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离谱的男神选秀出结果,我麻了
24 万票对 26 万票,胡歌在决赛惜败。 2025 年 9 月 29 日,在虎扑第二届男神大赛决赛中,国民男神胡歌输给一位身高 164 厘米、体重 400 斤的吃播博主,夺得亚军。 这位博主,就是以 "胃袋大" 作为标签的良子。良子应该知道胡歌是谁,但胡歌不一定知道良子的来历,两个人大概都不会在意这场由网友发起的比赛的结果。但网络蕴藏的复杂能量、抽象新闻的传播速度,还是把良子拱上台前,让这名曾自封 "任丘杰伦"、后来因为吃播体重涨到近 400 斤的男子,成为网络抽象文化和玩梗的新宠。 这结果荒诞得让人一下子忘记了分析和批判,你很难在这样的结果面前保持全然的理智:从古天乐、李佳航到良子,从遥远的男神、有亲近感的明星到网友戏称的 "电子小猪",三届虎扑男神大赛走过的路,比中国男性审美 30 年走过的弯路还多。 图 / 虎扑 "大胃袋良子" 网友跟贴留言 我不胖,只是胃袋有点大 良子,本名李占良,生于 1993 年,河北任丘人,辗转于现实与网络间数年而郁郁不得志,最终靠吃播走红。 网络上流传着他巅峰期(被网友戏称为 "中袋期")的经典战役,那些卷死同行、听来都让人胸闷的吃法,包括但不限于 16 包速食面、120 只煎饺、6 斤重的卷饼、18 份汉堡以及 37 根油条。新粉丝会担心他是假吃,老粉丝只担心他吃不饱。 良子确实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他实打实地用骇人分量的碳水,把自己从 200 斤吃到接近 400 斤。知名博主峰哥 9 月 15 日到任丘采访良子。在视频里,峰哥找了个自助公磅给良子称重 ——372 斤,由此力证网友称其 "超过 400 斤" 的说法略为夸大。 在微博 ID 还叫 "乐观 de 李占良" 的时候,良子曾自封 "任丘杰伦",弹吉他,唱歌,做调音师,与如今的画风截然不同。只是,现实经常比网络还能整活,它没有给予良子成为周杰伦的机会。在经历了结婚又离婚、开饭店开砸等种种波折后,"任丘杰伦" 发现了命运留下的一丝缝隙,游进了油腻而危险的互联网流量池,转型吃播博主。依靠夸张的食量和 "味真足" 的口癖,他成为继泡泡龙、胖猴仔、恩克和闻味哥之后又一个牢牢绑定在吃播上的人。 于是,一个曾经清秀、体形正常、热爱音乐、憧憬爱情,也许在平行世界里过着平凡生活的小伙子,在现实生活的这条时间线里,主动及被动地吃成了一个硕大的、让人移不开眼的网络符号。 图 / 社交媒体截图 确实,他吃下的东西都没有白吃。他挣着了钱,前前后后换了 31 次车,现在开的是霸道,因为这辆车放得下他 BMI 超过 80、空腹血糖高达 30、脂肪层厚到连 CT 扫描都困难的身体。 他说,他不是胖,只是胃袋有点大,能蹲下,最近正在少吃多餐,积极减肥。 尽管当今互联网奇观已经够多,但每次目睹还是会被震撼:这是真的?这就是真的。让医生警告 "身体要崩溃",网友经常在直播间恶评 "你这不得病都不科学",顶着生活和网络的双重恶意,叠加普通小市民和网络抽象乐子人两层皮肤的良子,终于成了人们口中的 "男神"。 从 "平平无奇" 到平平无奇 虎扑男神大赛的官方比赛,2024 年的首届冠军是李佳航,2025 年的第二届冠军是良子。而在 2021 年由网友发起的民间男神赛事,冠军是古天乐。 五年,三届,男神的标准从 "相貌平平无奇" 的经典美男、影视巨星,到有活人感、容易亲近的邻家明星,再迅速呈 90 度滑向 "电子小猪" 的深渊,堪比良子摄入碳水的速度。 图 / 网络截图 传统意义上的男神,代表着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完美:俊朗外表、成功事业、完美身材、极高的财富与地位。良子则恰恰相反:婚姻破碎、事业受挫、身体肉眼可见的不健康,在网络世界出卖躯壳挣了钱,但大概没有多少人真正羡慕他。 男性不再追求成为精英。这件事太难了,难到许多人干脆彻底放弃,转而拥抱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甚至是普通人之下的 "赛博宠物"。大家一起解构崇高、拥抱普通,并不介意拥抱粗俗。 压力之下的年轻人用戏谑对抗现实,用玩世不恭掩饰内心焦虑,良子成了一个新的、合适的对象,供他们宣泄这些在现实社会中难以纾解的情绪。 男神的评选结果,从一种 "平平无奇" 变为另一种平平无奇。正如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词汇的意义变了,"男神" 这个词也因此有了黑色幽默意味。一个词的词义转变,往往意味着有些东西突然崩塌,而有些东西正在被网民既奇巧又反叛的思维浇灌,不合常理地疯狂生长。 这种思维的转变,在历史更加悠久的虎扑女神大赛中早见端倪。遥想头三届虎扑女神冠军还是世俗意义上的女神,贾静雯、邱淑贞、佟丽娅各美其美,实至名归。直到 2023 年围棋国手战鹰夺冠,宣告抽象取代形象,整活高于生活。2025 年的虎扑女神冠军甚至不是人类,而是《原神》里的人气角色芙宁娜,亚军则是出自同一个游戏的胡桃。 乐子取代了严肃,调侃取代了憧憬。网友在这些比赛中投票,不再是表达对具体的人的喜爱和尊重,而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制造乐子 —— 让不太在网络冲浪的人们诧异的乐子。 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胡歌和良子出现在同一个网页已然非常抽象,但要知道,这个网页里同时出现了周杰伦、蔡徐坤、克利咕咕兰、冬泳怪鸽、一诺、JackeyLove、周星驰、孙笑川、彭于晏、徐静雨、邓超、张颂文。 你不必认识其中的每一个人,而我故意打乱了这些名字的次序。即便看着有些发懵,但你大概会知道,这个名单意味着什么。 合谋的悲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网红和网友都被流量异化,被乐子裹挟。网红整蛊作怪或许豁得出去就能获得流量与财富。网友则通过解构狂欢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些怪现状,大家似乎见怪不怪了。 但我们总得有一条底线,不是吗?如果一个社会用纯粹看乐子的心态草率地对待每个真实的生命,如果一个社会的休闲甚至快乐来自围观即将发生的悲剧,这听起来很像一部披着纪实外衣的恐怖片。 这些事情的本质,玩了 9 年互联网的良子其实都明白。他不可能不知道暴饮暴食的后果,稀少的牙齿、垂坠的肚子、稍微走一段路就满头大汗的身体不会骗人,医生的诊断、网友的劝诫和他的恐惧不会骗人。 良子的身体里不只塞了大量碳水和油水,还塞满平台流量密码、算法的推波助澜和网民越来越旺盛的集体窥私欲,以及当代人对 "良善""底线" 等概念的集体失忆。 良子甚至坦诚地说出网络的本质和他的终极命运,这份坦诚让人有些害怕:"大家不是喜欢我,而是想看我什么时候出事。" 事实确实是这样:人们一边笑良子 "牙都快掉光了还在吃",一边打赏良子 "再来两袋面";一边在直播间跟他对线惹他发怒,一边指出他 "绝对有病",让他害怕死亡。许多人置身事外的同时又极其投入地参与其中,有意无意地制造一个糟糕的终极结局。 图 / 直播截图 还是得停下来问一句:这些无法节制的恶意、停不下来的蒙眼狂奔,它来自哪里,又该怎么停息? 写到这里,关于良子的故事早就不是普通的乐子,这也不是良子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又一场集体合谋的公共悲剧 —— 想想我为什么要说 "又" 呢? 各位应该还记得 2021 年去世的吃播网红泡泡龙。按这样的趋势,泡泡龙不会是第一个因为暴食导致身体崩溃、因为网络的恶意和惯性走向死亡的人。有许多跟他处在同一条赛道,被利益和流量、兴奋和恐惧合力推着走的人,同样危险。 图 / 社交媒体截图 说自己 "不是胖,只是胃袋大" 的良子,和明白网友只是想看自己出事的良子,是同一个人的两面。抽象狂欢掩盖了太多事情。 良子用健康换流量,在生计与生命中走钢丝。他曾尝试减肥,弄出 "少吃多餐" 的梗和越吃越多的荒诞剧,推出过名为 "16 小时吃 8 顿" 的魔鬼计划,甚至尝试做健身博主,体重则自顾自地从 200 斤飙到 200 公斤。这就像一场自我毁灭的行为艺术,嘲讽着所有健康常识。 而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另一件事是,一旦良子真的下决心减肥、少吃、变得规律而正常,他作为网红的流量就会减少。其他挤在赛道上豁出性命准备捞一笔的人,会挤占他原来的位置。 如果所有人都不在意狂欢下的暗流,刷着 "压力大就看看良子" 的弹幕,为良子的暴食表演打赏,当他们为他投下 "男神" 比赛那一票时,事实上已经成为这场悲剧的共谋者。这样的事件里,注定没有赢家。 无底线地、不加反思地消费良子,也是在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审美标准。 于是,网上出现了这样的嘲讽 ——"祝投良子的人,早日拥有他的身材和相貌"。这话很糙、很毒、非常冒犯,但它也在提醒人们,一味嘲笑良子其实也是在嘲笑另一个层面的自己。事实上的加害者,完全有可能在某一天变成受害人。 互联网早就发生了太多类似的事情,不是吗?但我们的记性,好像总是不太好。 良子硕大的胃袋能装下 16 包速食面、120 只煎饺、6 斤重的卷饼、18 份汉堡以及 37 根油条,却似乎装不下这个时代的冷血和荒谬。 所以,这真的是一场与你我无关的悲喜剧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腾宇,编辑:桃子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