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507】此种知识在她在英国生活的五十年里从未被忘记

dasheng @ 2022年04月12日  浮世汇

【1】#上海疫情# 一位上海居委会工作者说

 

【2】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前段时间正好重读《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又看到里面极为详尽地描述了妈妈的储藏室,因为妈妈经历过斯大林一手制造的乌克兰大饥荒,完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囤积是她的求生本能。乌克兰是苏联的大粮仓,但又怎么样呢,政治可以制造一切灾难。
"我母亲在楼梯下有个储藏室,里面从地板到天花板堆满了食物:一听听的鱼、肉、西红柿、水果、蔬菜和布丁罐头,一袋袋的糖(砂糖,细砂糖,冰糖,红糖)、面粉(普通粉,自发粉,全麦粉)、米(布丁米和长颗粒米)、通心粉(普通通心粉,短而卷曲的通心粉,细面通心粉)、小扁豆、荞麦粉、干豌豆、燕麦,一瓶瓶的油(菜籽油,葵花油和橄榄油)、腌菜(西红柿、黄瓜、甜菜根),一盒盒的麦片(主要是小麦片),一箱箱的饼干(主要是巧克力消化饼干)和一板板的巧克力。在地板上,瓶子里和坛子里的是一加仑一加仑黏稠的淡紫色液体,它们用李子、红糖和蒜瓣制成,仅仅一杯就足以让最资深的老酒鬼(这在乌克兰社区里大有人在)昏睡达三个小时。
楼上床底下的滑轮箱里贮存着蜜饯(主要是李子)和成罐的自制果酱(李子、草莓、木莓、黑醋栗和柑橘的各种混合物)。在种植棚和车库里,用硬纸板制成的水果箱里装满了最新采摘的苹果,品种有布拉姆莱斯、巴斯美人和格雷威斯等,全都用报纸独立包裹,散发出芬芳的果香味儿。到了第二年春天,它们的表皮会泛白,果肉会皱缩,但用来做薄皮苹果卷和布林饼还是很不错(被风吹落的果子和有损伤的果子在它们落下时就被挑出、切碎并煨炖了)。一网袋一网袋的胡萝卜和土豆连同上面的泥土一起贮藏着,一捆捆的洋葱和大蒜悬挂在外屋的阴凉处。
当我父母于1979年购买了一台冰柜后,没过多久,里面就摞满了用塑料冰淇淋桶装着的豌豆、蚕豆、芦笋和浆果,每个桶上都贴着标签标明日期,并定时循环。就连小茴香和欧芹都用塑料纸卷成小捆贮藏备用,这样在一年中的无论什么季节,都不会再有匮乏之虞。
每当我对这些储备物资大加嘲笑,说它们足够供养一支军队时,她就会冲我摆摆手指说:
"这是为了以防你的托尼·本成为执政者。"
我母亲了解意识形态,她也了解饥饿。在她二十一岁时,斯大林发现可以把饥荒当做政治武器来对付乌克兰富农。她知道——此种知识在她在英国生活的五十年里从未被忘记,而且又从她身上渗透到了她孩子的心中——她确定无疑地知道,在乐购超市和消费合作社堆得高高的货架和存得满满的柜台后,饥饿依然在游荡徘徊,它撑着骷髅的身躯,睁着空洞的眼睛,伺机而动,一旦你放松警惕,就将你摄入囊中。它会伺机抓住你,把你推上火车或大卡车,或是推进四处奔逃的人群中,将你送上另一次旅途,那旅途的终点通常总是死亡。"

 

 

 

【3】胡锡进 

有人说,抗疫是面镜子,能照出各种问题。的确是这样,大家也喜欢转反映问题的帖子和视频。网上的这种批评当然不能少。但我有时也想,抗疫这么大的战役,我们大家是不是也应同时多给上海、长春这些城市精神支持和鼓励呢?
可以想见,那些地方的干部群众当下都很不容易。像上海,它一直是中国最开放的大都会之一,那座城市根本就不是为"全域静态管理"设计的,而且因为它平日里的开放,以及所谓"海派文化",搞全城大封控可能就是更费劲点,需要下更大力气急转弯,此外它的规模太大了,难免出一些具体疏漏。我觉得,我们不妨在指出具体问题的同时,也多给每一座进入"封城"或类似"封城"状态的城市精神鼓励,而且这种精神鼓舞应该是困难时刻舆论场传递给那些城市的主旋律。
我相信,大战之下,绝大多数人都想把事情做好。我们看到一些居委会忙得都快崩了,设想一下,其他干部能轻松得了吗?当然,还是会有问题和不足,但现实就这样,我们外边的人无论谁当下处在那样的位置,大概都无法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所以,体谅应是我们对那些高强度抗疫城市态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些城市是今天中国抗疫的最前线。让我们把急需的物质资源和精神鼓励一起送给它们。

 

 

【4】唐不闻 

二战结束后,法国男子自发组织起来,惩罚那些国家被德国占领期间,与德国士兵有过关系的法国女性。惩罚的方式是剃光她们的头发,在她们身上、脸上画上纳粹的标志游街示众,极尽侮辱之能事。他们自认为这样做是正义无比的,谁让那些女子没有在敌人面前表现得对国家和男人足够忠诚呢?
无独有偶,唐朝时,唐僖宗为了躲避黄巢的大兵,灰头土脸逃到了成都,把一众后宫妃嫔留在了京城,被黄巢占有。等到平定兵乱后,黄巢的脑袋,和这些妃嫔被功臣们一起送到了成都唐僖宗的面前。唐僖宗亲自质问她们:你们都是长安城里贵族子女,世世代代蒙受国恩,为什么不守节,要屈服于叛贼的淫威呢?
为首的一名女子道:您以百万之众,连宗庙都守不住,避难成都,还要质问我一个女子为什么不能抗贼,您准备让这班公卿将帅去何地自容呢?
唐僖宗虽然无言以对,还是将她们全部斩首示众,让她们承受了"不忠诚"的代价。
不要以为只有女子会遇到这样的命运抉择。在明末清初之时,一些战区时而被清军占领,当地的百姓要么以死来护住头发向明效忠,要活着就不得不接受清军的剃发令。而随着战事来往,有些地方重新被南明夺回,这些活着的百姓就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审判。剃发,是否就意味着背叛,不忠诚。许多人因为这个原因又被南明军队屠杀。这样的局面无异于把战区百姓置于两难,剃发也是死,不剃也是死,就看命运把你推到哪把铡刀下面而已。"忠诚"这个命题,此时对于平民来说,不像是一个好听的褒义词,倒更像是强加的诅咒和头顶闪烁的刀光。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南明的隆武帝给个一个方案,他说:"有发是顺民,无发是难民。"这些人不是叛徒,也是受害者而已。在战争之类的灾难面前,只有让平民脱离"忠不忠"的语境,才能看到一些人性的光芒和希望。

 

 

【5】民众向苏军坦克甩燃烧瓶,布拉格,1968年摄

 

【6】唐不闻 

赵冬梅老师制度史专著《法度与人心》里有一节专门讲"孝"的,单独拿出来也是一篇好文章。当时看也解决了我一个疑问,为什么二十四孝故事里充满了舍身的意味,如果是经过了佛教故事的改编,那就说得通了。 

 

 

 

【】早期文明比较研究工作坊 

千家驹报知遇之恩,拒绝批判胡适

 

 

【7】陆大鹏Hans 

魏玛时期的著名刑事辩护律师埃里希·弗莱(犹太人,两个博士学位,花花公子),在1933年1月30日,就是纳粹上台的那一天,有一个警察工会的熟人打电话给他,说要咨询,有一个为现政权所不喜的朋友,即将遭到逮捕,请问弗莱大律师有什么建议?
弗莱心领神会,也不回家,立刻打车去了火车站,逃往瑞士,然后去法国。后来移民到智利,1964年在那里去世

 

 

【8】尼克松总统夫妇的晚宴请柬,内有中文GRE考试词汇

 

【9】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曾对杨振宁说:"中国原子弹的造价可比外国少得多。"杨回答说:"如果算上中国科学家的生命,则远不止这个价。"

 

【10】阑夕 

清零派用来怼共存派的那几个点其实反过来也是成立的:
新冠病毒对于老弱病残的杀伤力不容小觑,那么严酷的封控政策其实最容易伤害到的,也是老弱病残群体。
在我们都清楚各地防疫水准参差不齐、同时疫情爆发又充满随机性的情况下,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有没有最底线且能得到统一的救济或者纾困方案出来,能够保障老弱病残在特殊时期的生活?
比如面对困难家庭的财政补贴,他们为了配合防疫而不得不中断了谋生能力,这对人民生活健康的损伤非常大,现有的财政支出主要是在企业端的各项减免,却很少体现在家庭端,甚至还有允许企业推迟工资发放这种政策,但是劳动力毕竟不能靠光合作用养活自己,经济波动也是会影响死亡率的,发放现金是一个国际上普遍应用的手段,而且发出去的钱最后也会回到消费市场,不该过于克制。
再比如怎样正确权衡感染风险和人道危机,在「政策是没问题的,基层没执行好」的设定下,在一线承担防疫工作实际上属于政治任务,因为层层担责的制度,无脑执行政策就成了唯一的思想,这导致了太多像是急病者因为阳性隐患而无法得到及时救治的次生灾难,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无效沟通,「大白」们越是坚守职责,就越容易罔顾人民群众迫在眉睫的危机——「你很急,但你急的不是该我负责的」——这不是在追求谁对谁错,而是需要制定一条并定于现有防疫工作的紧急避险原则,在确定滥用惩罚约束的同时,允许医院、药店等场所的工作人员拥有一定限度的自由裁量权,哪怕可能新增风险,我们事后再通过信息的透明通报来消化风险就行。
既然要清零,那么做好这些清零的准备,不要每次都兵荒马乱人心惶惶,也是当务之急。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