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09】科学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东西

huoying @ 2019年08月27日  浮世汇

【1】@张宏杰 

【为什么说李约瑟难题前题就是错误的?因为科学的出现是小概率事件】
李约瑟难题,即“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是建立在目的论的假设之上的。即认为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一直在朝着现代西方意义上的“科学”前进。但是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
冯友兰在《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一文中说,希腊和现代欧洲都力求“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但是中国人一直力求“在心内寻求永久的和平”。
万维刚说,科学是一个不以实用为目的的东西,是纯粹精神上的追求,是人类想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是想破解世界的源代码。鉴于生物本能是生存和发展优先,没有科学是正常的,有科学是不正常的。为什么古代中国没有科学?答案是只有古代希腊有科学。希腊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科学。
罗马没有科学,阿拉伯人也没有科学。阿拉伯人翻译希腊著作不是为了追求科学,而是认为那套东西可能有用,再加上当时阿拉伯人有钱。
直到伽利略出现,科学才真正在欧洲复兴。
那希腊为什么会有科学呢?也许是因为希腊有个哲学传统,而这套哲学恰好不追求有用。 
所以科学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东西。可能在一个初始条件一模一样的平行宇宙里,地球人到今天也没有科学。 
近代中国人总想对人类文明做出比较大的贡献 —— 我们也许应该先想到,这样的贡献并不好做。
爱因斯坦在回答一个叫J.S. Switzer(斯威策)的学生“中国有无科学”的问题时说: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 is based on two great achievements: the invention of the formal logical 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 by the Greek philosopher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to find out causal 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 (during the Renaissance). In my opinion one has not to be astonished that the Chinese sages have not made those steps. The astonishing thing is that those discoveries were made at all.
郝炘对此段话的翻译是:
西方科学发展是建立在两个重大成就的基础之上的:希腊哲学家们(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和(文艺复兴时期)发现的通过系统实验找到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在我看来,不必对中国哲人没能走出这些步骤大为惊讶。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有人做出了那些[科学]发现。

 

【2】@严锋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说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就会推出中国对人类文明没有贡献,就会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自卑,进而崇洋媚外,最终亡国亡种。这种理论认为历史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通过宣传让大家相信一切都非常伟大,这样才能振奋人心,团结奋进。这种观点听上去很有道理,其实非常危险。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越来越重要,但科学的内核不是宣传,而是客观求实的态度和方法。如果把文明的伟大建立在群体的想象之上,那这个文明过去无论如何伟大,最终一定倒塌,创痛巨深的中国近代史残酷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个理论之荒谬,还在于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根本推不出中国对人类文明没有贡献。科学不发达,技术可以发达,艺术可以发达,道德伦理可以发达,政治制度可以发达。5千年文明能存活至今,必有可以傲世的基因。我本人就认为中国古代科学不发达,但我有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时强烈到政治不正确的地步,比如我认为《红楼梦》是人类最伟大的小说,《春江花月夜》是人类最美妙的诗歌,苏州面是世上最好吃的面),同时也认为我们应该反思文化,认清短板,虚心学习,缺啥补啥,这样才能继续伟大,重新伟大,更加伟大。

退一万步说,假设(纯粹是假设)我们古代真的所有方面都一无是处,那也毫不影响今天我们从头再来。事实上,有一个国家根本就没有古代,它不也活得十分滋润,它的国民不也自信爆棚?

 

【3】@马伯庸 

其实活字印刷在明代是有机会发展起来的,因为当时出现了一种新生事物——”网文“。在那之前,读书多是士大夫阶层的事儿,文人嘛,对书籍质量要求高,每本书都要精心雕琢,连版式都不能错一点。明代市井文化兴起,涌现出了大量脱胎于瓦子的评话小说,出版业的受众开始下沉。这些”网文“入不得主流文人法眼,却极受广大群众欢迎。群众们并不关心版式、也不关心印刷质量,甚至连错字率容忍度都很高,他们只关心能不能看到更多、更快。

市场有需求了,制作方就会有反应。活字印刷的很多缺点,在文人眼里不能容忍,但如果出小说的话,读者是不挑的,出版商也就不用计较这些。更重要的是,小说一来是更新文本量大,都是新东西;二来是内容良莠不齐,出版周期短。要知道,从前印的都是一字不易的经典,一块雕版印完用了几代人都没问题。但现在三天就上线一本新书,百分之五十在五天之内就仆街了。你这时候再用雕版,就亏大发了。这种寿命短、文本量大的内容,用活字更加合算。所以在明中期,江苏、福建、浙江一带的出版大户,活字本大量出版。印刷量一大,反过来推动了技术革新,让活字质量大幅提升。随后连很多经典文献乃至政府文书,都开始用活字了。比如崇祯时代的邸报,就是活字印刷。

但到了明代中期,一个发明的出现打断了活字印刷的蒸蒸日上。

原来的雕版,大多是圆润行楷,本质上是用硬笔模仿软笔书法,这个特别吃技术,要么你是老技工,上刀直接刻出笔锋效果,要么你用双钩法,慢慢描出来。前者数量稀少,后者太费工夫。在这一点上,雕版效率是不如活字的。

南宋的出版商们已经意识到这个字体问题。他们虽然依旧崇尚楷书,但也偷偷琢磨,要么咱们开发个新字体,提高点效率,谁跟钱过不去啊。各地都偷偷摸摸想开发一条新路出来,其中尤其是临安坊刻本的开发最为成功。他们搞出来的字体笔划偏平直,刻起来相对容易。到了明弘治年间,无锡的出版商们把临安坊的这个字体拿过来做了更大胆的修改,每一个字都棱角分明,笔划平直,字角转折多呈锐角直角。这种字体,拿毛笔很难写出来,但特别适合用刻刀往板子上刻。明人好托古,称之为”宋体字“,其实严格来说叫做”明体字“才对。

明体字本来是被活字印刷推动出来的。因为这种字体造型独立,形体均衡,横撇竖捺的书法方式严格一致,像乐高组件一样,很有工业化模块气质。这样一来,不用考虑文本前后的书法联系,一个字搁哪儿都一样,很适合活字排版。不过出版商们很快发现,其实用在雕版上效率更高,因为他们发现了一种比小说卖的更好的书籍——教辅。

明中之后,科举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每次考试之后,会有人把成绩好的八股文汇聚成集,给后来者做参考,谓之”程文“。科举多大的事儿啊,所以每次出的程文集子都极受欢迎,印量超大,官方印,私人也印。你出小说,还得找作者,还得给作者稿费,还得担心题材过时,但出教辅,一不用支付稿费,二不用费心稿源,三不用担心流行风向,四不用操心销量。更重要的是,程文和小说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它经得起时间考验,永远不怕过时。弘治年的程墨,拿到正德年间一样有参考价值。这种情况之下,雕版的成本就比活字要低,再加上”宋体字“让效率进一步提升,雕版的风头很快又盖过了活字。

可见一项发明的寿命,既要看本身的技术革新,也要看社会环境的变化。

 

【4】马伯庸  

1814年,一个来自英格兰的印刷工人Peter Perring Thoms来到了澳门,他随身携带着一整套印刷设备。他此来是受东印度公司委托,要为莫礼逊印一本英汉大字典。这本字典的印刷难度很高,因为里面含有大量中国汉字,不适用于英式印刷机。Thoms绞尽脑汁,和当地华人合作进行改良,做出了第一批锡合金的中文活字,试行于字典印刷,大获成功。
因为这种印刷并无先例,Thoms着实费了很多心血。他不懂中文,却要赶鸭子上架,既要与中国合作者沟通,还要身兼排版、校对、版式设计和印刷操作,手边连一本可参考的中英字典都没有----大家都指望他快印出来呢……
一通地狱般的折磨下来,Thoms奇迹般地精通了汉语,甚至可以应付很多外交场合。而且他本人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如他和一个叫A-lae的广东人合作, 出版了一本叫《博古图》的研究专著,讲秦邦宪这个人……错了,讲商代青铜器。Thoms还翻译了明末清初广东的弹词木鱼《花笺记》,从《今古奇观》里摘了《宋金郎团圆破毡笠》译做《The affectionate pair》,成为小有名气的汉学家。
但他干的最神的一件事。是第一次尝试着把三国译成英文。但他的口味有点怪,三国那么多传奇篇章没兴趣,专挑了董卓生平,节译了一部《The death of celebratedminister Tung-cho》著名宰相董卓之死),分三期发表在《亚洲杂志》上。
所以西方人对三国的最早了解,不是关羽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而是大腹便便的董太师[允悲][允悲]
十年之后,另外一个英国人--第二任香港总督德庇时也试着翻译了一部分三国故事,结果俩人在杂志上穿着马甲开始撕逼。一个说哥们儿你翻的花笺记太低俗了啊,另一个说你丫翻译的《好逑记》才有毛病呐!一个说我翻译三国比你早!一个嚷我翻译的三国比你全!一个说有本事你翻诗经啊!一个说你等着!
说到德庇时翻译的三国,那就是另外一个大话题了。

 

 

【5】@姬智女孩 

相信经常查文献的朋友对Sci.hub这个网站肯定不陌生。Sci.hub是一个开源学术数据库,在上面免费提供了超过62,000,000篇科学论文和文章,并且每天会上传新的论文文章。很多不在学校又没有VPN的时候,这个网站给很多人带来了方便。

这个网站是由哈萨克斯坦软件开发暨神经技术专业的研究生亚历珊卓·艾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n)建立(图3⃣️),并且在2011年9月5日正式上线的。艾尔巴金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时,因为论文成本过高,每篇论文在付费墙机制(Paywall)下载通常需要花费30美元,所以她决定成立Sci-Hub,一个免费获取论文的网站。她认为只有让更多人免费浏览付费机制的内容,才能够提升知识的传播。而在这之前,人们必须通过寄送电子邮件给论文作者或其他学者,请求提供研究论文使用或是通过社群网络服务才可以获取免费论文。也因为这一举动,自然期刊将她列为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 。

Sci-Hub是目前已知第一个提供大量自动且免费的付费学术论文的网站,使用者不需要事前订阅或付款,就能够使用原本存放在付费数据库的论文文章,并提供搜寻原先出版社网站内的文件档案服务。在2015年,艾尔巴金被爱思唯尔(Elsevier学术出版社)起诉侵权时,她援引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七条所提的:“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之文化生活,欣赏艺术,并共享科学进步及其利益。”她的行为也被很多基金会以及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支持,在2015年的判决后,由研究人员,作家和艺术家组成的小组写了一封支持Sci-Hub和创世纪图书馆的公开信,称这起诉讼是对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巨大的打击”,并指出“它贬低我们,作者,编辑和读者,它寄生于我们的劳动,它阻挠我们为大众服务,它阻拦我们进入。”

在爱思唯尔获取论文资源需要的高昂的费用也引起了学术界很多不满,它在今年遭受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抵制。加州大学 (UC) 系统宣布,全部10个分校(包括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等),都不再继续订阅爱思唯尔、一刀两断。他们坚持,学术文章免费阅读,能够加速科学发现,“知识不该只提供给那些付得起钱的人。”

这让我联想到最近的中美局势紧张也影响很多学术的交流, 在@菜菜_hs 老师的这条微博(O菜菜_hs)写到昨天,美国学术圈、生物医学产业圈和药物研发圈的多位大佬们联合发表公开声明,对活跃在美国生物医学界的中国学者表示了支持,对于近来美国政府和大学针对中国学者的一些做法表达了担忧,认为这些做法不但会损害美国在生物医学界的领先地位,还将会削弱人类研究并征服各种疾病的能力。他们在声明中引用 了托马斯.杰弗逊的名言“传播思想,无损于思想的传播者,同样,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很喜欢sci.hub的首页的这句话“to remove all the barriers in the way of science”.它也表达了和上文同样的意思。希望人为制造的障碍越来越少,和平交流和互相鼓励越来越多,毕竟在浩瀚的自然和无穷的未知面前,我们人类只是渺小微弱的存在,迎接挑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成为彼此的阻碍,我们要成为照亮彼此的那个蜡烛,在黑暗森林里携手前行。

资料参考:O网页链接 

 

 

【6】@千面娇娃杨老师 

今天听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在美国监狱,犯人做苦工的时薪是0.55美元/小时。但如果完成了编程的bootcamp课程后,给外包公司写代码,时薪立马涨30倍以上,变成18美元/小时。这价格已经超过了湾区最低工资标准15美元/小时。很多人以为最低工资标准都是给最基础的labor工种,其实在美国相当多政府公务员、初级巡逻警察、公立小学教师等职业的收入比最低工资标准高不了太多。

这就很有戏剧性了。一个小年轻巡逻警察天天在外面熬夜抓犯人。等犯人进了监狱,就开始接受再就业培训。这些培训基本上还是各大一线科技公司的员工志愿者,课程质量说不准还比外面的野鸡bootcamp更有保证。犯人每天在空调房里敲着代码,吃住都包了,还有一群cellmates打打篮球网球举举铁,ironically挣得比抓他们的警察差不了多少……

最重要的是,你要不是真杀人放了火,出狱后,这种改过自新的“技术人才”还真对上了有些科技公司员工多元化的胃口。就算被background check拦住了也没关系。随便一Google,一大帮Berkeley的社工律师最爱帮你打这种干倒大公司的equal opportunity官司。到时候媒体再把该大公司妖魔化一点,立马像Kim Kardashian这种积极的当红监狱改制运动人士帮你摇旗呐喊。

只是这消息别让移民局知道了,不然又有多少程序员的H1B case要被Specialty Occupation RFE了

 

【7】@严锋 

漫威总裁Kevin Feige在#D23 Expo#被问到为什么漫威故事能在全球各地获得如此⾼的认同,他回答说:我觉得这要追溯到60年代早期,StanLee、Jack Kirby这些艺术家在创造漫威英雄的时候,他们创造的不是完美无缺的人,而是真实的、有弱点的人,因此读者很容易带入。这⼀特点也延续到了今天的电影和故事中。英雄会行侠仗义,但不代表他们每时每刻都是对的。另外漫威英雄也是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他们各具特色,甚至有些人之间还相互有点看不顺眼,但他们可以搁置分歧,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这一点也是能在全球引起共鸣的。 

 

【8】@荣大一姐 

虽然非常理解特殊时期有特殊的宣传需要,可是报道“内地仅3天暂停向香港供应猪肉,香港瘦肉单价飙升至100港元”这种消息到底想说明什么呢?

首先,香港猪肉价格早就100港元以上,受非洲猪瘟影响,今年春天扑杀了几千头生猪,6月就涨到过120多港元,7月也没跌下来,并不是突然“上涨”,更不是因为暂停供应就飙升。要真的是变成100港元,对比6月倒是降了。

其次,说3天暂停就价格飙升,只为了表达扼住香港民生的脖子很得意?可是伏在香港生猪供应链上的几乎都是内地国企:供应源最大的两家,五丰行和广南行,其背后一个是央企华润集团,一个是广东国企粤海集团;屠宰环节,最大的上水屠场也是五丰行运营,第二大的荃湾屠场,五丰行也是主要股东;而批发环节,上水和荃湾屠场的猪肉都是交给五丰行子公司中港联合生猪负责的。

扼住香港民生的脖子的同时,其实是坑了国企,这时候不担心国有资产流失了?

最想不通的是,在自家碗里的猪肉翻了一番的时候嘲笑别处涨价,到底是什么心态?

 

【9】@方流芳 

像反右、文革那样大规模的言论举报,除了人性阴暗之外,还要有四个不可缺少的制度要素:

1. 知识分子被圈定为“有尾巴的人”,上下左右都在留心知识分子的言论、警惕他们“翘尾巴”,而知识分子的励志座右铭也是“夹紧尾巴做人”。言论本身带有原罪,表达个人意见就是原罪变成尾巴的表征。

2. 言论禁区深入人心,举报错误或反动言论成为一种公器,谁都可以拿起来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人砍杀。

3.被举报者从来没有辩解和要求质证的机会,例如:一个人说“‘四大发明’没什么了不起”,他在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借此想表达什么意思、举报者与言说者有什么过节,都可以在所不问,摘出一句话就可以惩罚。

4. 师生、同学、亲属、上下级之间的戒备甚于陌生人,人人怀着“祸从口出”的畏惧,人人试图抓住别人的言论“辫子”,人人都在估算举报某人的收益。伦理荡然无存。

面对这样的言论举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仍然是不对的,因为,那将把整个社会拽回大规模的“群众斗群众”的混乱之中。

 

【10】兰小欢 

美国上顶尖大学的孩子们,父母是不是都是有钱人?
最新研究显示,在顶尖大学(八大藤校+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以及杜克大学)的本科生里,将近15%的学生来自美国最富裕的1%的家庭;41%的学生来自美国最富裕的5%的家庭;而来自最穷的50%的家庭的学生加起来,一共只占了不到14%,还不如最富1%家庭的子弟占比高。
穷人不上这些顶尖的私立大学,不是因为付不起学费,因为这些大学对穷人子弟收取的学费很低。主要还是社会分层问题。
来源论文题目: Income Segregat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cross Colleg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1】陈生大王  

网飞新出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强烈建议各位看一看,实在太精彩,每一秒都讽刺又深刻。
世界可以通过这部片子读懂当代中国,而意想不到的是,中国人自己也可以通过这部片子读懂当代中国。
刚刚看了一下网评,有不少人呐喊,我们牛x,文化输出啦!美国凋落啦!只要靠中国才能救世界!
确实,这是一个充满荣光的时代,希望这部片子能让大家多想想,自己究竟是荣光本身,还是荣光的代价。
这部片子也在告诉我们,我们总热衷讨论各种进步的观念,但观念和拳头比起来,这个世界永远是拳头取得胜利。
写了一些《美国工厂》中零碎的片段,希望大家可以看看。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