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332】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dasheng @ 2021年04月19日  浮世汇

【1】风云学会陈经 

统计局推迟发布七普数据,看来是不太好。还是要相信体制的力量,能创造东亚奇迹,大招还真很多 
1. 过去的事,一胎计生、高房价等社会因素、人口专家错估误导,这都已经发生了,导致这几年生育数据不好,可以定论了。
2. 未来最大的变化,是国家对待生育的政策,可以预测,必然是鼓励生育。而这有相当想象空间,令人兴奋。
3. 中国有特殊的体制优势,比日本韩国的政府力量要强的多。搞起生产,中国谁也不怕。人口生产,也是一种生产,原理也是相通的,把生产条件准备好,就会有产出。
4. 由于人口学会一伙低水平专家的误导,中国生育政策其实是负作用,方向是反了好几年。如还有人因为2016年之前生二胎被处罚,现在也不敢生三胎。如果政策觉醒,将会爆发出排山倒海一般的伟力,一举粉碎人口唱衰论者的论调。
5. 老虎不发威,被当是病猫。体制还没动起来,真要有了国策级别的鼓励生育政策,那能是开玩笑的?现在很多事,都会不一样。
6. 畅想几种大招。任务型生育,公务员事业单位大搞体制内托育机构,要求职员完成生育任务;指标型生育,对各类公司提出员工生育指标考核,不正常的加税,优秀的免税,倡导公司生育文化;优惠型生育,社会人员多生育就免税,买房上学优惠,能生不生的多交税给别人养小孩;突击型生育,成立专门组织,集中安排生育任务,分解到各省,统计总结任务完成情况,一对一扶贫突击。

 

【2】@编辑斯基 

陈经那句话,人口的生产也是一种生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只是讲了很多人想讲又不敢讲的话,如果人口生产是一种生产,人也就是一种产品,产品就有优劣之分,可以优胜劣汰,可以被宣布不合格,可以提前报废。已经和纳粹划上等号的优生学和种族主义就有切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性。

工业党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把屁股坐到了纳粹的板凳上了。"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这句话在他们听来,有公知味儿。从过去几年揪斗公知,到现在开始污名化整个文科生,是他们的集体意识,根本不需要遮掩,

但是,宁可有公知味儿,不能有纳粹味儿。这是做人的底线。

确实,人退到了底线之后,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甚至从理论上来讲,这个世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没有人,大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丁院士那句话,地球不需要你拯救,需要拯救的是人。

一切社会问题,如果以消灭人性为解决方案,都显得又好又快。

幸运的是,他们注定会失败的。

 

@编辑斯基 

其实他们把人当作产品,我们也可以:

因为当资本和权力联合剥夺一切之后,大家唯一控制的,就是新增劳动人口的产出,要像OPEC一样,减产,才能维持可持续的开采和技术研发必须的利润。

他们把人力当做资本,我们也可以:

从接近2000万的出生率,降到了1000万左右,这还不够,要学习比特币,N年一减半,大家都金贵了起来,保值增值,做大做强。

我们就是人命贵,life matters,谁让多生,谁反动透顶。

 

 

【3】南郭刘勃 

尽管相比今天的大学录取率,从隋唐到明清,科举考试的能考中最低一级的功名的人,数量最多时也还是非常少的,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幸存者偏差,很容易吸引略微具备读书条件的人,就选择读书应考。而一旦走上了读书这条不归路,人生选择实在就不多了:如果不能考中,许多人也不甘心回到躬耕务农的生活中去了。而前现代社会的职业选择又不是那么丰富,那么很可能,这个只考取最低一级功名,甚至秀才也没捞到的落榜生,会选择去成为一个教书先生,于是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当然,也有很多人学习并不为考试,如商品经济的发展,定合同,记账目,也促成了很多人愿意去识几个字,甚至读点书。中国古代的识字率,全世界范围内看长期是领先的,罗友枝(Evelyn Rawski)以"能计算数目,写简单信函,不受人欺蒙"为标准,认为清代的男性识字率达到了30%~45%,女性则是2%~10%,这个数字应该是高估了,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却是可能的。
今天还流行的大多数蒙学书,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之类,就是在这种社会氛围中诞生出来的。
我们以清代为例,说说这些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当时和教育有关的组织,大致是下面几种:
第一是"学校",但古代学校的含义和今天完全不同,从中央的国子监到地方的府学、州学、县学等等,教学工作都不居于重要地位。学校建筑就是各地文庙,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意义在于向全社会彰显纲常名教的存在感。
第二是"书院",书院是各地知识精英聚集的地方,换言之,和蒙学没太大关系。
第三是"社学"或"义学",这些概念有时会和书院混用,但更多时候区别还是明显的,书院面向"成材之士",社学、义学面对童子,换言之,这属于童蒙教育。
社学和义学这两个词不断有人试图加以区分,但这两个词真是混得分不开了。
大致说,义学的特点是,由地方官牵头,本地士绅出资,建设教学场所,物色教师并支付工资,而学童入学不收学费。
也就是说,它带有较强的官办和公益色彩。
但是对于地方官来说,他的考绩,重点是收税和司法方面的表现,教育方面不是那么重要。官员不重视,义学的质量通常也就很难保证,家境稍好的人家,都不愿意送孩子去义学,担心书没读几本,却惹了一身坏毛病。
说中国人爱贪小便宜,但碰到孩子教育的问题,就一向很明白"免费的才是最贵的"这个道理了。
第四是各种收费的民间学塾,清末以来习惯上称为"私塾"。——其实私塾这个说法,是现代化的学堂出现后,才流行起来的。因为学堂是官办的,这些学塾的私立属性就凸显出来了。
私塾是传统蒙学教育最重要的场所。
塾师数量有多少呢?因为中了秀才的人,几乎不愿意去从事其他职业,所谓"儒者不为农工商贾,惟出仕与训蒙而已",所以很大比例的秀才都成了塾师。
学者们估算,清代中期以后,同一时期内,天下大概总计有秀才五万人。
但塾师总数远远不止这个数。秀才代表塾师里的较高水平,算是塾师里的精英。实际上没有功名的普通塾师数量要多得多,大概是秀才塾师的好几倍。
从教学内容的分工来说,当然是秀才塾师讲授比较深奥的内容,带着学童读四书五经,教写八股文。秀才考举人的乡试,是科举体系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往往是一百多个应试者才取一个。水平挺高而就是考不中的情况,确实是有的,这种秀才如果不是运气太坏,在教育市场上也会很受欢迎。
而普通塾师教识字,讲讲三百千,最多讲到四书——其实往往也不讲,就是监督背书。
现在常有人说,传统蒙学书"其中包含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精华",这无疑不是事实。
条件较好的人家,一般不会让孩子在蒙学书上化太多功夫。有些士人家庭,家长本身文化水平高,会嫌弃"三百千"俚俗,会要求老师让自家孩子跳过这些,直接背《论语》《大学》。——因为《论语》的文字其实也并不难,前面说过,汉朝曾经就是当蒙书用的。
恰恰是在条件糟糕的义塾、私塾里,一个注定没什么前程的先生,教着一群父母也不指望他们有什么前程的孩子,教学活动更依赖这些蒙书。

清代流行的蒙学读物《幼学琼林》,其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师生关系的文字:

马融设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孔子居杏坛,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称教馆曰设帐,又曰振铎;谦教馆曰糊口,又曰舌耕。师曰西宾,师席曰函丈。学曰家塾,学俸曰束脩。桃李在公门,称人弟子之多;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比学生过于先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谓弟子优于师傅。未得及门,曰宫墙外望;称得秘授,曰衣钵真传。人称杨震为关西夫子,世称贺循为当世儒宗。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化。

介绍古代的名师,解释一些和教学相关的术语,是应有之义。有意思的是,其中夹着一句很不正能量的"苜蓿长阑干,奉师饮食之薄",老师在跟学生哭穷。苜蓿是和西域的骏马一起传入中原的,事实上也往往就是用来喂马的。今天的人甘脆肥浓的美食吃多了,来点草头(江南对南苜蓿的称呼)吃吃,觉得很清爽,但本来饿着的人,见面前只有这么一份乱糟糟的马饲料(阑干是纵横杂乱的样子),心中悲怆,可想而知。
普通塾师的收入确实比较有限,有一种推算是,可能也就相当于长工的一点五倍。
文人表达欲是非常强的,今天我们可以从各种笔记、小说还有笑话集之类的书里,看到大量关于明清时代教书先生的内容。很多人心态都很糟糕,因为教书这个职业,本身就是他考场失败的见证。收入微薄,饮食糟糕,学塾离家很远因而生活孤寂,面对熊孩子导致心情烦躁……所有这些,都很容易让这位先生孤愤满腔。
他们的教学方式大多也很粗暴,民国时人写回忆文章,说到小时候念私塾的经验,往往咬牙切齿。这种怨愤,固然有革命年代的加成,但小时候被呵斥打骂的经历,也确实只能是痛苦的记忆。
另外,教书先生也很容易被视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乾隆年间大兴文字狱,主要打击对象,通常也不是大学者,而正是这样的底层文人。其实看《水浒传》也可以知道,谁的犯上作乱欲望最强呢?林冲、武松这样的好汉,是被逼上梁山的,宋江也为要不要当强盗纠结了很久,只有一个人虽然无力带头,但成天憋坏主意想撺掇别人造**:那就是秀才也没考上而当了教书先生的智多星吴用吴学究。
等到落第秀才多到社会根本无法消化的时候,一般说来其他社会矛盾也差不多积累到临界点了(许多因素是环环相扣的),大崩溃就该发生了。

 

 

【4】@黄斌 

看到关注的几位博主,在讨论数学和天才之间的关系,有点忍不住,就来多说几句吧。

我观察到的样本比较多,所以有一点发言权。数学确实是比天赋。但是很多家长,对天赋的理解不够,往往家长误以为的天赋,其实什么都不是。在这里我可以试着量化一下"天赋"。但正是因为我见的孩子太多了,所以越是有信心的情况下,也就越是出言谨慎,不敢随便判断。大家大概听一听吧,如果有不同意见,那基本就是你对

不过我会把几个条件写得尽可能量化、尽可能可比较一点,大家如果诚实的话,对号入座一下也就明白了。

我觉得满足以下几种条件任何一种,就算是有天赋,当然就算有了天赋,最终能走多远还是没人知道。但是这个标准的好处就是,如果你孩子以下几种情况都不符合了,多半是没有天赋了。

(当然没有天赋,也不是说孩子就一定不能将来当个数学教授什么的。人生啊,很难讲。你看我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孩子见多了,所以说话特别小心。)

一是你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这个孩子所有的老师,越是牛的老师越是觉得这孩子是能够开宗立派的。越是声名显赫的老师,就越是以带了这个学生为荣。当然这不是指培训机构的什么商业吹捧,这种老师至少自己也是成名成家的。这种学生,是真正的天才,这种天才的存在意义之一,就是刷新普通人对于天才的认知和定义。这个类型,华人之中当然非陈省身莫属了。

二是家长教育程度良好,即便对孩子的数学教育也没有那么上心。可是孩子好像一直在数学方面表现还行,比如三四岁,稍加点拨就能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比如一二年级,自己看看书或者偶然听到老师讲到,理解个鸡兔同笼级别的数学毫无问题。这种和从小刷奥数班拼了命才理解的鸡兔同笼不是一回事。又比如哪怕是小时候完全没搞数学,到个四五年级,二元二次方程一听就懂。或者是十岁出头,自己翻翻书就理解三角函数了。而万一时来运转有个名师指点,那就一飞冲天。这个类型的代表是丘成桐。

三是家长疯狂鸡娃,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鸡娃,也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鸡娃,总之孩子最晚在十岁的时候大概就能理解微积分。(只是说"能够"理解,不是说必须理解。这其中的微妙差异,就完全看家长自己摸着良心的判断了,很多家长是有幻觉的。)这个类型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陶哲轩。而大多数人,如果孩子中有个10%水平的陶哲轩,就该是祖坟冒青烟了。绝大多数父母,八辈子积德能赶上一个罗博深。

四是家长可能教育程度完全不行,或者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根本不太关注。孩子本身好像也并没有花什么精力学数学,但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一直数学都是接近满分。偶然一次不是满分或者不是第一,周边的同学和老师都会觉得特别诧异。这个类型,可参考国内各大名校数学院的天才学生。坦白说这个类型,是最接近普通人的。因为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基因突变。也就是我经常爱说的"野生学霸"。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正是因为例子多了,这儿就不点名了。这个类型的天才中,有不少被误解为是"小镇做题家"。

五是让普通人最具备希望,但是又让普通人最为绝望的。这种天赋古人早就说清楚了:"勤能补拙",还要再加上"一命二运三风水",最后大家所能看到的所谓的成功者,其实都是数学上的幸存者偏差。这种天才主要是靠勤奋、坚持、和执着,而这些品质,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其实也是极难得的天赋。这个类型,当然非张益唐莫属了。陈景润也算一个。

最后,比第四第五类还能够接近普通人生活,还更有可能在真实世界成为现实的,就是多多少少,沾了上面几种类型中的两种或以上,这个某种程度上,算是综合性人才吧。可是你怎么知道自己孩子会是这样的人呢?没办法的。就是命。孩子真要是数学好的话,就会告诉你,几个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要远远低于孩子是个天才这种单一事件的概率。最为关键的是,这种类型的所谓天才,是不可能靠鸡娃出来的。

那么参照以上的那几种,你家的孩子所具备的天赋有多少呢?我觉得,大家对于数学还是要有敬畏之心。不要跟我讲,什么三年级就学完了小学数学、SAT数学800分满分、高考考了140以上,就是有数学天赋了。

天赋这玩意儿是最残酷的,你有还是没有,不管有多大幻觉,那些有天赋的人,一看就知道你没有。还好,这个世界是公平的。最终我们普通人,并不是一定要靠天赋吃饭,也更加不是要靠数学吃饭。所以说我们普通人才有活路啊!

我特别喜欢网上,那个北大数院文章中大火的那句话:"后来我才知道我是个普通人,以前我还以为自己是个傻逼。"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你们应该庆幸的就是:后来才知道孩子是个普通人,以前还以为他特别牛逼。因为你觉得孩子牛逼数学好有天赋,就会让他们去跟别人比天赋。其实你不知道,你家孩子的优势,真的不在数学天赋。比来比去,会很惨的。国内最好的观察样本,就是人大附早培班和科大少年班的那帮"天才"。最后各自的命运,真的是上天入地。

我相信多数家长冷静下来,并不会想要把自家的孩子逼成这样的天才。

奈何多数家长并不冷静啊!

 

 

【5】"做注脚的越来越少,因为答案太现成。"

 

【6】@知书少年果麦麦: 当有人再问到内卷是什么意思:

 

【7】InquilineX 

居民部门加杠杆力度到底有多猛,和日本对比下会有更直观的认识,日本之前泡沫经济时代加杠杆是最猛的,主要就是80年代那十年,居民部门也是一样的,那十年间日本居民杠杆率从45%猛加到了1990年峰值的69%,此后开始下降,十年的杠杆率增幅为24个百分点,如图黄线。
而国内最近十年,也就是2010年~2020年的居民杠杆率,如图灰线,则从2010年的25%加到了2020年的61%,增幅为36个点,比日本暴力加杠杆时期还高了12个百分点,这个力度可想而知。

 

 

【8】@汗青微博 

昨天看见一条令人不悦的新闻,郑州一学校八年级学生跳楼身亡。原因是同学两次向老师告密,说该生携带手机进校,有同学要问该生借打手机。

我看完新闻以及评论,感慨了一句,我们小时候,告密是一件不好的事儿,是一种会被所有人唾弃鄙视的行为。在我们当时朴素的道德观里,告密行为是卑劣的、很不好的,约等于叛徒。

之所以会这么感叹,是因为新闻评论里一群人振振有词地说,谁让这孩子带手机了?活该。或者直接说举报得好,就是老师被讹上了。诸如此类对一条生命消失毫无波动且恨不得再踏上几脚的言论,非常令人反胃。

这些人,在我看来,无一例外道德底线出人意料地低,而且不自知。古人说礼崩乐坏,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之前我就说过,这是一个以举报之名行告密之实的劣行盛行时代,持这种道德观价值观的人,迟早将自食恶果。

在我等古旧落后人士心目中,告密的概念是什么呢,告密就是对无损于你或无损于人的事儿,悄悄地乃至匿名进行告发,这叫告密。譬如日军侵占东北,禁止中国人吃大米,你发现邻居家在吃大米,你去跟日军告发,这就是告密。

再譬如小一点的事儿,同学上课做小动作,数学课他画画儿,你去告诉老师就是告密。因为他既没有碍着你,也没损坏他人利益。你告密就是不好的。

这种告密可以有现实利益,也可以没有。现实利益自然获得犒赏,这种犒赏可以是物质的,这个容易理解,譬如得到财务或获得班级职务等等。也可以是无形的,譬如获得老师好感,以期以后得到可能的好处。

至于没有任何好处的告密者,我称之为损人不利己爱好分子,这种人就是标准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爱好者。这类人实际上是非常恐怖的一类人,因为他们可以不需要任何利益得失,仅仅只因为你有他没有,便做出将你推入地狱的举动。

譬如一位评论者振振有词:别人都不可以带手机,凭什么你就可以带,那不行,得举报。这种人,在我看来是非常恐怖的一类人,生活中绝对是需要鄙夷且敬而远之的对象。

若仅仅如此,我也不至于说出礼崩乐坏这句话。说出这句话,是因为还有数量极为庞大的一群人,包括大批未成年人,已经极为熟练地掌握了如何使用告密这一武器,利用公权力来达到打击别人,甚至毁坏他人的工作生活,来满足一己私欲。这种手法用的最熟练的,娱乐领域里最典型的莫过于一些肖战粉丝了,譬如227举报,譬如举报服务员,譬如举报大学老师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被举报的对象,通常并不碍着谁,只是不符合他们狂热追星的目标而已。

近年来,此风日盛,已成普遍之举,包括不限于游戏主播在内的各种网红乃至网络大V纷纷中招,倒于告发之下。各路人等或清空以往,或半年可见,以免自己有什么一时上头说了不该说的或过激语言而被人搜山煮海逐字罗致进行告发,对此或讳莫若深。

举报是什么,举报是对违法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进行举报。犯罪分子是会侵害他人的,是会损害他人或自己利益的。所以要举报,要遏制。

而告密不好,这是一种朴素的道德判断。这种道德判断是基于你告密的对象和行为并不会侵害他人,也不会损害他人利益,你就去告发对方,而且还是悄悄的甚至匿名的,那你就是令人鄙夷的告密者。更别说利用公权力打击他人达到自己目的行为了。

这些行为,也许合法,甚至是某些条例鼓励的,但在我看来,并不能改变其令人不齿的卑劣属性。

很多法律,并不符合朴素道德。譬如中国历朝历代,除秦朝之外,都主张甚至鼓励亲亲相隐,也就是说,法律允许亲属之间,不揭发他人违法行为,至少允许你不做出对对方不利的证供。虽然这些有底线,但这个底线极高,一般就是谋逆叛国杀人这些十不赦行列中普通人难以涉及的罪名。除此之外,我国历来主张父母子女夫妻甚至近亲之间,互为隐瞒犯罪,是不违法的。甚至有些朝代,是会对你举报至亲进行处罚的,也就是说,不但允许你替他们隐瞒,甚至直接以法律形式来反对你举报至亲。

现在国际上一些法制发达程度高的英美法及大陆法国家,也都有差不多的法制原则和法律,譬如允许夫妻之间不作出对对方不利的证供,这是不违法的——这是法律允许你替亲属隐瞒。

有的甚至干脆规定不得强迫亲属做出对对方不利的证供——这是直接反对权力机构要求你大义灭亲。

修订之后的我国刑法,现在也增加了此项允许内容——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因此我历来对大义灭亲是抵触的,这事儿违背人伦。中国两千多年里,大约也就暴秦禁止亲亲相隐,要求你大义灭亲,其他时候,不但允许,甚至还鼓励。对于我而言,这也是符合朴素道德观的,反之,哪怕你合法,甚至为条例所鼓励,也是要鄙视和唾弃的。告密行为和告密者,也在此列。

很多小说和故事里,告密和叛徒都是一样负面的,见不得光的,要被人唾弃的,这也充分说明了老百姓朴素对道德观和是非观是怎么样的。我对身边人和朋友的在这方面的要求不高,那就是至少你不能是个告密者,如果是,那就没得朋友做了。

 

 

【9】云间孤客 

提到文理的问题,我不得不分享以前收藏的一篇好文了[doge]

【恐怖分子里为什么多工科生?】O国际思想周报|恐怖分子里为什么多工科生? 

 

 

【10】汪有 

看群里转发一个视频,是币圈维权群的群聊语音。
一个男人,声泪俱下大骂平台,可又不知道骂什么好,就哭着一遍一遍说"X你妈"。信用卡、花呗全套现了,现在全没了。

千万、千万不能为了弯道超车,看房价跟不上了,就梭哈去碰数字货币。里面有大量的坑,对于新人完完全全就是赌博,只能闲钱投资。

以目前的高位,甚至闲钱也不适合投资,风险极大。
现在还有不少拿来坑蒙拐骗的,我东北老家就有。
一定要严防死守自己家里老人去投,那个都不是风险,就完全是骗钱。
比特币跌了还可能回来,骗钱的投进去就是没了。

这两天比特币从高点跌了20%,很多媒体就报导币圈崩盘。
媒体还是不懂,20%涨跌什么都不是。
真正的暴跌,是一下子跌穿70%以上,根本不是腰斩,是直接砍到膝盖。

你们都去看看昨天网上热转的周小川的一小时视频,一搜就有,讲了央行角度看数字货币。
看看真正的研究者是啥样。
再看看群里的带头大哥是啥样。高下立判。

其实我个人之前是支持年轻人拿不超过一千块钱买一点看一看,体验下24小时涨跌的刺激,动辄二三十个点的浮动。
体验过后你就知道,不值得。
它会让你发现自己在大涨大跌之下,人的心态何等脆弱。
自己是何等患得患失,人在金融市场面前一定要保持敬畏。
这是个疫苗,让你在股票市场里也认识到:自己就是个渣渣。

但,真要体验打疫苗,也绝不是现在,一千块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年轻人真想买会有机会的,以后肯定还会有70%以上的暴跌,到时候你再抄底也来得及(当然到时候你肯定就不买了)。

千万别借钱、千万别上杠杆、千万别动生活资金。
留得青山在啊。

 

 

【11】Pfaueninsel 

女儿推荐我看了网飞的新纪录片《渔业阴谋 Seaspiracy》,看完之后我跟她一样,决定以后不要吃海鲜了。
很多人已经知道塑料正在污染海洋,很多海生物因此灭绝,但很少有人知道,渔业捕捞更是海洋生物加速灭绝的罪魁祸首。
全球现在有460万的商业渔船,在日夜捕捞惊人的海鲜,包括濒临灭诀的鲸鱼在内。
渔网捞鱼,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捞上来再分出可吃和不可吃的,不可吃的,比如海豚,会被扔回海里,此时它们已经死掉了。
捞起来的海洋生物里,高达40%的是不能吃的陪葬生灵。海洋生物保护组织甚至发现过有渔船在捞到8条金枪鱼的过程里,杀死了45只海豚。
更不要说商业船只的信号扰乱鲸鱼的感官,使得鲸鱼搁浅的数量大为增加,或者生物们吞食海洋塑料死掉,或者被渔网缠绕而死,
海洋捕捞业不仅让人类爱吃的鱼类加速走向灭诀,而且涸泽而渔,所到之处不留活口,这是海洋里的焦土政策。
片子里还有很多触目惊心的数据,这只是其中的几个。
当然,人类这样凶残短视,最后也是自寻死路。因为鲸鱼、海豚对全球气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它们浮上海面,它们的排泄物,是海中浮游植物的食物。这些浮游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是亚马逊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四倍,而且是全球85%的氧气来源。
只要吃海鲜,就是在参与这场大屠杀。肯定也有人觉得人就该跟《千与千寻》里那些人猪一样,生生生,吃吃吃,反正自己等不到人类灭绝那天,无所谓。
我其实也无所谓,中年后越来越觉得,人类这个充满缺陷的过度扩张的物种,自己搞死自己只是活该。然而全球这么多漂亮有趣的动物们一起跟着陪葬,实在是太可惜了。

 

 

【12】冷知识bot 

Ada Lovelace 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序员,她是诗人拜伦的女儿。她建立了程序中的循环概念和子程序概念,于1843 年发表了世界上第一套分析机算法。

 

 

【13】@Mia霂芊芊 

小时候一年级还是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候济南刚刚开了第一家KFC,大家普遍工资还不高,所以去吃KFC还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那年春游,我弄了个小书包装了很多零食,巧克力之类,觉得足够了,也没想着让爸妈再去给我买KFC。
天黑了我写完作业就去睡了。
那时候家里住在空军部队大院,在郊区,离市区还蛮远的,坐车要四十分钟。然而,我爸妈在我睡着后,俩人打车去市里赶在KFC关门前给我买了汉堡鸡翅薯条和土豆泥。
他们回来的时候应该是九点多吧,喊我起来让我看他们给我买的好吃的。记得汉堡和鸡翅还买了双份,说你可以分给和你关系好的同学一起吃。
我现在还记得他俩把我喊起来的时候的那个表情,说宝宝你来看爸爸妈妈给你买好吃的了。
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那个时刻。

还记得应该是到了三四年级了,济南第一次有了像哈根达斯那种一个球一个球卖的冰激凌,而且那也是第一次在冬天能买到冰激凌吃。
一个球十五块钱,在当时也有点贵,和现在吃哈根达斯差不多感觉吧。
那家店开门第一天,放学之后我妈妈给了我五十块钱,跟我说你自己去买冰激凌。
我拿着五十块钱蹦蹦跳跳的过去,选了巧克力香草和香芋口味的,三个冰激凌球,一边吃着一边再蹦蹦哒哒回学校。
那天是初冬,下着小雪。
回去路上碰见了体育老师,笑话我说你怎么这个天气吃冰激凌,天上下着呢你拿个碗接着不就好了。我还冲他使劲吐了舌头,略略略你懂什么我才不要听你的。
这件事我也一直都记着。

看到那个带着孩子#17元吃海底捞# 的新闻,突然就想到了小时候这些事情。
想起来别人说过的,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大概就是这样。
童年时候的KFC、春游、巧克力、冰激凌、小皮鞋、花裙子、新单车、walkman…现在想来每一件都没那么值钱,但是那些东西里面有着现在所有LV或者Chanel都没有的治愈的力量。

海底捞也不是什么特别昂贵的消费,真的那么想去吃又觉得贵的话,可以攒点钱一次去吃个痛快。在孩子的记忆里,也多少留下点美好的回忆。他们会记得小时候家里可能经济并不富裕,但是那一次去吃海底捞真的很快乐。而不是只记得尴尬和窘迫,记得他人的施舍和怜悯。
省钱不是坏事,但是小孩子比大人更需要尊严和一点小小的虚荣心满足。
在小时候教给他们如何保有尊严和体面,在人群中建立起自信,其实比省那点钱要重要的多。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