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16】只有条条大路在我们面前铺开时,我们走的每一步才是真正的选择

dasheng @ 2019年09月23日  浮世汇

【1】@阑夕 

FT把腾讯和阿里拒向百行征信上交用户数据的行为给捅出来之后,影响已经开始慢慢发酵了。

这件事情可能略微有些敏感,我尽量圆滑的来解释一下。

百行征信这家公司,是央行在背后支持、银监会牵头成立的一个市场组织,本意是打破个人信用在互联网端的孤岛分布,由这个实体来统筹协调。

所以主流的几家社会征信机构、以及实际上拥有了征信能力的腾讯与阿里两大巨头,都被拉到这个系统里来,每家认了8%的股权,然后大头给了互联网金融协会,占股36%。

事实证明,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仍然是违背商业规律的,尤其是你把互为死敌的两家公司都放进来,大家酒桌上可以打个哈哈畅谈合作愉快,私底下又怎么可能真的把逢场作戏当一回事。

所以到了真要交数据的时候,腾讯和阿里不约而同的都给拒了,不好意思,不给。

外媒对此大惊小怪的原因在于,这着实不太吻合中国的国情,哪有这样暴露政治觉悟的,当然他们也采访到了参与谈判的一线人士,后者借媒体之口道出了苦衷:如果是央行来要数据,我们肯定早就给了,绝无推辞。

关键就是来伸手要数据的百行征信,它在资质上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个和腾讯、阿里平级的商业公司,自身也是会开展市场业务的,所以,凭啥你要了我就得给?

但是百行征信的血统也确实是来自央行的,央行自己有一套征信系统,数据来源于各大银行这类传统金融实体,和互联网公司不搭边,为了不产生遗漏,就用百行征信这个壳去统战互联网公司,大概是出于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用意,就以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项目,没想到顿时说话就不管用了。

于是,在轰轰烈烈的成立并经营了一年多的时间之后,百行征信的用户数据只覆盖了区区6330万人,而腾讯和阿里都是10亿级别的用户数据,完全比不了。

腾讯和阿里也很委屈,这都是我辛辛苦苦沉淀下来的资源,怎么能随便共享给自己并不信任的第三方民营公司,出了事情算谁的?数据安全谁负责?支付宝的数据哪天流到了腾讯那边怎么办?

所以就一地鸡毛了,马化腾连腾讯征信的法人身份都不要了,大概也是生怕被迫亲触这笔糊涂账。

 

 

【2】@Pfaueninsel 

多年来,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高智商、受过高等教育、开朗坚强、体力过人、直到去世前还在学习英文单词的妈妈,会忍受多年的家庭暴力,而无法离开这个噩梦般的婚姻。

我劝慰过她、鼓励过她、给她提供了各种逃离的机会、帮她去找律师和法官......但她直到去世前两年才鼓起勇气离了婚,那时她还不知道癌症正在到来,但身体的急剧衰弱将她最终唤醒了。

那两年里,她如噩梦初醒,每次对话都跟我说:“我当年怎么这么蠢,为什么没有早点听你的。”

我那时也的确对她有过怨气。

直到40多年过去,我才从各个角度理解了她。

首先,她所在的小城市,所有的人都没有给她精神和道义支持,反而为我爸的暴力辩护(他们大多数也看不见这些暴力,只是看见我爸对外人展现的魅力)。我远在他乡,提供的支持不足给让她持续的清醒和力量;

其次,中文世界铺天盖地的大众文化产品,都在为暴力辩护,将暴力美化为爱的表现,提倡对暴力的理解。从《渴望》到霸道总裁,这类洗脑工作每天都在影响个人分辨和抵抗暴力的思考和行动能力;

其三,多年来的遭遇,使她的大脑已经被部分损坏了。家庭暴力中“极度甜蜜-暴力-和解-极度甜蜜-暴力-和解”这个循环,加上我爸的精神操纵和打压,使得她进入了类似毒瘾的状态,不断幻想回到极度甜蜜的状态,类似毒瘾发作。她几次试图离开我爸的过程里,不仅会被周围的一些人劝回去,或者被人冷嘲热讽(“都是你自找的”),而且还得不到任何药物的帮助来克服这个毒瘾,于是只能不断返回。

第一和第二点,我明白得比较早,但第三点,我是到了最近,才真正理解。

但关于第三点,要解决起来比较困难。因为精神镇静药物,即便在相对监管宽松的欧美,也没有特别好的选择。近些年欧美民间开始的“微量毒品自救”,比如用大麻提取物CBD(不致幻,只放松)、微量致幻蘑菇等来做自我治疗的尝试,也是因为现行心理治疗体系经常解决不了问题而带来的现象。医学界现在慢慢开始关注这些自救尝试,一些科研机构也开始了相关研究。

这是个谬论:在克服毒瘾的过程中,微量毒品的帮助,可以上瘾者渡过艰难的“戒毒期”。

在对他人下判断之前,先尝试理解。学无止境,始于爱和共情。

 

【3】@仲说纷莹盘仲莹:中美毛衣战话题终于不那么火热了。但各行业都不同程度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关键时刻,需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社会内层结构的自我改造远没有实现。基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未能同步。绝大多数国民基础教育在初中及以下。老龄化程度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多多思考如何自身健康发展。

 

【4】@后厂村科技评论 

杭州的这些互联公司,包括阿里巴巴、网易在内,都是在政府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的。

在最近《对话》的一期专访杭州的节目中,一位杭州创业者说,当地政府最大的帮助就是没事的时候不出现,有事儿的时候随叫随到。

杭州地方初心是好的,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派驻官员,一方面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一方面培养官员对企业、对经济运行规律的基本认识。

但是更要注意的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早已经有很多资源来解决响应的问题。与其往企业派人,还是应该把有限的行政资源用来如何帮助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上面,创造一个环境,一个没有寻租的环境,让企业感受到成长过程中可以完全不需要跑政府就能做起来。

@pi1ot: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为什么会成长到仅次于美国的规模?有人口基数原因,有墙的原因,但是最大的原因是,二十年前,他们没顾上管

 

【5】@南郭刘勃 

茶馆第一幕为什么是神作?剧中人生活的讲究,浓缩着之前二百年聚集全国资源才托出来的浮华。而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自己处身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却一无所知。看似絮絮叨叨的叙述,用的却是类似惊险剧情片常用的手法:重大危机即将到来,剧中人物不知道而观众都知道。所以极静之中又含着极动,笑浪戏谑蝇营狗苟掩盖住了冰山碎裂的声音,这一幕自然而然又暗示着之后五十年,后两幕再怎么写,也出不了这个范围。
葬送三个时代?不存在的。对外面的人来说也许是三个时代,对茶馆中人,其实葬送的就是一个时代,后两幕都是这个时代的垂死挣扎罢了。

 

 

【6】穿条纹睡衣的阿盐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有一集,麦瑟尔搬家,几个纸箱挡在书房门口。爸爸在书房里看书,推门发现推不开,开始骂骂咧咧地大吼大叫。

妈妈以为他要出来,马上叫人挪开了纸箱。可是挪开以后,爸爸半天没了动静。

妈妈就朝书房喊,亚伯,你可以出来了,箱子挪走了。爸爸依然没有反应,妈妈疑惑,亚伯,我还以为你要出来呢。

结果书房里的爸爸淡定地说,不,我要的是一个出去的可能性。

我几乎一瞬间被击中,是啊,很多时候,我们要的也不过是一种可能性、选择权。

在这个社会,作为主流,你是异性恋,你按部就班恋爱结婚生子,你从不翻 墙、不看脆皮鸭,一定是相对轻松安全的。但这一切应该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唯一选项,不得不。就像阿特伍德在《盲刺客》里写的,再好的地方,如果出不去,都是地狱。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为那些看似和我们无关的事情战斗——异性恋为同性恋发声,结婚生子的人为不婚不育的人争取空间,从不翻 墙的人帮忙推墙——归根结底,我们是在为自己的选择权而战。

只有条条大路在我们面前铺开时,我们走的每一步才是真正的选择。

至于选不选、怎么选是我们自己的事。

即使我选择永远不出去,我也希望这世上的所有大门都是敞开的。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