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351】反寄生虫法

dasheng @ 2021年05月27日  浮世汇

【1】洛之秋 

知网查重这个事情,已经矫枉过正到变味了,其潜在的负面效应我认为可能大于翟天临事件本身。
知网首先从学校这个集团用户那里赚了大量钱,然后再宰学生的钱。有人可能会说,学生不是有免费查重的机会吗?对,是有,但是一些查出来重复率较高的学生,很可能不知道修改后能否满足重复率的要求,所以需要自己花钱反复提交确认重复率能经过系统审核。
这个价格,已经是部分学生很大的负担了,也在TB等地方成为了一种敛财的渠道,具体我就不展开了。
那么知网的查重真的能找出抄袭吗?简单的复制粘贴式抄袭,可以发现,但更狡猾一点的搅拌式、翻译式抄袭就根本无能为力了。查不出来也就罢了,这个查重系统还会假报警——将大量符合学术规范的直接引用判定为重复部分。直接引用的量当然不宜太多,但有出处、有引号的引用首先是符合学术规范的,可能在写作论证上不一定好,但不是违法违规的学术不端。
知网将这样的直接引用同样挑出来计算到重复率里,而很多学校对于重复率又喜欢定一个数字一刀切式管理(比如强制规定不能超过20%重复率),这样让学生只能反复改写、反复替换,战战兢兢地私下找途径自掏腰包去查重。
这样的查重产业的确是可以防止下一个翟天临(他是属于简单的拷贝粘贴式抄袭),但能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吗?我很怀疑。最后只是逼得学生各显神通去变通降低重复率,并且花了大量不必要的金钱,同时喂肥了合法和不合法的查重产业。
我说这么多,不是要反对针对学术不端的查重工作,而是有两个建议:1)本科生、研究生查重是为了心理威慑,选取一定比例抽查即可,不需要每个人都去系统跑一遍;2)重复率本身只是一个参考,重复段落是否就是抄袭、重复率到多少就是学术不端,应该个别情况个别认定,交给论文指导老师或学术委员会,不要懒政式一刀切设定一个比例。
欢迎大家补充吧~

 

蘸盐:前几天看见一条吐槽,说连"物理和化学特性"六个字都被查重系统给揪了出来[允悲][允悲] 

人生如梦路如初:知网收了我的论文,我从上面下载这篇论文我要花钱买。可是它收我论文也没给我钱呀

牛克思1981:降重,注水,稀释,学生已经被逼得不会写论文了,论文的评价交给软件,好像重复率越低就越好,这才是最大的危害。

JANAMLEE:在英国重复率只是一个参考,真正审核有无抄袭和引用不当的还是导师;还有就是不管再怎么转换词句,是别人的还是要标注。

偽-電氣白蘭:我的硕士论文很多的法律名词,走的法律专业表示就是一长串的字,没法改。就会被标红,擅自改动名词的话外审也无法通过,真的很难,连致谢部分都要查重[允悲] 

crush_crush2017:我们专业是设计类专业,毕业工作重点是完成一个复杂的毕业设计,原来对论文要求不高,现在大普查,学校严阵以待,要求每个本科生出一篇8000字较高水平论文。学生精力不够,毕业设计质量明显下降。真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当年苏共与"躺平"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2】@京城第一母老虎 

现在想转发点什么也要先琢磨半天。
前天微博上出来一个人,ID叫 爸爸我来给你暖手了。说她说甘肃马拉松一个运动员的女儿,说接到组委会电话说她爸爸失联,让她和她妈妈尽快去甘肃白银,但她通过其他跑友发的一个只有四秒钟的视频看到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口吐白沫的爸爸,手已经是紫色了,她就质问组委会这哪里失踪失联了,不就是人没了吗!
我当时看到特别气愤难受,想转发,但又想了一下,这个人没有微博认证,第一条就是这个,万一根本不是运动员家属怎么办?我就没敢转,但每过几个小时去看一下。
昨天她有认证了,确实是运动员家属。我寻思帮她转发一下,但又一想,要不要再等等,万一事态有变或者怎么样。就又没转,继续关注。毕竟现在十个事八个反转,早早转发帮着发声的博主也是天天挨骂。
今天我才发现,还真"反转"了。
她认错人了,视频里躺在地上那个运动员姓刘,并不是她爸爸,她爸爸姓陆。
我搜了照片,发现这俩运动员长得确实特别相似,所以大概也不是故意认错。
然后有一个好消息,刘先生被救活了。
还有个坏消息,那个博主的爸爸陆先生找到了,但找到的是遗体。
唉。太惨了。然后现在还有一大堆人在骂她别有用心…

 

 

【3】朱伟 

白银山马拉松事故至今看不到一篇全面深入的报道。自媒体的当时反应远早于媒体,于是,都是碎片化信息的组合。现在的新闻热点很快就被覆盖,因此媒体的深入采访,发表出来就会成了旧闻。再说,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当事方总希望后期处理能尽少风波。我在职时,听到的都是:你们没有灾难的发布权、不要添乱!但如果没有媒体负责任的报道,没有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就不足以给有关方面警示。毕竟二十多条人命,警钟不重鸣,这样的事件还会发生。

 

 

【4】于赓哲 

颜真卿十二世祖颜含,官至东晋侍中。少年时兄长颜畿去医家看病,死在医家。家人迎丧,其妻梦见颜畿曰:"吾当复生,可急开棺。"颜畿母及家人也梦到同样的梦,即欲开棺,而父不听。颜含虽然年少,但是力主开馆:"非常之事,古则有之,今灵异至此,开棺之痛,孰与不开相负?"于是打开棺材,见颜畿气息尚存,棺材内遍布指甲抓挠痕迹,双手伤痕累累,"然气息甚微,存亡不分矣。"也就是说颜畿已经成为了一个植物人。
颜含决心照料兄长,竟然持续十三年,直到兄长去世。"含乃绝弃人事,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畿竟不起。"由此,颜含孝悌之名满天下,石崇还托人送来礼物。植物人生存十三年较为罕见,前提是必须照料得当。颜含以及颜畿家人之用心可见一斑。
此事见于《晋书》,托梦之类情节,一则是《晋书》从来不拒玄怪之事,二则可能是种种迹象引起部分家人直觉颜畿是医学假死,由此影响到梦境。

 

 

【5】游识猷 

过于自私、损害集体利益的人往往会被集体处罚,但是,如果是过于无私、为集体利益奉献得特别多的人呢?
读到几个研究,这样的"圣人"如果为人所知,也往往会被集体惩罚。
这种惩罚被称为"反社会惩罚"(Antisocial Punishment ),在很多社会里都有。
比如说,2010年有个实验是这样的——
一个五人小组玩十轮游戏,每人每轮获得10点,可以选择将这10点里的一部分捐给集体账户。捐出去的点数将翻倍。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捐了2点,集体账户里就多了4点。
捐完每一轮后,每个人获得小组里其他四人捐出的账户的1/4。也就是说,个人的额外收益,取决于小组里其他成员的"奉献度"。
如此重复10轮。
10轮后,每个人的账户里既有自己留下的点数,也有来自其他成员的点数。点数越高,获得的现实里可用的优惠券越多。
另外,每个人总共奉献了多少,收获了多少,都是公开的。
最后,每个人还要填写自己希不希望跟另外的四个人继续组队。
***
研究者预期,人们会不愿意跟那些奉献得特别少,收获得多的"自私鬼"组队。
然而,研究者没有料到的是,人们不但拒绝了"自私鬼",也拒绝了"奉献多,收获少"的圣人。
最受欢迎的组队者,是要么奉献多收获多,要么奉献少收获也少的"公平者"。
驱逐"圣人"的理由往往是两种——
① "圣人"让其他人的形象变差了,衬得其他人很自私。
②"圣人"破坏了规则。说好大家都奉献一点点的,他拿出一大堆,别人该怎么做?
研究里的原话有——
"跟这种人在一起,让我觉得自己是坏人。但我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其他人都没有像ta那样做。ta让我们都难堪。"
"别人会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像ta那样做。"
"这个人让我感觉很糟糕,因为我会觉得我应该做得更多。"
"一个人不断付出,却没有得到多少回报,这很奇怪。如果你多付出,你就应该多收获。"
"除非超级富豪才能这么做,但ta拥有的和我们其他人差不多。"
"如果团队中的其他人也这样做的话,就可以。但其他人都没有这样做,所以这是错误的。"
"如果我没有看到其他人的选择,没有看到ta如此与众不同,我可能对ta没什么意见。但ta和我们其他人太不一样了。"
***
事实上,此前的研究还显示,人们不但不喜欢"特别慷慨的圣人",也不喜欢那些特别能干的人,也不喜欢那些提供帮助的人,也不喜欢那些坚持道德立场的人。
因为我们不想让自己显得 笨/弱/自私/邪恶……而在这种特别好/能干/有道德的人身边,我们就被衬得黯淡无光。
尤其是被集体惩罚过的"自私鬼",更是热衷于惩罚"圣人"。
如果你是个普普通通的好人,有着普普通通的能力,那么,你会比较容易融入集体。
但对于木秀于林的人来说,如果你所处的环境没有好的法治,也没有好的合作风气……
那么,你做得越多,就可能被惩罚得越重。
Raihani, N. (2021). The social instinct : how cooperation shaped the worl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Herrmann, B., Thöni, C., & Gächter, S. (2008). Antisocial Punishment Across Societies. Science, 319(5868), 1362–1367. doi: 10.1126/science.1153808
Parks, C. D., & Stone, A. B. (2010). The desire to expel unselfish members from the grou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2), 303–310. doi.org/10.1037/a0018403

 

 

【6】@JoannaBlue 

以前常有网友跟我说,感觉欧洲古代女性地位比中国高,至少女子能抛头露面,丈夫也不能娶小妾。我觉得这种比法也蛮可悲的,父权社会的本质就是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和财产,不具备独立人格,在法律权利的享受上无法和男性等同,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在欧洲只不过换了一种表现形式,用一种女士优先的社交礼仪糖衣包裹起来,但拨开这层礼貌的糖衣,你会发现本质仍然是一样的。
17世纪中期法国爆发了很轰动的"毒药事件",上百名妇人购买毒药毒杀自己的兄弟、父亲、丈夫……这其实是古代版的 Why women kill 。即使是非常有钱的女继承人,在结婚后她的财富也是必须交由丈夫掌控,因为在法律上她没有支配资源的权利,连她自己都是属于丈夫的,更何况她的钱。所以像霍腾思·曼奇尼这样层次的白富美,马扎然的亲外甥女,竟然会沦落到凄惨的地步,而在法律上她丈夫对她所有的折磨都是合法的,无可指摘,最终只能依靠国王使用君权给予庇护。
再说宫廷里的女人,即使是权势很大的蒙特斯潘夫人,也险些遭受丈夫的虐待,蒙姐在回忆录里记载过一件事,她在和路易十四好上以后,有一次去巴黎高等法院,在门口遇到很多卫兵,当街要逮捕她,蒙姐的马夫和卫兵起了冲突,这时候卫兵高喊:"以国王的名义,夫人请把马车交出来,跟我们走一趟吧。" 蒙姐说:"以国王的名义???你瞎眼了,你知道我是谁吗?"
让蒙姐吃惊的是,卫兵完全清楚她的身份,原来是她丈夫要求蒙姐交还印着蒙特斯潘家族徽章的马车,卫兵当街抓人这种行为对蒙姐来说完全是一种羞辱,情况危急,蒙姐只能求助于一个围观的绅士,最好笑的一幕来了,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路人甲绅士(还是个指甲盖这么小的贵族)出于礼貌介入了下,卫兵竟然就撤退了。
像蒙姐这种地位的女性,出了宫廷,在普通老百姓的心里,她的权力不如一个连名字都没听过的男性贵族。卫兵宁可得罪蒙姐,都不敢得罪一个小绅士。蒙姐后来回宫跟十四发了一通脾气,十四奖励了那个男绅士,但也没有惩治卫兵,因为卫兵只是依法办差。
无独有偶,曼特侬也在宫外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她有次带着路易十四和蒙特斯潘的私生子出行,在路上被警察拦住,带走,检查,警察说最近有很多修女从修道院逃跑,曼特侬一个孤身女子带着一个孩子,分外可疑,肯定是哪家"不听话的妻子"瞒着丈夫出逃,要把她关进监狱。曼特侬百口莫辩,急得眼泪哗哗,后来还是马夫回去报信,蒙姐的哥哥赶了过来,警察一看是个侯爵大人,二话不说就赶紧放人了。这就是欧洲女子享受的"抛头露面"的自由。。。。

 

【7】西窗随记 

《虚构的以色列地》里面有些历史细节挺有意思。很多人都知道当初欧洲排犹的时候,欧洲犹太人是想去美国的,但是美国拒绝接收,这才导致很多人去了当时对犹太人最包容的中东,来到了巴勒斯坦。
但是读这本书我才第一次知道的是,在八十年代初,里根宣布美国可以接受苏联犹太人移民美国的时候,最终苏联犹太人没能去美国,却去了以色列,原因居然是以色列政府和罗马尼亚的齐奥赛斯库合作,限制他们做出选择的能力。在齐奥赛斯库的安全部门和腐败的匈牙利政府配合下,超过100万苏联犹太人去了他们所谓的"民族国家",一个他们没有选择也不想在那里生活的地方。
而这些苏联犹太人本来的目的地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是德国。
还有一个感受就是犹太人建构神话的能力太强大了。当初他们要建犹太国是有好几个选择的,除了巴勒斯坦,还有非洲的乌干达,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中国的东北等。我觉得如果他们最初没有去巴勒斯坦的话,去了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在那里建构起一个犹太人拥有历史权利的应许之地神话……

 

 

【8】陆大鹏Hans 

《巴比伦柏林》里的August Benda(犹太人,社会民主党人,普鲁士政治警察首脑,被纳粹暗杀)是一个非常令人同情的角色。
我看字幕组一般把他的头衔Regierungsrat翻译成"议员"。这个不对。从字面意思讲,Regierung是政府,Rat字面意思是顾问、议员、参事等等。Regierungsrat其实是一个官衔,当时德国的很多政府部门都有这个官衔,在Benda身上就是警衔。
这里有一张魏玛时期柏林警察的警衔表。Schutspolizei(保安警察)是民警和武装警察(负责治安),Kriminalpolizei是刑警(负责调查)。两套系统的警衔不一样,大致可以对应。Regierungsrat是一个高级警衔,大致相当于上校。至于这个怎么翻译,我就需要更多挠头了。。。
电视剧里的Benda 的历史原型是魏玛时期柏林警局副局长Bernhard Weiß,不过Weiß不是社会民主党人,而属于保守派,在纳粹上台前夕被赶下台。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中扮演Benda的演员Matthias Brandt是西德前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下跪的那位)的儿子。

 

 

【9】@理性的白痴 

客观点说,我们这些有房贷,有家庭有子女的人想"躺倒"都不行,因为已经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了,既然成家生育了就必须有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感,再"内卷"也得卷下去。所以,现在想躺倒的年轻人多会选择不婚育或者延迟婚育,从根本上暂时解除这种自己可能承受不了的责任。其实绝大部分人的所谓"躺倒"并不是真的躺在床上啥事不干,混吃等死,而是不再积极的委屈自己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甚至严重损害自身健康、超过自己身体和精神承受能力的工作,也就是说退出无节制、无休止的内卷和无底线竞争,找一份薪水不多但够一个人花但也不是很累很拼的工作罢了,就这样也要批判的话,实在是让人觉得如此工作到底是为了谁?到底在中国,未到退休年龄健康的成年人是没啥福利的,彻底躺床上是不太现实的。

 

 

【10】冷知识bot 

牛仔裤上的铆钉是干嘛的?

这些铆钉的最初用途并不是为了装饰美观,而是用来延缓牛仔布料的磨损,防止纤维因高强度摩擦撕扯而破裂。

这个设计的发明者是旧金山的剪裁师傅 Jacob Davis,他发现许多工人把裤子送到他那里修补,原因大多都是裤子口袋磨损或者撕裂。为了能让裤子更加结实耐穿,他将铆钉缝在了裤子口袋的两端,这样口袋就不会轻易撕裂了。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