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定量生命科学硕士生刘泽飞在导师陈永聪教授指导下,首次提出大脑中的神经髓鞘可以产生量子纠缠的光子对,这一发现可能为理解大脑神经活动的同步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研究报告发表在《物理评论E》期刊上。大脑内不同脑区间神经同步是多种神经生物学活动的基础也与诸多脑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然而支持这种同步活动的物理机制仍不清楚。包裹在轴突外侧的脂肪分子层的髓鞘可以作为谐振腔限制神经元中产生的光子形成极化子从而增强神经电传导。除了为轴突提供能量,增强动作电位的传导,还在神经系统中充当绝缘体,这项研究提出了髓鞘可能具有的另一项功能——作为量子纠缠光子对的生成源。研究团队评估了双光子系统中量子纠缠的程度,并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有髓神经结构的实际数据,展示了在神经系统中生成量子纠缠的潜力。大脑中一旦产生纠缠光子,纠缠特性就会传递到神经元的其他部分,比如在神经冲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离子通道蛋白。
热点阅读
- 中年人如果找工作难,有几个工种可以参考下..
- 马斯克又放大招!所挖洛杉矶地下隧道即将完工..
- 塔利班禁止媒体报道抗议活动
- 短视频新赛道,年轻人去菜场捡菜,主打一个 0 成..
- 俄国战时经济目前是这样的
- iPhone 17 即将发布:美版印度造,中国掌控核心供..
- 中国 AI 情趣机器人,“杀” 向全球..
- 谁来谁没来?阅兵观礼台 2015 VS 2025,看世界格..
- 刘烨 + 胡军《蓝宇》4K 数字修复片段..
- 台湾清华大学幼儿教育系副教授周育如老师的音标课..
- 卖菜是个辛苦活儿,挣钱应该是没啥问题..
- 【浮世汇769】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只是一个A股股民..
- 为什么献刀献到床上,董贼还这么漂亮?..
- 马云时代正式结束,蚂蚁集团完成权利重构告别 “..
- 负资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