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过半,餐饮人没等来旺季,怎么了?
今年暑期,餐饮人的生意如何?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 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有望突破 25 亿人次。多个平台发布的暑期消费数据也显示,全国各中心城市、热门旅游城市的餐饮、零售等消费热度大幅提升。 从宏观数据来看,暑期消费依旧火热,尤其是出行人数增加带来的文旅 + 美食消费热潮,但对于身处一线的餐饮商家来说,却体感不一。 北京、长沙、杭州等地多家餐厅迎来客流高峰,有门店单日取号量上千、销售额提高 15%~20%…… 然而,也有餐饮人直言: "7 月是上半年以来生意最差的。" "暑假周末的生意比平时还差,生意下降近 60%,落差太大了。" "因为生意不好,200 多平的门店一天就只有 4 个店员。" 一、暑期消费高峰刚开始就结束了? 美团数据显示,7 月以来,多地餐厅迎来客流小高峰,东北三省烧烤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 101%;江浙沪鱼鲜类夜间堂食交易额增长 40% 以上。 以北京为例,烤匠麻辣烤鱼北京朝阳合生汇店日取号量在 1500~2000 个,巴奴毛肚火锅平均每天翻台近 5 轮。 景点周边的餐饮生意也热了起来,据北京商报报道,老牌京菜餐厅四世同堂,位于一些著名景区附近的门店,销售额明显增长,幅度在 15%~20%不等。 但也有不少餐饮老板发现,暑期旺季餐厅生意并没有提升,甚至还出现下滑。 "暑假周末比平时还差,落差太大了。" 杭州一韩式融合料理店老板分享,她的门店月均营业额能做到 18 万,周末一天就能做到 8000~13000 元,到了暑期,周末反而只有 4000~5000 元流水,比腰斩还要夸张。 在成都开小龙虾馆的蒋毅,没有明显感受到暑期餐饮消费旺季。 豪虾传门店位于成都最负盛名的春熙路,蒋毅观察到,今年同行的生意都不好做。沿街十多家地摊档口,往年都紧锣密鼓摆摊,今年好几个档口白天都不开档,"营业额同比下降 60% 以上。" 蒋毅称。 阿君在安徽合肥开了一家粉馆,位于当地一个人流量比较大的菜市场附近,也在社交平台上颇具名气,"6 月还有不少外地过来打卡的顾客,这个月(7 月)是上半年以来生意是最差的。" 阿君盘了一下店里的营业额,7 月 19 日(周六)只做了 4000 元,比 5、6 月的工作日表现还差。 00 后大学生周欣,暑期在北京朝阳区一家西餐厅做兼职。6 月底刚上班时,每到饭点都忙得脚不沾地。"中午人特别多,一天翻台 4、5 轮。" 到了 7 月下旬,餐厅生意一下子冷清了。午市常坐不满人,晚上更是只有稀稀拉拉的三、四桌顾客,不得已之下,餐厅甚至开始轮休。"像 7 月 23 日,因为客人少,整天只有两个暑假工、一名厨师和一位主管。" 周欣告诉红餐网。 在一些旅游城市,不少餐厅面临有人流没客流的困境。 大理一休闲餐厅的老板告诉红餐网,暑期过半,古城的游客非常多,街道上人挤人,但进店消费的顾客却很少,店里生意惨淡,7 月门店的营业额同比下降了 30%。 新消费之城长沙,王兴在黄兴路广场附近开了一家私房菜馆,用他的话说,今年暑假生意比 3、4 月还差。7 月下旬至今,私房菜馆生意冷清,他在月底宣布放假,打算等段时间再开。 王兴告诉红餐网,他观察到黄兴路和附近的太平街,很多巷子里的餐馆客流一般,有 2 家之前很火的卖香肠、酱板鸭的小吃店已经关门了。 一些传统酒楼过得更是艰难。家住上海的伊一,七月中旬与家人去顺风大酒楼金山店吃饭,注意到酒楼大堂只有稀稀拉拉几桌客人,点菜时被告知很多菜已经没有了,甚至吃到最后还有 2 个菜没上。"听说是后厨罢工了,服务员还抱怨说已经被欠薪 3 个月。" 7 月 31 日,该店贴出闭店公告。顺风大酒楼是上海本地的老酒楼,据大众点评,近 2 个月,顺风大酒楼陆续关停了 5 家门店。 无独有偶,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7 月至今,上海的王朝大酒店、北京的名都酒楼、深圳的明香海鲜酒家、成都的红杏酒家、南宁的金悦轩等,多家知名的大酒楼或已经关门歇业,或宣布即将停业。 二、禁酒令、外卖战冲击,餐企持续承压 尽管这两年餐饮行业面临着消费市场持续疲软、供给过剩不断出清的转型阵痛,但今年暑期的情况要更加复杂。 首先,5 月发布的史上最严 "禁酒令",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和持续影响传递。这一政策刚开始时只是明确工作日全天禁酒,然而部分地市将检查范围延伸至烧烤摊、苍蝇馆子等各类餐饮场所,对不同餐饮业态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依赖宴会、商务宴请的中大型餐厅。 在重庆动物园附近开酒楼的王宇就感受到了明显变化。王宇经营一家 750 平米的川菜酒楼,店里有 5 个包房,还有舞台及宴会厅,主要做家庭聚餐、团建、寿宴、生日宴等各类宴请生意。 暑期原本是各类宴请的高峰期,包括升学宴、谢师宴、旅游团餐等等,不少酒楼、中大型餐厅会提前收获订单。然而禁酒令下,"无酒不成席" 的传统被打破,宴席数量肉眼可见地减少。 往年暑期,王宇的门店会接待不少家庭客和旅游团客。今年却截然不同,6 月营收下跌 40%,7 月生意也没有好转。7 月底,王宇贴出了门店转让公告,店里的字画、木雕、瓷器等装饰品则已经低价出售了。 无论对消费端还是餐企端,禁酒令的影响还在持续传递。 7 月中旬,南宁江南区一 430 平的酒楼也开始转让,老板表示,前几年宴请、聚餐的生意比较好做,一个月利润就有 30 多万,今年以来,在消费降级和禁酒令的双重挤压下,单月利润,难以覆盖房租与人力成本。 其次,7 月开始,外卖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种大额券、"0 元购" 满天飞,这对餐饮商家的堂食消费也带来了冲击。 广州传统商业街区北京路,是外地游客必打卡的热门区域,也汇集了粤菜餐厅、广式甜品、网红茶饮、特色小吃等各类餐饮门店。一广式烘焙店店主告诉红餐网,好不容易等到暑期,但今年的生意跟去年完全不能比,"几乎没有堂食。" 该店主表示,尽管每天外卖订单量不少,大概 300~400 单,同比上涨 50%,但实际利润较去年同期却下滑了。 成都太古里附近一茶饮店老板也表示,7 月外卖收入 6.3 万元,但线上各项成本占比过半,算上人工、房租、水电,利润更少了。用他的话说,外卖订单量上涨,看似热闹实则难掩盈利压力。 三、开小店、减人工、拼产品,餐饮人如何撑过下半年 "暑期很难再有起色,只希望不要亏钱。" 杭州一山野火锅店主李辛(化名)坦言,禁酒令和外卖大战对餐厅短期的影响更为明显,接下来还是要做好三件事:产品好吃、价格和品质相符、提供更具特色的体验。 阿君则考虑进一步压缩成本,来维持门店的经营。 目前其门店都是家人在打理,只额外招了两名员工,房租一年 22 万,水电费平均下来一天要 700 多元。"我们生意还算还可以的,可一年到头几乎不剩什么利润,大头都被房租榨去了。" 还有 3 个月,阿君的店铺就到租期了,她正在附近街区寻找房租便宜些的店铺,打算将新门面积控制在 70 平米左右,房租 15 万以内。 阿君还辞退了一名收银员,由家人顶上,只打算在周末高峰期招一个兼职,负责收台、端餐、打包外卖等工作。 广州牛杂咖啡店 ——cowcow 其其主理人 Vincent 则陆续关掉了永庆坊和江南西的门店,只保留六运店。 他表示,cowcow 其其接下来会继续开 30 平米以下的小店。 不久前,Vincent 在江南西新开的船面・泰式热炒店生意还不错,这也坚定了他走 "小而美" 路线的想法。 这家店主要做船面、泰式简餐等,人均消费 40 多元,用 "小而美 + 性价比" 的组合切入务实消费需求。 餐饮生意最终还是要回归本质 —— 满足消费者 "好好吃顿饭" 的真实需求。 谁能更好地洞察变化、优化体验、控制成本、提供价值,谁就能在变局中找到立足之地。 (文中阿君、周欣、王兴、伊一、王宇、李辛均为化名。) 来源:微信公众号:红餐网 (ID:hongcan18),作者:周飞飞 |
- 80 后与 70 后人口对比
- 5 块钱两杯,批量复制蜜雪冰城,河南茶饮 “杀疯..
- 阿里小号 APP 下线,搞崩了无数网友的心态..
- 欧美发达国家的打工人是怎么缴纳社保的呢..
- 想起来一段经济上行期的往事
- 就算跌到 900 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遥不可..
- 普通人看见普通人:当探店博主走上台前..
- 一个县城中介眼中的房市十年沉浮,从疯狂到冷静..
- 卖菜是个辛苦活儿,挣钱应该是没啥问题..
- 人生中最意想不到的一笔钱是怎么来的?..
- 比章子怡还惨,亏损超 2.5 亿,2025 年暑期档第一..
- 给诸葛亮提供一百万个大学生,北伐可以成功吗?..
- 一个衰落的赛道…
- 从鲍参翅肚到包子凉菜,五星级酒店 “自降身价”..
- AI 最恐怖的地方,是迫使人们卷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