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97】人血馒头吃完了,便散了,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

dasheng @ 2019年07月17日  浮世汇

【1】广西大学副教授讲述的外国留学生问题,国家高层的教育设计出了严重错误。

【2】@祝佳音 

就我所看,山东大学Buddy那事儿,批评者至少有以下数个角度。

1. 批评山东大学对留学生行使超国民待遇,并以此延伸,反对“外国人”在我国享受的种种特权;

2.批评山东大学对待留学生的态度过于谄媚,并以此延伸,反对国内大学乃至教育系统对留学生的种种特权以及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3.批评山东大学对于本国学生乃至女生的态度,认为山东大学将学生视为资源,没有对学生的基本尊重,担心在Buddy过程中存在强迫学生成为学伴的情况,由此延伸指责部分大学一贯以来不太把学生当人的情况;

4.认为外国人不行,讨好外国人就是折辱了汉族雄风,令祖宗蒙羞,这是把女人献给洋人;

5.黑人不行,黑人下等,黑人屌大威猛,但黑人是劣等种族;

6.认为女性是“属于某人的财产”,女孩和男孩在一起就要上床,参与这个计划的女孩都想嫁给外国人。认为中国女孩嫁给外国男性相当于资产流失。更何况嫁给黑人,简直让同为中国汉族的自己丢脸了。

7.有一些女人竟然想要和黑人在一起?荡妇!想成为朋友就是想上床,想上床就是因为黑人活儿好,女大学生都这样!我怎么还没有老婆!!?

基本上,对我来说,下等程度随序号递增。当然,绝大多数人的意见都是复合的,即同时涵盖我所列举的理由中的多项。对于我来说,我持1-3项观点。但我也知道,一定有人持4-7项观点,也许有人的脑力只能让他想到7。

我觉得3之后的观点都很下等。

可具体到事件上,虽然我们都习惯于说“支持”或“反对”,但理由和出发点却千差万别。我们并不习惯于具体分解和表达自己的态度,这就让很多事情大家高来高去,吵成一团,但最后却从来没有什么共识。 

我遇到过痛斥山东大学的,仔细一看,观点是5_+6+7,这让我觉得非常恶心,赶快想和他撇清关系。当然我也遇到过支持这件事的,最后仔细看,支持的点落在“支持女性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或者批评某人拥有4-7项观点。但至少有部分反对者并不反对这一点。把批评者矮化,看成是一个整体,也并不是讨论问题的好态度。

我并不敢说大家看问题都要全面,但说了半天发现不在一个频道上,这也很浪费呀。

【3】@方流芳 

语言能力的衰落是山大“学伴”项目暴露的突出问题之一。

1. 英文“buddy” 的意思是哥们、两个男性朋友(Merriam-Webster:Definition of buddy : featuring a friendship or partnership between the two main usually male characters),这个定义与山大“学伴”的初心和实践都是拧着来。在美国大学,互称“buddy”的学生俱乐部就是兄弟会,而这居然成为一个中国大学国际交流项目的关键词汇,让人很无语。

2. 学伴的“选拔标准”之一是“兴趣爱好、信仰、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契合度高的优先匹配”。这句话不知所云。让“信仰”相同的人相互结伴,这是教会的功能,而学校不是组织宗教活动的场所。在不同国家的学生之间,如何发现“文化习俗”的契合度高的搭档,除了作者,恐怕全世界没有第二个人能说得清楚。更重要的是,“文化习俗”同质的人扎堆,最好是不要出国,甚至不要离开出生地。

3. 学校外办的声明是一篇“人艰不拆”的杰作,暂且就此打住。

现在,强化中、英文写作培训迫在眉睫。能用中、英文自如写作的人,如今可遇不可求。年轻人都在鄙视50后,但他们没有看到:像遇罗克、杨小凯那样胸有器识,能在几天内写出传世之作的人,像谭立夫那样能以一篇演讲(不管我当年如何反对演讲内容,我都不能不佩服他的口才)震动中国的人,都是50后,他们的语言能力是如何养成的呢?

从山大学伴的几个文件,可以看到语言退化的轨迹:放弃准确表达,太多低俗的时尚、媚俗的暗示、信口开河,源源不断地进入一个封闭的高校职业圈“外办”的语言系统。高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至少要有能力展示中文的悠远、典雅、准确、简练。

【4】@陈冲 

昨晚飞旧金山,我挺早就到了休息室,找了个角落坐下,刚从包里拿出书就注意到离我不远处有个带推车的担架,上面躺着一个骨瘦如柴的人,一位30来岁的姑娘正在帮她翻身。病人没有头发,但从她耷拉着的胳臂和手看得出是女人,我本能地想跳起身换个座位,却又不知为什么没有动掸,用余光看着那姑娘把一个小枕头夹在病人两条腿之间,再把病人的手放到舒服的位置。她的熟练让我猜她也许是个护士,但是她的无微不至又让我怀疑她也许是女儿。由于某种潜意识的恐惧,我终于还是起身坐到了休息室的另一边,打开书本企图不去想那形同骷髅的面容和身躯。

登机时我发现她们也是去旧金山,坐在我斜前方,我能瞥见那姑娘时而喂一口水,时而挪动一下病人的肢体,她轻提缓放,好像那病人是一件易碎的薄玻璃。不知飞了多久,旅客们都放平座位睡了,我从洗手间回座位的时候看到那姑娘坐得笔直,眼睛呆呆地睁着,里面充满了害怕担忧和迷茫,正面看她比我原来想的更年轻,大概只有20出头,比Angela大不了多少,眼泪突然涌了上来,回座位后我偷偷哭了一场。我在人前从不流泪,但是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飞机上我有时会借着看电影的机会哭,我最爱的人分布在大洋的两岸,每一个相逢的欣喜都交杂着离别的忧伤。

现在回想起这对母女,我似乎能看见幽暗的机舱内有一束光照在这温柔伤心的姑娘身上,她把母亲瘦弱无力的手放到她扁塌的胸口。她们是来美国的医院做最后的拼搏吗?为什么她一个人担起了这么沉重的负担?是经济的考虑还是父亲不在她的生命里?我会记住她们 - 这两个曾经唤起我悲悯陌路人,提醒我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和短暂,唯有爱能让我们感受和想象永恒。

从猿到人,考古学家们可曾发掘我们是从哪个进化阶段开始这个被称之为爱的行为,让我们宁愿承受如此剧烈的疼痛如此延绵的惆怅?我深感也只能相信它是最原始的感情,是所有其他感情的根源。 

【5】@麻麻nim 

刚才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我健身完蹭朋友车回家,碰上下班高峰堵在高架上,突然一个女孩子拎着一堆包包冲过来敲我车窗哭着让我开门,我犹豫了一下,先打开门给姑娘进来了。

女孩吓得话都说不清楚,我听了一下大致就是她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刚开始想不按路线行驶,被她拒绝了,然后跟她聊天询问是不是一个人来玩之类的,后来在高架上趁她打电话按了到达目的地。姑娘觉得越来越不对,就一把薅起自己的东西跳车求救了。

我让姑娘立刻报警,姑娘确实惊慌失措说话不是特别有条理,但是我都能听懂她说了啥呀。打完电话我问怎样了,姑娘说,对方意思就是,我听不懂你说了啥,我觉得你是过度敏感了。我:??!!!

此时司机不断打电话给她,我怕她找客服也被以描述不清为理由拒绝,就立刻拿姑娘手机联系客服,严正要求立刻重视,立刻处理,尽快给我答复。客服还好马上封号了,并且打电话安抚了一下姑娘,虽然说司机可能是不小心按了到达,姑娘这时恢复了理智很镇定地告诉对方当时的情况绝不是不小心。

后来看到几个交警,小姑娘下车去反映情况,虽然确实没找对人,实在是吓得不轻,就病急乱投医了。但是交警的态度也很迷幻,先问了年龄??然后听完描述说,我们是交警,你去前面派出所吧,我给你打个车。这里的回答都很正常我都可以接受,可是有一位又说,你是不是年纪太小太敏感了???

就姑娘描述的事情本身来说,司机的做法不合规矩,姑娘有理由怀疑自己的人身安全可能受伤害,趁高架堵车逃离也是可以理解的。天天让女孩出门在外自己保护自己,人家保护自己了又说过度敏感??????过度敏感??????

【6】@林毛毛 

德国不结婚的人越来越多,单身生育的趋势越来越大,我同辈好多人,其实就已经单身生育了,比如我老公的妹妹,还有很多我女儿的同学的妈妈们。总体上德国的婚育观念就像垃圾分类,比中国早了几十年,所以我就说,你看德国的趋势就知道了,早晚中国也要进入非婚生育。我当年在德国垃圾分类,都被中国人笑死了,现在怎么样,还笑的出来吗?

我女儿一个朋友的妈妈,最近她儿子的女友快生了,我祝贺她快做Oma了(姥姥或奶奶,德语没区别)。她比我大几岁才,自己当年就是单身生育的大儿子,随母姓,后来又换了个男友,生了个女儿,跟我女儿一样大,就是我女儿的朋友。

因为我女儿跟她女儿关系不错,我们也经常见面,所以我知道她儿子的女友怀孕了,我问过,她儿子的孩子随谁的姓。她特别奇怪地说,当然随母姓了。意思就是,这有啥好问的,她的孩子就随母姓,现在她儿子的孩子随母姓,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德国婆婆压根儿不像中国婆婆,生了个儿子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天天恨不得让儿子的姓传下去,你儿子的姓又不随你,传下去有你啥事儿啊。

德国婆婆生了儿子,也没忘记自己的性别,你的性别是女,其她女人的权益就是你的权益,你儿子霸占不属于他的性别红利,最后倒霉的不但是你,还有你儿子,因为你儿子在男权社会里也是受害者。 

【7】@乡下宁宁 

小金说,自己能在父母身边长大,在父母的督促下学习,在父母的支援下上大学,看着仿佛理所当然,只有跟不幸的的孩子比起来,才知道这已经是特权,是父母已经把前途装在银托盘里传过来。
我认为,在合适的环境里陪伴在孩子身边,培养他们成人,已经是幸运的人生。有多少母亲,不得不和孩子分离,看孩子遭罪而无能为力。
我一直对孩子们说的是,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所有的一切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所得。聪明的头脑,健康的身体,合适的环境,你因为幸运而拥有这些。
不要去嘲笑不幸的人们。 

【8】@祝羽捷 

今天见了一个30岁才来伦敦的摄影师朋友,还有一个月就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在生了第一个孩子后,他在她身上重新学习成长,并对照自己小时候接受的教育理念,希望从根源了解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比如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快乐,我们独生子女这一代在学校是不学如何幸福快乐的,回家父母问的最多的是作业做完了没,吃饭了没。而对他女儿就不一样了,每天幼儿园回来要问,今天过得好不好,开心吗?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我们这一代的快乐是被忽视的,更多的是要进步。

我们也不被鼓励选自己喜欢的事,更多的是选择“正确的”,比如正确的专业,合适的位置,对于不喜欢,不擅长,常常是鼓励你像克服困难那样,硬着头皮去努力,而真正擅长的很有可能因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而被压制。

另外,我们的评判标准也不一样,小孩他们的评判标准是自我满足,自我成就的肯定,独生子女那一代评判标准是外界的态度,是否受到组织,父母,大众的肯定,自我成就感被放在很边缘的位置。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就算你很有成就,还是觉得不快乐,总觉得焦虑,总觉得不踏实。甚至遇到顺风顺水,就开始怀疑人生。 

【9】@某个张佳玮 

我上学时,语文课选篇,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大多是:
《春》、《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的秦淮河》通常选录课本。这几篇里,《荷塘月色》大概最典型,老师最爱讲,还要求背。

斗胆说句:
读了朱自清先生其他的文字,再回头看《荷塘月色》,自然会觉得:这整篇文字,单看段落,委实是华美斑斓,词汇量欠缺的孩子读来,会觉得眼花缭乱。
但全篇看来,就有堆砌之嫌。《秦淮河》一篇,也是辞藻优美,描绘入神,但华丽得过了度。
当然也不是朱先生的问题。《秦淮河》一篇,朱先生25岁时写的。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差不多也就这年纪。《荷塘月色》,28岁。

写《背影》时,朱自清先生其实也是27岁,但有了家室,题材不同,文笔立刻不同。
虽然抒情上还是有些外露,但父亲著名的买橘子那段,质朴从容,词采得宜,文气流畅。
许多人是到了年纪,回头看看,才发觉《背影》的好处。
许多淡雅醇厚的味道,是要时间才能读懂的。

人读书历程,也往往如此发展。少年时候,会喜欢鲜浓华丽、斑斓多彩的文。年纪长了些,就能领会敦厚温柔之美,就会复古、崇口语、喜冲淡平和。
这就像太妃糖吃多了,会觉得喝口茶也不错,清爽可口,味道悠远。
然而,即便是《背影》,依然不是朱自清先生的全部。
因为,与《荷塘月色》、《秦淮河》一样,《背影》也是朱自清先生三十岁之前的作品。

朱自清先生自己,而立之年后,文字也是有进境的。只可惜这些文字,很少进选篇,名气也不那么大。
这也是许多作家很被动的地方:
他们被拿来当门面的代表作,往往不是他们最好的作品。

朱自清先生中后期写扬州茶馆食物,与汪曾祺先生各擅胜场。
写英国的片段,随手摘一段,看去和《荷塘月色》,已经不像一个人写的了:

【茶饭店里可以吃到一种甜烧饼(muffin)和窝儿饼(crumDpet)。甜烧饼 仿佛我们的火烧,但是没馅儿,软软的,略有甜味,好像掺了米粉做的。窝儿饼面上有好些 小窝窝儿,像蜂房,比较地薄,也像参了米粉。这两样大约都是法国来的;但甜烧饼来的 早,至少二百年前就有了。厨师多住在祝来巷(Drury Lane),就是那著名的戏 园子的地方;从前用盘子顶在头上卖,手里摇着铃子。那时节人家都爱吃,买了来,多多抹上黄油,在客厅或饭厅壁炉上烤得热辣辣的,让油都浸进去,一口咬下来,要不沾到两边口 角上。这种偷闲的生活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后来的窝儿饼浸油更容易,更香,又不太厚,太 软,有咬嚼些,样式也波俏;人们渐渐地喜欢它,就少买那甜烧饼了。】

他中后期写景,已经比《荷塘月色》时清爽多了: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大细了。有时闪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濲”,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当那空处,最是奇迹。白光嬗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有时微风吹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贴贴的缩回来了。】

他一个扬州人,下面这几句写成都的,却也很传神:

【成都春天常有毛毛雨,而成都花多,爱花的人家也多,毛毛雨的春天倒正是养花天气。 那时节真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路相当好,有点泥滑滑,却不至于“行不得也哥哥”。 缓缓的走着,呼吸着新鲜而润泽的空气,叫人闲到心里,骨头里。若是在庭园中踱着,时而 看见一些落花,静静的飘在微尘里,贴在软地上,那更闲得没有影儿。
成都旧宅于门前常栽得有一株泡洞树或黄桷树,粗而且大,往往叫人只见树,不见屋, 更不见门洞儿。说是“撑”,一点儿不冤枉,这些树戆粗偃蹇,老气横秋,北平是见不着 的。可是这些树都上了年纪,也只闲闲的“据”着“撑”着而已。】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但朱自清先生二十多岁成名,也有不好处:《荷塘月色》成了门面,很容易让人误会他的风格。
像《受戒》就是汪曾祺先生花甲之年才发表的,老辣浑成,质朴天然。

其实朱自清先生也有晚年的文字,汪曾祺先生年少时也锋芒锐利。
只是,写东西的人,很容易只被记个代表作。

许多少时听过盛名的作者,长大后,找些他其他文章来读,可能会发现截然不同的味道来——那些读了《变色龙》,就以为那是全部的契诃夫;读了《阿Q正传》,就以为那是全部的鲁迅先生的人,就很容易错过好文章。

【10】@穿条纹睡衣的阿盐 

电影《让子弹飞》里的老六被诬陷吃了两碗凉粉只给了一碗的钱,最后老六当着众人的面剖开肚子,从肠子里捞出一碗凉粉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以前看或许还觉得荒诞到有点好笑,可现在再看真的一点都笑不出来,因为荒诞正在变成现实。

这短短五分钟一碗凉粉引发的血案,简直是完美的当代互联网键盘侠图鉴——有举着正义的大旗在前面冲锋陷阵的,有看热闹不嫌事大在旁边煽风点火的,还有纯粹闲得慌在后面围观起哄的,现在万事俱备,只缺热点事件出现,它们立刻像嗅到血腥味的豺狼一样蜂拥而上。

而且,时代在发展变化,键盘侠也在升级迭代,从前挑剔行为,现在甚至开始挑剔情绪了——你们不是好友吗,为什么他过生日,你不发微博祝福,平时太会装了,塑料友情;你孩子死了,你怎么还有心情吃饭,你一定不爱你的孩子,巴不得他死.....

可情绪是什么,就是老六吃下肚的那碗凉粉,哪怕你有八百张嘴也说不清到底是一碗还是两碗。

你沉默,说你冷漠。你哭,说你作秀、表演人格。你面无表情,说你没礼貌。你笑,说你假、心机深。

迟早有一天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人要被逼到像老六一样挖出自己的心,以证明自己真的有心。

可是就算挖出了心,证明了自己又怎么样呢?

《让子弹飞》这段最让人胆寒的是后面,当老六举着那碗从肠子里捞出来带血的凉粉,向围观的人苦苦哀嚎自己真的只吃了一碗时,那些起哄的看客们却一脸漠然地走了、散了。

是啊,热闹看完了,人血馒头吃完了,便散了,继续寻找下一个猎物。

我真的希望无论是蠢还是坏的键盘侠们,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这一碗血淋淋的凉粉,无辜之人凭添的每一分血泪和痛苦,都有你们的一份罪过。 

就算老天爷不长记性,也会有人替你们记着。

【11】2005年9月9日,普京拜访阿索斯地区一个修道院,神父说,最近为总统健康祈福的人越来越多,接下来,有个修士沉静而激昂讲述了一段关于普京的神迹,


「在隆重的会见后,在阿索斯首都卡里埃,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独自驾车,前往伊维尔修道院,在车出来的时候右侧有一只阿索斯骡子。警车在前方开路,我开着自己的车紧随其后,总统的车跟在我的后边,这只骡子就在他的正前方,不知什么原因,这只骡子冲上了路,冲到了我们中间,到了总统车的前方,他尝试着也许应该向左转,故将方向盘打向左,又尝试着向右转,当时的情形就是这样,然后我就明白了总统已经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了,他开到了骡子的后边跟着它。

我跟你们说,在阿索斯从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驴子和骡子走在车队的前边不让通过,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但是在我们返回时,警车和我依次驶过,就发现骡子在原地,仿佛等待着我们一般,这次我们畅通无阻,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们行驶过了一段路程,然后停下来,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在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的车出现在转角处时,这只骡子像专门等在那里似的,一下子跑到了马路上,来回乱转。我们已经看见,这只骡子开始往反方向,向上跑,有些困难,然后又冲到路中央总统座驾的前方。

当冲上去的时候,骡子累了减缓了速度,他没有赶它,很显然,骡子开始喘气,这时候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平稳地开到它的左边,和它并排稳稳地停下,从车上走下来,骡子也瞬间纹丝不动,他们对视了几分钟。我没办法确切地说,我没注意时间,他们就那样站着,说实话,我不知道怎么说,毫无疑问,我就想我这个发现,即使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认为这是上帝母亲的征兆,像是阿索山圣徒,给总统的一个暗示。我认为他对眼前的一切更清晰了」 

【12】我想找一个无话不说的人,在一起什么话也不说。长了这么大了,觉得大多数事,两三句就能说明白,说不明白的,两三百句也说不明白。谁要是往我对面一屁股坐下,说咱们谈谈吧,沟通一下,我头立刻就大起来。想当年咱也是谈个恋爱,为点小事能哭哭闹闹掰扯一整宿的人啊。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