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衰落的赛道…

heiniu @ 2025年08月11日 生活

最近有个新闻,很多民办本科今年都降分录取,有些省份的民办高校只需要 300 分就可以上,但就这样还招不到人。

原因出在学费和生活费上,四年下来要二三十万。过去家长觉得娃还小,花钱上四年学,总比去社会瞎混好,但现在觉得这笔钱也不少。而且四年时间本身也是巨大的机会成本,哪怕去送个外卖,每年赚几万也不太难。

港股里有不少高教股,前几年我还买过,那时候真的是好生意,因为高中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多,所以招生很容易。

纯按计算器的话,2023 年是小学入学高峰,对应 2035 年左右是高考入学高峰。但目前看,可能会有很多家庭主动放弃卷高考,所以高峰可能提前结束。

先被放弃的是出国留学这个高端赛道,因为实在太贵了,去美国的话要一年百万,其他便宜些也要 50 万以上。过去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可能卖套房就能供娃读完本科 + 硕士,现在房价跌了、学费涨了,读不起了。而且读完后回国也找不到啥好工作,这几百万变成纯消费了。

然后被放弃的是民办这个低端赛道。多贵倒不见得,但的确这个学历不太硬,学风也一般般,综合看性价比不高。

公立高校目前看性价比还比较高,没有生存危机。但 2035 年以后也不好说,排名在后一半的都有风险。

总之,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逐步会回到一个正常的位置,大家会去理性计算这笔投资的性价比,而不再是 "不惜代价"。

我查了下,美国的适龄人口升学率大约是 60% 左右,欧洲主要国家除德国外都在 50% 到 60%。但人家那个大学宽进严出,能拿到毕业证的大约不到 7 成,很多人读一两年就退学了,所以实际有文凭的不超过 40%。

东亚地区日本的升学率最低,大约是 60% 多些,和欧美差不多;韩国 76%,我国台湾 90% 以上,这个就比较吓人,毕竟有科举传统。共同特点是只要进了大学就送你毕业,90% 以上都能拿到文凭。

我国大陆目前的升学率大概是 60% 左右,过去认为发展模版可能是台湾,也就是 90% 以上。

但现在看来 60% 基本上已经是顶了,提升到 70% 都很难。

因为台湾只有 2000 多万人口,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比较高,能容纳那么多大学生。这就类似于上海、北京也有 2000 多万人口,升学率目前已经有 80% 左右,未来到 90% 以上很正常。但如果中西部也达到 90%,那你让这些大学毕业生去干嘛呢?

韩国 5000 多万人口就只能容纳 76% 的大学生,日本 1 亿多人口就是 60%,我们能维持目前这个 60% 就很不错了。

我这里的读者当然很难想象自己家娃不读大学,但放在全国而言,对很多家庭来说不读大学早点工作可能才是正解。

来源:刘备教授

打赏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