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935】三大框架大统一论
【1】参议院委员会的报告书说中国留学生正在与军事情报部门合作,要求拒签名单如下。 【2】@月神的竖琴 看到最近古二这事,我多年北漂编剧生活已结痂的ptsd属实复活了一下。 但目前我已康复五六成,明白沉溺于情绪很难改善编剧处境,所以借着近期《繁花》的争议,跟所有关心国产影视的网友、以及愿意一起努力的业内同仁们聊一聊,编剧的处境到底怎么了? 这个话题实在太大了,语境幽深,每每说起长叹一声,好难讲清。我今天从两个方面来试着跟大家聊明白。 一个是【现行"编剧"定义太粗泛,装不下复杂协作的现实】 首先讲讲【编剧】和【作家】之间的区别。 大众朴素的认知,容易将编剧和作家混为一谈,实则猫和猫头鹰根本不是一个物种。作家相比之下可以"任性",更像大众印象中的"艺术家";编剧要兼顾巨大的商业回报,一半文艺一半工匠,工匠的那部分像建筑师、工程师、程序员架构师。 (毕竟,作家写出的小说本身就是成品,直接面对受众,打垂类,十万销量已是傲人表现;而编剧写出的剧本是半成品,是剧组的生产图纸,是数千万乃至数亿资金如何花的计划书,有一千万人看都算扑街,需要巨大路人盘。) 作家原则上是不允许任何一个字代笔的,但编剧有团队协作分工是一种健康正常的局面,和独立编剧一样健康正常。 编剧有团队,并不等于代笔、压榨、不敬业、欺世盗名,这是对编剧工作性质的误解。很多年轻编剧都是从成熟编剧的团队中成长锻炼、自立门户的,良心好的前辈提携晚辈,良心差点的压榨晚辈,也可能一边提携一边压榨同时进行——好赖并存,但这是目前编剧最主要的成长路径之一。 问题在于,共同创作的编剧们是怎么分工?大家应该拥有怎样的title?谁来决定title怎么给? 再说说【编剧团队】和【导演团队】的不同。 导演也不是一个人在工作,大项目的导演组一般有十几人到几十人:总导演带领着分组导演、执行导演、演员副导演、现场副导演、后期导演、视效导演、场记、导演助理等,协同工作,分工各异——假如导演组成员全部统一都叫"导演",那必定也要为了名利而扯头花了。 另外,编剧的工作不像导演每天在现场众目睽睽的,剧本的诞生更"黑箱",工作过程漫长繁杂不可见,所以很容易闹出罗生门,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贡献更大。 编剧团队的黑箱工作状态,非常非常非常考!验!人!性!容易陷入抢功劳扯皮的局面。 我既见过大编剧欺压小编剧,也见过小编剧作妖诬陷提携自己的大编剧——而且你真的很难说哪种情况更多。现实中的弱者是网络舆论中的强势方,现实中的强者又是网络舆论的弱势方……忠奸难辨。 这就是为什么每逢署名争议,出来表态的业内不多,并不是所有都那么人情世故怕得罪人,也是确实不敢轻易下判断,不少人都因为帮别人维权而被打过脸,而且也深知编剧的处境,是系统性的失权,结构性的困境,不一定能三言两语分出清晰简单的善恶对错。(再次强调我是在说大部分情况,而不是在聊繁花事件)只能说,小编剧的处境更艰难,编剧们不分大小也更倾向于同情小编剧,毕竟都是牛马,会同情更穷更惨的牛马,物伤其类。 平心而论,一部剧把所有参与过剧本的人都署名为"编剧",对真正起关键作用的那一两个核心编剧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如果能在片尾详细增加"故事研发"、"史料顾问"、"对白润色"、"方言指导"等等带具体职责的署名栏,和"编剧"并列出现,既保留创作链的清晰度,也不稀释"编剧"这一职位对成片结构和叙事风格总负责的含义。 当然,如果参与了剧本的某个咔拉米对主线、人物塑造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作为总编剧,帮人家跟片方争取一个片头编剧的title也是美事一桩,真的没必要那么吝啬。 说一千道一万,方法再好,也是人执行的。 整个行业对剧本漠视轻视至此,谁会给你分这么细呢,连总编剧地位都不行,署名都不一定保得住,何况其他编剧组成员。 到底什么人贡献足够大?到底谁配得上署"编剧"?这又是一笔糊涂账。这就涉及到今天要说的第二点,也是编剧更大的一个痛点—— 【定稿权彻底旁落,编剧沦为各路人马的人肉打字机】 从古二的控诉,大家也不难看出,剧本的裁判是导演王家卫,他说好那就是好,他说不好就必须改。当然了,那毕竟是王家卫,《繁花》也是个极为特殊的项目,方方面面都特殊。 但在绝大部分项目里,编剧就是一个听起来尊贵,实则没有话语权的位置,被一大群不专业的人指挥写剧本,然后剧播出时背所有黑锅。已经不是戴着镣铐跳舞的问题了,严重的情况下像边被凌迟边跳舞。 大部分编剧之间扯皮事件,给我的感觉都像看到雌竞一样难受,仿佛那种大房和偏房、外室之间的纯恨一样。郎君分明觉得我最好,为何你这个小蹄子却登堂入室…… 正妻比外室强势,但也不能说封建社会女性地位是ok的,就算有生了儿子的甚至跋扈起来,也改变不了整体受压迫的事实。编剧互撕,无非是因为对方也只是个下九流,谁也不敢剑指真正的话事人决策者。 抛开繁花事件的具体当事人不谈,没叠加出品人、投资方身份buff的大编剧也仅仅是比小编剧强,在整个工业链条里是非常弱势的位置,弱势、委屈到观众其实想象不到的程度——原因太多了,只能单独开一篇来聊。 总结来说呢,就是影视行业创作生态存在问题,编剧处境糟糕折射出的是全行业对创意的漠视。 如果编剧处境问题迟迟不解决,眼下已经很严重的人才断代、观众流失、资金撤离,都会越来越严重。但我这一篇微博其实没有什么结论的,我要是有本事解决这些问题,我也不是个只能在网上bb的咔拉米了。 不过聊聊也是好的,你不说,我不说,都安静如鸡,不就是在喧嚣的沉默中毁灭吗。 【3】@吴真话影事 这张照片,可能很多人挺陌生,此人叫艾哈迈德·沙拉,1982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就主动参加基地组织。并迅速成为骨干和头目。是美国全球通缉的"恐怖分子"。现在是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这几天,他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厦里,会见了无数西方领导。法国小马、美国小鲁、乌克兰小泽,都见了。 在中国人看来,这真是魔幻。但在美国人看来,这才是美国。 我记得,类似情节,至少在两部经典美剧中有表现,一部是我的最爱《反恐24》。一部是无比精彩和深刻的《豪斯医生》。 而且更搞笑的是,73岁的彼得雷乌斯居然采访了他。。。不知道恒河水姐姐会不会发采访视频。我是真的想看看,他到底问了他什么,他又到底回答了他什么。 毕竟,二十年前,就是彼得雷乌斯亲自抓捕了沙拉。当时的沙拉,只是基地组织的一名小马仔,而当时的彼得雷乌斯则刚刚从101空降师师长的岗位上被提拔为驻伊美军总指挥。 那场抓捕后,沙拉在监狱中认识了后来伊斯兰国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而彼得雷乌斯也因为在伊拉克实施了极其有序的"军民共建管理"而不断被擢升,直到婚外情爆发时的CIA一把手。 二十年后,沙拉成了被西方认可的"政府领导人",而彼得雷乌斯则成了世界上最强大最神秘的私募股权基金的"中东区域董事长"。 实在是想说那几个英文缩写,对,就是"中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缩写——CNMD。你说,有这种现实,美剧、美国电影怎么可能拍不好?剧本都汤姆的不用写啊。汪海林们在美国,肯定要失业。因为美国现实就是最好的编剧啊。 【4】陶哲轩:我有一个初步的看法:如今社会中的各种系统、激励机制和技术发展,轻微地增强了个人的能力,大幅地强化了大型组织的力量,却极大地挤压了小型组织的生存空间。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态系统中,小组织的角色越来越不重要,要么逐渐被边缘化,要么被大组织兼并或取代。 【5】"一些政党(例如国民党)" 【6】运动与血糖波动 【7】庄时利和 川普又带火了泰诺。虽然他满嘴胡说八道,但咱们还是说说泰诺家族,区分一下大家比较容易搞混的几个药。 【8】自闭症的成因要公布了吗?科学家们用数据回答!川普声称,他的政府会在今天公布"自闭症的成因"。在此关键时刻,国际科学权威杂志《自然》刊登了一篇综述文章,汇总了最新的科学证据。核心信息是:自闭症的确切成因至今没有定论! 【9】力工、性压抑、安卓人,三大框架大统一论,三位一体了。 |
- 【浮世汇769】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只是一个A股股民..
- 【浮世汇934】一份好的午餐,难道不是孩子们本来..
- 【浮世汇931】最悲伤的新闻
- 【浮世汇935】三大框架大统一论
- 【浮世汇933】十盒布洛芬
- 【浮世汇25】在青春期要见识一些真正宏伟壮丽的东..
- 【浮世汇759】走出芙蓉镇
- 【浮世汇913】董小姐的医学奇迹
- 【浮世汇743】原来每个行业都这样啊..
- 【浮世汇780】为什么要反对举国体制的体育体系?..
- 【浮世汇919】哈佛蒙难
- 【浮世汇932】有什么工作薪水很高但很少有人知道..
- 【浮世汇925】沉没成本不参与重大决策..
- 【浮世汇130】必须承认,这些话术都是最能打动国..
- 【浮世汇260】对洋节的警惕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