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421】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

chuntian @ 2021年10月20日 浮世汇

【1】知书少年果麦麦 

今天读《鲁迅杂文集》,又翻出许多清醒和真实。#鲁迅逝世85周年#
1.就在同时代,同国度里,说话也会彼此说不通的。
2.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事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3.谣言这东西,却确是造谣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实,我们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
4.我本来也无可尊敬;也不愿受人尊敬,免得不如人意的时候,又被人摔下来。
5.我在这里是许多人觉得讨厌的,但要走了却又都恭维为大人物。
中国老例,无论谁,只要死了,挽联上不都说活着的时候多么好,没有了又多么可惜么?
6.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7.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无妻性。 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和女儿性的混合。
8.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9.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升平,还粉饰黑暗。
10.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11.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
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12.在中国做人,骂民族,骂国家,骂社会,骂团体,……都可以的,但不可涉及个人,有名有姓。
13.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14. 大朋友,我们既然生着人头,努力来讲人话罢!
1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6.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

 

 

【2】XPXP_XPXP  

黄东赫The Hollywood Report访问(觉得挺有趣的渣整理了一下):

1.#鱿鱼游戏# 的诞生:2008年我写了一个剧本,四处奔波试图获得投资无果,也没有被拍成电影,这实际上让我陷入了一个非常困难的财务状况——我破产了。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漫画书店消磨时间。期间读了很多关于生存游戏的漫画书,比如《诈欺游戏》《赌博默示录》和《大逃杀》。这让我沉浸其中,因为我自己也在财务上挣扎。我甚至在想,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游戏,我也会很乐意加入其中大赚一笔钱,摆脱这种糟糕的局面。这让我想到,我是个导演,为什么不拍一部有这种故事情节的电影呢?这就是一切的开始。我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创造一款韩国的生存游戏,这便是《鱿鱼游戏》在2008年的最初构想;

2.《鱿鱼游戏》里的角色名其实全是我身边人的名字,成奇勋、曹尚佑、吴一男都是我朋友们的名字,曹尚佑是我发小的名字,从小就跟我一起在巷子里玩耍;黄俊昊和黄仁昊也都是我朋友的名字,我朋友是黄俊昊,他哥哥就叫黄仁昊。

3.我对奇勋和尚佑的角色倾注了很多心血,就像奇勋一样,我的电影失败后,也曾有过一段没有钱的日子,全靠母亲维持生计。还有一段时间,我带着赢很多钱的念想去赌马——尽管我不像奇勋那样偷我母亲的钱。他的性格中也有我叔叔的影子,他曾经是我祖母的一个大麻烦。和他们俩一样,我也是在双门洞(首尔道峰区低收入地区)长大的,小时候家里也不是很富裕。我的祖母过去常常去市场,在街上摆摊当小贩,就像剧中尚佑的母亲一样。然后就像尚佑一样,我去了首尔大学,韩国最负盛名的大学,我的家人对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我周围的人也对我充满了嫉妒。所以是的,我的祖母,我的母亲,我自己,我的朋友,以及我邻居的故事都在《鱿鱼游戏》中;

4.周围的人知道我用了他们的名字,都打给我了。黄俊昊跟我说:“你竟然还用了我哥的名字!”他哥哥现在人住美国,看完剧以后突然给他打了电话。就像这两个角色一样,他们彼此也不经常沟通,他的哥哥也不回家看他们的母亲。这是为什么我有意使用这两个名字作为角色名。这就像我和我朋友之间的只有我们知道的小玩笑——让仁昊最终打电话给他的弟弟,并为一直没有联系而道歉。神奇的是,它成功了而且真的发生了!仁昊为他很久都没没有联系道歉了;

5.对于全球的热潮,当我开始制作《鱿鱼游戏》时,确实瞄准了全球观众的。在剧中的儿童游戏都是那些能够唤起成年人怀旧之情的游戏,它们都是很容易理解的游戏。因此,世界各地观看的人都很容易就能理解比赛规则。因为游戏很简单,观众不需要将精力放在理解规则上,而可以更专注于角色之间的内在感受和相互关系,继而便能沉浸在整个过程中,为角色喝彩并产生共鸣。

6.就我个人而言,我本意是想创作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些真正有趣的东西。对我来说这么说可能有点讽刺,因为这个故事中不乏可怕的暴行,但我是真的想创造一个沉浸式的故事。我希望看《鱿鱼游戏》的观众会诘问自己:我的生活是怎样的?在这些角色中,我是谁?我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我希望这些问题会在观众的脑海里产生。当开始看的时候,我希望观众会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一切实在太离奇了。”但当你一直往下看的时候,你就会对某些角色产生好感,会为其中一些角色打气,也会开始讨厌一些角色。最终希望观众能把体验到的这些和我们现实生活的世界联系起来。这样的话,便会从该剧中得到一些(我想传达)的信息。

7.事实上,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极不公平、经济上也充满挑战的世界。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之后。我的意思是,因为社会的不平等加剧,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被推到了生计的边缘。当下,这世界能有超过90%的人以某种方式与剧中人物的困境产生共鸣,这大概是《鱿鱼游戏》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吧。

8.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周围的人经常告诉我,我更像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的确,《鱿鱼游戏》的世界是以一种非常黑暗、愤世嫉俗的方式被描绘出来,人们对人性有着非常冷漠的看法。但我还是相信,人是无法在信任全失的情况下生活下去的——除非你一直选择做错误的事,走一条黑暗的道路。如同奇勋的台词,“你不信任别人是因为你可以,你信任别人,因为你不得不这样做”——意思是,我们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依靠。奇勋的台词与我的心情完全吻合。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处于无法真正信任他人的境地,我也经常陷入这种境地。但即使是这样,如果你不相信别人,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内心的人性,那么你就真的无法解答你该如何生活下去。 

所以尽管这个世界如此严峻,尽管有些人会背叛你,尽管你的处境难去信任任何人,但从根本上说,你也不得不努力去相信那潘多拉盒子里最后的希望。这就是我的想法。在接近结尾的那个场景中,奇勋手里拿着刀走向熟睡的尚佑准备刺杀他。这是奇勋即将失去他最后的人性底线的时刻,但是姜晓阻止了他说:“你不是那种人。”这是姜晓给奇勋(最后)的礼物,提醒他仅存的人性。

9.有一件事我想通过访问澄清一下,目前似乎有着一个普遍的误解,即在这十年间我没有做任何其他事情,只是专注在《鱿鱼游戏》上,也因为这样才使它取得如今的成功。事实并非如此。2009年,当我未能获得最初设想将《鱿鱼游戏》拍成电影所需投资时,我便将它搁置一旁,后来我拍了三部电影(《熔炉》《奇怪的她》《南汉山城》)都很成功。所以,我并不是在这期间什么都没做就突然通过《鱿鱼游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某些地方被误解了,所以我想澄清一下。

但就像我前面说过的,我最初创作这部作品是在我的人生无比挣扎的时候——甚至可以说那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期。《鱿鱼游戏》的剧本都是在那个时候写的。所以当我再次打开文件重新进入制作时,我阅读了所有的剧本和我当时与别人往来的电子邮件。我是真的有那么一刻崩溃了,独自在那哭了起来。因为《鱿鱼游戏》本身对我来说就充满着许多艰难的回忆,包括我恳求人们阅我的剧本,不断地询问试图获得投资的邮件等,是经历了很多个人痛苦(的载体)。

(个人而言)太多的苦痛深嵌在这部作品里了,如今它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巨大的成功,让我有复杂的感觉。当然,我为这样的成功感到高兴,也很惊讶这种事竟然会发生在我这样的导演身上。但同时,这也令我想起了过去那些我无法一心一意对待,或花时间去与之相处的人。我曾经有过一个女朋友,但那时候我没能为她做很多好的事情,在我完成了《鱿鱼游戏》的剧本后,我们就分手了。在《鱿鱼游戏》获得成功后,无论是情感上还是记忆上,都是一段非常复杂的经历。

11.(关于第二季的猜想很多人都发了就懒得搬了比如奇勋的折返不一定是为了报仇而想让观众思考是谁创造了这样一个系统,而你逃离之后,如果让你有这个机会再回到这个系统并面对它的时候会怎么样,以及兄弟线和孔刘的角色继续挖掘等)

12.Q:当10年前的你无权无势,心情沮丧之际,你在漫画店里读着《大逃杀》的漫画,如果当时真的有这样一个带有高额奖金的死亡游戏,你会拨打卡片上的号码并报名吗?

A:好吧,如果我是一男,一个患脑瘤,只剩下一两年生命的老人,我可能会认真考虑。

 

 

【3】冰室骑士 

《鱿鱼游戏》里的美学设计,基本以高亮度色彩对比为主,同时也有黄金分割线的构图、对称构图、三角关系等等。虽然说没有多精妙,但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风格,电影导演出身的黄东赫还是很注重基本的影像美学。

 

图一 头两个游戏的主会场基调,以白/黄浅色调为主

图二/三的彭罗斯阶梯,几何上的一个经典美学设计,游戏《纪念碑谷》电影《盗梦空间》里都曾出现

 

图四 三角构图,地板又有圆形和方块,既把三种符号融入的同时,也用几何关系里最稳定的三角去反衬最后晚餐的摇摇欲坠

图五 存钱罐的金黄色光泽,将现金变成了黄金

图六 我个人很喜欢的VIP头盔设计,几种动物的选择也都有各自寓意

图七.八的对称构图

图九 高颜色/光线对比反差

 

【4】Kevin在纽约 

「忘做这一件事,纽约30名中国留学生被取消签证遣返」近日,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University of Buffalo)的30名中国留学生,收到学校邮件;

他们被学校通知已被终止SEVIS记录,换句话说就是被学校取消了F-1学生身份,意味着他们必须立即回国,否则算非法居留,无法再次入境美国。
而等待这些“倒霉”留学生的,将是高价回国机票,20多天的自费隔离,重新获取美国留学签证,以及可能无法完成课程的一系列窘境。
究竟是咋回事呢?

原来是他们“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规定时间内提交I-94记录! (图二)

9月28日,学校International Student Services部门曾给这些学生发过电子邮件,邮件中写道,由于未在规定时间内上传I-94副本,学校已经取消了他们手中的F-1签证。
信中还强调到:
“由于您未能在 2021 年秋季学期报告,您的 SEVIS 记录已被终止。我们已多次尝试与您联系并获取您的 I-94 副本,表明您最近以 F-1 身份进入美国。由于您未提供该文件,因此您不符合 F-1 报告要求。”
收到邮件后的学生当然慌了神,大多数同学们在收到邮件的当天便立即上传了自己的I-94文件,却随后被告知由于递交I-94的最后日期是9月27日,所以他们的文件无法通过。
他们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尽快回国,不然他们将属于在美国非法滞留。
那么被大家“遗忘”的I -94 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I-94是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发给所有外国人员,出入境记录的表格,是每一个外国人进入美国停留的合法依据(图二)。
该校中国学联(UB CSSA)在事情发生后,也联系了校方,得到的回复如图三:
归纳起来,首先这是学生自己的错;以及目前的情况无法逆转,学生已处于非法滞留的状态,需要尽快离境。
此事件中国领事馆已介入,最新进展如图4。

 

 

【5】@白馬賀蘭 

维米尔名作《窗前读信的少女》, 背景的墙上原有一幅爱神画像,在画家去世数十年后被掩盖掉。去年馆方修复油画,这位爱神终于重现天日。教科书里的名作,表现的原来是一位读着情书的少女。

@画画的安争鸣:挂一幅丘比特是为了增加景深,盖住丘比特是为了强化视觉引导,各有千秋,都是行家。

 

【6】西窗随记 

很长时间没有写长微博的冲动了,今天看了潘老师搬运的八卦,突然又想写点了。这篇O潘萌SoPhia太有意思了。就我关注的几个点,说点看法。以下用L和D分别代表两个人。

1,D为什么会捐给陌生人一个肾。因为我不懂心理学所以不敢分析她的行为心理。我想说的是,这种向不特定的陌生人捐肾的行为是有理论依据的,来自彼得·辛格。辛格有一本小册子《饥饿、富裕与道德》(图1)阐述了他的理论,就是,你作为一个社会人,你对远方的和不特定人的苦难,和对近处的或者特定的人的苦难,具有同样的援助的责任。辛格的论证有缺陷,并且他自己这本书里也发了一篇反驳他的文章。尽管如此,他的理论仍然有巨大的影响,除了著名的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之外,还有一个叫克拉文斯基的。这个人不仅捐出了几乎全部财产,还像D一样给陌生人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图234)。读了这些,可以帮助理解想不特定的陌生人捐肾是为什么。

2,为什么有人(包括L和她的朋友们)对这种明显的基于慈善动机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反感?是因为有道德压力。尤其是,当做出这种利他行为的人,除了身体力行,同时还大力宣传推广自己的理念,甚至批判为富不仁的时候,周围人这种道德压力就更大。要缓解这种道德压力,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把质疑其动机并把她塑造成坏人。彼得辛格的文章发表后,就遭到不少攻击。克拉文斯基的行为也被很多人质疑。人们对于明显超出一般人本能而做出的,我们无法模仿的利他行为,会有本能的基于道德压力的反感,有的时候,这种反感会变成反抗乃至于攻击行为。古今中外这类行为屡见不鲜数不胜数,不用举远的例子,就最近两年发生的事儿,有多少做慈善去救灾的人被攻击?我的看法是,对于自己完全做不到甚至也无法理解的利他行为的反感,也是一种人类正常心理。但这种心理发展成对他人的攻击或者道德绑架,这两个极端都是过分的。

3,L基于D真实经历所进行的虚构创作有问题吗?我认为没有问题,这是一种基本的创作自由(关于行使这种创作自由所要秉持的职业伦理下一节讨论)。这种权利和作者的创作动机无关。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人物事件,都可以被创作者(文学、艺术、包括脱口秀)拿来做为虚构创作的素材。有人举了张爱玲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毛姆,更过分吧。但那又如何呢?这是创作者的基本权利,创作自由应该是所有自由中最为广阔的自由,而且创作不要求是正确的,只讲求真实,创作者眼中的真实世界。从这点上来说,L即便是基于D的真实经历做了艺术创作,也是可以免责的,D的指控并不成立。L的小说的发表权和一系列活动,都不应该取消,不应该基于公众的压力和当事人的控诉而取消。

4,可以行使创作自由,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职业伦理了。基于某种原因的泄私愤而进行的艺术创作,依然应该是自由的,但是艺术价值会降低。这一点,王安忆在《小说六讲》专门谈了(图67),我同意她的观点,不赘述。

另外,我没看到L的小说,无法判断她的小说有比生活更高的艺术价值变得更深刻,还是因为基于个人对D的反感进行创作而降低了艺术价值变得更浅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首先应该维护作家的创作自由,然后作家也应该进行遵守职业伦理的自律。
5,关于私聊记录。虽然这是因为争议事件而经过法庭调取的私聊记录并公之于众,我依然反对这种做法,如果这是法律允许的,那么我反对这样的法律。如果一个社会对私人领域入侵到如此地步,那是非常可怕的。公开讲话不正确会受到惩罚已经很令人恐惧了,私人领域的谈话再没有最起码的隐私权,那整个社会都会噤若寒蝉,人类经历过那样的社会。不允许错误,只允许正确,只会造成虚伪。连私下都不允许错误的言论,只会得到一个彻底虚假的社会。这个问题我前一阵说过很多很多了,已经不想再说了。很悲观地说,只有到了真的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成为受害者,巨大的悲剧形成的时候,有人才会明白吧。
6,总之,在这件事上,我对D的捐肾行为充满敬意,对她遭到的攻击非常同情,并且认为这种攻击是人类对超出自己道德水平的行为而感到道德压力所做出的不恰当反应。但同时,我认为创作者的创作自由应该得到保障,而私聊记录属于最后的应该保护的隐私权底线。

 

 

 

【7】转折突然,令人不知所措

 

【8】我想我正在沉入一代人的海 

继续读李沧东,一对年轻的贫困夫妻,准备攒钱买房,在首尔立足,丈夫非常渴望进行一次海边旅行,终于肯求着妻子成行了,结结巴巴,别别扭扭:妻子不舍得坐出租,不舍得在海边冲澡,不肯买一罐可乐来换零钱,整个旅程寒酸,困苦,窘迫。两人住在离开海边很远的一对老年夫妇的民宅里,被讽刺,以及蒙羞,但又无力反抗——就是赤裸裸的穷。
最感动的是两段绝望中的浪漫。
一次是乡下夜晚的满天星光打动了丈夫,要和妻子做爱,被强烈反抗,因为不敢做,怕怀孕、没有钱生养;另一次是丈夫回忆中,偶尔一次早回家,看到妻子在偷偷跳舞。一阵疯狂的乱舞,物欲的享受潮流中。如此格格不入的她,纯属可怜人,可怜的如此悲怆。
李沧东写可怜人,真的太好了——当然未免有点干巴,但如果放进电影里,被刘亚仁这样的肉体演绎,就成了灵肉合一。

 

 

【9】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再读《宗教大法官》,还是觉得莱昂内尔·特里林在《文学体验导引》里这段解读很准确:“大法官说到人牺牲自由来换取幸福,他所指的是人的明辨善恶,并做出选择,即使拌着痛苦的自由。他的人间天堂的全部意图就是解除自由施加于人的痛苦。我们拒绝他的施舍,因为接受意味着失去自由的尊严。”

 

【10】傅蔚冈 

刚刚看到人养一头牛公司准备IPO的消息,张总说了他所在公司的一个故事。
话说该公司有一个智慧农业的项目,很牛逼,在羊圈搞几个摄像头,可以完全监控,说哪只羊得了乳腺癌都能发现。
后来项目黄了。张总问为啥黄了?
他们说:羊丢了,没发现。

 

 

【11】@北生 

十几年前,我爸工作单位搞过一次买断工龄。单位把好处吹得天花乱坠,许多职工贪图那笔一次性的所谓巨款,就办了手续,与单位脱离。当时我还小,但我爸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既然买断工龄那么好,领导们为何不办?时至今日,那些跟我爸同龄的买断工龄职工都非常后悔。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单位什么也不管了,而那笔钱也并非想象地耐用。我爸的思维方式适用于许多问题。昨天跟同事讨论中考分流,我就说职校能不能上看领导,科长、处长、局长们会把自家孩子送到职校吗?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