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723】国家的歧路
【1】张洲 汕尾美团骑手嫌单价低,有的才3块4块,部分骑手家用很高,省吃俭用不够数,于是"串通起来"搞罢工,谁知美团从外地调来一批外卖员,宁给外地外卖员10块也不给涨。 【2】@苏小懒 如果g j真的那么重视生育率不断降低,应该多去问问女性:为什么不愿意生,什么情况下愿意生。 而不是请没人认识的所谓专家站出来批评、分析、高高在上进行道德批判,瞎tm的提各种不靠谱、不现实的建议。 昨天和姐姐们聚在一起聊天。 聊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不愿意生小孩儿,大家结论一致: 只有当女人,觉得自己生了孩子后——比生之前,更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她们才会愿意试一试。 比如在育儿上:生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会觉得孤单和痛苦,从她怀孕开始,福利好一些,被爱被照顾,被珍视。 产检方便、不会排很久的队,环境好一点,医护人员态度好一点,有爱人陪伴。 分娩时,自由选择无痛分娩,顺产或剖腹产,在分娩的过程中有尊严,得到尊重和保护,最大可能减少痛苦。 分娩后,身体最虚弱时,被精心照顾,婴儿也是,不需要产妇忍受着痛苦照顾日夜啼哭的婴儿。 我新认识的这位姐姐嫁给了一位法国人,分娩当天,她说特别惊讶:医护人员会刻意把孩子抱给爸爸,培训爸爸如何照顾新生儿,而不是其他人。法国家庭中,父母很少帮子女带孩子,所以她所接触的法国家庭,半夜孩子啼哭、喂奶,基本都是男人的事情,大家认为这理所应当。 而我所接触的很多家庭,爸爸基本甩手掌柜。 产妇坐月子时有月嫂,或者有孩子的外婆、奶奶帮忙照顾婴儿,之后便一直是妈妈,无数个日日夜夜从来不曾睡过完整一觉,太多的沉默、忍气吞声、压抑和隐忍。 甚至有着同样经历的自己的妈妈、婆婆也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所有的一切——都是女人的事情,都是妈妈的问题。 没有任何人告诉、督促孩子的爸爸:你晚上为什么不起夜,为什么不喂奶?为什么不哄孩子? 我非常讨厌市场上的图书,动不动叫:妈妈如何,妈妈这么做……也经常有广告商过来找我接广告,母婴产品、育儿智商启蒙……产品宣传也都是:妈妈要如何做。 如果需要达成男人就应该起夜带孩子的家庭共识、社会共识—— 那么就需要我们公众、媒体、医院……统一做这样的宣传和展示,甚至是强制培训:鼓励爸爸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放在养育投入上,是你身为爸爸和丈夫两大家庭角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也包括:非他人代劳,男性身为爸爸、丈夫——本人亲自进行的日常陪伴、育儿、亲子活动。 公共宣传+身体力行+社会共识,在生育的各个环节,女性感受到舒服、幸福,才会愿意试一试。 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是职场歧视。 即便有着家庭成员的支持,请了月嫂、育婴嫂,即便爸爸承担起他的家庭责任,但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妈妈们在休产假的过程中,以及哺乳期的缘故、婴幼儿经常生病导致发生的迟到早退,女性不得不把很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养育投入上,这导致女性在职场中受到很大程度的歧视。 未婚不行,刚结婚也不行。 生了不行,不生也不行。 如何让企业、用人单位减少或者杜绝对女性的就业歧视,仅仅是发生以后,对其进行惩罚,显然并不能有所改变。 那么就需要问问用人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知道聘用的女员工们有可能怀孕、休产假,而依然愿意招聘更多的女员工?比如有税收减免政策?这方面我不太了解,就抛砖引玉吧。 当然,还有更多话题可以讨论:比如,女性因为生育,期间损失的经济收入如何弥补,怎么弥补? 如果女性选择了全职妈妈,那些隐形的家务,照顾孩子健康稳妥长大的劳动价值,一旦离婚孩子的归属、钱财分配,如何更尊重女性的选择、更有利于女性? 在公众场合设置更多的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如何方便带孩子出行的家庭? 以上,都比让所谓的专家站出来号召、提倡,比设置离婚冷静期要靠谱、实用、有善意有温度得多。 【3】饭统戴老板 昨天参加交大人工智能校友会2023年会,今年恰好在微软苏州office举办,聊几句感受: 【4】美鸥阅读 华盛顿邮报一篇报道,跟踪了在德桑蒂斯州长治下的佛罗里达州,已经通过或正在推动的各项立法内容。由此推测,如果德桑蒂斯在2024年竞选成为美国总统,他可能会把美国变成什么样。 【5】《让ChatGPT帮你下Prompt》by 賴以威 【6】@老蛮频道 面对七成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年轻人很不服气,说现在这个残酷的现实完全跟他们没关系,他们没有发挥一丁点的破坏力。呵呵。 我读大学是90年代末期,算是广州的最高学府。进校师兄带着报名和分配宿舍,期间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要学会批判,批判接下来四年你将要学到的一切。至今记忆深刻。之后在课堂上,教授们(是的,当年教授们也会给本科生上课)也经常会告诉我们,要学会质疑,质疑权威必须刻入你们的骨髓,而逻辑才应该是你们真正的信仰。 逻辑,才应该是信仰。对当时年轻的我来说,真是振聋发聩。认真说起来,我这辈子唯一干得有模有样的事,就是用逻辑来推导真相。此后我无论是做投资,管项目,还是分析宏观经济,无非是理解逻辑和尊重逻辑而已。 而这一代的大学生,在搞什么啊? 在唯圣贤论,谁质疑圣贤就举报谁。在唯我独尊论,谁赞扬欧美就举报谁。在目中无人,在狂妄自大,在批评资本,在痛骂企业家,在轻视勤奋,在鄙薄基础制造业,在饭圈乌烟瘴气,在所有信息平台攻击他们眼中的所谓公知,在为了最终达成毕业即失业的伟大成就而不遗余力的添砖加瓦。 就这样,还好意思说自己无辜???? 我去学校观摩的时候,一直在重点观察一个刚来美国,还不太会说英语的小朋友。从跟老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老师对她的评价有点负面。也不是说老师讲了什么人身攻击的话,而是老师觉得她反应比较慢,在想要不要把她refer给特教老师,做个测试。虽然我不是每天都去学校,但通过我近距离的观察,我觉得这个小孩其实是非常聪明的。比如:她虽然不会英语,但进教室之后会马上观察小朋友们在做什么,然后去书包里取一模一样的课本(她只有六岁);很多数学题她也会的,只是因为不熟悉题型,不敢往上写。 【8】"既要维新,又要做事,还要自保,更要背锅。" 【9】子陵在听歌 很多人问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情会不会在不久之内出现第二波高峰。这里有两个决定因素,一个是宿主人群的免疫力,一个是病毒本身。国内去年12月大规模感染后,大量人口感染病毒并形成了广泛的体液免疫屏障。虽然每个人的体液免疫(抗体)水平完全不同,即每个人的有效抗体滴度不同;但大量研究显示,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65岁以下人群SARS-CoV-2中和抗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同时,康复者也获得了具有病毒感染诱导的长期记忆功能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因此,群体水平的免疫屏障依然持续存在。 【10】@无端思茫茫 2012年前,我报考大学那阵子,建筑土木类还是大学热门专业,得益于房地产市场的高速粗放型扩张,这一行收入普遍比较高。建筑设计是顶端专业,其次是土木工程类。结果还没等我大学毕业,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所谓"白银时代",红利期已经过去。辛辛苦苦学了四五年,最后进设计院成为画图工,一个月几千块;或者进中建x局,天天下工地,跟着项目各地跑。而计算机一跃成为最热门、性价比最高的专业,进大厂当程序员才是人人羡慕的香饽饽。 再到2023年来看,更难的形势其实还在后头,我们那批毕业生算是勉强搭上了末班车。如今房地产企业经历大批暴雷裁员后,留给新毕业生的职位已经收缩无几了,就连设计院和施工队的编制都少了。互联网相关行业相比较而言依然在金字塔顶端,但显然也进入了萧条期。 普通人的一生,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更关键性、也更不可控的,确实还要看历史的进程。十年后、哪怕是五年后的行业,都难以预料。大萧条期来了,风雨飘摇,渡己不易啊。 【11】@tombkeeper 以下摘自《国家的歧路:日本帝国毁灭之谜》。 ******************************** 日本还发动了一场净化语言的运动,声势浩大。日文中用片假名表述的外来语极多,日本先将外来语以"轻佻浅薄"的罪名发难,进而又贴上"敌性用语"的标签来加以排斥。"烫发"成为"敌性用语"的首选,改用汉字"电发"两个字来取而代之,美其名曰"爱国语"。此例一开,其他类似所谓"轻佻"的外来词也纷纷被改。 日本海军从英国引进的广受欢迎的咖喱饭被改成"辛味入汁掛饭"(加有辣椒汁的盖浇饭),果味汽水被改为"喷出水",牛奶软糖被改成不伦不类的"军粮精"。低音提琴被改成"妖怪的四弦",萨克斯管变成了"金属制弯曲型尺八",长号成了"可拔可插弯曲金属管黄铜喇叭"。因为球类运动在日本几乎皆为外来语,改起来更是五花八门。橄榄球改为"斗球",手球改为"送球",足球改为"蹴球",篮球改为"笼球",网球改为"庭球",曲棍球改为"杖球",台球改为"杆球"。棒球虽然很早就被称为"野球",但也不能幸免。选手被改称"战士",队服都改成所谓"国防色",棒球帽也换为日军的"战斗帽"。更麻烦的是,比赛与裁判用语全部修改,导致好几个赛季混乱不堪。 1943年2月,日本内阁情报部编辑的《写真周报》杂志列举了许多街头的英文招牌,提出"从招牌上抹去美英之色"。该杂志气势汹汹地质问道—— -------------------------------- 这绝不是纽约和伦敦的街头。而是日本的街头。然而我们现在却正在和美英进行着战斗。怎么样?在我们日本的都市中却泛滥着英文的招牌……是不是应该断然将这些充斥着对美英献媚的招牌拆掉?有怎么样对美英献媚的招牌,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这样的商店卖着什么样的货色,在要紧的地方写着英文,店名采用敌国美英的地名人名。这样不管是谁,只要想一想就知道这家店不是招待日本顾客的日本店,标有敌国的地名和人名的,除了媚态以外什么也不是。 -------------------------------- 在民族主义的高压下, " 西铁城公司" 变成" 大日本时计株式会社","哥伦比亚唱片"改成"日本蓄音机工业","华盛顿靴(鞋)店" 更是干净利落地改成" 东条靴店" 。公司如此, 学校也逃不脱劫数,"东洋英和女学校"、"静冈英和女学校"以及"山梨英和女学校"都因为这个"英"字具有"敌性",分别改名为"东洋永和女学校"、"静陵高等女学校"以及"山梨荣和女学校"。歌手"哥伦比亚小姐"改成了"松原操",连铅笔的硬软度都换了称呼,HB、2H、3B分别成了"中庸""2硬""3软"。日本的"阿尔卑斯山"也重新命名为带有本土气息的"中部山岳",政府甚至也不鼓励民间使用"爸爸""妈妈"等西式称谓。 在高涨的"文化自信"背后,其实是深刻的"文化自卑"。自明治维新以来,大量的新词汇不断涌入日语,已经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所有角落。它们丰富了日本文化,也方便日本与世界文明沟通。"净化语言运动"本想维护日本语言的"纯洁",却注定成为一场滑稽的闹剧。事实上,战后几乎所有改过的名词又都改了回来。 ********************************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 |
- 【浮世汇895】我们老中的应届生身份搞的跟贞操一..
- 【浮世汇894】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
- 【浮世汇896】怎么不可能呢
- 【浮世汇893】很多进口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浮世汇891】某音改变汉语
- 【浮世汇358】大人,时代变了
- 【浮世汇892】“美国罕见致命病毒”到底有多可怕..
- 【浮世汇750】盘一盘房奴的钱都被用去了哪里..
- 【浮世汇886】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 【浮世汇879】這裏不管什麼朝代都不能革命..
- 【浮世汇302】人可以厚脸皮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 【浮世汇778】他们为什么要打你
- 【浮世汇765】现在干什么都要牌照了..
- 【浮世汇876】还有一个在刽子手动手时打滚的..
- 【浮世汇775】不可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