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22】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chuntian @ 2019年10月10日  浮世汇

【1】@Ent_evo 

今年化学奖得主之一 John Goodenough 是真的业界传奇了

·小时候家在农村,日常抓蝴蝶和土拨鼠,有次扒了一只臭鼬的皮,结果被禁止上桌吃饭

·1940年考上了耶鲁,但是和家里关系不好,临出发前爹只给了他35刀(当时耶鲁学费一年900刀),靠给有钱人家的孩子当家教,再也没问家里要一分钱

·一开始选了很多乱七八糟的课,最后定方向时选择了数学很大程度是因为排除法:从小患有未得到诊断的阅读障碍,所以要读太多东西的都排除了

·结果赶上二战爆发,本打算和朋友一样去报海军陆战队,被数学老师叫去说“不要当大兵,我们需要懂数学的人做战争气象预报”,所以没上前线

·战后想考物理研究生,被管学生注册的人告知“物理学里所有厉害的东西,人家在你这个年纪都已经搞完了,你现在才想着开始啊?”

·考上了芝大物理系,当时是恩里克·费米在管,结果费米一上来就给新生安排了一个32小时的超级大考试,每天8小时,连考4天

·第一次考挂了,于是又考了第二次才过,总计64小时

·选了Zener当导师,Zener的开场白:“现在你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找到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把它解决掉。祝好运。”于是他选了凝聚态材料,这辈子再没离开过

·拿着军方预算做了24年的磁性材料研究,做出了最初的RAM内存所用的材料,然后预算被砍了,到处找下家,差点去了革命前的伊朗

·最终得到了牛津的offer,在54岁的年纪开始做电池

·57岁上找到了钴酸锂材料

·但是因为之前的爆炸事故,没人愿意接这个领域,牛津甚至不愿帮忙申请专利,最终把专利送给了一个政府实验室。后来专利被索尼买走继续开发,成为了今天各种便携设备电池的基础,而Goodenough没有拿到钱

·本人对此事毫不在意,“反正我做这个的时候也不知道会这么值钱(今天锂离子电池至少价值350亿美元)……我只知道这是件我应该做的事情”

·因为牛津有65岁强制退休政策,所以赶在64岁的时候跑去了得克萨斯,继续科研直到今天

·后来做出的锰酸锂电池在许多电动车里使用,75岁的时候又做出了新的材料磷酸铁锂,比钴廉价得多也更加稳定,常用于电动工具里

·90岁开始研究固态电池以提升容量和安全性,还有如何用更廉价易得的钠来取代锂

·97岁获得#2019诺贝尔奖#化学奖,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奖得主

 

 

【2】@赵丹赵丹喵 

纯从商业合同的技术层面说,腾讯真想和NBA解约肯定得脱一层皮。市面上任何一个大型商业关系的合同都不可能把“不当政治言论”这种模棱两可的因素当作不可抗力写到解约条件里面,关键在于双方不可能事先预判到这种情况,自然也不可能在合同里协商出一个解决办法。

所以纯粹基于合同条款来说,腾讯大概率不能给出一个对方会服气的正当解释。如果强行解约又不想支付赔偿金的话,就得走诉讼程序解决了。比如腾讯可以说因为对方雇员的一些行为,导致合同完全丧失了商业价值,但NBA肯定认为己方毫无过错,在法庭上力争到底。

上法庭是个什么概念呢?肯定要单独请律师,准备大量文件,各自调查取证,还得写到各自的给股东的批露文件里面。很多人说NBA从此凉凉了,但商业关系的切割绝对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腾讯的法律团队也得鸡飞狗跳一阵子。谁也不能控制法院判决,说不定最后要赔一大笔钱。

这背后更广阔的大环境是:中国和美国数不清的企业和组织早就已经在全球化的这几十年里建立了千丝万缕的经济关系。在立场上站队容易,但真正在经济上割袍断义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何况,随着底层价值观的冲突,以后这种商业合作的颠覆只会更多。即使是资本家想不问立场的赚钱,底层的消费者也不同意,人民大众的力量是强大的。

中国刚改革开放那会儿,美国的左派世界是一片欢欣鼓舞的: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经验,市场开放会驱动着公民意识的形成,从而带动政治和文化向西方的意识形态靠拢。

接下来的故事可能所有人都没想到。两个国家的经济关系互相缠缠绵绵,上至文化体育下至农业和生产,绝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拴在一起。但两国的文化和精神,不管是政府高层还是底层老百姓,都互相鄙视看不惯。

这就感觉有点像两口子闹离婚,明明感情已经没了,互相憎恨、出轨和背叛,但财产还是绑在一起的。打离婚官司是多么消耗个人精力和事业发展的一件事情,切割经济关系对国家而言同样是会影响底层经济命脉。

川普在贸易政策上的反复很大程度上就跟美国那各项阴晴不定的经济指标,疑神疑鬼生怕美国媒体把他的贸易战跟下一次recession联系起来。两国各自的政治和商业精英都有很多“实用主义”的声音,会不停的表态让立场拖累发展是不值得的。

可普通人是不会这么看问题的,就像你恨极了曾经的恋人时,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离开。我身边有坚信着国家统一问题不能妥协的中国朋友,也有觉得自由至上抗议无错的美国朋友,这真的是一层互相封闭的文化鸿沟,谁也不可能理解对方的。

有种站在时代夹缝中,看着熟悉的两个国家渐行渐远的无力感。有时想想,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精神大于物质的动物,信仰有时比利益重要。这特点有时是值得歌颂的品质,让一个社会空前的团结高速运转。有时又成了驱动暴力的魔鬼,让两个世界轰然相撞死伤无数。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3】@袁方 

各位早上好,我刚登机,马上飞上海。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体育范畴了。
昨天晚上,看到萧华的发言后,不少业界同行哀鸿遍野,已经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了心理准备。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们和从业者们,情绪无比低落,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这种低落绝不是因为自己的工作和饭碗,而是因为眼看着自己追随多年的热爱和寄托甚至是辛勤工作换来的蓬勃发展有可能遭到重创。难过,担忧,焦急,痛心,无奈。我自己也不例外。
来机场的路上我翻墙看了一圈儿美国的舆情,也促进了我进一步的思考,现在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墙那边的情况。
美国那边,关于这个事的热度也彻底起来了,说“全民站队莫雷”有点夸张,因为美国那边任何事都很难达到“全民”的程度,面对国际问题,相当大一部分美国人压根就是漠不关心或者全然不解。但是,说美国“一边倒站队莫雷”是比较公道的。
NBA在美国同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萧华在那边也被骂得够呛。
美国政界也被惊动了,数位议员都公开表达了态度,其中包括火箭所在的得克萨斯州著名议员克鲁兹(Ted Cruz),还有同样位于德州的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卡斯特罗(Castro),他们的言辞都非常激烈,指责NBA昨天发布的声明藐视人权,助长中国共产主义,说中国试图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干涉美国人发声……
最为激烈的是佛罗里达州议员里克-斯科特(Rick Scott),他直接手撕萧华,并且正式向NBA发出了和萧华当面开会的要求,在被告知萧华人在亚洲时则提出让萧华去香港走访慰问的建议。
我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美国各界媒体和媒体人多数都行使起自己的言论自由权,猛烈抨击NBA为了照顾中国市场而不顾美国人心中的正义、自由和人权。纽约时报、ABC新闻等综合新闻平台已经将这个事件彻底上升到国家层面。而ESPN、Yahoo Sports、BR、The Athletic等体育媒体则通过各自的平台和名记表达着立场。除了ESPN的史蒂芬-A-史密斯(美国杨毅)之外,我所看到的通过发推、撰文、点赞和转发来明确表达立场的媒体人们,全部站队莫雷。
而在普通民众中,无论是推特评论还是美国资讯平台Reddit,都已经呈现出和中国完全相反的民意。
美国人不但批评中国,也批评NBA和萧华,也批评主动揽责道歉的哈登。除了我们熟悉的论点之外,美国人还特别指出NBA昨天发布的声明出现了中英文不一致的情况,中文中使用的“极度失望”等措辞与英文版本不符,明显是讨好中国,最后逼得NBA发言人在那边宣布一切以英文版为准,中文翻译都不算。
看完这一圈美国舆情,很明显,NBA和萧华里外不是人了。情况的确很棘手很复杂,但这都怪莫雷,也都怪莫雷和NBA浪费了第一次危机公关的机会。
NBA绝对想挽回中国的民心,不敢丢掉中国市场,但归根结底NBA最大的市场依然是美国,单说转播,腾讯的历史新高不过是5年15亿,而美国那边ESPN和TNT是9年240亿,更何况,这也不是经济问题了,而是核心价值观的问题,NBA面对美国也马虎不得,确实是难,确实是被莫雷们坑惨了。
我不认为美国人坚持的价值观和态度是正确的,我也能理解在那个环境下NBA所受到的压力和必须做出的选择。
但是,中国这里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原则,而且我们并不傲慢,也很讲理,也给了台阶去下,也给了时间去处理和消化,总归还是有办法的去解决的,至少也有办法去避免情况恶化。
然而我们还是来到了这一步。美国人,这一课,你们能学到点东西吗?

 

 

【4】@王冉 

傍晚发的这篇 我自己没有删

 

 

【5】@阑夕 

哎,刚才又翻了翻「江城」,看到了何伟提到的那个典型的文化冲突的例子:

美国外教在表扬一名中国女学生的答题后,顺口赞美后者的雀斑「真好看」,不料引起一片哗然。

在美国,雀斑通常被认为是青春期魅力的标志之一,但是中国完全没有这种审美情结。

接下来,美国的外教并没有强行推广这种「美式价值观」,而是努力的解释自己并无恶意,化解难堪,同时中国的学生也不会暴怒起来批判对方,而是通过日记的方式表示中国人有自己的忌讳,美国人只要继续增强对中国的了解,这种尴尬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少的。

要是很多事情都能这么简单和克制,就好了。 

 

【6】@光融 

今天在网上又看到遇罗锦的故事,勾起我这样文革中出生,改革开放中渐渐醒事的一代人的时代记忆。遇罗锦是文革中为追求真理(或者称为追求人生而为人的价值更妥)而献身的遇罗克的妹妹。提起遇罗克,现在的年轻人所知甚少,这位因《出身论》罹难的年轻勇士,1970年被枪决时年仅28岁。诗人北岛曾经有两首著名的诗副标题都叫做“献给遇罗克”,一首是《宣告》,中间艾炙人口的诗句“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曾经让一代人热血沸腾。一首是《结局或开始》,“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为了每当太阳升起/让沉重的影子像道路/穿过整个国土”。妹妹遇罗锦出身在一个父母双双划为右派,哥哥被枪决的家庭,还因笔记里记录有“反动言论”而劳教,后被放到一个贫瘠的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仅仅是为了换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农村便奔赴黑龙江,下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农民。那个年代,一个黑五类的孩子除了吃饱穿暖,难道还有别的奢望?这段婚姻维持了四年便告结束,遇罗锦回京谋生,后嫁给了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工人,后来又再次离婚。遇罗锦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基于她的作品《一个冬天的童话》以及她引发热议的离婚诉讼。没有感情的婚姻是否值得维系成为人性复苏中的国人们的齐天大问。当时的新华社内参更是以“一个堕落的女人”为题撰文对遇罗锦进行凌厉的批判。值得一书的是,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党春源基于对婚姻感情基础的承认而判决离婚,体现了那个时代难得的人文情怀。被道德绑架而维持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还是勇敢追求真爱,不同的价值选择在家庭婚姻伦理领域掀起了热闹的讨论,成为国人思想解放的标志性事件。《冬天的童话》也成为一部令读者热捧的文学作品。难得当时年度报告文学奖获得者黄宗英要将获奖的一只钢笔转赠给遇罗锦,对她的作品给予肯定。
在网上看到这段旧事,我的感受是,这个国家的每一点进步都靠着那些任何时候都未曾泯灭的良知、勇气和担当来推动,向那些时代的勇敢者们,向遇罗克们、遇罗锦们、党春源们、黄宗英们,致以崇高敬意!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