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94】人只有在害怕的时候才会变得勇敢

chuntian @ 2020年07月01日  浮世汇

【1】@前世是天使2001 

“人只有在害怕的时候才会变得勇敢。”——乔治·马丁
事情之所以发展到今天,我是被害怕一步步推到现在,才变得越来越勇敢。
6月22日11时左右,我跟了有关陈春秀的报道贴,讲述自己的命运。反响很大,快速有网友评论说,若属实可向省教育厅实名举报。
6月22日13时左右,我向山东省教育厅实名发起举报。并随后发贴公布。阅读量增长迅速,至当日晚间,破百万。
6月22日23日左右,我陆续接到来自邱老师的电话,共计7个,只有第一个接通即挂了,其余未接。
6月23日8时左右,同一个号码又打来两次,均未接。
6月23日8时30左右,陆续接到来自济宁各部门的电话,很委婉,但中心思想都有删帖。
6月23日9时左右,我老家的亲友们陆续接到电话,来自各种关系源的电话,中心思想不变。并有人员到老家去上门询问。
6月23日12时左右,我老家收到相关人员想私下协商解决,赔点钱了事。
6月23日18时左右,邱一家四口到我老家,带了牛奶水果大米等礼品,还有一万块钱,打听我在杭州的信息,并提及我老家有亲友孩子即将中考,却只字未提顶替和道歉。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很大的害怕,怕连累孩子们。
6月23日21时左右,在这一整天的亲友收到的各方想要我删帖的劝说,加上邱一家到访提到孩子中考,我既气愤又害怕,陷入恐惧中。我在自己热帖中发评论“是否有一种世态,叫胳膊拧不过大腿?”
6月24日12左右,邱一行人直达我在浙江湖州的办公厂址,我的家人无人知道我的确切地址,并且未透露我在湖州。细思恐极,我老师又不是神探。进一步加深了我的恐惧感。
6月24日20左右,邱一行人从厂门口离开,期间在厂内寻找我,我未见他。
6月25日9时左右-16时左右,我与任城区工作组见面,陈述了我能回忆的始末详情。
6月26日晚,我发现我的手机疑似被监听,通话中有明显的干扰信号。
并在接下来,我陆续得知采访过我的媒体,稿子无法发出。
紧接着,网上出现各喷子,避重就轻,仿佛比调查组还知道真相。
6月27日整日,相关主流媒体大都得到了不知来自哪一方面的公关,都得到了禁令。
直至6月28日,我未得到任何有关的调查进展消息,我害怕就此不了了之,至此,就算没有结果,我也不在意了,可是我把我家乡的亲友们陷入了危险为难的境地,我害怕自己连累了他们,所以我不得不勇敢,自己为自己发声。
6月28日晚,我得知有关的证人证词等情况,再加上网上喷子间接透露的消息,我预感到了集体洗白,我此时更加害怕,害怕老师出事,因为有个词叫“死无对证”,还有个词叫“替死鬼”,再也纠不出其他有可能参与到其中的人。所以我感叹自己是“蚍蜉撼大树”,更害怕涉事的人“瑟瑟发抖的人抱成团”,因为绝大部分的证据都不在我手里,绝大部分的证人还在当地生活着,牵连到那么多人进来,我很害怕。

这些都是事发以来我的一些个人感触。等到日后我老了,闲暇时光都可以回忆这段经历,写成一段小说了。

 

 

【2】破破的桥 

这几天看见很多讲清代科举如何惩治作弊,把官员砍头之类的文章。我的感想是,大家对科举(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当代)的重要性都看得太高了。对个人的命运也许是重要的,但对国家不见得是重要的。

拿满清来说,那些有爵位的或者皇亲国戚这类高高在上的阶层,它的子弟并不需要走科举,天然就承袭爵位和官职。这些人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是隔离的,吃饭是特供的,不会和你坐同一个交通工具、进同一个工作场所,连玩的女人都不是一群人,所以你作为普通百姓你也并不会感受到任何不平等。这是两个平行时空的生活。

满清的另一些人,是八旗子弟,他们可以说是百姓但也可以说是特权阶层,比如有些子弟只要是进了宗学,学完就是进士,并不需要考试。其它人也有其它选拔机制,但是难度比汉人低很多。换成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录取率高很多,考起来容易。这种是所谓制度性不平等。这个在很多年后,表现为某些强势群体会比某些弱势群体录取更加容易。后者要挤进前者的行列里会被称作(同一个国家内部的)“移民”。

在当代,由于公共舆论的存在,制度性不平等还会有更隐蔽的表现形式。比如有些考生离出题老师更近,会得到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资源在城乡的分配不均,等等。这些东西你能说出一些细节,但很难有全局的图景。唯一能明确反映这种情况的,是最终的录取统计数字,某些地区能够得到教育资源的比例越来越少,而另外一些地区(比如大城市特别是核心区)可能会包揽前面几千名中的绝大多数。

在这些问题之后,才轮得到最底层的“公平”。就好像科举一样,满清的科举实际上只占官员选拔的一小部分,专门开放给汉人,当时的二等公民。大部分利益已经分肥分走了,剩下的那些你们“公平竞争”。然后即便这样,社会结构的不公和腐败,还是会反映到这种竞争上。等于是把最后那小块蛋糕再切上几刀,反而会引发最强烈的愤恨。

这些事情,在上面看来都是小事,为了这点可怜的资源(所谓顶替,往往顶的也就只是一个二三本,或者一个排名靠后的一本),你们还争个啥?老胡说以前这种情况都会有法律的严惩,我不知道严惩了什么。有什么例子或者统计吗?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是压上了一座山,但对于掌握了惩治工具的群体看来,这只是时代的一粒沙而已。没有任何理由为了一粒沙搞得鸡飞狗跳的。

 

 

【3】饭统戴老板 

只需要有个乡党委副书记的舅舅,就能打通七八个关键环节,从县招生办主任,到派出所所长,到高中校长,再到大学的教务处处长,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乡党委副书记啊,为的还TM只是个外甥女。

但如果你没关系没背景,你连去派出所恳求民警帮忙,都难如登天(“5月28日,陈春秀到冠县公安局万善派出所要求查找冒名顶替者,派出所民警张建勋、郭东勇工作失职失责,未能及时查找、比对出冒名顶替人员”)

也不是我想黑我的老家,这些都是通报里面白纸黑字地写着。

所以也没啥好讲的,这次调查还是很详细很负责的,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好吧。只不过对于那些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来讲,你愿不愿意拿自己的青春去赌这个概率,就是自己的选择了。

 

 

【4】方方 

过端午节,放假回家。其实也不用上班了,自己给自己放个假。
收到读者寄来的好多东西,有花有锦旗有书有信有明信片还有荔枝和围巾等等,前阵还有读者寄了东北榛蘑和木耳,诸如此类。另有些水果什么的食物,完全不知道是何人所寄。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吃的,我都会认真吃掉,用的,我也会精心使用。只是锦旗实在没办法挂出来。
节间与梁艳萍教授一起吃了饭。如我所愿地吃了鱼,喝了清酒。梁教授的酒量真是太差,说是喝酒过敏。摆着是没有当过搬运工的人。当然,我当了也白当,我也没有喝多少。好几个人喝一瓶洒,居然还剩下三分之一。看惯了我的大学同学们大杯饮白酒的姿态,自己都觉得自己太弱。
武大校友(几个月来,深感校友们的好。三观尤正,到底是我武大!)曾给我寄来几本非常漂亮的“书灯”,我转送了梁教授一个;还有北京一位大咖朋友给我寄了一个装满经典音乐的iPod。他嘱我先把这个送给梁教授,他会再寄给我一个。真的很感动哦。这世道,人智并非都低弱,人心亦未皆凉薄。
其实我与梁教授并不太算熟,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更是少极。以前省作协举办活动,梁教授常来参加,大约会后一起吃过饭。作协组织过一个读书会,读书会的名字叫“我们爱”。连起来阅读,即“我们爱读书会”。读书会成立是哪年我都忘记了。读书会早期非常活跃,经常举办读书和交流活动。参与读书会活动的不少是大学生。梁教授经常领着一帮湖大学子前来参与。湖北大学的学生们可以说是读书会最活跃的一群人。到了近几年,读书会的活动,基本上一年两次,地址也由以前的汉口改到了武昌。其他大学的参与者也多了起来,场场暴满。梁教授依然每年都会领着湖大的学生前来。梁教授一向对学生爱护有加,湖大很多学生是深有体会的,她也是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还想说的话是:一直以来,极左团伙的惯用手法,就是组织无知者,对与自己意见不合者,群起而攻,制造并形成舆情,利用官员们维稳心理,进行施压,说其要挟,绝不为过。这一回,为了胁迫湖大处理梁教授,甚至点名威胁湖北大学校长:你不处理梁艳萍,我们就揭发你什么什么。这一招明显有效。听说要挟者对湖北大学的处理意见,公开表示了“满意”(原词)。湖北大学校长在极左那里算是过了关。这姿态,何其意味深长。官员们也可怜,除了要看上级眼色,还要看极左眼色。他们怕极左似乎远甚于怕”心惊报“。几年来,这样的戏码,一再上演。已经演成了连续剧,剧本虽旧,但仍然吸引观众。前些年不能赚钱,动力小点。现在,实行打赏制,能赚钱了,越发会演成“经典”。他们的目标人物越来越多,不知道还会要挟到哪些大学或哪些省市官员,俨然已成中国的一方势力。
再说一件事,有一些极低级的公众号写手,文字尚不能通顺。但只要造谣,只要说耸人听闻的事,就能赚到钱。所以,这些公众号最能做的事就是拉大旗做虎皮,用斩钉截铁的语言,臆想出一些事来,哄骗比他们常识更差的人。新近看到的是说,中纪委第几巡视组进驻中国作协,对方方已经有了处理结论诸如此类,又有军方已经公开斥责方方日记。全都写得煞有介事。来头越大,似乎越证据确凿。赚的打赏自然也多。写这些文字的人,怎么会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蠢呢?蛮好玩的。还有那个台湾的黄姓女主持(总也记不得此人名字。还以为我怕她。呵呵,比她厉害的邱毅我都点了名,她有什么好怕的?论打架,她应该打不过邱毅吧?啊啊,这个是说笑。)老是一副气极败坏的样子。自己也知道当初造了我的谣吧?我都不介意这个谣言了,毕竟电视节目需要噱头。有噱头才能有赚头,台湾电视节目竞争激烈,这是可以理解的。何况,所有明白人都知道这个电视就是个节目。节目者,演而已,真真假假,忽忽悠悠,笑过即可。难得这个黄主持人在屏幕哐哐当当的(有点像“敲锣女"那个盆子发出的声音),神情和发式都很像文革中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位造**派大妈。前几天,她很是气极败地批我和梁教授,用了特别吓人的名目。那名目,大陆低水平的极左是想不出来的,估计这几天他们可以活学活用了。我和梁教授都觉得好好笑,而且越想越觉得好笑。如果写小说,这是个很有趣的情节。
武汉的鱼是真的好吃,那天的大鱼头更是做得好。大家说,这里的鱼从来都没有辜负过我们。吃剩下的,舍不得倒,我带了回家,第二天用鱼汤下了面。我喜欢武汉,或许武汉的鱼好吃是其中重要理由之一。武汉的鱼从来都没有辜负过我。对了,我一向热爱武汉,从未没想过离开这里。居然还有人指我为“恨国党”。武汉在哪国?
我与梁教授在微博和微信上自然是相互关注的。早前私人间的交流实在太少。我甚至没有想到梁教授会写文章支持我。现在,我们的交流多了起来,也是幸事。饭间大家说,以后有机会去日本玩,抓着梁教授当个导游倒是不错。
今天很多人传给我中纪委对我的“处理决定”。这样的文章,无论多荒唐多拙劣,网管都是不会删的。见人们比我紧张,我只好自己出来说说吃鱼的事。
武汉的鱼,真的很好吃。今天有人在群里秀她做的鱼,相当馋人,决定明天买条鳜鱼红烧了吃。

 

 

【5】BIE别的女孩 

在曼哈顿一个巨大的 Calvin Klein 广告牌前,黑人跨性别模特、演员、电影人兼 LGBT 活动家杰瑞·琼斯(Jari Jones)打开一瓶香槟庆祝,背景里她的肖像正俯瞰着城市街道。这次拍摄是 Calvin Klein  2020年同志骄傲活动 ProudInMyCalvins 的一部分,一共有9名 LGBTQ 模特参与拍摄,除开琼斯外,其他八位模特还包括巴西变装皇后 Pabllo Vittar、跨性别 YouTube 网红 Chella Man、同性恋流行音乐人 Gia Woods 等等。
6月19日,琼斯在推特上首次发布了有关该活动的消息:“今天,2020年6月15日,一名肥胖的黑人跨性别女性正俯瞰着纽约。” 6月的此刻,“Black Lives Matter” 抗议活动仍在世界各地继续进行,呼吁反种族主义,呼吁包括时尚业在内的多个行业不要再空谈包容。6月中旬,两名黑人跨性别女性(俄亥俄州的里亚·米尔顿和费城多米尼克·雷米·菲尔斯)被杀,同一周,特朗普撤销了美国医疗系统对 LGBTQ+ 人群的保护。随后,成千上万的纽约人聚集在布鲁克林博物馆前,为黑人跨性别者抗议声援。

琼斯在Instagram上写道:“能够呈现我最真实的自我和当下的身体形象,是一件非常荣幸和快乐的事情。因为这个身体经常被妖魔化,让人觉得丑陋和不值得,甚至想要抹杀掉。”  对于这次经历,琼斯说:“我决定创造这些时刻,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下一个等待着自身闪耀的梦想家、被遗弃的人、同性恋者、跨性别者、残疾人、胖子,和美丽的黑人们。”

 

正面说说我对 CK 那个广告的看法。

1. 那是不是一个关于政治正确的宣言?当然是。但它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广告。这不矛盾。

2. 那个姑娘客观上来说好不好看?我看很多人谈论这个,但客观上的好看很难定义。主观上说,我觉得她不好看,但也没有刻意地丑,就是我在美国见过很多的的那种傻呵呵的大妞儿。换算到中国,类似于一个穿得非常喜庆的胖大姐。跟高圆圆比我当然觉得高圆圆好看,但作为广告放大上墙也不是啥问题。(这姑娘的真实身份当然不是什么傻呵呵的大妞儿,经历还挺传奇的。

3. 跟北京很多街头广告相比,我觉得那个广告算是更好看更有设计感的。

4. 「美是多元化的」和「这么丑你硬说它美」是两回事,但很多人似乎以为前者只是后者的遮羞布。不是,美真的是多元化的。

5. 觉得只有自己喜欢的那种美才好看,希望世界上每个元素都如自己想要的那种好看,这也是人之常情,但请首先从自己做起。个别同志每天油着头发腆着肚子驼着背穿着很多天不换的背心天一热就撩起来改成北京比基尼露出哆嗦得像凉粉一样的肚腩,还要指着一则本来也不是给自己看的广告说不放长腿细腰金发白肤的小姑娘伤害到自己了,这不合适。

(补充一段:我看到有人说你怎么能一边鼓吹多元化的美一边嘲笑大老爷们的肚腩呢?问题在于,那些个别同志也不是因为自己觉得美才露肚腩的啊……如果他们认为这是美的,然后自信放松地拍了广告,那我其实没意见。但并不是。是因为世界上的美只有那固定的一种,而且应该是自己赏玩凝视消费的对象,但绝对不是自己的责任。「我可以邋遢随意,你必须纤瘦性感。」——我还是只能说,这不合适。

 

【6】@雨果wb

《别人为什么热衷劝你生孩子》

生孩子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一种利他行为,所以,即便你自己不需要,别人也不会放过你。社会的本质财富不是钞票,而是人口,说白了子宫才是真正的印钞机。

你能豁得出去不拉孩子来世上经历这人生苦短,不拖人下水给自己端屎端尿床前尽孝;但,国王需要子民,亲家需要配偶,工地需要搬砖,人类史需要新演员……你生不生孩子从来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你的子宫从来不是自由的。

所有人间的一切活动,本质都是养儿防老的副产品,寄生在成年人的“养老需求”上,是人类史之所以存在的源能量。整个社会都在怕你无所畏惧,这会让它们无处寄生。

人类史,是父母养儿防老的副产品,自古阶级层层递进直至君王,其权利的源头来自对“芸芸众生父母之恩”的层层盘剥,你以为父母无恩论反抗的只是父母吗?不,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政权。
越是不发达的社会,越热衷八卦别人有没有生孩子,生产力越低,对人口的数量要求就越高,说白了机器不行,人口来干。金字塔底,是人口需求最旺盛的区域。

即便你有钱,别人依然不接受你不生孩子,所有的讨伐借口都来自于内心的不平衡:你凭什么就可以花钱买别人的养老服务,而不用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培养理财产品。所以开始各种:孤独警告,虐待警告,购买的服务质量差警告!你不配得善终警告!

但这些人却忘了警告自己:用养儿去防老,这本质是一种讨债行为,天底下,很少有人被催债时是开心的。或者说,“人为了赚钱去提供服务”比“为了还债去提供服务”更容易乐观积极。

当然,如果一个人位高权重,依然会被家族催生,如果说穷人是富人的奴隶,那么帝王就是历史的奴隶,富人需要搬砖的,历史需要新演员。“存在并延续存在”是基因给人类上的发条,迫使人类按剧本走下去,翻译给基因设计师观赏,入世者难以幸免。

总有人在骚扰你,不甘心地问你为什么不生孩子,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人类其实是无意识的,跟地上忙碌的蚂蚁没什么不同,忙着生小蚂蚁,忙着抬面包渣,每天累的要死要活……到底是谁在需要?一泡尿冲过去,啥都没了。

——作者:萨果特《制造存在》

@加菲姬:房价高的原因从来不是因为供需关系(不同等价值的房产普遍租房更合算),而是想拿高房价当绑在驴头上的萝卜,引诱底层人民为了安全感、自我价值和freedom付出一辈子的劳动力。钢筋水泥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人气和人工。可惜很多底层人不得不用自己最有价值的东西去换随时可建造再生的不动产

 

 

【7】张守望 

奶奶前两天给我的几句话  “艺术本身就是个人主义行为,甚至极端个人主义才好,否则就没有艺术的创新和独特。但是独特也有个适度的问题,为了独特而独特走向极端是另一种肤浅甚至是另一种具有欺骗性的平庸”     她真的是我的精神支柱!

 

【8】@韩松

六月:美乱,中美,外航,新发地,槽罐车,摆摊,国安法,MATLAB,推特号,北斗,中印,胡卫峰,钟美美,跳舞农民,韩国瑜,杨丽萍,黄巍,蔡国华,缪可馨,杨维骏,邓恢林,张家慧,王振华,仝卓,博尔顿,梁艳萍,陈春秀,苟晶,陈有西,黄光裕,刘广宁,乘风破浪姐姐,日本超算,洪水,感染千万。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