括外国电影,同性恋电影,纪录片,需不需要剪掉婚前性,学校恋情,社会阴暗面?我实现的自由,只是盗版自由。

3,“……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因为你们,世界更喜欢中国”

——总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往回看十年,音乐,电影,游戏,动漫,我们成功输出了什么文化? The only one thing we do export ,it‘s nothing.

世界会不会因为年轻人而更喜欢中国?我不确定。

4,“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知识,见识、智慧,历史,艺术……仿佛专门为你们而准备的礼物”。

——关于过去,关于这个世界,你我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早已经规定好。更广阔的天地always 404 not found。

而可爱的是,所有年轻人都知道,对什么应该保持沉默,对什么应该不再提起,什么样的文化是腐败侵蚀,什么样的文化才是正统。这是一种国民性的默契。

当代年轻人是不是在变得更好,我不知道,也难以概括。但总有一些问题可以看帮我们找到答案。

新一代青年是不是更追求安分守己,更相信上尊下卑?

是不是更漠视平民的悲欢,更主动带入领导的视角?

是不是相信适者生存?

是不是对权力过度迷恋?

是不是对正义有着共同的理念:对你的正义,就是对我的正义;对女性的正义,就是对男性的正义;对性少数群体的正义,就是对所有人的正义。

是不是有着不以国家和血统为边界的正确道德感?

是首先被教育要学会服从,要遵守某种观念,某种主义,还是被教育要拥有自由,独立,丰满的一生?

更重要的是,在青年群体之外,是否有人拥有着无限权力?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一切的美德,感动,梦想,柔软终归都被会绑架。

 

 

【3】@荐见 

昨天我们都被一段题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刷屏了。何冰不负重望完成了大家对于一位表演艺术家在台词功力上的期待。

荐群的一位90年后群友看完这段演讲后说,“我是90后,就个人来说,童年的时候没有什么选择的机会,也没有在那时候步入不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很多是被动的,我不知道片子的文案是怎么想出来这些句子的。”

“这个片子里,我没有看到太多关于责任的话语,更多是一些空洞的成就,一些无关紧要的激情剩余。”群友“嘉言”说,

“这种热血爆棚的文案,出自一个中年男子之口。句句善意,全篇佳话,就差给我们每个年轻人发一个时代进步奖了,看完脑子一热,就转了,深层面的话,大概又是营销手段,商人那里得到了宣传,大众这里拿到了热点,作为朋友圈的装修材料,是极好的,符合朋友圈的人设建设,符合当代年轻群体的接受心理。”

另一位90后群友说,“我非常厌恶这样的资本谄媚。这个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快餐化娱乐化我想众所周知,我没觉得自由。演讲里没有任何真切在里面。甚至这样的演讲让真正想生活得更加真实更加充满意义的年轻人会感到失望。”

他说,“我作为90后,希望,社会前辈给我们的是精神价值,中肯的建议和鼓励。不是权力的更迭。我不愿看到我们这一代被利用。”

“我今天特意翻看了朱光潜《给青年人的十二封信》,真心感到那一辈知识分子对晚辈爱得那么真切,非常感动。我作为年轻人希望社会上多些像朱光潜一样的长辈,这样的环境才会有火焰传递,才会有希望,有温度。”

荐见社群的艺术家房圣易说,“别做浪,别被风吹得不由自主地奔涌,你是生命,去游弋。去你想去的方向。不要做没有生命的浪,不要被裹挟。你是独立自由的个体。”

日本老戏骨树木希林前年因癌症在东京家中去世,在生前的一次采访里,

记者问她:“你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忠告?”

树木希林回答说,“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不会听的。”

 

 

【4】关于青年,鲁迅有很多恳切的话。1919-2020,五四运动101年了,至今看来仍不过时,甚至更有提起的必要。这里姑录两段吧。

近来很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
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
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华盖集•导师》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呼唤青年人“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并提出六项标准:其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其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其三,“进取的而非退陷的”;其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其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其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6】@胡辛束 

时代定义过的所有年轻人都是片面的。我更欣赏那些露出马脚的,失败的,痛哭过的,与自己矛盾又和解过的人。年轻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被留恋的始终是照片里的笑容和冲动的瞬间。年轻终究是鲁莽的,对世界或对自己都如此。

 

 

【7】@三思逍遥 

英国前最高法院法官LORD SUMPTION抨击英国的封锁政策
“我们不能成为中国”

不过这篇文章写得还是有点意思,我节选了主要部分,供诸位网友思考。
————————节选

COVID-19并非我们历史上最大的危机。这甚至不是我们历史上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但是毫无疑问,封锁是我们历史上对人身自由的最大干涉.....即使在战时,我们也绝不会将所有居民以24/7的时间限制在他们的家中。
...........

归结为一个问题,封锁值得么?
答案仅部分取决于科学,这还涉及道德判断,宪法价值和经济后果。

我们希望与国家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首先,医学问题。我不会谈论弗格森教授的预测.....它们基于一些相当武断的假设。而且,他没有考虑其它重要因素,例如居家令本身对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即便没有新冠病毒,在几个月后本来就会因慢性病而死亡的那些人。但是,让我们退一步承认,封锁的确会挽救大量生命,虽然少于弗格森教授的预测。

★其次,我们需要问我们准备接受多少死亡,以保护我们珍视的其他事物?

无论生命多有价值,它都不是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在我们所获得的生活与我们因封锁而失去的其他生活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些比较。

说生命是无价的,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只是空洞的修辞。 人们这样说是因为它在情感上是舒适的,可以避免陷入尴尬的困境,但实际上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这话。

我在1939年参战,是因为值得为自由而牺牲生命。我们允许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是因为为生活方便起见,也值得失去一些生命。尽管污染会导致死亡,但我们还是乘飞机旅行。

★第三个问题。我们认为我们正在保护什么样的生活?

生命不仅仅是避免死亡。生活是与朋友共饮。生活是一场拥挤的足球比赛或一场现场音乐会。生活是有孩子和孙子的家庭庆祝活动.....它们就是生命本身,它们对于我们人类乃至我们作为社会存在的生存至关重要。

这种病毒永远不会消失.....强迫“保护”(简单说法就是“关起来”)老弱病残,直到群体免疫实现或者疫苗问世,是对人类基本价值观的残酷嘲弄。

★第四,还有钱的问题。
金钱不仅仅是富豪们的专利。 你和我,9号巴士的司机,坎特伯雷大主教,超市的收银员,我们都依赖钱,不仅仅因为它支付我们的工资或养老金。

成千上万的企业正在破产,数以百万计的人正在从工作转向失业救济。我们现在正在抛弃蓬勃发展的经济,那是我们安全的源泉和我们孩子未来的基础。

我们最好不要嘲笑钱,贫穷也会杀人,当它没有杀人的时候,它也会对精神、身体和社会造成伤害。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问自己,在自由民主制度下,国家可以合法地对人民做的事情有什么限制?

说没有限制,那是暴君的专利。 每一个曾经活着的暴君都认为他强迫他的臣民,是为了他们自己或整个社会的利益。

瑞典流行病学家约翰·吉塞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瑞典拒绝封锁与流行病学完全无关。

他的观点是,有些公卫措施可能会奏效,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也的确可以做到。但是像瑞典这样有着悠久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除非它想成为中国,否则就无法做到。

我们也必须问自己,我们想要与国家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我们真的要活在这样一种社会中吗?在这种社会里,基本自由取决于那些屈从于科学家和统计学家的政治家们的决定,在那里人类只是公共政策的工具?

一个政府可以在不引起争议的情况下将大部分人口束缚的社会,无论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如何,都不是文明人想要生活在其中的社会。

这值得么?

我自己的答案是不。

自愿的自我隔离是好的,强烈建议脆弱的人自我隔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选择这样做。但是强迫是不好的,没有任何道德或原则上的理由可以强迫所有人。

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我的观点,因为这些价值判断都很难,因此无法期望在短期内达成普遍共识。但根本要点是,这些问题需要政治家们正视并公开讨论,而不是像迄今为止他们干的那样,只会逃避问题或者喊宣传口号或者煽情。

 

 

【8】@安普若-外号安校长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余英时说,国人的仇外心理有很多原因。只要跟外国人一发生矛盾,你必须毫不含糊毫不打折扣地仇外。如果你稍微说几句公道话,说外国人有外国人的道理,你不能不尊重外国人的习惯,那你马上就被看成"二毛子"、"汉奸"。这是中国一个传统。

诚如德国遭受欧洲国家外侮的历史记忆导致德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仇外心理,成为希特勒后来发动二战的民族意识温床,中国近代史中上述重大事件是否获得真实的陈述,也关系到中国当代对外反应与认知方式是否到位。

 

 

【9】@爱在喜马拉雅山脚下 

看了B站的演讲视频后,更想把这本书推荐给还在过“五四”的青年人。这是我大学时候读的书,通过这本书才第一次知道文X和大跃进的亲历者所经历的是什么,爱国意味着什么,知识分子的责任是什么。这本书是一个系列中的一本,另外两本是《人与自我》、《人与世界》。这个系列没有再版过,现在拿出其中的一些文章单独发出来可能的结果就是号没了。

“五四”发生在1919年,1999年5月4日,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时候,学者李中这样写“五四”:”五四”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一次启蒙运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的精神是启蒙,以理性的精神来打破几千年来禁锢着中国人的思想专制与蒙昧主义。“五四”的意义远不止是爱国主义,它是人的解放的开始,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

今天,“五四”精神仍然与我们很遥远。

 

 

【10】@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五四的另一面》里提到清末有一个叫莎泉生的作者,写了一篇《个人主义之研究》:“……个人主义者,政治自由之极致也,变词言之,即谓国家之设,原为各个人,国家不得反藉群力而干涉个人之自由……在社会范围以内,苟个人行为无直接损害于他人者,无论其思想言论如何,社会不得而干涉之,此即按之国家原理亦无所悖”。那是1908年啊,112年就这么过去了。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