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个月赔了 10 万”,爆火的生烫牛肉米线,开始降温关店
"7 元吊龙" 的狂欢,正被残酷的现实打回原形! 年初,凭借 "30 秒出餐 + 高性价比" 的模式,生烫牛肉米线店在短短几个月内席卷全国。有头部品牌门店扩张至 500 多家,签约门店数达 700 家,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鲜切现烫" 的标识。 然而火爆不到一年,这个曾被疯狂追逐的赛道就迎来批量闭店潮。 南京一家鲜烫牛肉米线店开业不到一个月就悄然歇业;社交平台上,"门店转让"、"设备急售" 的帖子层出不穷,密集如雨。 昔日大排长队的生烫牛肉米线店,如今正以比烫熟一片牛肉还快的速度,批量消失。 生烫牛肉米线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鲜" 风尚未停止,生烫牛肉米线就迎来了倒闭潮 "鲜",无疑是今年餐饮圈最猛的风。 海底捞在多城铺开 "鲜切工坊",太二摇身变成 "鲜活" 炒菜馆、鲜切鸡肉火锅开始扎堆冒头…… 而在这股 "鲜" 食风暴中,生烫牛肉米线凭借 "现切现烫" 的卖点,一路高歌猛进,在全国开出上千家门店,成为现象级品类。 但谁也没想到,这把火仅烧了几个月,就变成了一堆 "闭店灰烬"。 1、闭店潮蔓延:从排队爆满到空店转让 "开店不到三个月就关门。" 上海闵行区梁千千生烫牛肉米线店,红色标语还鲜艳地贴在墙上,店内却早已人去楼空。 这并非个例,从上海、广州到南京、成都,类似剧情正在全国各地密集上演。 南京江宁万达附近一家以 "新鲜牛大骨熬汤" 为卖点的生烫店,5 月刚做完开业促销,7 月就彻底搬空了后厨;广州天河北一家曾日日爆满、宣称 "十三年米线老手艺" 的生烫牛肉米线店,如今大门紧锁,平台上显示 "暂停营业";上海更有创业者投入 20 多万开店,结果仅运营两个月就黯然退场…… 即便是连锁品牌也未能幸免。上海柳州路的阿佑生烫牛肉米线店,开业时大排长龙,如今只剩下玻璃门上 "房东出租" 四个大字。在虹口,该品牌去年开出的一家门店也已停业。 另外一些商家虽然仍在苦撑,但上座率已大不如前。哪怕地处商场、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区域,饭点也乏人问津,与周边餐厅的热闹景象形成残酷对比。 2、加盟陷阱频发:创业者的 "速亏" 困局 随着闭店潮一同浮出水面的,是接二连三的加盟纠纷。 今年 3 月,藏先生支付 2.98 万元加盟了某生烫牛肉米线品牌,结果开业后日均营业额仅约 200 元,毛利率低至 20%。苦撑三个月后无奈关门,总计亏损了 10 万元,最后还输了官司。 在常州,有人以 10 万左右的金额加盟开了一家 70 平的生烫牛肉米线店,仅干了十几天就着急转让,该店家直言 "不知道这么难,自己做了才知道"。 低门槛、高回报的话术吸引大量小白创业者入局后,等来的却不是暴富梦,而是 "速亏" 结局。 3、转让潮爆发:二手设备成 "退潮" 见证 闭店潮的另一面,是铺天盖地的转让信息和堆积如山的设备抛售。 在 58 同城、抖音等平台上,"生烫牛肉米线店转让" 的帖子比比皆是。福州台江区一位店主挂出 "接手即可营业" 的转让贴,197㎡的沿街旺铺地处人流密集区,可带品牌转让,却长时间无人问津。 广州某地铁口 200 米处的门店,虽然人流不断,却难抵周边同类型门店的竞争,最终不得不挂上 "旺铺转让" 的牌子。 二手市场更是见证了这场退潮的疯狂。10 元 3 张的椅子、400 元的三层展示冰柜、原价上万的烧烤炉砍到 600 元…… 一批批九成新的设备,最终只能以 "骨折价" 销售。 二、开店不到一年就关门,生烫牛肉米线为何走下神坛? 在高度内卷的餐饮市场,生烫牛肉米线一度杀出重围,成为新的创业风口。 然而作为现象级品类,生烫牛肉米线也没能逃过市场洗牌,多地开始规模性闭店。 火不过一年就关店的生烫牛肉米线,能给餐饮人哪些启发呢? 1、跟风式开店,并未形成稀缺性 今年 2 月,"云姗姗鲜烫牛肉米线" 在上海爱琴海开业。 作为该商圈第二家生烫牛肉米线店,其直接响亮打出了 "鲜切吊龙只卖 8 元" 的口号,一度引人关注。 然而仅 3 个月后,"云姗姗" 就迎来了它的 "死对头"—— 乔杉杉生烫牛肉米线,不仅店铺选址在对面,装修风格类似,且直接喊出了 "鲜切吊龙只卖 7 元" 的口号,公开叫板。 自此,"8 元吊龙" 条幅被撤,云姗姗也走向了关门。 这样的情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全国各地上演。在 "低门槛、高回报" 的加盟宣传攻势下,生烫牛肉米线店一度以近乎失控的速度野蛮生长。 在广州某热门商圈,短短 500 米就有 5 家生烫牛肉米线扎堆布局。 与此同时,无论在装修、产品风格上,各家都没有差异化亮点,废墟风成了标配,"7 元鲜切吊龙" 的口号在每一家同时奏响。 这种 "贴身肉搏" 式的密集布局,直接导致客流稀释。久而久之,也就走向了关门。 2、"有形无实",难以带来长期复购 生烫牛肉米线的走红,很大程度依赖于商家刻意营造的视觉冲击。 门店里 "7 元吊龙" 的大字海报,餐桌前几秒烫熟牛肉的现场表演,以及废墟风的装修设计…… 这些都曾是吸引顾客进店打卡的流量密码。 但流量来得快,去得更快。一旦体验后新鲜感褪去,消费者也很快回归到理性。这时候,所谓的 "特色" 也变成了形式大于产品的存在。 翻阅社交平台就会发现,顾客对于生烫牛肉米线的吐槽无外乎几个点,"没有特色,和普通牛肉米线没有什么区别""每家店都差不多,已形成审美疲劳""虽然打的是性价比,但进店后发现随便加个东西,价格也能达到二三十,并不便宜"。 当没有扎实的产品力和性价比作支撑,依靠营销噱头与视觉刺激的生烫牛肉米线,也注定难以形成复购的生意。 三、总结 生烫牛肉米线从席卷全国到批量闭店的骤变,折射出消费者从追求形式的 "鲜味" 表演到对产品本质叩问的认知升级。 同时,它也揭开了所有 "一阵风" 式餐饮品类的共性困局,当营销噱头盖过产品本身、当批量生产替代差异化竞争、当加盟扩张的狂欢无视了市场规律,再热闹的风口也终将沦为泡沫。 它警示所有餐饮从业者,跟风营销不可取,以供应链深耕、品控坚守为核心的发展才能带来长期价值。 餐饮的长青密码,永远藏在对产品本质的敬畏里,而非营销泡沫的狂欢中。 来源:微信公众号:职业餐饮网 (ID:zycy168),作者:三水 |
- 厂商不如把营销费用省下来给消费者,这个逻辑不通..
- 国内高端水果价格普遍在跌,原因很简单,就是供应..
- 工程师大姐遭遇婚托诈骗 31 万,上节目后还觉得对..
- 减肥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3 个月赔了 10 万”,爆火的生烫牛肉米线,开始..
- 我爸忘了所有事,唯独忘不了发脾气..
- 失控的芬太尼:药物滥用背后的权力、金钱与死亡..
- 随着 AI 的加入,能感觉到现在各个平台的内容质量..
- 一口气看完韩立的 217 年
- 人一旦加金融杠杆,本质上就变成了一个赌徒..
- “口碑 10 年最佳” 暑期档,票房只有 2023 年一..
- 曾经的基建狂魔也干过这种事
- 新加坡小学生霸凌他人被鞭刑
- 炒股就算了,场外配资属于找死
- 山东省审计报告披露:两市向505名死亡人员发放养..