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919】哈佛蒙难
【1】。 【2】胡锡进 特朗普政府宣布取缔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所有在校的外国学生都须转到其他学校,这一行动可能扩大到其他美国著名高校。特朗普政府对哈佛这一最新打击的轰动性甚至超过了之前对哈佛联邦拨款的冻结,这真的像是要把哈佛这个美国最有影响的品牌之一往死里整。从外部第一眼看去,特朗普团队真的像是"疯了"。 【3】@茨威格加缪阿伦特 王小鲁:戴锦华教授在电影批评领域从80年代末期就很活跃,一直活跃到今天,尤其是最近几年电影再次崛起之后,她也借此被更多人熟知。她的话语能力很强,其公共空间的活动范围广泛,而且有浑厚的女中音,这造成了她的巨大的魅力。她评价事物往往有着坚定的态度,在一个社会言论环境里面,不管论点正确与否,只要你立场坚定,你往往就能拥有一种独特的感召力,我称这样的学术为"酷学术"。戴作为一个学者对于中国电影格局介入的程度之深,都可以说是具有很强的电影政治能力。但是电影政治是一个行动的概念,并不天然包含真理性,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商和辩证。她说我们很长时间以来,把那段历史作为包袱,其实那应该是我们的历史遗产。我发现她在评论所有电影的时候,都是有一个价值前提的,但她对于这个价值前提却不论证,这是她某些论述的特点,热衷于发表神谕,却不加以证明。或者用中国古话加以概括,则是"空言义理以为功"。我觉得她应该说明,那种处于意识形态绝对控制下的叙事,以及极端化的文化逻辑,何以成为一种遗产。如果说寻求左派价值的电影标本,这部《亲爱的》——包括贾樟柯的《天注定》都是很好的例证。但是戴锦华去年的电影言论里面,是很少论述这种对现存社会葆有挑战精神的作品。我记得她在某个地方说到她关心底层,她飞到了中美洲去了解那里的贫民窟,得到了巨大的启发,可我不知道她是否去北京南站访问过,那里只需要几块钱车费就可以到达,赵亮和马莉分别在那里拍出了它们的纪录片《上访》和《京生》,耗时十余年之久。宋庄的独立影展里的电影有相当一部分饱浸着真诚的左派倾向,不知道她是否有所了解。她的电影研究根本上就忽略这些影片。当历史以今天的面貌重现的时候,她拒绝去辨认和言说,于是她的左派论述就是一种浪漫主义论述,飘扬在异国他乡,也许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没有祖国的。这样的话,空有漫天情怀又有何用,只剩下一个语焉不详的抒情者形象,所谓"空留高咏满江山"。 【4】@游识猷 一个新研究发现,诺奖得主里,那些频繁跳槽"挪窝"的,或者在好几个工作地点兼职的,会更早开始做自己的诺奖级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们收集了从1901年到2003年,一百多年里所有诺贝尔化学、生理学和物理学奖得主们的详细资料——这些科学家们每一年在哪里工作、在哪里生活,什么时候开始做那个最终让他们获得诺奖的伟大研究。 那些差不多每两年就换个地方(比如从一个大学换到另一个大学,或者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的科学家,他们的诺奖级研究平均能比那些一直没怎么动过的科学家早开始两年。 如果是五年搬一次家,也能提前 0.7 年开始做那个"诺奖级研究"。 如果不是总待在一个地方,而是经常在好几个地方工作(比如一部分时间在大学实验室,一部分时间去某个大型研究中心,像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那样的地方),那开始诺奖研究的时间还能再提前,最多能提早2.6年。 要知道,得诺奖有时候拼的就是"颁奖时还活着",能提早几年还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研究的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布鲁斯·温伯格 (Bruce Weinberg)说,"你可能和很多聪明人待在一个地方,但过了一段时间,你和他们都交谈过了,对事情的运作方式有了共同的理解。除非你接触到一套从未听说过的新想法,否则你不太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你可以通过搬家或在多个地方工作来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四处走走,结识新朋友,拥有新的经历,接触新的思维方式,你就更有可能想出那个伟大的新想法。" 每天一个教你得诺奖的小技巧,你学会了吗~ ![]() Ham, J. C., Quistorff, B., & Weinberg, B. A. (2025). Recombinant Innovation, Novel Ideas, and the Start of Nobel Prize–Winning Work. Int. Econom. Rev., 66(2), 965–979. doi: 10.1111/iere.12768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6】梁斌penny 有网友问我老美为什么要连H20显卡都给我们禁了。。 【7】风中的厂长 我搭档钻研产品到了什么程度呢?去年我们不是蟹腿肉火了吗?但是有一些差评认为太小,鲜度不够之类的,于是他去工厂盯了一个月,工厂老板也是卷王,他们一起在蟹腿肉基础上开发出了独一无二的黑金蟹钳肉,个头更大,鲜度更足,加工时间更短。一口咬下去那个价值感一下就出来了。虽然价格贵了好多,但是过年那一波真的比蟹腿肉还受欢迎。青花鱼也是优中选优,选出来最好的那批。银鳕鱼也来来去去改了四回。可能因为顾客的一条差评。他就会跑一次工厂。很多工厂怕麻烦,嫌弃他事儿多。他脸皮厚,一次一次烦工厂 【8】祝佳音 去了电器卖场溜达。 【9】难怪人类那么喜欢八卦…… 【10】水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