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525】也许换种方式来发问: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

dasheng @ 2022年05月11日  浮世汇

【1】丁丁的Twitter 

5月7日,美国疾控中心最新公布的一项新冠抗体血液抽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2月,已经有将近60%的美国成年人,和75%的儿童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高级学者艾米什·阿戴尔贾(Amesh Adalja)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已经进入新的防疫阶段,政府的政策目标和追踪疫情手段都发生了变化。他说,由于新冠病毒永远不会消失,现在的政策目标应该是使用一切办法尽可能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而疫情之初每天紧密追踪的新冠感染人数不再是衡量疫情的最好办法。他说:"这项研究的对象是指完全通过自然感染而产生抗体的人群。所以60%这个数据与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口比例有关。但如果你想获得完整的已具备免疫力的人口数据,这个比例有可能更高。因为在这项研究中,那些通过接种疫苗产生抗体的人没有被计算在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已经达到了群体免疫呢?阿戴尔贾说:"我们已经进入新冠大流行的新阶段,但我不想用'群体免疫'这个词形容。因为当我们说群体免疫的时候,传统上我们会想到麻疹这类疾病,当越来越多人获得免疫力时,病毒的传播也随着下降。但新冠病毒并非如此,我们得到的免疫力是让我们免于出现重症、住院和死亡,但是并不能避免我们再次受到感染,因为这个病毒是来自于一个能够再次感染人群的病毒家族。"有人担心,如果病毒继续传播会导致变异并产生新的变体。阿戴尔贾说,这种病毒会一直传播下去不会消失,也会有更多变种,病毒将常态化,冠状病毒通过演化来逃逸人们身体里的免疫力,永远不可能病例清零。他给中国的建议是提高老年人的接种率,给他们接种有效的mRNA疫苗。要找到一套方法,不仅仅是隔离,还要科普人们如何评估感染风险。走出封城误区,同时接种疫苗,并且承认这种病毒是无法完全消灭的,否则清零就会没完没了。
阿戴尔贾除了学者身份还身兼美国传染病学会发言人,多年来为许多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机构及医院担任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等议题顾问。

 

 

【2】冈瓦纳 

看到所谓的"专业"消杀出来给入户消杀洗地了
有些必须迅速重新利用的场所,是必须彻底消杀的,比如有阳性出现过的诊室,消杀过后开放。大楼里转运过阳性后的通道,因为还有其他住户利用,所以必须消杀。这类公共空间消杀是必要的。
但是,入室消杀就是一种防疫表演。阳性从拉走到回家至少7天,一般都十天或更长,回家后居家七天健康观察不会接待外人,哪来风险? 还有些社区给阴性家庭消毒,更是不可理喻。
还说什么他们的喷雾器多么专业什么的。
专业的公司,首先应该判断什么地方需要消杀,什么地方不需要消杀
有的城市还曾经对户外空气消毒,现在比较少了,是不是专业的公司就可以对大气消毒?
还有,什么网上视频只是反面教材。 现在上海这样,每天阳性居所就成千上万,有的社区还给正常居住的阴性家庭消毒,你们哪里来这么多专业消毒人员?如果你们平时就养着这么多消毒人员,哪里来这么多生意? 如果是现在招聘的新人,你们怎么保证专业性的?
还什么真正的喷雾!有些东西它就是不能湿水的,不能碰药剂的,跟你用水滴打湿还是用水雾打湿没关系的
如果博物馆里有人阳了,你们专业公司怎么消杀清明上河图?
事实上不需要你们去消杀,病毒过几天会死!
一些人还转发这类搞生意的帖子,还配上辟谣的评语!
再说一遍,社区强调入室消杀是一种表演,消杀公司强调入室消杀是为了分一杯防疫生意的汤。
真正受损的只有普通居民。

 

 

【3】@费米的亿万星辰和红色甜酒的流亡 

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文化娱乐走不动了。
很直观的表现就是这两年,"没啥好看的"了。
简单讲就是,行业的衰退,从一些不可抗力开始,从业人员首当其冲,但是和真正的用户、消费者之间是有一定缓冲的。慢慢等到消费者感受到、反应过来、讨论起来的时候,为时已晚。
比如电视剧拍好了要大半年才能播,而大批电视剧挨个挨个播完了,已经过去了很多年。

类似的感觉最早出现在音乐上。
大家自嘲说听的都是经典老歌,也不知道去哪里听新歌,我甚至经常忍受不了很多新歌的前3秒就已经切掉。
我一开始以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兴趣爱好分得更细,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圈子,比如古风圈,或者嘻哈圈。而且现在没有那么多音像店了,也不会走街串巷听到同一首歌(除了过年的时候)。
但是这并不是全部的理由。

还有网文。
我入坑晚,但是前几年是赶上过好时候的。
那时候同人文还有考究的大长篇,每一年都会出几本人尽皆知甚至破圈的原耽/言情。回头看看这已经至少四年没有过爆款了。
一开始是觉得,没事啊虽然没以前赚钱了,但是还是有作者会写的吧。
然后觉得,没事啊,这个作者封笔了那个画手被请喝茶了,但是我反正也不喜欢他们,我喜欢的太太还在就行了。
然后觉得,可能就是工作压力太大了太忙了没法更新吧,过段时间作者就会回来啦。
然后觉得,没事啊我大不了不看doi嘛,我主要看剧情。
然后觉得,我还可以翻墙嘛,也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夸张。
或许就没有然后了。
土壤不够肥沃的时候,是开不出一片花田的。

都在吃老本,电视剧买几年前的小说版权,综艺节目靠引进和情怀,网上娱乐话题都是十几年前的内容。
甚至生活也是一样,能很明显感觉到我和朋友们开始聊很多五年前十五年前的事情。
甚至现在的生活,走不动了,不知道还能怎么向前了。不知道期盼什么,不知道哪里是个头。

这些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那么迅猛的,是从某一天开始,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滴水穿石,等到你反应过来茫然四顾,已经冰冻三尺。

 

 

【4】@一玶海岸 

未成熟的小麦被收割,变成一车车饲料,为什么会这样?

脑子里只有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

又是因为资本家,他们每天都想着一定要危害粮食安全,一定要让全国人民饿死才甘心?

都饿死了资本家还怎么赚钱?

正常人的思维方式:

农民之所以要把未成熟小麦的割掉,变成饲料卖掉,只能是因为农民觉得饲料价格比卖小麦更合适,更加有利可图。

例如现阶段养猪的饲料,主要由玉米和豆粕组成。一般来说玉米占6成,豆粕占2-3成。

如果玉米和豆粕涨价,特别是玉米涨价,农民和厂家就会用相对便宜的小麦、高粱和大麦等替代。

所以,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可以看一下以下几个数据,谁在涨、谁在跌、谁在倒挂?

2022年小麦的收购价;
进口玉米和豆粕的价格;
目前饲料价格的走势。

我最近比较忙,懒得查数据和论证了,大家自己查一下吧。

要想不让农民把未成熟的小麦割掉卖成饲料,要么:

1. 国家提高小麦收购价(结果就是城市的面粉继续涨价);
2. 要么多进口便宜的饲料,如玉米和豆粕等(目前国际粮食大宗都在涨涨涨,很难)。
3. 终极解决方案:让俄罗斯和乌克兰别打了,再打下去整个粮食类大宗商品都混乱了……

 

 

【5】皮拉得斯酣醉 

听完了好心人上传的浦洛基(《欧洲之门》)和提摩西·斯奈德(《民族的重建: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 1569-1999》)的对谈(带机翻中文字幕),顺手整理了一下大概

 

 

【6】看电影 

#使女的故事作者称强制生育是奴役# 针对近日美国最高法院关于堕胎权的裁决草案,《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卫报》发表了新书《Burning Questions》中经编辑后的一段摘录,发表了其看法。
"即使在安全和合法的情况下,也没有人喜欢堕胎。这不是任何女人会在周六晚上找乐子的事。但也没有人喜欢妇女因非法堕胎而在浴室地板上流血致死。那怎么办?
也许换种方式来发问:你想生活在什么样的国家?一个每个人都能自由决定自己健康和身体的国家,还是一个一半人口自由而另一半人被奴役的国家?
不能自己决定是否生孩子的妇女是被奴役的,因为国家声称对她们的身体拥有所有权,规定她们的身体必须被用于某种用途。男性唯一类似的情况是被征召入伍。这两种情况下,个人的生命都有风险,但应征入伍者至少可以得到食物、衣服和住宿。即使是监狱里的罪犯也有权利获得这些东西。如果国家规定强制生育,它为什么不应该支付下产前护理、分娩本身、产后护理,以及对于没有被卖给富裕家庭的婴儿支付抚养费?
如果国家非常喜欢婴儿,为什么不尊重那些拥有最多婴儿的妇女,让她们摆脱贫困?如果妇女为国家提供了所需的服务,尽管违背了她们的意愿,那么她们的劳动也肯定应该得到回报。如果目标是生更多的孩子,我相信如果有适当的报酬,许多妇女会答应的。否则,她们会倾向于遵循自然法则: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会堕胎。
但我怀疑国家是否愿意提供所需的资源。相反,它只是想加强惯用的拙劣伎俩:强迫妇女生孩子,然后让她们付钱,付钱,再付钱。正如我所说的,奴隶制。
如果一个人选择生孩子,这完全是另一码事。孩子是一份礼物,由生命本身给予。而这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给予和自由接受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礼物也可以是被拒绝的。不能拒绝的礼物,那就不是礼物,而是暴政的征兆。
我们说妇女'give birth',而母亲们确实在"使生命诞生",并觉得这是一种礼物。但是,如果她们面前毫无选择可言,那生育就不是她们的礼物,而是违背她们意愿的敲诈。
没有人强迫妇女进行堕胎,也没有人应该强迫她们进行分娩。如果你愿意,大可强制生育,但至少要把这种强制称之为什么?奴隶制:是指要求拥有和控制他人的身体,并通过这种要求获利。"

 

 

【7】肥啾电影 

导演关锦鹏谈《蓝宇》

 

【8】宁瑶Lois 

 趁早赚钱存钱,强烈推荐NHK纪录片《老后破产》
居家40多天了,最近看了不少纪录片,强烈推荐2016年NHK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老后破产》。
纪录片纪录的是日本团块世代的家庭,在这这片子拍摄的时候,他们大多处于65到69岁,已经迈入了老年。详细讲述了有房子,有存款,有子女,有退休金的一代日本人,中老年返贫的现状。
他们经历过日本经济的繁荣,又遭遇了此后30年的衰退。曾经是富裕的一代,曾经也过的很滋润,却在晚年面临非常大的财务压力。年轻时从来不曾想到老年生活会如此困难,甚至可能走向破产。
他们大多上有老下有小,是典型的夹心层,要赡养90多岁的父母,同时经济援助30多岁的失业子女,子女还在啃老中。等于同时负担上下两代人的生活。片中的几位受访者大多接近70岁,还要继续在外打工贴补家用。
他们的年金看上去不少,片中有的夫妇每月的年金加在一起超过10多万日币,有的达到14-15万日币(按照2016年的汇率计算,大约小一万人民币),但是支付完房贷、老人护理费、医药费、家庭日常开销等之后,每个月还要面临好几万日币的赤字,不多的存款也在不断地减少。
里面有一位受访者,之前积累了2000万日币的积蓄,以为足够自己养老,但是多年照顾90多岁的母亲,他承担了高昂的护理费医疗费,日常生活已经过的非常拮据,家中的冰箱里都没什么食物,片中的老母亲吃着米饭拌纳豆,他的言语中充满绝望,看着很心酸。
导致这些人老年返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日本多年的经济衰退,使得很多人在四五十岁的中年失业、被裁员,再也找不到好的工作,家庭收入大幅下降,而家庭支出却不断增加,还要面临物价上涨。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没有给自己积累足够的储蓄,又在高点贷款买房,家庭财务很容易被拖垮,看不到希望。
虽然讲的是日本,但是居安思危,给到我们最大的启发,还是要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多赚钱多存钱,理性消费,留足养老金。尽早做财务规划、养老规划。
作为一个家庭,一个个体,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才能穿越经济周期。

 

 

 

【9】唐不闻 

为了写好汉武帝,我想多找些匈奴的资料看看,其中有一本《游牧者的抉择》,从中意外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畜牧知识。
1、游牧民族惯常驯养有马、牛、羊、骆驼、驼马等,而不怎么养猪,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猪的食物和人类很相似,在极端情况下,它们会成为人类的食物竞争者。另一原因是上述动物的移动性很强,出生几十分钟就可以行走,紧急转移非常方便。
2、牦牛特别适应高海拔,到了低海拔地区,却很容易生病,甚至会失去繁殖能力。
3、羊的产乳量特别高,特别是山羊,所以羊是游牧民族最大量驯养的动物。绵羊基本只吃青草,山羊则更偏爱嫩枝叶。但是羊不太像牛那么会保护自己,所以养羊比牧牛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来照管。
4、绵羊吃草不喜欢移动,这时候要靠山羊领着它们缓缓前行,所以有经验的牧民会选择混养,并训练一只山羊作为"头羊"。
5、骆驼在夏季可以四天喝一次水,春秋可以持续一周,冬季甚至可以一个月只喝一次。但是骆驼脾气很坏,且有体臭,智力又比马差很多,一般5岁才成熟,每三年才生一胎,所以骆驼一般只会少量驯养,当作长途旅行的载重工具。
6、马肉和马奶虽然也能食用,但在大多数游牧社会里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更多的是把马当成财产和身份的象征。除了移动性之外,很多游牧民族把马从生计角度上升到了情感和文化角度,一个人家里拥有很多马,就像一个爱车的人收藏了很多不同款式的车,或者一个爱美的人衣橱里挂满了各种衣服。
写这本书的王明珂老师,是著名的华夏边缘少数民族研究者。
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这些畜牧知识,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从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经验,而王明珂老师来说,是长期从实地考察得来的经验,再对于我来说,又是从书本中听王明珂老师转述得来的经验。这恰好体现了学习知识的三个渠道。
人的进步是靠学习,但不能狭隘地认为只有去学校得到文凭才叫学习才叫高级,也不能狭隘地认为从生活实际中得来的知识就比不上从书本里学到的那些。每个人无论从何处得到知识,都可以在不同领域发出光彩。没错,写这条微博一半原因是这几天看到很多人轻蔑嘲笑丁真是"文盲",认为自己高级过他。"文盲"并不是一个特别客观善意的词,毕竟每个人都算是自己未知领域的"文盲"。还是尽量保持谦卑吧,尊重和你拥有不同知识和不同技能的人。

 

 

【10】诨名唤作巴布尔 

据我观察,一个人状态好,心理健康,往往是受过的挫折和他的心理容量比较适配。我认识不少优秀的朋友,其实被保护得很好,在求索进步的过程中,没遇到过什么奸邪之人,身边也环绕着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信念保存得很完好,一气呵成做了很多事情,出了很多成绩。身边那些被老天"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熬出头来的是极少数,遇到糟糕的公司、导师、父母,每一步都要费老大劲去克服,消化,重建,只有具备超常能量的人可以做到在经历这些之后,仍然坚定地要建造自己的大厦。大部分人早就千疮百孔,在某次信念倒塌的时刻,就此埋在了废墟里。

 

 

【11】早期文明比较研究工作坊 

"瞧你这么年轻,二十多岁的样子,之前都没有游行的经验吗?"
"我们这一代没有游行。"
如果总统决定不来的原因,是赌定游行的规模不大而没什么政治影响的话,那么他的估计错了。从广场辐射出去的几条大街上,现在满满的都是人,一团乌云似的占据了利马的市中心。庞大的人群,像打开的水龙头,哗哗地流动。人的数量多起来,形成客观的力量,宣称他们没有达不到的目的和主张。与此同时,出现了沦为数字的危险。个体身份被挤压到最小,只剩下一张张分辦不出表情的面孔。别样的健忘。你望着逐步上升的水位,记不起来一滴水珠。这样的场景中,作为一个人,矛盾地陷入了莫大的力量和恐惧。你决定奉献给这阵洪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前所未有的超越,不再是一个人,不再孤独,不再为你处处受限的世界感到烦恼。你加入了一份前所未有的事业,一番壮举。这股要革新的念头和破坏力淹没你,摧枯拉朽,要一扫世间的污垢阴霾,还一个净粹的新社会。你又为这样的颠覆感到战栗。你不会被记住,名字不会被刻下,这样的时刻,对于多数人过于平等和平庸,你随时可以被拿走,被撤销,被取代,也不会对运动的前途有什么根本性的影响。你虽然处身其中,但充其量是一名见证者。自此,你可以解释历史,可以讲诉,可以去夸大或淡化自己的历史存在。这都是属于你个人的,只有这份不容置疑的属于,让你一时能克服被随时取代的不安和必然。
——吕晓宇,《利马之梦》,pp.113-14

 

 

【12】"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到耶鲁大学访问,费孝通是团员之一,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他。我当面告诉他早年曾读过他的论著(《乡土中国》《乡土重建》),他遵守官方规定,赶快声明:那些错误的东西不值得再提了。我忍不住说,如果先生不曾写过那些东西,今天也不会到这里来了。他只好尴尬地一笑。"

via《余英时回忆录》

 

 

【13】古平岗小播音 

一份关于乌克兰的书单
【美】浦洛基:《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中信出版社集团2019
【美】浦洛基:《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天地出版社2020
【美】蒂莫西·斯奈德:《民族的重建: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白俄罗斯1569-1999》,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
【德】娜塔莎·沃丁:《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新星出版社2021
【美】浦洛基:《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
【英】亚当·希金博姆特:《切尔诺贝利的午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切尔诺贝利的祈祷》,中信出版社集团2018
【白俄】阿列克谢耶维奇:《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花城出版社2014
【美】查尔斯·金:《敖德萨的历史:一座梦想之城的创造与死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美】查尔斯·金:《欧亚角力场:黑海史》,东方出版中心2020
【英】奥兰多·费吉斯:《克里米亚战争:被遗忘的帝国博弈》,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
【英】玛琳娜·柳薇卡:《乌克兰拖拉机简史》,中信出版集团2014

 

【14】黄薄码 

居家翻出上一个虎年摄于万圣的照片。 

 

 

 

【15】布萊希特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