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925】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1】@阿尔法虎虎 社保下限和最低工资标准不是一个数,且两者之间的差额巨大,这个矛盾是摆在台面上的。 它的直接效果是,越是低收入人群,需要缴纳的社保金额负担越重。当然,表面上,社保是企业部门负责的,跟劳动者负担无关 ![]() ![]() 可仔细想想,最低工资标准的实质是什么,是劳动产生的价值本来就低。你为企业带来1块钱收益,他可以给你三毛钱报酬,也可以给你五毛钱报酬,最低工资标准也是无法要求2块钱报酬,不然企业干嘛雇佣这个人呢。 现在的现实问题是,最低工资标准也许是三毛钱报酬,但是社保下限却要求给人交1块多社保。一个常见的变通是,互相协调下,企业多给两毛钱工资,劳动者默许不交社保。 这就是临时工模式、灵活就业模式,存在的现实意义。 人们往往把目光盯在企业的社保责任,却偏偏不敢挑出社保基数下限合理性的问题。还说王五的企业能做到,你李四为什么做不到,你是不是心太黑。 大声咒骂民企,简单又"正义",而不敢质疑真正核心问题的合理性,这不知是愚昧还是胆怯。 【2】@刑法韩友谊 武汉大学"性骚扰"事件之判决书批评 我对于事情本身兴趣不大,但是对于法院的判决疑惑极大。 在进行有意义的辩论之前,人们应先看两份原始证据—女生拍摄的男生手部动作,男生手写的道歉信,以及法院的一审判决书。 我对一审法院在证据采用、事实推理以及对法律的解释上存在不同意见: 1,基于禁反言原则,法院应当采纳男生在事发现场对自己偷拍及做下流动作的承认。 这里要注意,女生并不知道男生偷拍,而男生却第一反应是偷拍被发现了。虽然没有发现手机里存有视频照片,但隐藏很容易做到。 如果确实是湿疹挠痒,应激反应下会立刻说出自己挠痒。 2,男生三个月后报警时的称述,不应轻易采信。 报警时的称述,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逻辑重组,它可能反映事实,也可能掩盖事实,是需要其他证据证明的待证事实,若没有其他证据予以印证,不具有证明力。 3,男生称基于对女生高声声讨的"恐惧"而立刻服软,写下承认偷拍及做下流动作的道歉文字。男生当时的恐惧是一种由于无意识挠痒行为应该产生的常人心态吗? 对于心态幼稚而思维混乱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违反常理的说法需要更强的证据。此处不仅没有,反而无法说明为啥一上来就自认女生原本不知道的偷拍。 4,湿疹病历不具有否定自慰行为的证明效果。有湿疹的人一样可以自慰,甚至一边挠痒一边自慰。 5,法院采纳新闻稿证据,是把记者当做了证人,是对证据法的严重违背。 6,法院采纳专家意见,认为自慰需要专门的动作,是最大的错误。 有性常识的人应该知道,自慰的方式可以花样百出。关于这个问题不应该会有专家意见这种东西,居然还被法院一本正经的采纳! 7,对《民法典》第1010条的狭义解读:认为猥亵针对的"他人"必须是特定对象。 依此解释,没有身体接触,公共场合暴露下体的行为因为没有针对特定对象就是不违法的了。 依此解释,没有身体接触的自慰行为,行为人闭上眼,说一声"我不是针对你"就不存在被侵权人了。 法律中的"他人",从来都指自己之外的具体的人。法院用不伦不类的"特定的人"来替代,为男生开脱的痕迹过于明显。 此处的"特定"已经被法院暗暗解释为"行为人思想中选好的对象"了。 继续反思: 1,对于不是很严重的事情不应该穷追猛打,得理不饶人; 2,期求"全民参与"的网络审判,将网络上的人当作为自己主持公道的法官,这本身是个错误:一是公正不可得,二是责任超级重。目前两个985学生因为一起轻微事件陷入人生噩梦,可能会伴随一生。 3,轻微事件却事关名誉,决定走司法程序前一定要衡量司法的二次伤害是否会更大。(这一点在涉性案件中全球皆然) 【3】@李微敖 6位东北大学学生不久前在中国黄金所属企业的遇难,让我想起一件旧事:2013年3月,中国黄金有83位员工,在西藏拉萨的甲玛矿区,因为山体滑坡被埋,全部遇难……事发后不久,时任中国黄金"一把手"的孙兆学,调到中铝集团当总经理。2014年9月,孙兆学被抓,后来以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了16年…… 【4】@与社会学同游 以前的考古报告,还有学者写文章直接指出错误的,现在哪敢这样干,得罪人,都不敢说话了。 【5】她说: 越发觉得,很多社会事件已经不再只是单一矛盾造成,杀人凶手也不再只是某个具体的人。 邵晓蓓医生的坠亡也不只是"医患矛盾"简单四个字就能概括得了。 是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封建的宗法观念、女性不被承认的生育自主权、网络舆情、制度和平台的冷漠,杀死了一个有责任感、有道德感的人。 但有道德者往往自伤,该死的总是另有其人。 【6】@张宏杰 其实柬埔寨的华人比印尼还惨。"顷刻之间,柬埔寨华人数百年的经济基础被连根铲除。被驱赶到乡下和边境地区的华人,比柬埔寨土著更难适应农村环境,死亡率极高。华人通常举家迁移,而返回者十无一二。笔者 1997年在金边对 1975 年一些华人大家庭的调查中,了解到当时许多十数口的大家庭从金边到乡下,至 1979 年如果有 1~2 个人活着回来,就是侥幸的,而很多家庭无一生还。" 【7】@王天定 从江歌案到这次的武大图书馆性骚疑云,细看就不难发现,我们简中世界的互联网上乌泱泱遍布一大群流量"鬣狗",专事网暴,以啃骨吸髓为业。 他们心底里,江母和刘鑫、武大男和武大女,都是一样的,是非对错不重要,能吸血才是正道。 江歌案中好几只都是时而咬刘鑫,时而咬江母。再看这次的武大图书馆案,有些貌似支持武大女生的,一副浑身正义附体、双手真理在握的样子,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把推断当成事实、把一些来路不明的小作文当成宝贝,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在意女性权益?有些可着劲儿骂杨女的,他们笔下杨女就是境外反动势力的"赏金猎人",拿了钱专门攻击中国男生。这些人,你以为他在乎武大男的清白?我蛮怀疑的。 互联网变成这个样子,真的非常可悲。互联网本来是弱者的武器,但现在,它越来越可能是弱者的陷阱。 【8】梁斌penny "梁博经常听到强化学习,这个和深度学习有什么不同呢?文科小白,求科普" AI最恐怖的地方,是迫使人们卷智商。而智商这个东西,和教育程度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都不愿意承认,这是智商的问题,因为这是政治不正确的。所以就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人们所需要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倍增,越来越多的工作将被替代,而公司最需求的人才的智商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一天,一定会出现只有1%到5%的人才能找到工作的局面。 【10】@阿甜不太甜阿 记住: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
- 【浮世汇769】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只是一个A股股民..
- 【浮世汇925】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 【浮世汇751】私信骚扰别人,什么时候可能构成犯..
- 【浮世汇918】工作对日常生活的殖民..
- 【浮世汇178】请听一下一位海外中国人的诉说..
- 【浮世汇52】力所能及的过好自己的人生,比什么都..
- 【浮世汇294】不要用大人物的视角生活..
- 【浮世汇333】杰出校友
- 【浮世汇448】人偶
- 【浮世汇559】他们想要改变,但是他们需要一些东..
- 【浮世汇924】接受女性视角是全人类的视角..
- 【浮世汇922】一骑红尘妃子笑
- 【浮世汇68】海浪永远会来
- 【浮世汇149】2020庚子开年,过得像小说一样..
- 【浮世汇729】舞台外没有观众,一分钟都不要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