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南航东航都亏成马,廉价航空哐哐赚大钱

heiniu @ 2025年05月01日 发现

五一,要出行不?

别看机票贵,普通航司还真没赚你的钱。

反而是票价看似便宜的廉价航空,才在哐哐赚你钱。

就在刚刚,有 "廉航祖师爷" 之称的春秋航空,发布最新业绩,去年猛赚 23 亿。

对比之下,南航净亏 17 亿,东航净亏 42 亿。

这一反差,属实意外。

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大航司的困境。

恢复到疫情前?"假象"!

告别疫情两年后,航司依旧面临 "不赚钱" 的困境。

其实,七大航司去年的总收入全部增长,好事。

对比 2019 年,尤其是南航、东航、国航这几大航司的收入已经分别增长超 199 亿、170 亿、378 亿了。

廉航为代表的吉祥、春秋、华夏的增幅则不如大航司明显。

唯独海南航空(海航控股),去年的收入还未恢复到疫情前。

但一看净利润表现,大航司的困境就显露无遗。

最明显的是,大航司基本都在亏钱,东航亏 42 亿最多, 南航亏 17 亿、国航亏 2 个亿。

相反,廉航三剑客却是赚钱的,吉祥航空净赚 9 亿、华夏航空净赚超 2 亿,春秋赚最多,净赚 23 亿。

明明廉航机票更便宜,为啥反而更赚钱。

而另一个悖论是,航司和疫情前相比,赚钱表现差远了。

要知道,2019 年,七大航司加起来净赚 161 亿。

如今对比,七大航司的净利润,都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其中差最多的是国航,疫情前净赚 64 亿,如今还在亏损。

其次是东航,疫情前净赚 32 亿,疫情过去两年了,反而净亏 42 亿。

唯独廉航祖师爷 —— 春秋航空去年的净利润,已经超过 2019 年。

问题来了,为什么大航司都不赚钱,廉航反而赚得多?

以春秋航空为例,航空界的 "拼多多",之所以能够赚钱,取决以下原因:

飞机全部同一个机型、全是经济舱、高客座率和飞机利用率、成本费用低。

这就不得不提,春秋航空的创始人 王正华。

他被称为 "最抠门老板",而创办春秋航空的愿景是 "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坐得起飞机"。

所以 "廉航",成了春秋航空的名片。

即便没有餐食、大部分机票没有托运行李,但通过低价机票吸引旅客,王正华也依然赚到了钱。

反观大航司,南航、东航、国航的费用支出管控,基本上都入不敷出。

具体看南航,营业收入 1742.24 亿,总营业成本已经达到 1785.86 亿。

林林总总加减,南航的营业亏损为 - 7.47 亿。钱花在哪里了?

南航 2024 年报

具体看南航的费用,燃油成本第一高,占比超 3 成。

其次是职工薪酬、折旧和摊销、起降服务费。

而南航一年的餐食费,要花 44.06 亿元。

南航 2024 年报

除了成本外,廉航和大航司在客座率、飞机利用率上也拉开了很大差距。

南航、东航、国航去年的客座率都有很大提升,均接近 80% 或以上。

但廉航如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的客座率,领先其他航司。

春秋航空的客座率甚至超过了 90%!

南航为了提高客座率,也是想尽了办法。

比如今年的 "超薄座椅",南航高层在业绩会上称:

"安装轻薄型座椅不代表廉价,更不代表低端,与航司定位和票价水平无关。"

根据南航测算,采用 "超薄座椅" 后,每架全经济舱飞机能增加座位 14-28 个,窄体机队静态座位数增加 744 个,预计增收 3 亿元 / 年

多一个座椅意味着多卖一张机票,南航也真是费尽心机了。

此外,廉航普遍飞机利用率较大航司高,如吉祥航空日均飞机利用率为

11.53 个小时,几乎拉满了。

春秋航空的日均飞机利用率为 9.3 小时,和大航司基本持平。

并且, 廉航大多侧重国内及周边短途航线。

而三大航司的国际航线占比高,从财报反映,去年国际客运需求恢复是不及预期的。

最后,你怎么看?

来源:说财猫

打赏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