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480】路上的车都是这样,大家谁都不戳破

dasheng @ 2022年02月18日 浮世汇

【1】丰县人的见证

 

【2】@尉迟燕窝 

徐州这位女士的经历不是个案。翻看各种新闻和庭审记录(这还是看得到的),我们很容易能发现,这些案例并不是"历史",而是活生生的人正在经历的痛苦。每个案例都如此相似,它们的名字不是命运,而是:渎职。
如果这件事只按照个案处理,而没有大规模排查解救其他受害者,如果不考虑我们的法制法治是不是出了大问题,如果只把这些罪恶当成一时一地的"历史遗留问题",那这就是新的渎职,就是在为新的犯罪制造土壤。
还是那句话。这不是发生在过去的罪恶,它就发生在今天。
就算它是过去的罪恶,一个社会如何看待过去的罪恶,过去的错误,有没有自我纠正的能力和意愿,决定了它此时此刻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管鑫Sam:刚又确认了下,截至目前为止,平安江苏、江苏新闻、徐州发布仍未发任何与调查组相关的内容,也没有转发过央视新闻关于省委(成立的)调查组的新闻。波澜不惊地发着些有的没的。有个很近的事情非常好查(如果想查的话),前几天江苏各地有部分公务员疑似被征调控评,是哪里下的令?

 

【3】洛之秋 

从第四版"权威发布"到今天宣布成立省一级调查组,最重要的转折点很可能还是出现在两个事情上:1)前记者进入云南偏远山村核实;2)身份证与结婚证的泄露流出。本质上说,这两个事情都是"不守规矩"的,是"越界",但恰恰是它们动摇了上一份"权威发布",让"公告"的叙事无法自洽。这两个事情背后主要推动力,一个是不甘心的扒粪者,一个是匿名爆料的吹哨人。感谢这些孤勇者,帮助公众持续保持好奇心——而好奇心,就是一种最本质的不服从。

 

 

【4】石扉客2018 

纠织在丰县事件上的几个问题,我还是那个观点:
最难的是妇女权益保护与性别平等,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欧美至今都未能解决。其次是脱贫与防止返贫问题,一次性脱贫易,治穷根难。接下来是智障与精神疾病患者群体的公共福利,这也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不止是公共财政的投入,还涉及到制度设计与重整。多说一句,我在美国大城市的华人群体里也见过把精神疾病患者锁在家里的现象。可见问题之复杂与解决之不易。
相对来说,打击拐卖没那么麻烦。现在刺激公众情绪引发女性群体极大共情的恶性案例,大部分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存量,增量已经不算多了。我觉得这个主要是得益于大数据与视频监控技术的普及,其次是经济发展和力度极大的扶贫攻坚让地域差异变小,和严刑峻法其实关系不算大。
但必须要说一句,作为"低人权优势"国家,公众对隐私权大多不敏感,甚至乐于让渡,其主要原因都在于希望换取公共安全水准的提升。所以社会管理在这方面真的不能辜负这个已经十分卑微的期望。老百姓把所有隐私都交给你的天网工程、雪亮计划与这个码那个码的电子镣铐库了,你还治理不了街面犯罪与拐卖问题的话,太太太说不过去了!

 

 

【5】掠水惊鸿折脚雁 

其实最早爆出来锁链8孩母亲,网民的想象力还停留在,这就是一桩农村的惨案,信息化世界的边缘小黑洞,历史遗留问题,我国网民对历史遗留问题,其实宽容度相当高,文明世界里的城市网友,对农村想象力也比较缺乏,还是停留在同情个体的情绪层面,如果当地迅速反应,抓了,救助,换来的会是一片叫好。
结果一二三封通稿,互相矛盾,网民这才发现,原来你这个县有问题啊?但也就是一个县,如果徐州方早点介入,抓了,救助,追溯一些历史遗留渎职问题,也会一片叫好。
结果闹这么大了,还是敷衍糊弄的第四封,买大v洗地。一些陈旧的资料被翻出,比如历史上的徐州三年内拐卖案四万多例,网友发现原来这个市也有问题啊?这时候江苏省介入,也还是能止住的,毕竟江苏包邮区在人民心中那是发达文明省份了。
直到省里也沉默,直到那张结婚证爆出,才变成一种全民恐慌,早就超越了一个拐卖案,这个恐慌是,原来至今,一个地区户籍管理,基层管理,可以如此随心所欲,可以如此残忍枉法。中国人民管理制度几乎完全是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这个制度在全民问题比如抗疫和扶贫面前,表现出非常强大的组织力纵深力。人民把自己的一切信息上交给国家,交给档案,上学,买房,看病,养老金,一切的一切,交易的思路是我交给你,你保护我。一旦这个制度被垄断造假谋私,那就一切犯罪皆有可能,那张结婚证(至今还没zf辟谣说是ps的,那看来就是真的了)带来的才是全民的恐慌。你再不管,这就成了中国问题了,中国人爱自己的国家自然要发声,国家现在也还有正名的机会。
什么是国本案,这就是。

 

 

【6】西门瘦肉汤 

看到从丰县案提到了唐慧案,很多人都忘记了,那就回顾一下:
2006年,唐慧年仅11岁的女儿乐乐被社会青年周军辉骗走并强暴。之后,乐乐被胁迫到一家名为"柳情缘"的休闲屋"工作",乐乐在毒打和恐吓之下,被逼接客100余次。
  乐乐失踪的三个月后,唐慧一家凭着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女儿。但当他们找到公安机关要求立案时,却被警方多次拒绝。强迫乐乐卖淫的休闲屋照常营业,直到乐乐被救出近一个月后,老板娘才被抓获。此后的六年里,该案的进展时时见诸报端。
由于为女儿被强迫卖淫案不断上访申诉,她在2012年8月2日被处以劳动教养决定、关进了离家280余公里的株洲白马垄女子劳教所。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普通民众、意见领袖、官方媒体都纷纷为唐慧发声。巨大舆论关注成为推动事件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8月10日,湖南方面撤销了唐慧的劳教决定。
  随即,唐慧起诉永州市劳动教养委员会国家赔偿一案,2013年4月12日,一审判决判定原告唐慧败诉,但她表示将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
7月15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唐慧诉永州劳教委一案在湖南省高院进行了公开宣判,宣判决定撤销一审裁定,判决永州劳教委支付唐慧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共2641.15元。对唐慧要求对方以书面形式赔礼道歉的诉求,法院未予支持。唐慧表示对于判决"还能接受",但对没获得书面赔礼道歉"有些遗憾"。
  二审宣判唐慧胜诉。(原载于2012年08月13日北京晚报)

 

 

【7】左耳朵耗子 

什么样的信息发布的可信度高,我个人觉得有下面几个方面。
1)动机正确。如果动机是为了平息舆论,以宣传为目的,而且不是批露事实和真相,那么信息的可信度自然会很差。
2)可供查证。发布的信息中只有结论,没有提供对结果的推导过程,没有供人查证的证据和数据,以及多重相互佐证的逻辑链和证据链。那么信息的真实性也就经不起考验,可信度自然差。
3)详尽的细节。谎言是不可能有细节的,因为有细节的谎言必然会漏洞百出。可信度高的信息必然要详实的细节和数据。
4)多方考证。如果一个信息只有一方之词,没有第三方,中立方,独立方的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就算动机没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视角受限,只有多方考证,才会有完整全面的信息。
所有的这些,说白了就是"科学方法",科学研究通常是越客观越好。所有信息、数据和程序都必须详细纪录,供别人验证推敲,别人可以通过重复实验,或是不同的方式来核对结果。这种行为方式,在科学中称为充分公开!
所以,要学会相信科学,而不是相信权威…… 

 

【8】小清30年 

既不要高估组织体系的道德感,也不要高估组织体系的动员能力。
看到那个年前紧急推出的第一份公告,我就想笑。为啥?这明显就是应付之作。不少人对乡镇基层真是没有啥认知,去乡镇看一看,过了小年,还有多少工作人员上班的。除夕前乡镇工作人员都急得过年,谁给你干事情。第一份公告明显就是把之前系统内的信息调取一下,把杨XX所在村的村干部找过来问下啥情况(甚至都没有,毕竟从舆情爆发到出公告就几天时间)。这些信息是真是假,谁也懒得管。对于当地工作人员而言,心理状态多数是这样:"一个月到手几千的收入,要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几天内既干大侦探的活,还得罪同事或领导,你逗我呢?杨XX?这些娃你来养?大儿子乐不乐意都两说。处理相关责任人?当年都这么过来的,为啥只处理XX,不服众嘛。"
乡镇基层主要的工作就是"糊弄,不出事就好"。就跟我之前讲男精神病成了村长的打手,乡里谁都知道,但为啥不管,因为这样让村长管得村里没啥杂声。不出事就是好事。徐州这次是没糊弄过去,下次还会继续糊弄。所以现在抓什么"闹事的女性"特别有效率。道德感和法律实施都要有物质基础和组织基础的。
"我工作以后才发现,大家都是草台班子。xx草台,企业草台,我也草台,大家都草台,凑合赚钱过日子。一个企业,看着像一台奔驰在高速公路上的豪华轿车,里面其实是几个人蹬着自行车顶个壳。路上的车都是这样,大家谁都不戳破。"
这段话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永远牢记。 

 

【9】InquilineX 

其实丰县这种事情也是历史传统的延续,看19世纪在华各地游历的一些外国船教士,记者或旅行家写的书中,这种人口贩卖,弑婴之类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一本我印象很深,叫《1894年我在中国看见的》,一位澳大利亚人清末时从重庆徒步到缅甸仰光一路上的各种见闻,其中最让人毛骨悚然的就是图1第八章的内容,这地方也是个三省交界处,他看到很多大人直接把小孩摆在篮子里卖,专门有职业人贩子来收,人口贩卖完全是系统性的,其他还有一些更可怕的细节,就不多说了。

 

【10】身体健康小波仔 

周末和朋友们去国金看电影,出影院已经夜深,商场的人走得稀稀拉拉,朋友突然内急让我陪着去卫生间,走进去后我在整理帽子,一眼瞥见洗手台旁边靠着一位清洁工,约摸60岁左右的样子,头发有些花白,一脸疲惫地低着头闭着眼睛,而我洗手的声音很明显吵醒了她,她看了我一眼收回了目光。
我突然想跟她说话,所以我也真的开口了。
"您每天上班多少小时呀?"
她再度看向我,但似乎不确定我的声音是问她的,于是我又问了一遍。
她说每天从早9点上到晚10点,工资全月不休才3300,最后她说"好累",但不能不做事,家里条件不好,需要过生活。
我有点怔住,简单聊完几句后她似乎想打开话匣子,但刚好朋友出来了,我们便没有多停留。
边走边回头望了一眼,看到老人将我们洗过手以后台面上的水渍擦干了,偌大的商场因为晚场有些空荡荡的,脚步像踏在我心上。
是一件偶然遇到的小事,晚上却反复出现在我眼前。我觉得我不是可怜这位老人,更不是突发奇想的对这个世界生出悲悯之心,我只是看到,为饱腹、为家庭,摈弃了生活的所谓诗意去努力,当然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活着。
生活是普通的生活,或许很多时候我会自暴自弃,觉得过得再苦也不过如此。
亦或是觉得自己是没有理想没有成绩的人,假装对很多身边的暖视而不见,我以为不会有人看到我的偶尔无助,但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是这么凭空长大的,不是吗,我希望那位老人好过一点,希望此后我的心境都能少点戾气、多些柔软。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11】于赓哲 

某音上这个账号推荐看下,某音号lzxmw,是一个参加过八十年代南疆作战的老侦察兵的系列讲座,听听真实的战争和真正的老兵的心声,体会下战火究竟怎么回事,叙述详细而且中肯,有热血沸腾、勇猛作战,也有疲惫恐惧迷茫,有精巧的战术,也有种种失误,甚至还有误伤造成的重大损失,也有装备进步带来的战果,当然也有战场逸闻,例如越南特工化装成我军,但是唱着文革歌曲,结果被识破全歼。
老兵有时候激动了,还会掩面哭泣,评论里有很多当年的战友,有些话看起来令人感动,唏嘘不已。比现在那些网上胡诌的故事强不知多少倍。

 

 

 

 

 

月盈中天:大海航行靠舵手,哒哒哒哒

于赓哲:你听了?就是唱这个

 

【12】@陆大鹏Hans 

电影《帝国的毁灭》里有一个情节,蒙克去找戈培尔,说把老人孩子送上前线是白白送死。戈培尔说:这都是德国人民活该,谁让他们把政权给了我们?
希特勒应该也有类似的话。

 

@哀酱的杂粮粥铺:早在1941年底,当战败的可能性首度出现之后,希特勒曾于私下谈话中向外国的外交官表示:"如果德意志民族不再强韧、不准备作出充分的牺牲、不愿意为自己的生存流血的话,那就应该沉沦,被另外一个更强大的势力毁灭……届时,我不会为德意志民族流下一滴眼泪

 

【13】是文文文文文文文文青 

刚接到一个特别神奇的电话,是上海市血液中心打过来的,跟我说最近AB血型特别紧缺,问我最近是不是方便献血。
虽然之前也断断续续献过几次血,但是还是第一次接到这种电话,所以忍不住好奇问了一下打电话的小姐姐,为什么我会接到这个电话。
血站的小姐姐说→【血站让我们给去年参加过奥特曼活动的打电话,觉得你们会更有意愿再次献血,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我一整个呆住了,就是说上海血站你们真的太会了,精准收割二次元吗?
是时候吃好喝好,养养身子再去献血了。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