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巴菲特而言,微软就是那一颗他看不准的「坏球」

heiniu @ 2025年08月06日 财经

@有限次重复博弈:一组非常有趣的电邮,是 1997 年微软当时的高层 Jeff Raikes 和股神巴菲特之间的通信。🤔
当时,Raikes 写了一封长信给巴菲特,极力阐述为何 #MSFT 是一盘无与伦比的生意,试图说服他。
Raikes 的论点非常清晰,直击核心:
1️⃣ 「特许权」生意模式: 他将微软的 OEM 业务比作一种「权利金」。当时全球每年卖出约 1 亿部个人计算机,微软几乎在每一部新计算机上都能收取平均 49 美元的「过路费」,这就带来了每年高达 16 亿美元的收入。这根本不是卖零件,而是掌控了整个生态的入口。 就像在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上设了一个收费站。🛣️
2️⃣ 惊人的利润率: Raikes 指出,微软的市占率高达 90%,而 Office 业务的经营利润率更是超过 85%! 这是一个近乎垄断的地位,而且轻资产,扩张成本极低。
3️⃣ 定价潜力: 他认为微软当时的定价还过于保守,绝对有潜力将每部计算机的授权费从 49 美元提升到 70 甚至 80 美元,进一步扩大盈利。

巴菲特的回应是他完全承认 Raikes 的分析无懈可击,也同意微软的商业模式就像是对整个行业抽税一样优秀。 但巴菲特坦言,他无法像理解可口可乐那样,有百分百的信心去预测微软在 10 年、20 年后是否仍能保持今天的统治地位。 科技行业的「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太快,一个新的用户接口、一种新的技术,就可能颠覆整个格局。
他用了他最爱的棒球比喻:一个伟大的击球手,只会对自己「甜蜜区」内的球挥棒。对于看不准的球,即使看起来再诱人,他也会放过。 对他而言,微软就是那一颗他看不准的「坏球」。

~~~~~~~~~~~~~~
我感觉巴菲特的这封信是不是导致比尔盖茨不停的卖微软的股票,因为他自己不知道微软十几二十年后还是遥遥领先,如果比尔盖茨不瞎卖股票,他现在的身价是 1.5 万亿美金

@理白君:其实没人能知道未来如何,尤其是科技大爆发的时代,总有新的挑战者诞生,与微软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网景以及美国在线 AOL 这两个微软曾经的竞争者没落了。而且其实微软近十年本身也经历过发展停滞期,在 2015 年前后微软在传统主营上的营收和利润方面都停滞了,但幸运的是它很快又搭上了云计算平台这个快车,再次起飞。同时搭上快车的还有亚马逊和谷歌。而这次它们这几家巨头如此超大规模投资 ai 以及数据中心,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重现云计算平台的甜头。当然 10 年后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比较确认的是它们的军备竞赛直接创造了英伟达的辉煌

打赏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