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336】普通人越努力,网红明星挣得越多

dasheng @ 2021年04月28日  浮世汇

【1】记者韩鹏 

惨惨惨!一位印度记者,感染新冠在网上求救,却直播了自己的死亡。
【死亡前20小时】——"我今年65岁,感染了新冠肺炎。我还患有脊柱炎,血氧已降至52。现在所有医院和医生的电话,都打不通。"
这是他在Twitter发出的第一条求救信息。这位记者名叫Vinay Srivastava,家住印度北部邦。
解释一句,血氧饱和度52%,已非常危险!这个指标只要低于90%,人就能感到缺氧;低于30%,意味着人已经无法呼入氧气。
此时,他的儿子正拼命找医院,挨家挨户上门求救,但无一例外,全部被拒。理由是:入院必须有新冠检测报告,但Srivastava还没检测。
此时的印度,不仅医疗资源挤兑,检测也早已崩溃——检测要预约,即使约上,也要72小时出结果。
72小时?知道后续的我们,知道此时Srivastava的生命,已经进入了最后的20小时!
【死亡前2小时30分】——救命稻草!一名当地官员,在Twitter回复了这位记者,就四个单词:"Provide full details pls. "请提供完整信息。
这个记者没什么名气,Twitter只有200多粉丝,没想到真有官员在Twitter上找患者?真是绝望中的希望!
让他提供完整信息的,是印度北部邦新闻发言人、信息顾问Shalabh Mani Tripathi,有28万Twitter粉丝。
此时距离Srivastava发出第一条求助信息,已经过去17.5小时,距离他死亡,还剩2.5小时。
【死亡前1小时50分】——记者Srivastava回复官员:"我的住址是……,电话是……,我现在血氧56,患有脊柱炎,我的新冠症状已有3天,检测报告后天能拿到。请问接下来我该做什么?"
整个推文,没有标点符号。这位记者此时应该已经极度危险,但他还是抓住了最后的救命机会。
血氧56,说明过去十几个小时,Srivastava一直严重缺氧。
【死亡前2小时】——Twitter上一位志愿者回复Srivastava,让他按一定格式,填写信息,并表示自己愿意帮忙协调医院资源。
患者姓名:
患者年龄、性别:
感染日期:
血氧饱和度:
现住址:
家人姓名及电话:
需求:
啥都别说了!争分夺秒,赶紧填吧。
【死亡前1小时44分】——同样的信息,Srivastava按表格又填了一遍!
患者姓名:Vinay Srivastava
年龄:65
性别:男
感染日期:我今天去做了检测,后天出结果
现住址:******
家人姓名:Harshit Srivastava(儿子)
电话:9838******
但这之后,Twitter上就没有回音了。
【死亡前1小时40分】——记者Srivastava发推:"我这一生,是为印度而战,不是为任何印度官员而战。希望其他人别像我一样,感染新冠,无人救助,却被反复询问这些没用的问题!"
唉。
【死亡前1小时15分】——记者Srivastava发推:"现在我的血氧31了,还有人能来救我吗?"
血氧31!此时Srivastava应该是大张着嘴,却吸不进氧气,已处于窒息边缘。
【死亡前1小时14分】——记者Srivastava再发推:"我的血氧31了,什么时候能有人来救我?"
【死亡前1小时13分】——记者Srivastava发了一张图,图上有他的手和血氧仪。血氧31,手已发黑。
【死亡前半小时】——志愿者发推,艾特了很多人,就说了三个单词:"pl help. URGENT" 快来人,情况危急!
【宣布死亡】——另一名志愿者发推:"他已经死了,印度北部邦的政府也死了。"
两天后,记者Srivastava的儿子发推:"由于印度北部邦糟糕的治理水平,我父亲已不在人世。我看到勒克瑙(Srivastava所处地区)的路边,到处都是遗体。"
三天后,记者Srivastava的儿子发推:"我的父亲不是死于病毒,而是被印度冷血的北部邦首席长官Yogi Adityanath谋杀了!"
【唉,一个人的死亡是悲剧,一群人的死亡是数据。】
而这位记者生前多次发文,警告印度政府,赶紧防疫。
【死亡前23天】——记者Srivastava发推:"印度一旦有选举,似乎新冠病毒就不存在了。人们变得对病毒毫无畏惧,对法律也毫无畏惧。"
【死亡前17天】——记者Srivastava发推:"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印度选举集会带来的人员聚集,十分危险。为什么政府、选举委员会、最高法院等相关部门,对这些危险的集会全都不闻不问?"
印度选举集会,加上宗教节日,各种狂热、聚集,简直成了病毒的巨型人肉培养皿。这位记者看到了危险,发出了批评,却无法阻止这个危险吞噬他的生命,让他成为印度巨大的死亡数据中,一个不起眼的小零头。

 

 

【2】木遥 

刚才看到一个对赵引用三字经的批评,说三字经和弟子规一样都是充满恶臭的男权糟粕,是类似于海外华人的扇子舞一样浅薄的乡愁。

这个作者显然根本没读过三字经。

三字经和弟子规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能因为人家都是三个字一句就混为一谈。弟子规确实基本上是糟粕,但三字经是什么?就是那个时代的小学常识课本而已。翻一下就知道,里面百分之七十都是在教小朋友基本的生活常识(也包括教他们认字):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这有啥糟粕的?

剩下百分之三十里,又有至少二十都是劝小孩子要勤奋读书: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这又有啥糟粕的?

再剩下的那百分之十里确实有三纲五常的部分,但也就是那个时代最正常的叙述,并没有什么二十四孝之类反人性的变态要求。就算用二十一世纪的标准,谈得上跟糟粕沾边(有的真的只是勉强沾边)的也就这么几句话: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别的就没了。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常识。一个宋朝人写的东西,如果一两句话提到纲常伦理,整个就要做为糟粕丢掉,那李白杜甫也是糟粕,红楼西游也是糟粕,现代中国人从小还能读什么?

然后再回到赵引用的开头:

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封建糟粕吗?这是历史长河里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基本哲学命题。孔孟颜曾想过,老庄申韩想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想过,康德和休谟也想过。你在二十一世纪呼唤人的解放,不还是得面对人性的问题?再 woke 的美国知识分子也不会觉得柏拉图不值得一读,人类就是从那个直男癌的时代过来的。觉得宋朝人的人性就不是人性,是要在虚空中创造出一个新世界来吗?

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往上提,是无法带来自由的。只要是古代的就说是黑暗的,这不叫解放,这叫眼睛不好。

 

 

【3】@芥末开门2020 

说清华校庆舞蹈有乡下办丧事坟头蹦迪的风格,确实有点儿。也像青年版的广场舞,没什么美感,也不觉得享受,就是按照编排走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跟做题差不多吧。

有人贴了伯克利大学的拉拉队表演,专业对业余,那肯定是碾压啊,而且这个碾压是全方位的:形体、音乐、服装、节奏感——说实话我一直觉得美帝在审美方面已经够土的了。

好多人问都上清华了为啥还这么Low?
这跟清华其实关系不大。

假如,一个人——
从小就没接受过什么审美教育;
音乐课美术课多半都是凑合着上,能不上就不上;
体育课没卵用,完全没有健身意识,也没训练过肢体协调能力;
学才艺之类也不是因为喜欢,大多是为了跟风或者加分;
从零岁到18岁,生活的绝大部分内容就是背书和做题;
除了艺考专业的,学校里几乎从来不跳舞;
在青春期的每一天都穿惨不忍睹的运动套装;
女孩子连长发都不能留。
并且——
生活在一个审美整体水平为负的洼地里,音乐电影书综艺晚会电视剧几乎全Low,人们还特别喜欢群嘲审美的生活方式——文艺青年破鼓万人捶嘛!直到2021年来还认为文科没用——艺术审美算人文类吧?

那么好,一个人从童年到青春期都是在审丑的氛围里瞎逼过,丑而不自知,怎么可能进了清华就鲤鱼跃龙门,一下无师自通,就会通过舞蹈表达情绪啦?就会审美啦?

不知道你们大学时代审美怎么样,反正我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刚刚学会每周末去食堂办的舞会跳舞,那真是造型乡土,动作拙劣,后来看到被同学拍的照片,我真想穿越回去摇自己的肩膀大喊:你能不能清醒一点!

至于咱们为啥不会跳舞,为啥没审美,我觉得不能归结于穷,非洲印度,穷人跳舞的节奏感也可以是一流的。
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那十年。
新疆也经历过同样的年代,但哈萨克人也好,维吾尔人也好,塔吉克人也好,蒙古人也好,审美趣味和舞蹈都没丢,对颜色造型的喜好,对节奏的敏感,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的本能,好像是血液里基因里的东西,一代一代传下来,不是十年几十年的改造就可以抹掉的。
这种东西我们为什么没有,说来话长,也没定论,这里就不讨论了,反正咱们的审美完全可以算从零起步,还根本不能理解舞蹈是一种身体表达,普通人手脚协调能踩上点儿就不错了,一出手就很容易就搞成清华土味视频这样,本意是想追求美,但抬腿就踩进了乡村艳舞的大坑。

其实也不仅是跳舞啦,常看到有人说,都大学生了上网讨论问题还毫无章法?都大学生了还不懂尊重女性?都大学生了还没有基本权利意识?都大学生了还不懂避孕?

这些,就跟跳舞和审美一样,不是上了大学就无师自通的,而是从小就该开始学习的。
而我们的教育在教什么呢?
两个字:听话。

等到长大后自己意识到不对劲,开始补课,一生中最有精力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刚开点儿窍,已经人到中年,相当于走了二十多年弯路啊,这么多年,找谁索赔啊?

当然了,不否认有天才,早早就看透真相,走自己的路,问题是那才有几个呀?就算是考上了清华的佼佼者,高智商,不也一样得在最好的年纪陷在泥坑里打转儿吗?

谁的二十年不是二十年啊!一举废掉你的人生二十年,这才叫让你结结实实输在起跑线上呢。

 

 

【4】迈克尔杰克逊中国网 

终于!法官最终裁定迈克尔杰克逊胜诉!提起诬告的骗子搞出的官司再被无情驳回,因为法院讲的是证据和事实,而骗子啥都没有! #迈克尔杰克逊清白无罪# 
洛杉矶高等法院法官马克·杨今天最终裁决,驳回韦德罗伯逊对迈克尔杰克逊遗产委员会提起的最后一次诉讼!罗伯逊对迈克尔杰克逊及名下公司长达8年的"性侵"指控终于告终,两名不同的法官在他三次花样不同的起诉中,均做出了同样的判决。杰克逊在历经新一轮污蔑后再次被证清白!
法官早上在法庭的最终裁决中裁定韦德·罗伯逊案件败诉,对迈克尔杰克逊、所属公司及迈克尔杰克逊遗产委员会的诉讼无效,案件再次驳回!上周,临时裁定已经产生。今天,法官给了双方律师机会再到法庭辩论,并最终支持了MJ方的诉求。
起诉中的六项不同的指控均被驳回。
迈克尔杰克逊遗产代表为前不久刚刚去世的金牌律师霍华德·魏茨曼和乔纳森·斯坦萨皮尔。
乔纳森·斯坦萨皮尔发表的最新声明如下:
"截至今天,对韦德·罗伯逊案的简易判决已经被高等法院的两名不同的法官三次下达。
"韦德·罗伯逊在过去的八年里一直在对迈克尔杰克逊遗产管理委员会及所属相关公司提起不同的诉讼,提出轻率的指控。罗伯逊已经收集了近40份证词,调查并提交了数十万份文件,试图证明他的指控。但法官再次裁定,罗伯逊的指控毫无根据,不需要审判,他最新的案件已被驳回。"
此前,另一名指控者詹姆斯·萨菲丘克对杰克逊遗产提起的诉讼也已被驳回。
罗伯逊和萨菲丘克不仅起诉杰克逊,2019年还与丹·里德狼狈为奸炮制了HBO伪纪录片《逃离梦幻岛》,在这部纪录片中,他们声称杰克逊在他们童年时代"猥亵"了他们,试图赚取公众的同情并为自己的新诉讼造势。
所谓著名主持人奥普拉完全相信他们的故事,允许这些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情况下提出指控的人接受采访。
现在,法院做出裁决,驳回所有指控。当然,这两个骗子的律师还在大言不惭地说要继续上诉,脸呢?
目前,国外社交媒体上MJInnocent (对应中文社交媒体上的 #迈克尔杰克逊清白无罪#)已经开始冲上热搜。
迈克尔的侄子塔吉杰克逊说:"我们被取笑,被中伤,被边缘化。而我们依然坚强挺立,从不迟疑。我们经受住了所有同辈和公众的压力,因为我们了解真相。用热忱和事实武装自己,我们永远不退却。一切为了MJ。我很为我们骄傲。#迈克尔杰克逊清白无罪#"
他还说:"韦德罗伯逊和詹姆斯萨菲丘克的案子被分别一次又一次的扔出法庭。在法庭上,事实和证据才真正重要。什么时候媒体才能终于去调查这两个人和所有他们可以被证明的谎言?'谎言短跑冲刺在前,真相是马拉松姗姗来迟。"
媒体人、作家珍内瓦S.托马斯写道:"迈克尔杰克逊还要被证无罪多少次?再一次的,法官裁定没有证据证明他会伤害儿童。这些人想从他的遗产索要1亿美金,最初甚至想要索要10亿美金。两个案子都被驳回了。这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一场敲诈。"

 

 

【5】山城诗客 :关于为什么注销微博账号,陈行甲接受原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采访时的说明。

 

 

【6】@于杰-时运变迁 

此前按总人口/新增人口计量的消费/服务的^预期^增长空间是不是得重估了?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居住/基础设施(及衍生领域)、汽车、猪/牛/羊/鸡肉、牛奶、咖啡、酱油....以及教育服务..

同fd经济体相比,个人认为空间真正很大的是两个,其中一个是个人可支配收入。需要重估的可能是难度。

前两天看到一位极资深首席称,中国城市化还可以持续几十年。百思不得解,未来户籍城市化率提升主要得靠城镇常驻人口(农村籍)落定户籍及非常驻城镇的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除部分在城里可利用体力优势维持生计的劳动人口外,其余的新增城镇居民的福利如何保障?城镇化目的是发展/增长(残酷但真实),这种提升安排反而可能是gf的负担,除了加税、卖国资,高福利的公/事机构(个人)愿意让利?

 

 

【7】Kevin在纽约 

「美国学生校外的言行,学校可不可以管?最高法院将听审"言论自由"案」美啦啦队女生在校外社媒骂脏话被学校处罚是否违宪?此案被视为美国各地有关言论自由的一次重大检测。
发生了什么?宾夕法尼亚一位女高中生叫布兰迪·利维(Brandi Levy),因没被选入学校的拉拉队心怀不满,在Snapchat上大吐脏话。
学校教练听说了这段脏话,决定一年内禁止她参加啦啦队活动,于是利维和家人在法庭对校方的决定提出挑战。
他们争辩说,学校的这一处罚违反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维获得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的支持,该组织认为,学校没有权利监管学生在校园以外的言行。
然而作为被告的校区担心,如果对校园外言行、特别是那些公布于社交媒体上的言行缺乏监管,这有可能助长霸凌和种族主义。
最高法院曾在1969年裁决说,学校可以因为学生"严重破坏"学校社区的言论而实施处罚。利维所在校区就是引用这项先例而对宾夕法尼亚法庭的裁决提出了上诉。
最高法院将裁决这项先例是否适用于校外言论。无论如何,利维说,她当时没有威胁或骚扰任何人。
她对路透社说:"我当时说的话,没有把目标对准谁。不是霸凌、骚扰或任何这样的事情。"
美国最高法院预计将在6月底作出裁决,你认为学生校外的言行,学校可以管吗?(Credit VOA)

 

 

【8】普通人越努力,明星赚的越多。

 

【9】EricTsui 

#电车小白# 特斯拉model Y 近3000公里小结,前面已经各种劝退了,这期说说特斯拉车主的蠢,结合特斯拉的傻。
①首先,从我个人理性判断,特斯拉刹车失灵这件事概率低,这个概率低的意思直白一点说就是:99%特斯拉车祸不是因为刹车失灵,而是因为车主蠢,车子傻。
②你们还记得你学车的时候,碰到多少跟猪一样蠢的学员么?那些蠢货基本上无一例外的拿到了驾照,本来他们应该是去开一个百公里加速9-13秒的油车,然后改一改车,把车变成10-14秒,但是特斯拉给了这些蠢逼们一个机会,只花30W左右,拥有百万级别超跑加速的机会。
③蠢逼车主们,再结合特斯拉各种弱智的数字化,造成了各种事故高发,都说车祸十祸九快,结合特斯拉给这个做了数字化加成,比如ap辅助驾驶、取消所有实体按键、单踏板模式、车机系统自动抢轮……
④蠢逼们热爱抱团,也热爱崇拜,特斯拉粉丝化的确做得不错,韭菜长的快,孤儿也够用,所以特斯拉公关们飘了……各种骚操作都不能谈是不是专业和职业了,你都怀疑他们有没有一个正常脑子。
⑤特斯拉这车我观察过了,基本是IT、互联网、数码行业的最爱,这群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有钱和品味成极端反比,比如正常人的金钱品味比是100:10,那么这群人的金钱品味比是100万~1亿:-1,是的,既然我是只设计豪宅的,我观察过了,不会错。所以,刚开始开特斯拉的这群人给特斯拉塑造了一个有钱又懂科技未来的人喜欢开特斯拉的印象,实际不就是绿油油的大韭菜么。。。
⑥接上条,这群人除了 金钱品味比 超级大以外,还特别扣,所以嘴上说特斯拉牛逼,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啪响的是,百公里电费才几块钱[微笑][微笑][微笑]
⑦接上条,绝大部分人并不能知道并判断好坏之间的差别,所以,有人带头说好,他就簇拥着跟随,这也是很多特斯拉车主的一个心态,从众,随"上流";
⑧因为我公司经常买进口家具,所以我经常看到进口品牌的经销商的嘴脸,怎么说呢,就是"高华"的那种嘴脸,你懂的,各种装逼,但是极不专业,特斯拉的中国部门也差不多一样德性,但是咱中国人里很多人真的是花钱当孙子,也不能说他性格里是不是个M,但是我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受不了老子花钱了,你还各种傲慢装逼,觉得是你给我一个花钱机会的。这点也能反应出很多特斯拉孝子车主性格里的下贱和卑微。
⑨最后讲一点,特斯拉你都能把火箭送上天了,能不能把导航优化一下,做的跟高德导航差不多就;,能不能把FM和音乐优化一下,做的很正常调频收音机一样就行;能不能把转弯半径优化一下,做的和正常10万的油车一样就行,能不能把车子密封性优化一下,只要高速不漏风就行;能不能把避震优化一下,做的跟3万的五菱mini EV一样就行;能不能标配个车顶天窗遮阳帘,我怕天热了我的秀发会被晒秃[悲伤]

 

 

【10】祝佳音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从最近推荐的书名看,我好像进入了一场 "美国有多不好" 的阅读序列中——也有可能吧?微信读书的智能推荐之处就在这儿,当你阅读了《乡下人的悲歌》,系统就会自动推荐给你《美国病》、《美国底层》和《扫地出门》。我有时候会想,智能推荐,大数据,随便什么东西只是摸到(或者自以为摸到)你的爱好,然后一遍一遍地给你找到你喜欢的书,推到你面前。如果你是个3K党,智能推荐系统也可能给你找到一些类似《黑色的美国》《黑死神:美国的堕落和肮脏的街区》《非洲病毒》之类的书吧?然后还会给你推荐《我的奋斗》(希姆莱作序,89%读过《毒品、枪支和滥交,我们如何保护伟大美国》的人都读这本书)。你看着这些书,就觉得自己并不孤独?
人类的自以为是这样了,这些系统是不是要负点责任?信息茧房什么的,你们这个大数据……你们的决定也是很重要的吧?
当然这些和我说的这本书没有关系……这是本好书。《扫地出门》本身是一本相当优秀的报导。它描述的是美国底层房客和房东的故事。当然丛书名你就能看出它的基调。
故事还是那些故事,我最近也看饱了美国底层人民的苦难与哀愁。毒品、滥交、染上酒精依赖的妈妈和越战后就得了PTSD的外公……但尽管如此,当我看到"尼姆每个月要工作30小时,才能拿到687元补助,另外还有380元补助,就算他不工作也能以优惠券方式拿到"的时候还是从心中发出怒吼:"嘿,尼*,那就去工作30小时啊!"
另外我要负责任地说一句,这本书里最坏的房东也不如蛋壳1/10那么手段狠辣。据我观察,法律也在其中起了点作用……

 

 

【11】美国国家地理 :#涨芝士# 如何给兵马俑上色?

 

 

【12】兰陵Channel 

十多年前躺在床上没事的时候我就在想,中国秦汉以来2000多年历史,其实20个百岁老人首尾相连就可以完整的经历一遍,好像也没有多长,前几天又想起了这个感慨,又进一步想到我能不能找到20个人呢?

实践后发现还是很难,因为首先百岁老人不好找,只能降低标准到50-100岁之间,其次要在正史上留有足够多的记录,以及对历史事件有足够的参与度,不能只有年龄,事迹罕见,可以排除掉一众道教百岁老道长。最后这些人的生卒年必须相互重叠,而不能中间断开,上一个人去世,下一个人必须已经出生。

最后选定了40人,只要把这40人的故事生平和经历的历史事件看一遍,历史对我们来说就不再是繁星点点,而是一串珍珠项链,我准备把他们挨个写一遍!(大家看看有没有对某个人选不够满意的?)

 

【13】#拒绝让自己变成父母那样#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