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06】如果你留下找工作,能不能考一下英国的公务员
【1】沙拉耶夫:几个老人和一群僵尸正把我们引向地狱。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身边的俄罗斯人表现得就像被僵尸咬过一样,把我的整个国家拖入了一场可怕的战争。我能看到的就是俄罗斯的废柴丈夫们殴打妻子,而整个腐烂的国家体制把我的人民变成了僵尸军团。 【2】@水片: 被风刮来刮去,麦子什么也没有说。 【3】管得太具体 文艺没希望 【4】。 【5】@时运变迁I: 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年底稳在7.2,中国内地gdp增幅(本币计)4%,全面gdp按美元计缩7%以上。 【6】@翟德芳 头条上看到一篇雄文,评论我们的南方邻国,说他们问题多多,在自取灭亡。文中更称其"现在对我国还是若即若离的状态,对我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敬和依靠。一旦出问题,我国都很难出手帮助"。再看文章后面的评论,置顶的是这样一条:"世界上总有那么一群人,自己都揭不开锅了,还总操心别人整天大鱼大肉,对身体不好。"看来这世上明白人并不少啊! 【7】@yiqin_fu 记者 Timothy B. Lee 分享了他减少自己工作时间、承担多数家务、配合妻子长时间工作的经历。他之前在《华盛顿邮报》、Vox 做科技记者,妻子是妇产科医生,两个人每周工作时间都超过 40 小时,时间不固定,而且他们的收入/职业晋升回报和时长都是非线性关系,投入越多,单位时间回报越高。2015 年,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后,Lee 决定减少工作时间,不过这也意味着他没法继续在《华盛顿邮报》、Vox 这样全国大媒体继续工作——他没法随时去报道突发新闻,没法拓展科技行业人脉。当然了,他从孩子那里获得了工作不能提供的意义,他的家庭也因为一个人的"后退"而更加和睦。 Lee 的观点是,现在知识工作者的收入、职业晋升回报,很多都随着时间非线性增加,所以家庭里有一个人向工作倾斜,有一个人向家务倾斜确实是最大化家庭受益的做法。另外,他觉得一个家庭里有人花更多时间在家务上,对社会也是好事。这些"从职场后退"的人可以有更多时间参与本地社区的活动(做志愿者、在学校帮忙……),促进本地社区家庭之间的连接。 他说传统观念的人认为女权主义过头了,但他觉得女权主义只做了一半。女权主义已经说服很多女性加入原来男性主导的职业,但女权主义还需要说服更多男性来做以前女性主导的家务、社区服务。现在的女权讨论,他觉得贬低了传统上女性劳动的价值。好像只有职业工作有意义,照顾家人、抚养孩子是无聊、不重要的。但这种说法反而更难建立男性在家的新社会样貌。 Lee 还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性别收入差专家 Claudia Goldin。Goldin 还是更喜欢夫妻都全职工作的安排,因为没有自己收入或者收入比另外一方低很多的人,外部选择少,在家庭的采买、旅行、家务选择里完全处于谈判弱势。 但 Lee 说,Goldin 想的可能是她经历的 1960 - 1970 年代,那时候很多中产女性读完大学就结婚,甚至读大学期间退学去结婚。但现在人都是工作了一阵子甚至十几年才结婚、有孩子,决定承担更多家庭责任之后仍然可以继续工作,所以他不觉得"后退"的一方会处于弱势。他工作了 15 年才有孩子,他现在除了带孩子、做家务、做社区志愿者,同时也经营一个经济报道网站,时间灵活。他不觉得自己离开妻子就无法生活。 他的文章:O网页链接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看他的文章内心挺矛盾的,一方面,确实家庭里两人分工效率更高,而且父母自己带孩子,对父母和对孩子来说都比外包要好。所以我觉得他说的比 Goldin 笔下这种"伴侣平等"模式更有道理。但另一方面,他做的记者工作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减少工作时间十几年可能对他一辈子的职业发展不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对于他做妇产科医生的妻子来说,或者对于程序员、律师、咨询师来说,如果十几年都只工作 50% 的时间(假设能找到这样的工作),一辈子的职业发展会受很大限制吧?所以 Lee 这样的安排只适用于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是自雇人士的家庭?例如写书、写文章的,设计的,独立开发软件的,自己做投资的。如果工作必须依靠大公司完成,或者说依靠大公司会大幅提高收入,那么 Lee 这种模式就不太合适。 最好的方案可能还是代际之间的时间转移——伴侣的上一代来带孩子。我看过的美国研究都说上一代开始带孩子后,女性劳动参与会提高 5 - 10 个点。不过现在这种人口高度移动、大城市房价很高的社会,能有父母在身边帮忙带孩子也挺奢侈吧。之前有论文说很多美国女性在生产前会搬到父母附近,但这样的移动又影响了她们长期的收入。O网页链接 唉,公共政策以及性别角色规范都要改才行。也希望有更多人,女性以及男性,能公开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之前那些热门读物,主角在取得职场成就的时候经常外包了家庭责任(例如在公司旁边开幼儿园),这样的故事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参考价值,而且就像 Lee 说的那样,贬低了和工作同样有意义的家庭生活的价值。 【8】@旁立pangli 在群里看到,群友说征求了作者意见,可以转发。这段也很好地解决了我的困惑 【9】@我是MISS南 我教育孩子的理念里有一条非常重要和大家分享: 就是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男孩培养会做家务,会自理,会烧菜。女孩培养啥也不会,追求事业。 家里有男孩有女孩你就会发现男女天性真的不一样。大部分男的天性确实比女性好斗。 所以不需要再去引导男孩一定要多成功,多关注事业,多努力。他们自己会去做这件事。 但是他们欠缺的是对家庭的热爱和关注。很多男性结婚时完成任务式。真心热爱家庭生活的男性少数,让男的选和哥们喝酒还是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很多男性会选和哥们喝酒。 所以男性从小就要培养"家庭愉悦感",让他们喜欢家庭生活。包括动手能力,对家务的料理能力,以及和女性相处中的会察觉女性的情绪,而不是傻大个。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男人娘娘腔,不喜欢这样的男人。这就对了,避开不喜欢这样的男人的女人,大概率避开了智商不高的女人。 聪明的女人就喜欢这样的男人,这对家庭后代的智商提高有非常大的贡献。(不是说媳妇必须要生孩子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就很聪明,孩子智商随妈妈) 我作为一个妈妈高瞻远瞩,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不去像斗蟋蟀一样刺激他们要好斗要好强,而是培养"宜家宜室"。 而女儿呢?真的没必要教育她能干家务,会照顾人。女性很多天性就会。女孩要教狼性,教好强,教追求事业,追求个人成就感。 雌雄同体的女性往往在社会上生存如鱼得水。也很容易找到好老公。 而纯雌性女性,天天情情爱爱,你你我我,为了爱情如何如何,一点点都不具备雄性思维方式,在社会上吃的苦头哪够你一辈子兜着走。 一点教育孩子的小心得,和大家分享。 【10】@何牧歌耶 国庆档这个现状,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多说的,懂了都懂。 你做的每一个选择,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你想要的那个世界而努力。 【11】@开心胡萝卜食品店 古巴的新闻本来只是古巴人的庆祝,越过几万公里却不小心乳到了另一个红土地的一群人。二三十年前的歌手唱他的家乡:"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 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 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真的,很多事情仔细一想简直诙谐。现在到底哪边才是亚细亚的孤儿,谁才是文明世界的差生 【12】@千寻和菠萝油 某个名字不能说的媒体今天发了一篇结婚生子,做性别研究的女博士的自述,讲了自己十年间在学术身份和私人生活之间的挣扎,我的感受就是字里行间都很真诚。 她没有试图去回答问题,只是诚实地记述了自己冒出的某些念头,作为学历社会的既得利益者,因为收入比丈夫高,所以男方做全职爸爸,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免费月嫂」,在工作和家庭间疲惫斡旋,产生了一种「为什么你不能包办育儿」的想法,开玩笑说自己变成了「丧偶式育儿」中的那个「偶」。还在家庭收入难以为继的时候,和父亲站在了同一边,逼老公去工作。 文章里,她提到自己的困惑,数十年求学生涯,她从没想到过,「在性别研究里,没人教你如何在现实里实践一种女性主义的恋爱和婚姻,对父权社会的批判和对婚姻制度的剖析也没能教会我该如何在婚姻和家庭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在一个观点至上的环境中,讲这些话,是非常难得的。结果看到网友在大骂她很「爹」。啊。。。真实的生活不是主义,人也比观点复杂得多,而我永远欣赏真诚的人。也许我们可以短暂地放下立场,理论和观点,去看一看,人是怎么在苦海里挣扎的。 【13】欧洲文艺评论 朋友想留在英国工作,去年第一次告诉他妈妈时,他妈一听,心态炸了,"这还得了,出去不回来了,早知道不让你出国!"后来为这事一直吵架,他妈各种气话、难听的话都说了,比如"狼心狗肺","白养一场","学了那么多年不知道回来报效自己的祖国"等等……大吵小吵,软磨硬泡,最近他妈意识到劝他回国已不可能,逐渐妥协,也开始考虑他在英国工作的可能性,但就问了一句,"如果你留下找工作,能不能考一下英国的公务员?" 【14】"高明的谎言是没有一句谎话而构成一个谎言。 " 【15】@美鸥译丛 "没有人会逃脱,没有人会隐藏,没有人会被遗忘," 西伯利亚军事委员会的一段电视宣传说。还是我们中文精炼,教他们一个:应征尽征。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 |
- 【浮世汇913】董小姐的医学奇迹
- 【浮世汇912】高潮针其实就是富血小板血浆..
- 【浮世汇911】人类从来没有真正追求幸福..
- 【浮世汇910】审讯他的人要他记住,永远不要第一..
- 【浮世汇909】互联网当初第一句是hello world..
- 【浮世汇908】水果含糖量和热量排行榜..
- 【浮世汇907】究竟是谁杀死了恐龙?..
- 【浮世汇906】原研药一览
- 【浮世汇905】未老先登
- 【浮世汇904】老登电影
- 【浮世汇903】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
- 【浮世汇902】韩江是一位“能把细节用到尽头”的..
- 【浮世汇901】“普信男”说的并不是一个群体,而..
- 【浮世汇900】天天黑眼圈灰头土脸,还没人家扭屁..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