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4】千万不要落入危险的思想陷阱,以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

dasheng @ 2019年03月20日  浮世汇

 

 

【1】@祝佳音 :其实现在网络发达,美剧横行,知乎上各种英语学习方法,穷人家孩子和富人家孩子在英语学习上的差距已经缩得非常小了。就算是有差距,恐怕也主要集中在口音,或者是 “说”,总之是 “交流” 上,读和写可真没什么差距。


至于 “学这个有什么用” ,我想起王小波先生在《跳出手掌心》里的的一段话,大概是说,他上大学时,数学教授在课堂上说:“我现在教的东西你们可能一生都用不到,但是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

我看到这篇的时候大概是初三还是高一,不太理解,为什么用不到还要教?而且为什么王小波很佩服这个教授?后来越来越大,逐渐明白了。“有用的” 和 “好的” 是不一样的。就我理解,“有用的” 是说你可以在之后靠它找到工作,过上稳定的生活,说不定还会靠它赚很多钱钱。“好的” 意思是它可以让你变成更好的人。

至于什么是 “更好的人” ,这个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理解,说起来更长,就不提了。我也觉得。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追求有用,那么可以选择走中专-技校的路线,非常有用,还可以去蓝翔,该教挖掘机就教挖掘机,该教汽修就教汽修,实用无边。但既然准备考大学,那唯实用论,甚至唯找个月薪高的工作论,岂不是也没太大意思?。高中-大学体系当然有 “找一个好工作” 的作用,但无论从大学创立时的设计,还是在无数大学生的轨迹里,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

我觉得合理的想法是这样的,理想情况下,既然一个人选择了初中-高中-大学体系,就说明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智识的人。那么他就需要学习一些东西来应对自己在探索随便什么东西的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挑战。除了真正能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之外,他还应该知道一些虽然看起来好像很难描述但已经融化到生活中的东西,比如什么是逻辑,什么是美和还有更大的世界。

“因为实在没什么用不如干掉” 的课程不是没有。有。美术和音乐就是。从中学开始美术音乐再加一点体育就是被干掉的对象。没错,这些对赚钱可能没啥用,但是你能说这两个课程被干掉对我们没有影响吗?看看现在互联网上对于艺术的这股乱糟糟的劲儿和对于美的不知所措,由此引发的人文素质的缺失,我现在觉得这两个课程的缺失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比我们想得更严重和更深远呢。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英语教育的水平――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师资力量,都是问题,再比如说我国的职业培训体系据说就不太能要,但是我觉得合理的方法是更加努力地建设职业培训体系,不说像瑞士德国,至少也奔着那个方向努力就好。而不是直接把大学这条线路给拉下来。

 

【2】@河森堡 :诸位,这两日花千芳的一条微博让很多人在网上开始讨论学英语(外语)的必要性,我看了大家的发言,想起严复先生。 


严复先生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中国近代翻译界的祖师爷,他提出的“信达雅”在今天依然是翻译工作的基本原则,然而,这个原则在清末有时候会成为翻译工作难以企及的上线。

这是因为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在刚开始接触西方文化时,发现很多概念在中文世界中没有合适的词汇可以与之对应,换句话说,在当时的清帝国,即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一些西方世界的概念(如图中的liberty)都是闻所未闻以至于不知该如何描述的。

同样,中文世界中有一些词汇,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也可能会有不知该如何描述以至于没有词汇可以对应的情况出现,比如说“礼”这个字,它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生活秩序”、“祭祀活动的行为规范”等深厚宽广的内涵,不走入中文世界的殿堂,是难以精准领悟的。

这些实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每种语言和文字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人类的认识世界非常广阔浩瀚,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将其全部覆盖,我们每多掌握一种语言,就能多理解一种描述世界的方式,看到更多关于世界的细节。

亚马逊雨林中的原住民语言里,用来描述绿色的词汇多达好几十种(有学者认为有50多种),爱斯基摩人用以描述冰雪的词汇丰富繁多,他们语言告诉我们,原来绿色有这么多的层次,冰雪有这么多的细节,这是东亚地理环境所不能给我们的感悟和理解,正如清末一些读书人难以理解一些外文词汇那样。

掌握一门语言有时并不仅仅意味着能多看懂一些字,多听懂一些话,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与其他文化世界中的人们实现精神和感受上的共振,让自己辽阔起来。

这就是学习外语的意义。

 

【3】学习本身就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假如你什么都不学习,那就只能生活在现时现世的一个小圈子里,狭窄得很。

―― 王小波

 

【4】@徐斌房产律师 :最近收到一位粉丝发来的私信,给我讲了一个儿媳妇因为离婚,被婆婆挂上黑名单的事情。我看了以后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婆婆的法律“骚操作”讲出来分享给大家,给广大女同胞提个醒:婆婆的钱不白拿,婆家的房子不白要。遇到懂法的婆婆,让你想走都走不了,还顺便把你挂个黑名单。


2015年当事人女方和男方结婚,购买了上海的一套房子作为婚房,这套房子价值四百万,其中首付两百万是婆婆出钱。房产证写了男女双方名字。

婚后由双方共同还贷,每个月9000多的房贷,从女方公积金里扣五千多。

结婚一年后,男女双方因为性格原因矛盾激烈,最终导致离婚。

女方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经过法院调解双方离婚。

婚虽然是离成了,但是双方对于房子怎么分无法达成一致。

卖房分钱,男方不同意。

按照当事人的意思,女方无意去分一半房子,首付的部分女方不感兴趣,但是贷款的部分必须解决。

离婚了双方肯定不能住在一起(男方母子目前在这房子住),而买房用女方的公积金,要等到几十年以后一直和前夫一起还贷款很不现实。

过户给男方不还贷款也不行,银行不同意。银行要求必须提前还贷款,否则也不能更名。可是提前还贷也做不到,买房已经倾家荡产,要把没还掉的贷款一次性还清也不行。

女方参与还贷的部分不多,但是毕竟也有对应的份额,所以为了拍卖房子,女方又起诉男方要求分割房产。

第二场官司刚打起来,第三场官司不期而至。
婆婆把儿子和“儿媳”告上法庭,要求双方偿还200万的首付,同时,保全了双方正在分割的这套房子。儿媳的分房官司只能中止,等婆婆的官司先出结果。

婆婆官司胜诉后,法院判决男女双方偿还婆婆200万首付。也就是说女方要拍卖房子之前,必须先还给婆婆一百万。100万不是个小数,女方自然也拿不出来。

婆婆第一时间申请了对前儿媳的强制执行。
由于女方拿不出现金偿还首付,无法执行生效判决,就得上黑名单。女方没钱,那就执行房子,但是执行谈何容易,走程序要排队,等着评估、拍卖,前后一般要一两年时间。法院在执行房产的期间,除非儿媳能凑出一百万,不然就只能干等。

让女方更加不平衡的是,婆婆与儿子本是一家,所以婆婆并没有对儿子申请强制执行,男方没上黑名单。

从2018年的9月,到今天已经半年过去了,法院还没有执行这套房子――现在由儿子和婆婆共同居住。

这位女方当事人现在是房子房子没得住,钱也没得分,贷款还得继续还,人还上了黑名单。
当事人的故事可能不是个案,所以我决定满足知友要求,隐去姓名把她的遭遇写在这里,提醒广大的女性朋友注意:结婚由男方父母出资买房,写双方名字,依然难以保证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和安全,一旦离婚,该分的财产未必能“分一半”,去掉首付和尚未偿还的贷款,剩下的部分不多不说,不要就净身出户,要就被挂黑名单,离了婚还要拖在官司里。

同时我也希望法院执行机构能够针对有房产的当事人在“现金债务”的执行中适当的考虑当事人的家庭情况,房价高企的背景下,买房结婚早已是普遍现象。小两口用六个钱包出首付,一般没有能力在离婚房产分割的过程中立刻承担对应的现金,在拍卖房产过程中慎用“失信被执行人”。

 

【5】@天涯历知幸:1994年7月29日,美国新泽西,7岁的梅根在家门口玩耍。刚搬来的邻居杰西,亲切地招呼她来家里看小狗。好奇的梅根,跟着杰西去了他家,再也没有回来。

 
惨案发生后,人们发现,原来杰西是个性侵害惯犯,曾经两度因猥亵儿童罪被判刑。梅根的父母强忍丧失爱女的悲痛,要求政府制定一项法律,强制性罪犯出狱后必须在州警局登记,并公开信息和记录。
 
目前,“梅根法案”在美国五十个州被执行。其中35个州,把性罪犯信息放在互联网上,供公民随时查看。在执行最严格的俄勒冈州,刑满释放的性罪犯还必须在家里的窗户上张贴醒目的记号,以警示周围居民!
 
国内

徐某,1981年2月因奸淫幼女,被判刑4年。1996年,又被判刑7年。每一次出狱后,他就变换一个住所,然后再次犯下同样罪恶,直到83岁那年再次被捕。
 
毛万根,因猥亵儿童,被判有期徒刑六年。出狱后,2016年因再次猥亵儿童犯罪被判刑。
 
张某喜,曾因强奸女童被判刑。2017年夏天,他在一个幼儿园旁边,第三次作案。
 
李吉顺,2011年上半年至2012年6月4日,多次猥亵、奸淫学生,受害人多达26名幼女。
 
魏连志,自2009年年初起,多次在小树林猥亵王某某(男,13岁)。2013年12月,他继续在住处和小公园等地,对另外6名男童多次猥亵。
 
等等等等……
 
以上,仅是冰山一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曾对全国5800名中小学生做过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性侵害案件的隐案率是1:7
 
也就是说:1起性侵案件的揭露,意味着7起案件的隐藏
 
据统计,54%的性暴力犯罪者会一再犯罪。其中,1年内的再犯率为39%,3年内再犯率为67%,性侵儿童的再犯率更高。
 
而这些罪犯出狱后,只要换个地方继续生活,TA们就能轻轻松松重新开始,走向新生活,甚至成为我们身边的某某老师,某某保安
 
他们以前做过什么,我们一无所知
 
对受害人来说,公平吗?

对善良的普通人来说,公平吗?

近日,最高检提出建立全国性侵未成年人罪犯信息库。也就是说,有过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人员资料,将向全社会公开。另一方面,有性侵记录人员将不能再取得教师资格申请,从事教育行业。
 
这一做法,切断了有性侵前科人员和青少年的密切接触,能在很大程度上防范青少年遭受性侵害,给青少年的安全建立起牢固的堤坝。
 
我知道有人会说,虽然TA犯了错,但是要给TA改过自新的机会呀?TA家人是无辜的呀,让人知道TA是强奸犯,TA家人可怎么做人呀~
 
可是,如果受害人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痛苦之中,作为罪犯,TA凭什么轻轻松松就可以重新开始?遵纪守法老老实实一辈子的普通人又做错了什么?要让孩子身边潜伏着危险人物?

凭什么???

期待中国版《梅根法案》

 

【6】@神奇动物小只猪 :#比电影更残忍的原型故事#  


George Stinney Jr.是20世纪时,在美国被判处死刑的最年轻的人。
 
他在电椅上被处决时,年仅14岁。
 
在这个男孩的审判期间,直到被处决那天,他手里总是带着一本圣经,声称自己是无罪的。

他被指控杀死两名白人女孩:11岁的贝蒂和7岁的玛丽,而尸体是在男孩和父母的住所附近被发现的。
 
那时所有的陪审员都是白人。审判只持续了2个小时,判决在10分钟后就宣布了。

男孩的父母受到胁迫,不许在法庭上给男孩礼物,之后他们还被驱逐出了那个城市。
 
在执刑之前,乔治整整81天都无法与父母见面。他被困在距离城市80公里的一个孤零零的牢房里。他是独自受审的,现场没有父母,也没有他的律师。
 
乔治受刑时,头部遭受的电压达5380伏。
 
70年后,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法官终于证实了他的清白。导致两名女孩死亡的横梁重超19.07公斤,男孩无法举起它,更别说用它大力击打,以杀死这两个女孩了。
 
这个男孩是无辜的,有人把罪名都推给他,只因为他是黑人。
 
斯蒂芬・金受到这个案例的启发,写了《绿里奇迹》,同名电影在1999年上映(后来还被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影片)。

(译自ins @ thepurecinema,觉得有的东西值得被提起。)

 

【7】(不是一篇评论)作者:面包面条面饼(来自豆瓣)

暂且不评论《地久天长》的立场,或者删减/改动片段是由谁决定的。以下一些内容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希望看过柏林版的朋友们来补充。

昨晚已经有友邻说了两段较大的删减/改动(状态已删除),分别是上台领奖和宣布下岗人员名单。公映版在打胎之后有一段,病房里丽云醒来,耀军对她说,“手术出了点小问题”,这段在柏林版里是没有的,其实是替换了原来两人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并上台领奖的段落,再后面紧跟舞厅那一场戏。

这场戏的更换让剧本有些脱节,先进这件事情在后面被提到了两次,一次是监狱里见新建的时候,说耀军夫妇评上了先进,“没辙”;另一次是下岗潮之前,丽云抱怨过一句,“计划生育的先进又不是我们要的”(原话记不清了,大致是这个意思)。领奖这场戏删了之后,观众只能从这两句话中知道这件事发生过,但耀军和丽云的无奈、“没辙”背后的情绪被弱化了。

领奖戏还有一句重要的台词,是在台上,耀军和丽云当然都笑不出来,镜头在他们背后,拉近,给他们颁奖的海燕对丽云说,“别哭丧个脸,这里面有钱拿”,然后镜头给到苦笑的两人。这里的悄悄话和钱都和最后海燕在病床上对丽云所说的话有所呼应(单独出现的话,“有钱了,你可以生了”这话就特别奇怪)。

下岗这段,我不太确定是重新做了声画处理,还是本来就拍了多个版本。柏林版冲突更大,领导在讲话的时候就有很多工人在呛他(比方说,谁先下岗谁光荣,下面有员工说,“那你先下!”)。领导开始宣读名单时,会场中出现了骚动,有工人冲上台,一位女工抢到了名单,并大喊,“我们不下岗啦!”这段可能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做改动,但目前公映版所用的版本里面工人都是平静地接受,没有任何反应,我个人觉得还不如整段删除。

还有几个小的改动,有的对于建立年代感或者一些评论里说的“国策”是有关系的。一段广播被弱化了,是在新建被抓,美玉砸磁带这一段,丽云回房间看孩子,这里有一段广播,公映版听不太清楚在说什么,但我印象中是很重要的。还有一段是丽云出工厂时晕倒,原来从她出厂到拿自行车,工厂广播在播报有关出生率控制的通知,公映版里去掉了。丽云拿车的时候,画面上有一个巨大的宣传广告(“实现四个现代化”),公映版可能做了画幅上的调整(这里不是很确定,但感觉是变了),后半句看不全。

最后一个改动是暴力删减,影响了剪辑,就是丽云拜完佛出门,还看到了海边一个教堂,公映版直接删除了,切到旅馆茉莉说“这就是女人的第六感吧”这一段。

我印象中是这些改动,有补充请在下面留言。

最后说一下,贾樟柯、王小帅、娄烨、张扬这一代,他们同时在这两年推出了新作,除了张扬,前三位的作品都被冠以“集大成”等形容,其实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P.S. 有一个地方早上忘说了,浩浩把事情说出来之后,咏梅说,“说出来就好了”,后面我听到的是“儿子”而不是字幕写的“孩子”;对应英文片名的话,浩浩其实也是他们要告别的一个“儿子”。

 

【8】@东邪影视 :《加里森敢死队》,一部1967年由美国广播公司播映的二十六集连续剧,模仿同年上映的电影《十二金刚》,讲述了美国陆军中尉加里森与他从监狱中选拔出的一批由流氓、小偷、强盗、杀人犯等囚犯所组成的敢死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欧洲执行任务的故事。

作为新中国引进的第二部美剧(第一部应该是《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播出后引起了巨大轰动,但可惜只播出了13集就莫名其妙停播了,很多观众纷纷给中央电视台写信询问原因,成了CCTV历史上的大事件。
《加里森敢死队》播出后的轰动效应,不仅仅是因为剧情的惊险刺激、几位主演的精彩表演以及上译配音大神们的幽默台词,对于那个年代看惯了国产战争片里正面英雄形象的国内观众而言,一群小偷、骗子、抢劫犯和街头流氓组成的乌合之众,竟然能作为正面英雄形象出现在银屏上,这对感官认知和固有思维模式的冲击无疑是颠覆性的,也是极具刺激性和观影快感的。
“头儿”、“戏子”、“酋长”、卡西诺、刚涅夫…五个个性鲜明的主角,加上上译大神们出神入化的配音,直到今天都让人记忆尤新。
而在二十多年后的2003年8月出版的《中央电视台的第一与变迁》一书中,终于给出了当年终止播放的答案:“这部26集的连续剧播放一半时,被认为是一部打斗胡闹的纯娱乐片,没有多少艺术价值而停播。”

 

【9】大嫂一定学过逻辑学

 

【10】伟大的大学坚持真理,而追求真理需要不懈的努力。真理需要被发现,它只有在争论和试验中才会显露,它必须经过对不同的解释和理论的检验才能成立。这正是一所伟大大学的任务。各学科和领域的学者在大学里一起辩论,各自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理论,努力理解并解释我们的世界。

追求真理需要勇气。在自然科学中,想要推动范式转移的科学家常常被嘲讽,被放逐,甚至经历更大的厄运。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学者们常常需要防备来自各个方面的政治攻击。
正因为这样,开创性的的思想和行动往往是从大学校园里开始生长。改变传统思维模式需要巨大的决心和毅力,也需要欢迎对立观点的意愿,需要直面自己错误的勇气。伟大的大学培养这些品质,鼓励人们倾听,鼓励人们发言。不同想法可以切磋,也可以争论,但不会被压制,更不会被禁止。
要坚持真理,我们就必须接受并欣赏思想的多元 。对挑战我们思想的人,我们应该欢迎他们到我们中间来,听取他们的意见。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能够敏锐地去理解,但不急于作出评判。

改善我们的社区,改善我们的世界,这是我们大学的职责。目前,哈佛本科学院最热门的课程之一是“中国古典伦理与政治理论”。上个学期有425名本科生选修了这门课。当授课教授被问及对哈佛学生有什么建议时,他说,“我们的世界是由人类活动创造的。如果我们对世界不满意,我们就应该去改变它。千万不要落入危险的思想陷阱,以为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世界永远都在改变。”

(哈佛校长的北大演讲:真理的追求与大学的使命)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