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2】当他们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做这事的方法,是清楚明白地摆着的

dasheng @ 2019年03月20日  浮世汇

【1】@加州夏扇:带孩子来美国上学后,上海学校的家长群还没退,一边体验美国的小学教育,一边看上海的家长群,感慨还挺多的。


上海班上又闹传染病了,全班大面积。我们在中国上学时,以为这本来就难以避免。但在美国的学校,还真没出现过。

有一次,孩子上学前呕吐了两次,孩子说其他同学也呕吐了,我想把这个情况发到家长群,但又犹豫了很久,因为老师肯定不高兴。

后来,在医院排队等号的时候,我把孩子呕吐的消息发到家长群。结果,那天有22个小孩都呕吐了。

有一个小女孩,每次我送女儿上学的时候,她会搭我们的车。据她妈妈说,那天小孩吐了十次以上。

家长们推测,很可能是食物中毒,前一天中午,学校吃的是牛肉百叶包。好几个孩子都说,那味道很奇怪,像猪血,有腥味。

后来,你猜怎么着?不了了之了。

呕吐和发烧的小孩,家长带去看病。看好了,回学校照常上课。

让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在群里替老师打圆场的家长,孩子还在打吊瓶呢,家长就安慰班主任不必担忧,还夸她心系学子,急学生之所急。

那么,美国小学的午餐是怎样的呢?

目前,女儿在加州上二年级,在每个月初,校长会给每个家长发一封邮件,告知本月食谱,具体到每天吃什么。如果某天的食物不合口味,家长可以给孩子带便当。

每天送孩子上学,经常能看到送食材的面包车,工人们搬运的过程,都是可以看到的。当然了,这并不是为了让家长监督,美国家长不会认为这还有什么要监督的。

吃午餐前,每天都会有小孩做志愿者,参与厨房的简单工作,小孩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不过,西餐制作起来,会简单一些,如果是中餐,小孩确实不好参与。

如果是中餐,哪怕食材腐坏了,大油猛火一顿炒,都能掩盖住。但西餐的话,冷食较多,食物是否新鲜,一眼都能看出来。

再加上,美国人有丢弃不新鲜商品的习惯,就像超市一样,晚上卖不出去的面包、蛋糕,甚至鲜花、水果,都会按程序丢掉。如果我是一个沃尔玛的店员,丢掉不新鲜的商品,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美国学校的食材,是不会隔夜的,学校的厨师也没必要留剩菜。

如果发生中毒事件,美国家长会如何处理呢?

美国学校是没有家长群的,每月两三封邮件,就能实现所有的沟通了。所以,他们并不会在群里小心翼翼地向老师问情况。

他们也不讨说法。

如果出现类似食物中毒,那就打电话报警,警察十分钟赶到,封锁现场,取样留底,作为日后起诉的凭证。

不管是集体公诉,还是个人起诉,都是相对容易的,委托律师便可。哪怕没有钱,也可寻求免费法律服务机构的帮助。

美国人确实挺简单的,为什么呢?当他们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做这事的方法,是清楚明白地摆着的。

因为监管是有用的,程序是清晰的,惩罚是沉重的,孩子在加州上学后,再没中过毒了。

 

 

@凤凰李淼:举个例子,日本规定,学校的厨师,必须有专用卫生间(不能和学生共用,防止传染病)、休息室、更衣室。而卫生间和食物存放室、食物清洗室的距离必须大于3米。厨房湿度保持在80%以下,温度须低于25度。食物和用具必须放在高于地表60厘米的桌上。不许用抹布,只能用纸巾。禁止学生带午餐剩下的面包回家(防止食物中毒),所有面包、牛奶、剩菜,都必须当天废弃,禁止翌日使用。

 

 

 

【2】@北方公园NorthPark:这次韩国娱乐圈地震,很多人注意到了坚韧的韩国媒体。

支撑这一系列震撼东亚的报道的媒体,包括有有专攻娱乐的 Dispatch“D社”(类似韩国版 TMZ 吧),韩国传统三大台 SBS、MBC、KBS,以及全斗焕执政期间被迫停播、前几年才复播的 JTBC 等等。
这些大众媒体,几乎每家都有一段血泪故事。
和政治力量缠斗是韩国媒体的“童子功”。朴正熙时期政府就开始管制媒体业,不让开新报纸和杂志,军方、内务部也各自派遣官员进驻报社。全斗焕政府 80 年 5 月之后展开清算时,两个月时间停刊了一百多家刊物,后来又通过合并媒体、废除地方新闻中心的方式收紧传播,几年间上万个媒体人没饭吃。
87 年 629 宣言之后,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放弃政治对媒体的干预,由新闻从业者自律规范。媒体业人才开始陆续回流。到金泳三和金大中时期,常用“查税”的方式打击已经相对市场化运营的媒体,但总体来说韩国媒体环境是向好的。
03 年卢武铉 03 年上任,和 KBS 电视台的时任社长郑渊珠说,“以后有两个地方我是不会打电话过去的,检察总长办公室和 KBS 社长办公室”。08年卢武铉卸任,郑渊珠去拜访他,说“您守住了这个约定”。
而变化就是在 08 年发生的。
李明博上任之后,新任媒体通信委员长崔时仲一个电话打给了 KBS 理事长要约见面。从李明博到朴槿惠,媒体管控政策重新开始收紧。KBS、MBC 两大台的社长被屡次更换,几大口碑很好的新闻节目被砍掉。
体现韩国媒体被强有力管制的有两个重要节点,一是“狂牛症”事件后,政府对报道的电视台 MBC 严厉整治,《PD手册》这样的新闻栏目直接被砍掉、几位著名政论节目的主持人评论员也被调走;第二是世越号事件,悲剧发生后,KBS 迫于压力,在报道中公开表示“所有人都被救起”,导致救援行动的消极。事后大家都知道了,船上还有三四百人。
这十年里,政府的压力不断向这几家大媒体用来,重要的高层都替换成了李明博和后来朴槿惠的亲信,原有的媒体班子被空降的领导拆得七零八落,许多新闻人被掉到商务岗位,甚至到滑雪场铲雪谋生。
其中,在 2012 年的某次整治当中,MBC 制作人崔承浩被开除了。
但这个崔承浩决定不打算放弃他的媒体事业。他和一些前同事做了一个新的媒体《打破新闻》,靠用户资助生存。《打破新闻》最重磅的一个作品,就是在 2017 年出品了《共犯者们》这部纪录片,把从 08 年以来这十年,韩国媒体人的挣扎和自救,拍得清清楚楚。
纪录片的高潮部分,是以下这个片段。一位 MBC 的电视剧制片人,有一天实在受不了了,在电视台大厦里高喊“金张谦社长下台”,录视频发到脸书上。一石激起千层浪,MBC 电视台员工展开了持续罢工,随后 KBS 员工也加入罢工。
历时 71 日的罢工之后,时任 MBC 社长的金张谦终于被董事会解除任命。
而《共犯者们》的导演崔承浩,在 17 年年底正式回归 MBC,担任下任社长。他回归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过去 5 年遭到 MBC 不当解雇的媒体人们,一一复职。(视频

 

 

【3】梁文道:某些吃人的礼教好像又回来了

 

【4】@dede-lab:今天老肖的家属告诉我他去世了,想写写他的故事。

老肖是我实习的时候管的病人,第一次见到他感觉就像一只巨大的黄色蜘蛛,皮肤眼睛连牙龈都是黄的,肚子很大,四肢却纤细的仿佛一碰就要折断。
他刚住院时很虚弱,很少说话,治疗后肚子小了皮肤也不黄了,慢慢可以自己吃饭走路了。后来渐渐有了力气,声音也洪亮起来,几乎把所有给他打针的护士都骂哭过。

老肖得的是肝病,他喝酒喝的凶,每天早晨起来就要用搪瓷杯倒酒喝。医生说给他做胃镜的时候看到食管和胃底都是膨胀的要爆开的血管,但是老肖拒绝治疗。
他曾经是国企的领导,性格很轴,说不治就不治了,不吃药,拔了针就要回家。

第二次见到他就是最近。几年过去了,他又变成了一只巨大的黄色蜘蛛,两条腿肿的油亮油亮的。
但是这一次他得的是要命的肝癌,晚期。
老肖的老婆儿子都来照顾他,当着他的面对医生说一定要给他用最好的药,花多少钱在所不惜。而背着他和医生谈话时,又变了个脸色,“回家我们是不能照顾的,我们就想让他最后在医院走”。
老肖知道自己有肝癌,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年多前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就发现了他有早期肝癌。
那时候还能手术治疗,但是在中国,就是这么无奈,你的命永远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因为怕病人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治与不治,全看家属的意见,尤其是配偶和子女的意见。
那一次,老肖的老婆孩子没能替他做正确的决定。

但这个故事并不是关于谴责的,相反,我很同情老肖的老婆孩子。
我见过一些放弃治疗的家属,他们或有无奈,或有麻木,或有心虚,但有一类病人的家属放弃治疗的很坚决,很坦荡,那就是酒精性的肝病/脑病的病人家属。

酒精性肝病对饮酒量的标准是「长期大量饮酒史,折合每日摄入酒精大于40克超过五年」,基本上相当于平均一天喝100毫升的50度白酒。

这段文字很简单,但是它的背后是中国50万因酒精而破裂的家庭的血和泪。

我相信你们都见过饮酒成瘾的人,喝酒时他们口若悬河,意气风发;而回到家时他们烦躁、焦虑、易怒,面对家人的劝阻,也曾悔过也曾试图改变,到最后还是留恋酒场不可自拔。

有很多酒精性肝病病人的妻子,每天面对的就是直至深夜的等待,以及回到家后不省人事的丈夫,甚至时不时的拳脚相加。而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对父亲只有失望、厌恶,没有任何的尊重。

所以很多酒精性肝病的病人和家人的关系都不好,甚至到晚期发生呕血也只能一个人叫救护车去急诊。
前段时间就有这样一个病人,酒精性肝硬化多年,就是戒不了酒,当日呕血多次使用药物根本就止不住血,家属来到医院时明确表示拒绝任何治疗,眼看着病人就这样吐血直到心电图成一直线。值班医生抢救了一整夜后还要完成抢救记录等一系列医疗文书,而家属甚至等不及医生写完记录就要求缴费离院。

可怜,可恨。
过去大部分的肝病病人都是由于乙肝导致的。而现在,酒桌文化越来越根深蒂固,酒精肝病也越来越多,十年间病人数量翻了一倍,有数百万之多。
大家都觉得饮酒的危害没那么大,而实际上饮酒致死的人数,比交通意外、暴力和艾滋病相加的人数都多。
更可怕的是,每个嗜酒成瘾的人背后,都有一个破碎不堪的家庭,在未来更是一笔沉重的医疗负担。

老肖离开了,我相信对他、对他的家人来说,可能也是一种解脱。可是,还有多少家庭还在酒精的深渊里挣扎啊,我们不得而知。

 

 

【5】@贺延光:在网上买了本由白宫摄影师皮特.索萨拍摄的《奥巴马肖像》。它之所以生动,完全在于他把一个国家领导者当成人来拍。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木乃伊,而是一位有着七情六欲的可爱可信的邻家大叔。数年前,我也曾买过一本《克林顿》,可惜被朋友们传着传着传丢了。

 

【6】VR复原西南联大,O网页链接 

 

【7】@KnowYourself官微:亲密关系中的人,总是害怕恋爱的失败,害怕潜在的失去,想控制恋情的各个方面。我们害怕对方拥有自由的空间,害怕对方在这个空间里发生自己不愿看到的变化。


可是幸福的亲密关系没有捷径。找到一个百分百符合自己想象的伴侣也不是捷径――即便条条框框都符合,只要两个人不是合为一体的头脑,就一定会有想法相悖的时刻。认为“只要对方都听我的就好了呀”的做法,无法造就真正和谐默契的关系。假如简单粗暴地要求对方在行为上完全顺从自己的意志,连对方的喜怒哀乐也要由自己控制,那最终你得到的也不过只是一个玩偶,不是一份真心。

爱是放下自身的预设,尽可能地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好的关系来自给对方自由成长的空间。让ta去成长为ta想成为的人,让ta去获得ta想获得的生活。假如对方也爱你的话,ta也会同样对待你,你们的关系就能进入一个彼此迁就的良性循环。

爱是“我给你充分的自由,同时相信你不会滥用这自由。“这也是我对关系的理解――随时有可能失去对方,才能让一个人更懂得珍惜。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