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932】有什么工作薪水很高但很少有人知道

chuntian @ 2025年09月18日 浮世汇

【1】@孟常 

刺杀查理·柯克的嫌疑人找到了,家庭背景和成长史也翻个底朝天了,你以为各方终于能有一些反思政治尤其是枪支暴力的共识了,但是没有,哪怕这个00后杀手出自一个根正苗红的共和党家庭,也被MAGA声称全是自由派的罪责,他被社会上和大学里的进步主义带偏了路。
总统的职责原本是弥合社会撕裂、团结国家,却像党徒一样抓住各类事件下场抨击对立阵营,真是disgraceful. 
有些人认真统计过去一些年里的刺杀和暴力事件,枪手里多少来自左,多少来自右,数据无可辩驳,却也毫无意义,因为你看,哪怕作案者来自保守派家庭,也是"中了进步派的毒"。千言万语一句话,都是"radical leftist"(激进左翼分子). 那说理还有用吗?
你看,感到说理和制衡不再起作用,不恰是很多政治暴力实施者的真实情绪吗?
所有理性的声音都会反对政治暴力。查理·柯克遇刺,我如果说自己多痛心惋惜,那一定是虚伪,但同理心和朴素人性是有的吧——尽管柯克说过他不相信人类的同理心,我反对任何一个人被以这样的暴力方式行刑,也不会有庆祝的心态——尽管柯克说过枪支暴力受害者是第二修正案"必要的后果"。
对,自由派甚至要捍卫对方自己都不认同的价值。这真是"激进" 到头了。
有些MAGA支持的博主在美国大学校园里街访,把那些庆贺柯克遇刺的年轻人剪辑在短视频里。我相信那些情绪是真实本能,就像很多"激进左翼分子"的媒体和公众人物,都对柯克的遇刺表示了悼念,哪怕ta们不同意柯克的几乎所有观点。
是人性,也是政治。都是真实的。
不得不说,查理·柯克的所有观点都令人讨厌。那些把他的辩术吹得神乎其妙的,都是大学辩论赛爱好者。他有辩才,也极其聪明,却听不出来有什么思辨和洞见,只是以强势自信的姿态重复一些MAGA话术。看上去很唬人。他在一些剪辑过的视频里"痛击"了一些年轻大学生,却也在一些辩论里被驳得体无完肤——没错,他在场面上没有输过,因为高辩才是不会口头退让的,哪怕是诡辩。
事实上,哪些吹嘘查理·柯克辩术的人,反而低估了他。MAGA运动和广泛意义上的共和党,损失了一员猛将,也失去了未来潜在的超级政治明星。他最厉害的不是口才,而是天才般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他是川普的心腹和幕僚,政治能量却远远超过了对年轻选民的影响,搅动着整个共和党的竞选战略和社会动员。才三十一岁,未来参选,前途无量。
说到"政治暴力",枪支刺杀固然是暴力的极端形式,但人们也没必要像第一次把"政治"和"暴力"拼合在一起那样,惊叹着查理·柯克遇刺开启了"政治暴力"的循环。三个月前,明尼苏达州的参议员夫妇刚刚遇刺,是否并不值得惊呼一声"政治暴力"呢?
枪支暴力作为一种极端形式,引人震恐,但MAGA的政治其实每天都在上演,驱逐、噤声那些边缘和失权的社会成员,是不是政治暴力?对加沙和乌克兰状况的无能为力是不是政治暴力?这几天包括政府高官在内的MAGA成员,在叫喊着要驱逐那些在网上"庆祝"柯克遇刺而不是表现"悲伤"的外国人(打出这些字真的很像假新闻),是不是政治暴力?
来自系统的政治暴力每天都在发生,突然有天发生了一起来自独狼的暴力,人们突然学会了"政治暴力"这个词。
没错,进步主义最"激进"最可笑之处,就在于它不仅谴责刺杀查理·柯克的暴力,也批评那些来自系统的长期暴力。
真是螳臂当车啊。



【2】Reddit问答版:有什么工作薪水很高但很少有人知道?

* 看了一下回答,90%以上全是蓝领工作,也不是特别夸张的那种高薪标准……

- 以时薪计算的调音师。我接触过的每个调音师都会得意于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说如果需要赚更多钱只需要提高接单频次就好,他们可以忙到从早到晚都不歇的,但自己不愿意这么累。初入行的调音师在普通经济水平的城市时薪大约150美金,随着积累固定客源或是前往高收入城市,年收入超过8万美金很容易。你们可能觉得这不是很大的市场,但即便忽略那些总是「忘记」调音的业余爱好者,学校、教堂、音乐厅、剧院、机场、酒店、养老院都会常备需要调音的钢琴。

- 我曾担任污水处理厂操作员长达30年,加班费高得离谱,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来参观,一个男孩闻了闻厂区的气味后对我说:「你们应该每年赚100万吧?」真是一针见血。小时候我们镇上第一辆科尔维特跑车的车主就是污水处理厂的经历。

- 水管工。要是你不介意整天把手泡在别人的屎尿里,年入15万美金轻轻松松。当然很多人会过于把水管工的工作与疏通马桶和清理堵塞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大部分收入来自安装新管道、铺设排水系统等业务。

- 电梯修理工。我只有高中学历,但去年赚了18万美元。今年预计能超过20万。

- 生物医学设备技术员。负责维修医院的医疗设备,通常只需两年制专科学历。我现在负责维护放射科设备,时薪40+美元。有点像IT行业,但工作中只有相对较少的部分涉及电脑操作。与其他许多行业一样,了解这个职业的人不多,因此就业稳定性较高。大量从业者即将退休,而新进入该领域的人却不多。有时你需要适应在患者身边工作或在手术室工作,这可能会带来压力。这份工作的报酬相当不错,主要是因为在室内空调环境中工作,且工作时间规律(除了待命时段外)。

- 工业维修技师。我在技术项目里学了不到两年,机械方面也不是特别在行,但被一家带工会的啤酒厂雇佣了,福利优厚,年入10万美金以上。说实话,九成时间我都在办公室里闲坐着看书。当然也有那种「天呐,这该怎么修」的紧急时刻,但大部分时候工作都很轻松。

- 在讨论中,很多都是关于水管工、焊工、线路工和机械操作员收入丰厚的话题——确实如此——但我想提出一个略有不同的视角:我是一名牙科服务技师,本质上就是牙医的机械师,这份工作需要亲和力、能独立作业、并拥有基本的设备操控技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要求,公司招我时提供基础培训,起薪4.5万美金,每周40小时,在环境干净的室内工作,福利挺好,每年还有3%的加薪,工作3年之后,你还可以通过跳槽来实现10%的加薪,差不多跳3次后就能达到8万-10万的年薪。水管工可能比我这行赚得多,但他们的辛苦程度也是好几倍的。

- 暖通空调控制系统技术员。工作无需重体力劳动,1/3的时间居家电脑办公,年薪12万美金,加班另算。公司配车,提供6%的401k养老金配置,部分加班按溢价费率计算:平日加班时薪77美金,周日及节假日双倍时薪可达103美金。

- 锅炉房主管。不确定这个职位名称是否准确。但如果你是锅炉房的法定负责人,至少在我住的地方,收入相当可观。听说纽约负责学校锅炉的管护人员年薪能超过 25 万美元。我该辞掉教书的工作了。

- 谋杀和自杀现场清理工作的报酬非常非常高。这个领域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涉足,涉及危险品处理,以及没人愿意仔细核查的市政合同。十几年前我干了6个月,每小时能挣65美金,上班时间是晚上10点到凌晨6点,许多高速公路事故、老年人在家自然死亡、以及一些犯罪现场,大部分在酒店。我至今仍会做关于最后一次工作的噩梦,因为有小孩去世了,这让我到现在都还闻不了变质的食物。当时有鸡蛋沙拉在阳光下发酵,从冷却器里洒落到高速公路上,至今每当我闻到那种气味,就会立刻回到那个场景中。

- 我在一个不大的城市当消防员,起薪大约是每年6.5万美金,干满3年和5年会分别涨一次薪,然后每年拿到9.6万美金,还有工会福利、医疗保险、养老金,根据轮班制度每年能休一个半月假。要是愿意加班,一年下来可以挣到12万美金,有些拼命加班的人甚至一年能拿17万美金,我不这么干,因为那基本等于以单位为家。最爽的是,我90%的时间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且民众是真心喜欢我们——跟警察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只要能入职,这工作简直完美。

- 商船船员赚得盆满钵满,却几乎没时间回家花钱!为政府工作的海运船长收入甚至高到触发了国会规定的法定上限,因此不得不将部分薪酬延后到自己退休后再逐渐发完。这个限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的收入本会超过总统及其他高薪公职。

- 垃圾清运工。我每年不加班就能挣7万多美金。虽然你常被当作垃圾对待,这种感觉很糟糕,但为了那份薪水,一切都是值得的。

- UPS快递司机。去年长途驾驶收入18万美金,今年目标是突破20万美金。我超爱这份工作。

- 我靠打扫公寓/Loft的走廊和门厅年入10万美金,每周只需工作25小时。现在最大的烦恼是播客库存快听完了。我并不是家政公司的清洁工,是自雇者,所以生意都是我自己找来的,找到拥有多间客房的业主并发展成客户很重要,积累也很漫长。

- 核电站的辐射防护工作,大多数岗位只需两年制专科学历。我们目前的时薪上限为56美金。实际上,核工业领域即便最基层岗位的薪酬也相当可观。只要你能通过背景审查,并接受永不吸毒的要求,轻松就能拿到15万-20万美金的年薪。

- 我曾担任911紧急接线员……最近晋升到了行政岗位,但在接听求救电话时,我的时薪是42美金。这份工作不需要大学文凭,只需打字速度快,并且偶尔要有心理准备去面对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

- 法庭速记员。他们仅凭快速打字就能赚取六位数的收入——而且人员短缺极为严重,有些法院甚至因为找不到速记员而不得不推迟审判。

- 操作吊车的码头工人一年能挣到30万美金。我表哥在西雅图当码头工人,他在西雅图有他妈的3套房子,还有好几辆车。当年我在长滩做码头工人时,年收入20万美金,而且工作时间有限制,必须强制休息,没机会无限加班。

- 我以前的同学要去一所大学当篮球教练,年薪是……110万美金。我知道大学体育很赚钱,但这也太夸张了吧。新闻上也报道过,卡伦·德波尔(阿拉巴马大学橄榄球队的前教练)在签约时拿到的是8年总包8700万美金的合同。

- 赌场发牌员。在某些赌场,税后年收入可达六位数。我认识不少发牌员选择兼职工作,因为他们赚得太多,每周只需工作几天就够了。还认识好几位赌区主管在发现手下发牌员收入更高后主动降职。这工作我做不来。你得具备娱乐精神,我实在没法整班都保持那种状态。

- 直接服务开发商的房产经纪人,不需要主动找业务,你能决定整个社区的外观,规划每块地上的房屋样式、颜色及选配,还能见证家庭购置首套房并在此成长;但这工作的难度常被低估。除了今年之外,过去3年我和妻子的年收入在40万到55万美金之间。今年行情不太好,但预计仍能达到25万美金。人很容易飘飘然地觉得自己是最厉害的,钱永远花不完。但事实并非如此。必须为不时之需存钱,因为困难总会不期而至。我认识太多人每月要还1600美金的车贷,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遇到今年这样的光景就被打得措手不及。

- 我爸是清洁泳池的,早上6点半左右出门,11点左右回家,年收入大约12.5万美金。当然他可以工作更长时间,但他不想冒得皮肤癌的风险。能够发展彼此邻近的简易房屋的订单是关键。我爸整个星期主要在3个大型封闭式社区工作,如果这些房屋相邻,1小时轻松搞定8家左右;但如果你是新手,又不得不驱车在住宅间往返,可能1小时只能完成3家。

- 保险理赔师/评估员。我负责车险板块,但多数公司也有房屋理赔师岗位,或外包给独立评估员。我曾为一家大保险公司工作,完全居家办公,年薪10万美金,但公司文化太糟了,我宁愿降薪重返现场工作,现在底薪8万美金,有公务用车,报销全部油费——包括私用——养老金、401k、医保、网络补贴。平均美工工作7.5小时,通常早上出门巡查,中午就能回家,再做大约一个小时的文书工作,可以自主安排日程。有同事报名参加了灾害应急团队(飓风、洪水、冰雹等),年收入轻松超过10万美金,缺点是每年有3/4的时间都在外奔波。

- 出租和清理移动厕所,每周能赚7500美元以上。工作时间灵活,休假容易,当然也需要乐观的心态。我的同事就很适合,我敢发誓,要不是出于卫生考虑,他能在马桶里留块薄荷糖,甚至把厕纸折成玫瑰或蝴蝶结——如果厕纸不需要节省的话。

- 呃,根据居住地不同,「高薪」的标准差异太大了。我现在的收入远高于这里大多数人提到的数字,却还在为每月生计发愁。

- 我来总结一下,公认的高收入工作是医生、律师或是程序员,但很多蓝领工作也能让你过上体面的生活,原因在于:没人愿意从事脏乱高危的工作;基础设施故障可不会挑上班时间发生;凌晨三点水管爆裂时,加班费是最高的……关键在于,这些工作不受经济衰退影响。人们总需要电力、水源和正常运行的电梯。当科技行业裁员时,这些人依然能稳稳领到薪水。社会瞧不起的职业?如果你坚持做下去,收入其实相当可观。而那些人人向往的「光鲜」工作(记者、教师、企业经理)?因为充分竞争的关系,薪水反而会越来越薄。

source:r/AskReddit/comments/1n4g11a/what_is_a_job_that_pays_extremely_well_but_no_one/


【3】@吴情树 

张明楷:众所周知,在我国,一位嫌疑人被拘留、逮捕后,基本上不可能被宣告无罪。换言之,即使其行为只是行政违法、甚至根本不违法,但由于已经被拘留、逮捕,一些司法机关仍会硬着头皮起诉和宣告有罪。这主要是因为,现在通行的各种不科学的考核指标泛滥,使公检法人员的执法、司法行为与自己的利益直接挂钩。公检法人员为了避免自己的考核利益受损,在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不仅要考虑案件事实与刑法规定,还要考虑如何处理才不至于损害自己的利益。为了维护自己以及同行的利益,便牺牲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权益。



【4】@壹点文字 

什么是"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是指通过预设历史终极目标来构建社会合法性的总体性历史叙述,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强调了一种与日俱增的怀疑,即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普遍性以及仰赖某种形式的"超越性和普遍真理"之怀疑。利奥塔提出,宏大叙事应该让位于小叙事,或者更为温和的"本地化"叙事,这些叙事可以通过引入单一事件来"甩掉"宏大叙事。宏大叙事常被批评为"底层的毒品",通过情绪化叙事转移个体对现实困境的关注,例如将社会矛盾转化为民族复兴的集体荣耀,反而阻碍实质性问题的解决‌。算法推送的碎片化信息可能强化情绪化宏大叙事,导致公众忽视结构性矛盾,陷入"虚假参与感"‌。



【5】@猴年马月的中国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的年龄中位数。
1953年一普,人口5.67亿,中位数年龄22岁,1964年二普,人口6.85亿,中位数年龄降到20岁,1982年三普,人口10.04亿,中位数年龄又回到22岁,1990年四普,人口11.3亿,中位数25岁,2000年五普,人口12.4亿,中位数30岁,2010年六普,人口13.3亿,中位数35岁,2020年七普,人口14.1亿,中位数38岁。
2025年中国年龄中位数为42岁,按照目前的生育率和死亡率趋势,到2050年,总人口降至12.5亿,中位数年龄上升到55岁。到2100年,人口降为5.5亿,中位数年龄为67岁。
对比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口中位数年龄,日本最高为为50岁,韩国次之为46岁,欧盟也是46岁,美国为40岁,印度只有30岁,而非洲大陆只有19岁。
21世纪中美争霸,22世纪将成为印度的世纪,23世纪则属于非洲。



【6】The Economist的封面社论:不必为生育率暴跌而感到恐慌,人口减少的世界并非只有坏处。

看完之后感觉有种躺平的摆烂感,核心观点我翻译过来:

- 五十多年前的畅销书「人口爆炸」还在担心人口增长会耗尽全球粮食,作者——同时也是一名生物学家——在认真考虑过用宇宙飞船将过剩人口运送到其他星球这个方法似乎在技术上难以实现之后,改为主张各国实行严格的生育控制,「如果不能说服年轻人自愿结扎,就应采取强制手段」;

- 想象未来总是会被未来打脸,如今全世界已有2/3的国家生育率低于2.1的「置换水平」,这是维持人口稳定的标准值,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现在生育率(0.91)甚至低于东京(0.99),马斯克也常把文明终结挂在嘴边作为警告;

- 联合国曾经预测全球人口将在2084年达到103亿的峰值,但这基于对低生育率国家触底反弹的乐观判断之上,按照当前的趋势,更合理的推断是全球人口会在2065年以96亿到顶,随后在2100年暴跌到89亿,无论如何,从1800年的10亿人口到今天80亿多指数级增长将不可避免的以先缓后急的曲线萎缩;

- 主流的担忧在于经济层面,人口减少意味着创造GDP的基数变低,专业化的分工深度也将受限,沉重的公共债务将震荡式的由老龄化群体承担,大城市可能还好,但随着最后一所学校的关闭,小县城恐怕会沦为空心砖;

- 人口预测是确定性因素(2070年将满50岁的人现在都已出生)和不可知变量(如今20岁的年轻人未来会选择生几个孩子)的奇特混合体,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坍缩速度看似惊人,但在应对上,我们剩下的时间还够用;

- AI或许被过度炒作了,但其发展速度显然快于人口消亡,因此,AI——以及其他即将问世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人类对于创造力衰减的恐慌;

- 另一个乐观的原因是,人类健康寿命的可见延长,这能让人在更长的日子里继续当牛马,不对,是保持生产力,一项研究显示,2022年的70岁老人在认知力上相当于2000年的53岁人群,这种现象可以为社会赢得关键的适应期,日本等国家也证明了人口下降和国家返贫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支持生育的声音总是希望动用公共资金来提升国内的生育率,用来逆水行舟的对抗结构性趋势,但这注定徒劳无功,政府在为家庭减负方面固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但想用财政补贴刺激人们超额生育,要么代价高到吓人,要么根本无效,匈牙利已经把6%的GDP投入到生育政策里了,但其生育率仍然低于「置换水平」,有论文显示,该国丰厚的生育补贴主要影响了生育时间的选择,而非生育总数;

- 人口萎缩导致的老龄化终将迫使经济与社会做出重大调整,老去的人需要得到妥善照料——成本未必高于需要20年持续抚养的孩童——而且他们对于政治的影响更强,大概率会推动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出台,比如在解决养老金无法与预期寿命同步延长这个矛盾上;

- 适应一个人口减少的星球并不容易,但既来之则安之,本世纪所有关于人口灾难的预测其实都站不住脚,而2100年如此遥远,就更别说那些更靠后的忧虑了,也许到了那时机器人已经能带孩子了,家庭规模再次进入扩张区,谁又能想到呢?就让我们活在当下吧。


【7】《捕蛇者说》被移出教材
原创。沈勇平
2025年09月09日 13:21 江西

中唐时期,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朝廷为维持统治加重赋税,百姓不堪重负。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今湖南永州),在此生活十年。永州多产剧毒异蛇(现代考证为尖吻蝮,俗称五步蛇),朝廷以蛇抵税,百姓被迫冒死捕蛇。柳宗元目睹百姓因赋税"非死则徙"的惨状,借捕蛇者蒋氏三代遭遇,揭露"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毒"的社会现实,呼吁统治者体察民情。

      《捕蛇者说》开篇描写异蛇"触草木尽死",但因其药用价值(治麻风、去腐肉),太医以王命征蛇抵税,百姓"争奔走焉"。蒋氏祖、父死于捕蛇,自身九死一生,却因捕蛇可免赋税而拒绝更换差役,揭露赋税比蛇毒更致命。乡邻因赋税"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悍吏横行致十室九空,对比蒋氏"以捕蛇独存"的荒诞幸存。

      以蛇毒之烈衬托赋税之残酷,讽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其中的细节刻画,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写悍吏嚣张,"弛然而卧"写捕蛇者短暂安宁,增强感染力。《捕蛇者说》只有短短五六百字,文字犀利凝练,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苏轼评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该文被誉为唐代散文杰作,入选历代语文教材(如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经典。

      近些年来,《捕蛇者说》因"主题沉重"被移出教材,2000年后,人教版等主流教材开始调整文言文篇目,《捕蛇者说》逐渐被删除。2012年,更多地方教材跟进删除,仅少数版本(如语文出版社)保留。2014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正式将《捕蛇者说》从文言文阅读篇目中剔除,替换为《得道多助》和《伯牙鼓琴》。

      有人认为,《捕蛇者说》一文是对君主专制下苛政的批判,具有"消极"色彩,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和谐、积极价值观不符。还有部分观点认为其内容可能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过度质疑,不符合主流教育导向。也有人认为,尽管《捕蛇者说》被删除,但其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仍被广泛认可,它通过对比捕蛇者的悲惨命运与乡邻的困苦,深刻揭示了苛政对百姓的压迫,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以血泪之笔,控诉千年税枷,至今仍警示权力当以民生为尺。柳宗元写了这么犀利的文章,批评当时的苛政猛于虎,竟然没有被抓,也不知道是柳宗元的运气好,还是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对宽松。按理来说,柳宗元这是妥妥的寻衅滋事,最起码要被行政拘留,当然,刑事拘留和判刑也不是没可能。

     柳宗元写《捕蛇者说》的时候,还是官员,可能这个身份保护了他。不过,身为官员的柳宗元,胆敢批评当时的税收政策,这不是妄议中央的大政方针吗?难道柳宗元就不担心纪委以反腐败之名调查自己吗?是不是因为当时的资讯不发达,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没有传播出去,所以上面不知情?总之,身为官员的柳宗元不对上级溜须拍马,却为民说话,的确是难能可贵。


【8】@赵所生 

【扑克牌其实是天文历法牌】一般认为扑克牌源自中国古代的叶子戏纸牌。后来外国商人将纸牌带到欧洲,将其与历法结合,发明出扑克牌。扑克这个词源于英文poker,意为playing cards(纸牌)。因一年有52个星期,故制成52张牌,外加大小王计54张。它用4种花色代表四季,每色13张牌(把A、J、Q、K当成1、11、12、13)代表每季有13个星期,全年52个星期364天,平年大小王各代表半天,合计365天。闰年大小王各代表1天,合计366天。可见,扑克牌的设计,与天文历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扑克牌其实是天文历法牌。



【9】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