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06】如果你留下找工作,能不能考一下英国的公务员

dasheng @ 2022年09月28日  浮世汇

【1】沙拉耶夫:几个老人和一群僵尸正把我们引向地狱。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身边的俄罗斯人表现得就像被僵尸咬过一样,把我的整个国家拖入了一场可怕的战争。我能看到的就是俄罗斯的废柴丈夫们殴打妻子,而整个腐烂的国家体制把我的人民变成了僵尸军团。


【2】@水片: 被风刮来刮去,麦子什么也没有说。


【3】管得太具体 文艺没希望 

赵丹

《人民日报》正开展"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的讨论。看到"改善"、"搞活"的标题,颇喜;看到"编者按"中"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必须改善,通过改善来达到加强,在这方面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又忧心忡忡了。我不知道"编者按"中"我们"的范围有多广。我只知道,我们有些艺术家----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不屈不挠的艺术家,一听到要"加强党的领导",就会条件反射地发怵。因为,积历次政治运动之经验,每一次加强,就多一次大折腾、横干涉,直至"全面专政"。记忆犹新,犹有特殊的感受。以后可别那样"加强"了。

我认为:加强或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是指党对文艺政策的掌握和落实,具体地说,就是党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

至于对具体文艺创作,党究竟要不要领导?党到底怎么领导?

党领导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党领导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但是,党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四人帮"管文艺最具体,连演员身上一根腰带、一个补钉都管,管得八亿人民只剩下八个戏,难道还不能从反面激发我们警觉吗?!

哪个作家是党叫他当作家,就当了作家的?鲁迅、茅盾难道真是听了党的话才写?党叫写啥才写啥?!那么,马克思又是谁叫他写的?生活、斗争----历史的进程,产生一定的文化、造就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理论家,"各领风骚数百年"。从文艺的风骨----哲学观来说,并不是哪个党、哪个派、哪级组织、哪个支部管得了的。非要管得那么具体,就是自找麻烦,吃力不讨好,就是祸害文艺。

每一层主管文艺的领导者,都说自己"是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坚持革命文艺思想的",仿佛唯有文艺专门家们倒是眼花耳聋缺心眼的芸芸众生。否则,建国30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60年了,全国无产阶级文艺大军已号称数百万,为什么从中央以至各省、区、县、公社、厂矿,几乎都还总是要请个不懂或不大懂文艺的外行来领而导之,才放心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逻辑!尤其,越是高级的领导是外行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是在外行向内行的转化的过程中,百万文艺大军都得跟着踏步踏地转,何况有的领导还不肯转,因为一转化为内行,可能又不能当领导了呢?更何况生活的急遽进行速度,内行也追之不及,表现费力,再加上干扰重重,致使目前文艺阵地较受欢迎的作品,大多数也只是达到街谈巷议的大实话的水平而已。

各文学艺术协会,各文学艺术团体,要不要硬性规定以什么思想为唯一的指导方针?要不要以某一篇著作为宗旨?我看要认真想一想、议一议。我认为不要为好。在古往今来的文艺史上,尊一家而罢黜百家之时,必不能有文艺之繁荣。

在人大和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代表们热烈地讨论体制问题。"体制"二字,我们艺术家原本是生疏的。后来渐渐发现:我们懒得管"体制","体制"可死命管住我们;逼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对付对付它。

试问,世界上有哪几个国家,象我国这般,文艺领域中的非业务干部占如此大的比例?咱们这社会,不兴说谁养活谁,因为除农民和青年(以及部分老年和妇女)外,总算各有"铁饭碗"一只。但是,为什么要死死拽住那么多非艺术干部来管住艺术家们呢?有些非艺术干部在别的工作岗位上也许会有所作为的。可是,如今那么多"游泳健将"都挤到一个"游泳池"里,就只能"插蜡烛"了。每一位"领导艺术"的干部,为了忠于职守,总要就艺术创作发言,各有一套见解,难于求得统一。象拍摄《鲁迅》这样的影片吧,我从1960年试镜头以来,胡髭留了又剃,剃了又留,历时20年了,象咱们这样大的国家,三、五部风格不同、取材时代和角度不同的《鲁迅》也该拍得出来,如今,竟然连"楼梯响"也微弱了。这不是一个演员的艺术生命经不起的问题,《鲁迅》影片之迟迟不能问世,实也联系到新一代的鲁迅式的文艺家之诞生。

文艺创作是最有个性的,文艺创作不能搞举手通过!可以评论、可以批评、可以鼓励、可以叫好。从一个历史年代来说,文艺是不受限制、也限制不了的。

习惯,不是真理。陋习,更不能遵为铁板钉钉的制度。层层把关、审查审不出好作品,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有生命力的好作品是审查出来的!电影问题,每有争论,我都犯瘾要发言。有时也想管住自己不说。对我,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只觉得絮叨得够了,究竟有多少作用?......

〔80年9月于病床上〕

(原载于198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4】。


【5】@时运变迁I: 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年底稳在7.2,中国内地gdp增幅(本币计)4%,全面gdp按美元计缩7%以上。


【6】@翟德芳 

头条上看到一篇雄文,评论我们的南方邻国,说他们问题多多,在自取灭亡。文中更称其"现在对我国还是若即若离的状态,对我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敬和依靠。一旦出问题,我国都很难出手帮助"。再看文章后面的评论,置顶的是这样一条:"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自己都揭不开锅了,还总操心别人整天大鱼大肉,对身体不好。"看来这世上明白人并不少啊!



【7】@yiqin_fu 

记者 Timothy B. Lee 分享了他减少自己工作时间、承担多数家务、配合妻子长时间工作的经历。他之前在《华盛顿邮报》、Vox 做科技记者,妻子是妇产科医生,两个人每周工作时间都超过 40 小时,时间不固定,而且他们的收入/职业晋升回报和时长都是非线性关系,投入越多,单位时间回报越高。2015 年,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后,Lee 决定减少工作时间,不过这也意味着他没法继续在《华盛顿邮报》、Vox 这样全国大媒体继续工作——他没法随时去报道突发新闻,没法拓展科技行业人脉。当然了,他从孩子那里获得了工作不能提供的意义,他的家庭也因为一个人的"后退"而更加和睦。
Lee 的观点是,现在知识工作者的收入、职业晋升回报,很多都随着时间非线性增加,所以家庭里有一个人向工作倾斜,有一个人向家务倾斜确实是最大化家庭受益的做法。另外,他觉得一个家庭里有人花更多时间在家务上,对社会也是好事。这些"从职场后退"的人可以有更多时间参与本地社区的活动(做志愿者、在学校帮忙……),促进本地社区家庭之间的连接。
他说传统观念的人认为女权主义过头了,但他觉得女权主义只做了一半。女权主义已经说服很多女性加入原来男性主导的职业,但女权主义还需要说服更多男性来做以前女性主导的家务、社区服务。现在的女权讨论,他觉得贬低了传统上女性劳动的价值。好像只有职业工作有意义,照顾家人、抚养孩子是无聊、不重要的。但这种说法反而更难建立男性在家的新社会样貌。
Lee 还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性别收入差专家 Claudia Goldin。Goldin 还是更喜欢夫妻都全职工作的安排,因为没有自己收入或者收入比另外一方低很多的人,外部选择少,在家庭的采买、旅行、家务选择里完全处于谈判弱势。
但 Lee 说,Goldin 想的可能是她经历的 1960 - 1970 年代,那时候很多中产女性读完大学就结婚,甚至读大学期间退学去结婚。但现在人都是工作了一阵子甚至十几年才结婚、有孩子,决定承担更多家庭责任之后仍然可以继续工作,所以他不觉得"后退"的一方会处于弱势。他工作了 15 年才有孩子,他现在除了带孩子、做家务、做社区志愿者,同时也经营一个经济报道网站,时间灵活。他不觉得自己离开妻子就无法生活。
他的文章:O网页链接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看他的文章内心挺矛盾的,一方面,确实家庭里两人分工效率更高,而且父母自己带孩子,对父母和对孩子来说都比外包要好。所以我觉得他说的比 Goldin 笔下这种"伴侣平等"模式更有道理。但另一方面,他做的记者工作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减少工作时间十几年可能对他一辈子的职业发展不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对于他做妇产科医生的妻子来说,或者对于程序员、律师、咨询师来说,如果十几年都只工作 50% 的时间(假设能找到这样的工作),一辈子的职业发展会受很大限制吧?所以 Lee 这样的安排只适用于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是自雇人士的家庭?例如写书、写文章的,设计的,独立开发软件的,自己做投资的。如果工作必须依靠大公司完成,或者说依靠大公司会大幅提高收入,那么 Lee 这种模式就不太合适。
最好的方案可能还是代际之间的时间转移——伴侣的上一代来带孩子。我看过的美国研究都说上一代开始带孩子后,女性劳动参与会提高 5 - 10 个点。不过现在这种人口高度移动、大城市房价很高的社会,能有父母在身边帮忙带孩子也挺奢侈吧。之前有论文说很多美国女性在生产前会搬到父母附近,但这样的移动又影响了她们长期的收入。O网页链接
唉,公共政策以及性别角色规范都要改才行。也希望有更多人,女性以及男性,能公开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之前那些热门读物,主角在取得职场成就的时候经常外包了家庭责任(例如在公司旁边开幼儿园),这样的故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参考价值,而且就像 Lee 说的那样,贬低了和工作同样有意义的家庭生活的价值。



【8】@旁立pangli 

在群里看到,群友说征求了作者意见,可以转发。这段也很好地解决了我的困惑



【9】@我是MISS南 

我教育孩子的理念里有一条非常重要和大家分享:
就是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男孩培养会做家务,会自理,会烧菜。女孩培养啥也不会,追求事业。
家里有男孩有女孩你就会发现男女天性真的不一样。大部分男的天性确实比女性好斗。
所以不需要再去引导男孩一定要多成功,多关注事业,多努力。他们自己会去做这件事。
但是他们欠缺的是对家庭的热爱和关注。很多男性结婚时完成任务式。真心热爱家庭生活的男性少数,让男的选和哥们喝酒还是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很多男性会选和哥们喝酒。
所以男性从小就要培养"家庭愉悦感",让他们喜欢家庭生活。包括动手能力,对家务的料理能力,以及和女性相处中的会察觉女性的情绪,而不是傻大个。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男人娘娘腔,不喜欢这样的男人。这就对了,避开不喜欢这样的男人的女人,大概率避开了智商不高的女人。
聪明的女人就喜欢这样的男人,这对家庭后代的智商提高有非常大的贡献。(不是说媳妇必须要生孩子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就很聪明,孩子智商随妈妈)
我作为一个妈妈高瞻远瞩,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不去像斗蟋蟀一样刺激他们要好斗要好强,而是培养"宜家宜室"。
而女儿呢?真的没必要教育她能干家务,会照顾人。女性很多天性就会。女孩要教狼性,教好强,教追求事业,追求个人成就感。
雌雄同体的女性往往在社会上生存如鱼得水。也很容易找到好老公。
而纯雌性女性,天天情情爱爱,你你我我,为了爱情如何如何,一点点都不具备雄性思维方式,在社会上吃的苦头哪够你一辈子兜着走。
一点教育孩子的小心得,和大家分享。



【10】@何牧歌耶 

国庆档这个现状,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多说的,懂了都懂。
但是我想起了一句话。和大家分享。

你做的每一个选择,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你想要的那个世界而努力。 




【11】@开心胡萝卜食品店 

古巴的新闻本来只是古巴人的庆祝,越过几万公里却不小心乳到了另一个红土地的一群人。二三十年前的歌手唱他的家乡:"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真的,很多事情仔细一想简直诙谐。现在到底哪边才是亚细亚的孤儿,谁才是文明世界的差生



【12】@千寻和菠萝油 

某个名字不能说的媒体今天发了一篇结婚生子,做性别研究的女博士的自述,讲了自己十年间在学术身份和私人生活之间的挣扎,我的感受就是字里行间都很真诚。
她没有试图去回答问题,只是诚实地记述了自己冒出的某些念头,作为学历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收入比丈夫高,所以男方做全职爸爸,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免费月嫂」,在工作和家庭间疲惫斡旋,产生了一种「为什么你不能包办育儿」的想法,开玩笑说自己变成了「丧偶式育儿」中的那个「偶」。还在家庭收入难以为继的时候,和父亲站在了同一边,逼老公去工作。
文章里,她提到自己的困惑,数十年求学生涯,她从没想到过,「在性别研究里,没人教你如何在现实里实践一种女性主义的恋爱和婚姻,对父权社会的批判和对婚姻制度的剖析也没能教会我该如何在婚姻和家庭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在一个观点至上的环境中,讲这些话,是非常难得的。结果看到网友在大骂她很「爹」。啊。。。真实的生活不是主义,人也比观点复杂得多,而我永远欣赏真诚的人。也许我们可以短暂地放下立场,理论和观点,去看一看,人是怎么在苦海里挣扎的。



【13】欧洲文艺评论 

朋友想留在英国工作,去年第一次告诉他妈妈时,他妈一听,心态炸了,"这还得了,出去不回来了,早知道不让你出国!"后来为这事一直吵架,他妈各种气话、难听的话都说了,比如"狼心狗肺","白养一场","学了那么多年不知道回来报效自己的祖国"等等……大吵小吵,软磨硬泡,最近他妈意识到劝他回国已不可能,逐渐妥协,也开始考虑他在英国工作的可能性,但就问了一句,"如果你留下找工作,能不能考一下英国的公务员?"



【14】"高明的谎言是没有一句谎话而构成一个谎言。 "


【15】@美鸥译丛

"没有人会逃脱,没有人会隐藏,没有人会被遗忘," 西伯利亚军事委员会的一段电视宣传说。还是我们中文精炼,教他们一个:应征尽征。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