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赚到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西里森森:如何赚到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最近在小宇宙上听了孙宇晨的财富自由革命之路,这节目虽然是 2016 年录制的,但是里面提到的一些观点确实很超前。 他当时建议一个在北京上班,在河北燕郊买了房的年轻人赶紧卖房,去北京租房住,然后把卖房的钱拿去投资互联网公司的股票。 当时 2016 年腾讯股价大概 200 港币,特斯拉 200 美元左右,英伟达当时还不如 AMD。 他在这个节目里讲到如何赚到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提到的一些点确实有启发,来分享一下。 他很核心的观点就是,在财富积累这件事上,选择比努力重要。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价值观是:只要足够勤奋,就能改变命运。 因为核心并不是在于你有多勤奋,如果一个人真心想要成功,他的执行力一般不会太差。 真正的分水岭其实在于战略,在于你如何选择进入一个行业。 他列了一下如何挑选一个好赛道的五条军规。 第一条就是,抓住爆发前夜的红利。 哪怕你个人业绩不算特别出色,也能随着行业的水涨船高赚到不少钱,这就是行业红利的力量。 第二条就是,赛道要够长,速度要够快。 用这个标准去筛选 A 股上市公司,你会发现绝大多数都不值得买。 为什么要求这么高? 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当年选可口可乐,他做了详细的估算模型,发现碳酸饮料市场能让可口可乐以高速度增长很长一段时间。 第三条就是,病毒式扩散能力。 互联网行业天然符合这个特征,核心原因就是它能够做到快速复制。 反观餐饮行业,尤其是中餐,很难上市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标准化的复制模式。 医疗、法律行业也有这个问题,太依赖人。如果你提供服务的过程根本无法被标准化,速度就提不上去。 第四条就是,需求要刚到骨子里。 那刚需是不是指衣食住行? 真正的刚需要从七宗罪去想。 人都有向熟人炫耀的需求。 很多人春节开着豪车回老家,根本不坐飞机和火车,就是为了把车开回去给所有人看,这不就是典型的炫耀需求吗? 第五条:这个机会属于你吗? 因为这个世界上风口太多了,机会太多了,但不是所有机会都属于你。 很多大公司完蛋就是这个原因,出现一个新机会,觉得太重要了,一定要扑上去,结果砸了锅。 当然,如果前四条都符合,最后一条不符合,但你发现有公司很适合,那你可以当投资人去投资它。 如果前四条都符合,第五条也符合,而且这个公司已经上市了,那简直是天赐良机。 英伟达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之前做 GPU 图形处理,之前一直被英特尔压着打。英特尔都懒得欺负它,主要精力是欺负 AMD。 但 AI 浪潮来了,GPU 时代到了,它之前的技术积累刚好能用上。 归根结底,财富自由的密码在你对行业的理解和判断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